通知产品学:如何打造让用户喜爱的应用消息推送?
好的应用消息推送能提供服务,也能触发用户感受,好的应用往往能在两者之间建立即时联系。
巴甫洛夫做过一个经典实验,他每次在给狗吃食物之前都摇一下铃,久而久之,便建立起食物与铃声之间的联系。到后来,“叮当”一声响就能引起狗狗自然的生理反应,铃声响起,它就垂涎欲滴。到了现在,同样的条件反射也发生在我们身上了,手机发出的嘟嘟声,嗡嗡声,各种铃声,还有它的各种标记和按键,就好比是21世纪的巴甫洛夫的铃声,无形中刺激我们并引起条件反射,也让我们经常反思和检验现代科技。
但是,不管这些信号有多强烈,人们也没有流口水的狗狗那么好骗。作为用户,一旦有不喜欢的消息提醒,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卸载或选择关闭。
那么,一个成功的通知“触发器”由哪些要素构成?又如何保证所发消息迎合大众口味,会带来更多的使用量而不是把用户吓跑呢?下面就是就是对消息通知的一些要求,做到这些,绝对吸引客户,再也不用担心客户流失了。
好的消息触发器是“及时雨”
好的应用消息推送能提供服务,也能触发用户感受,好的应用往往能在两者之间建立即时联系。要获得这种心理关联,有效的信息提醒须做到两点:时机把握到位,内容亲切体贴。那么相应的,也会有两种时机触发器:外部触发器和内部触发器。
外部触发器是关于运行环境的一些暗示,提示用户接下来要做什么。比如说,一些按键会提醒用户“点击这里,”“评论这里”或是“现在开始玩”,这些都属于外部触发器。
内部触发器与外部触发器不一样,它的运行有赖于与用户心理建立的联系,而最常见的内部触发器就是情感了。例如,当我们感到孤单的时候,会看看Facebook;有什么事不确定的时候,就查查Google;觉得无聊的时候,就看会YouTube、Reddit或是Pinterest。
然而,用户最依赖的往往是外部触发器与内部触发器相结合的产品(比如说,在人感觉不确定或无聊的时候,马上弹跳出来一个推送消息)。两种触发器衔接时间越短,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联系就建立得越快。
再举个例子吧,试想一下,你现在在一架飞机上,马上要去坐另一个转接的班机,中间只有40分钟的时间。于是你从一架飞机上下来,就着急忙慌的,不知道接下来该去哪个登机口,又要花多长时间,看看手机,飞行模式直教人干瞪眼!正在这时,来了一个消息提醒,提供给你此次航班所有准确无误的消息,登机时间,登机口号码,以及飞机是否准点出发等等。什么感觉?简直就是及时雨有木有?
有了这些帮助,你就可以顺顺利利地坐上转乘航班,再也不用逃荒似的赶去候机楼,在拥挤的人群里慌乱地张望离港屏幕。于是最及时有用的信息出现在用户最需要的时候,我们的应用便成功地拥有了用户的信赖与支持。
好的触发器是“实干者”
一个好的触发器往往能杜绝不明确和不相关的消息,为用户省去不少麻烦。毕竟对触发器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而简洁。
举一个WhatsApp的例子吧。它发出的通知都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不仅有助于用户查看最近更新,更方便用户做出回应。明确而简洁,它已经做到了,还能指导用户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现在,某些应用除了提供系统内部通知,还能提醒用户行程。Google就能做到这一点,根据它对用户位置,当地交通条件及运输方式的了解,告知用户该何时启程赴约,就像这样:“上午11:25出发,就能准时到达。”
好的触发器是“阴谋家”
在推出触发器的新功能,即指导用户详细的目的行为时,人类的好奇心真的帮了大忙。当人们发现了一些神秘的事物,就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都来试一试,于是触发器就算“引诱”成功了。
举个Timehop的例子,它发出这样一个调侃的通知,“不会吧,那真的是你吗?”用户就想看看怎么回事,于是打开了应用。既然看了照片,就免不了要戳几下。如此一来,效果达到了,也就突显了Timehop的通知与众不同,轻松诙谐而饶有趣味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Timehop发出的通知天天如此,一成不变,那就没什么吸引力了。多一些花样能激起用户的好奇心,使通知更具可读性。加入一些惊喜,或是意想不到的元素更有可能让用户对通知有所反应,所以,不要再反反复复地发送同样的信息了。
好的触发器是“服务者”
我们一直在追求好的触发器,但不可否认,设计得很烂的触发器还是比比皆是,附带惹人生厌的消息提醒,让我们深受其害。这些消息要么跟生活毫不相干,要么不合时宜,要么就是一些反反复复的陈词滥调,它们就像指甲划过黑板的刺耳声一样,令人无法忍受。但是,我们也绝非“任人宰割”之辈。一旦被这些触发器触怒了,就卸载软件甚至注销账户,跟他们彻底say goodbye。滥竽充数的触发器没有遵循“服务者”的设计标准,退出市场是迟早的事情。
由此可见,以用户需要为前提设计出来的触发器如果集服务周到,趣味盎然,超强执行力于一体,就离发送大家倾耳拭目的信息不会遥远了。
来源: 猎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