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能否攻下农村电商的堡垒?
当各大媒体们都在大势报道电商“双十一”争夺战时,阿里巴巴却悄悄地展开了另一场战役——农村电子商务。
自阿里上市以来,明显加快了其战略布局。跨境电商服务、大数据业务以及涉农电商,是阿里集团制定的未来三大主力发展方向。其中涉农电商,是阿里企图拓展“电商帝国”的版图关键性战役。
城市网购市场增速放缓,农村网购潜力正在激活,是阿里急于布局农村市场的主要原因。据阿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从 2012 年第二季度的 7.11% 上升到了 2014 年第一季度的 9.11% 。预计到 2014 年农村网购市场会达到 1800 亿以上, 2016 年将突破 4600 亿,逐渐缩小与城市网购规模之间的差距。并且,随着农村网民数量的攀升和互联网的普及,农村市场无疑将会成为电商下一轮的增长引擎。
然而,制约着农村电商发展的因素仍然有很多,阿里能否攻下农村电商的堡垒?
阿里的挑战:电商集体下乡刷墙
然而,就在阿里大势进军农村电商时,国内一线的电商也开始了“下乡运动”,其中京东的动作最为迅猛。
“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如此“接地气”的口号式广告语正在越来越多的村镇土墙上开始出现。自去年以来,京东便开始加大力度展开“下乡运动”。从2013年第4季度到现在,京东已经在全国的145座城市的8000多面墙上刷上了标语。
今年,京东将‘渠道下沉’定位为重大战略之一,而刷墙广告是推动京东渠道下沉战略的市场举措。
除了刷墙之外,京东还启动了“大篷车百城行”计划。今年6月27日,京东在河北廊坊首次开启了该计划,这是京东自去年启动渠道下沉计划以来最大的线下活动,并且计划将用半年时间,去全国100多个三、四线城市,举办150多场体验式巡展。
面对京东的挑战,阿里也启动了渠道下沉战略,并推出“千县万村”战略,正式向农村挺进。
阿里的战术:城市包围农村
阿里进军农村电商市场的战术是“城市包围农村”,并且围绕着该战术分别展开了“试探战”、“突破战”和“包围战”。
“第一战”早在今年七月就已经打响,阿里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县长大会”,召集了全国 26 个省份的 176 位县市的书记、县长,围绕着如何发展壮大县区电商的主议题,深入探讨了当下县区经济全新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模式,以及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
此战可以看作是阿里的“试探战”,为其后面展开“突破战”和“包围战”,试探好了市场及环境。
而在今年双十一的前一天,阿里在杭州总部为浙江县区单独举办了一场峰会,并且宣布“千县万村”计划首先在浙江省施行,将在浙江数十个县运营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而继浙江省之后, 11 月 27 日,阿里还将会在广州举办第二站——广东县区电商峰会。
此战役可以看作是阿里的“突破战”,选择浙江、广东等经济较发达的县区进行突破,然后再面向全国全面展开“包围战”。
“千县万村”将是阿里的终极“包围战”,也是阿里进军农村电子商务的目标。 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 100 亿元,建立 1000 个县级运营中心和 10 万个村级服务站。这意味着,阿里要将供应链深入下沉到农村市场,将其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一强的县以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
阿里的阻力:农村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尚未成熟
虽然阿里对此次布局酝酿已久,并充满信心。但制约着农村电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互联网普及率,网民数量,消费能力,物流、生产、销售等基础建设。由于目前农村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尚未成熟,阿里要把电商生意做到农民生活中去,或将面临不少阻力。
其一是,农村网民网购习惯还没形成,消费能力低。 这几年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持续实施,农村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在迅速提升,这将成为农村发展电商的有利因素。然而,这大部分网民大多为80、90后,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人已经不在农村,也到城市里来了。留在农村的大量都是40、50后的中老年人,他们的网购比例很小。可以说目前大部分农村网民的网购习惯还没有形成,并且消费能力低,相关数据表示,农村网民人均一年的网购消费金额在 500-2000 元之间。
其二,物流是其中最大的阻力。 目前全国不同县乡级区域之间物流水平差异十分显著,很多物流基本上只在县城设立了一个网点,下沉到乡级的物流建设几乎还没有起步。
另外,由于农村商业生态资源的匮乏,生产和销售还没有打通,农民要做电商的成本比较高,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将生产资料和产品卖出去,以及如何建立稳定的供销体系和销售渠道,这些都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些困难,阿里不但要提供技术、理念、商业生态资源的全面支持,还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作为。此次阿里投资 100 亿卡位农村电商,企图拓展“电商帝国”的版图,充满了诸多未知因素,毕竟农村电商市场要做起来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性地投资和培育。
来源: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