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产品经理——列宁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小编导读:有人问我20世纪最伟大的产品经理、营销大师、管理大师或者公司治理结构的大师,且富有创奇色彩的人是谁?我说是苏联的缔造者列宁。本文将从产品、营销和公司治理等角度分析列宁。

20世纪初的俄国,经济仍然相对落后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君主专制制度摇摇欲坠,但即使是这样沙皇仍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禁不起战争的巨额消耗,经济濒于崩溃。尼古拉二世的反动统治,以至于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包括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民缺什么?一个声音在人们的心中呼喊。“面包“、”和平”、”民主自主“、”富足“……无数的答案在无数精英的脑海中回响,而这一切的背后汇聚成一个问题”你能给俄国人民怎样的未来?“有识之士,总能听见人民的呼声,也会发现这其中蕴含机遇,并全力打造自己的产品。有的人如托尔斯泰,针对贫富差距,提出了改良主义,希望贵族过农奴一样的生活,自立更生,并承担起照顾平民的使命。

有的人则希望沙皇俄国实行开明专制或君主立宪制,英国驻俄国的使节乔治·布坎南爵士曾忠告沙皇「打破您与人民间的隔阂、重新取得他们的信任」。但尼古拉否绝了布坎南的建言。

与他们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产品或模式不同,列宁打算给俄国老百姓的是一款改变世界的产品,他重新发明了”国家“,很多年后,这个来自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年幼时哥哥因为刺杀沙皇而被处死的寂寞少年,通过推翻沙皇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改变世界的产品经理—列宁

面对如此海量的需求,一般的产品经理早就摸不着北了。列宁有别于其它思想流派的原因是因为他追求的不是通过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方式来暂时性地解决某些问题。他很清楚他要推出的是一款平台级的产品。列宁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平台,来帮助俄国老百姓解决“饥饿”、“渴望和平”、“民主”等需求。这个平台叫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认为只要构筑了这样一个平台,就有了解决其它所有问题的前提。

为了打造好这款终极产品,列宁做了很多工作。

制定严谨又不失灵活性的产品开发计划。他把自己的产品分成了几个级别和几个阶段,第一级别叫社区工厂级(实际上是党的基层组织),形态是工会、军队、大学里的共产主义学习小组。第二个级别叫地区级产品,形态是苏维埃会议。第三个级别是国家级产品,形态是政权和国际组织。

而几个阶段分为俄国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夺取政权)、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国家资本主义阶段,重点在于建立公有制经济)、共产主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实施计划,并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有几点是高度一致的,以下以初级产品工会为例说明列宁的工作。

1、让工人阶级做自己的第一批用户,甚至是发烧友。

俄国无产阶级的人数虽少,但比较集中,纪律性强,因为遭受了残酷的剥削,革命性和觉悟程度都比较高;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等学说和自己的实践经历的双重影响下,列宁敲定了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用户。并且,由于工人阶级具有反抗精神,他们的素质又相比于农民高,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旦当家做主因此很容易成为未来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力量,推动列宁的产品不断迭代升级。

2、抓主要需求,狠打用户痛点重点突破。

当资本家不断剥削和伤害工人阶级时,如何和资本家斗争,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就成了它们的主要需求。

列宁很清楚地认识到工人们因为没有组织,所以是沉睡的雄狮。工人阶级只要被唤醒,就会变成有牙齿的老虎。而列宁的高级产品思维继续发挥魔力,他成功打造了一款魔力产品—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工会。

工会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它是社交产品。它就像豆瓣小组,工人因为地区,所在行业或工厂而结合在一起。这款产品深入工人的生活,在第一线发现工人的困难,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成为它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工人是全家入会)

其次,它发挥服务职能。替工人说话,组织工人运动,并依托工会扶危济困,帮助陷入困难的工人。另外,帮助布尔什维克发展先进分子,为布尔什维克获取盈利和现金流。即收取党费和捐赠。

再次,它还是构建苏维埃的政治规则的基础之一。工会为苏维埃会议输送优质的工人阶级代表,建立和巩固了统治基础。

此后,无论是苏维埃、还是国家政权,这种要求走入群众,依靠工人的路线始终没有动摇过。

3,工会还是一个UGC开放平台。

工人们在工会中施展才华,发展包括政治技能在内的多种技能。俄国的工人阶级,随着UGC的质量越来越高,在运动中不断成长,如斯大林等出色的工人出生的革命达人就是明证。

除了UGC外,工会还是一个个开放的平台,随着俄国工业的发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工业化中,成为产业工人,客观上也要求这个平台必须是开放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大。但是,开发的同时如何避免发展方向上失控呢?9158、陌陌等产品急于洗白就是因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为了保证开放性的同时,又不至于失去调性呢?

布尔什维克组织作为它们的领导者而存在。指导各个工会之间相互影响和学习,并统一受党组织的领导。

其次,不断在党内开展各种思想的讨论会,不断淘汰掉不符合价值观的团队和领导人,始终确保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党的长远利益。

4、产品可以迭代。

制度创新和科学创新一样是永无止境的,早期的苏联在这一点上表现的。只是苏联后期失去了这种能力,沦为“傻、大、黑粗”,最终成了一个类似诺基亚的高分输家。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工人们热爱布尔什维克,愿意同它一起奋斗,甚至是死。魔力产品苹果手机和布尔什维克的工会相比简直弱爆了。

5、整个团队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围绕着列宁进行。

所有的开发都是围绕列宁的思想和理念展开。可以说列宁主义是整个俄共、苏共,乃至后来苏联这个国家级产品构建的理论基础。

4

营销大师—列宁

如果列宁光有产品思维还不够,还要有产品营销能力,让世界各地的无产阶级都能被俄国的共产主义者感染和鼓舞,并接受和发展列宁的思想。营销的本质是差异化,只有差异化的产品才有可能劈开消费者的大脑。

在营销内容方面:

首先,把自己的思想定位为共产主义思想在俄国的发展。

那时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在人们的眼中不仅仅以一种科学理论的形态出现,更是扮演着某种道义上的制高点。把自己放入马克思的体系中,符合客观实际(列宁本身就是受马克思著作的影响走向革命道路的),也容易得到世界各地无产者的响应。

差异化,通过种种努力让布尔什维克与众不同。19世纪中叶开始,俄国就处在各种思潮泛滥的时代。即使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也有多个变种。如何和它们区别开来,是形成“革命市场”影响力的关键。

一方面,列宁对马克思的暴力革命理论进行了微创新,把自己和其它马克思主义流派区别开来。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说过”工人阶级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但是这句犀利的话,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工人阶级才会奋起夺权,至于成不成功可没有说,而当年作为在资本主义不够充分的法国发起的巴黎公社,除了留下一首千古绝唱《国际歌》外,基本上宣告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通过科学论证和结合实践的方式,考证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前人经验,证明了暴力革命即使是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搞,而且很可能会率先成功。[很多年后,中国人在他的基础上又微创新了一把。]

[就如同20世纪末发生的“电商革命”一样,老榕、邵亦波、马云等人发现改革开放30年,市场经济建设也走了十多年,可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生产者找不到销路,交易不安全,无法和世界各地的有需求进行交易的问题难以解决。因而相继以自己的方式推动了电子商务发展,改变了上千年来的商业模式……]

另一方面,通过“定位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让自己和其它流派和政治团队区别开来。

他同经济派论战过需不需要等待资本主义充分发展,才来暴力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他同马尔托夫论战过该如何发展党员的问题……在论战中,他不仅指出对手的问题,并通过“定位竞争对手“的策略,把对手定位成”孟什维克“、”机会主义者““小气鬼”[孟什维克是俄语少数派的意思,是列宁对马尔托夫那批共产党人的定位,实际上后者的数量并不少,在选举中票数一度多过列宁。其它,请自行查阅。]等等。

在营销组织方面

1,创办自媒体。

列宁报人出生,懂得通过报纸传播自己的主张,实现对俄国的持续影响。由于没有俄国报纸肯提供发表机会。1900年初,列宁在德国创立了《火星报》,持续不断地传播革命主张,他曾说:“党的报刊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喉舌、集体的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这也算是列宁对《火星报》的定位。

后来列宁把火星报发展成为平台,除了传播自己的观点外,也鼓励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来写文章,当时,俄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在上头发表了37篇文章,极大地提高了《火星报》的地位。后来的事实证明,由《火星报》点燃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火星,《火星报》的编委会一度成为俄共的心脏。

而列宁的小伙伴托洛茨基则在奥地利创办了《真理报》,与《火星报》遥相呼应,形成了类似自媒体群的效应。斯大林、布哈林先后担任该报的主编,该报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叶利钦后来解散了《真理报》,真理报团队则在1999年创建了网络媒体“真理报在线”,该报目前是俄罗斯的新浪网。当然这是后话。

用实际行动推动革命品牌的建设。树立品牌需要两个要素,适格的营销对象和足够多的品牌故事。对于前者,列宁的主要对象是工人、大学生。因此,他要求共产党员去工厂、农村(非重点)、军队和大学,让他们宣传思想,影响劳动者。而后者则是发挥文艺界人士的力量开展党的形象建设。比如,为了表现布尔什维克和农民的利益一致,在斯大林时代拍摄的电影《列宁在十月》中有一个情节,有人写信给主人公康斯坦丁问他说“我们分光了地主的东西,问题是我们是否可以分他们的地”,在一旁听着康斯坦丁读信的列宁马上说:“要分,分的好”。当听到信里的农民说“我们本想把地主放了,最后还是决定杀了他们时”,列宁说:“做的对。”

魅力领导者—列宁

光有好的产品方案和营销策略,如果没有高效的执行和管理团队,这一切都是一个幻梦。因此,为了实现目标,在团队建设方面,列宁也做了不少工作。

通过价值观和制度建设搞好团队。

无论是一家公司,还是一个政党,没有团队建设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列宁为了赢得革命的胜利,列宁非常重视团队的建设。为此,他做了这样的一些努力。

首先,组建能力出众的团队。

在列宁的团队中有”红色拿破仑“之称的坏脾气托洛茨基,有精通经济建设和理论建设但自负任性的布哈林,有铁血勇敢但是暴躁和心机重的斯大林等等,这些人能力超群,但是越来越能力,也越有可能失控,可是为什么他们都能团结在列宁的周围呢?

一方面列宁非常重视价值观的作用,强调和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列宁认为“宁可十个办实事的人不自称为党员,也不让一个说空话的人有权利和机会当党员。”不靠谱的没有“干货”的人连一起玩的资格都没有。

列宁重视团队的成员的培训和指导。一方面,这些人大都参加过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相当的理论功底,在思想上比较容易团结在中央的周围。另一方面,列宁贯彻价值观的意志非常坚决,他曾说“友谊建立在同志中,巩固在真挚上,发展在批评里,断送在奉承中。”因此,不论是斯大林、布哈林都被他敲打多次。而一直不怎么服他的能力超群的小天王托洛茨基也多次被他搞得没有办法,在列宁有生之年也没有背叛列宁。

另一方面,重视制度建设,极大地提升了俄共的效率。在列宁以前,俄共一直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因此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列宁打造的是一个权力集中的、单线联系的、有严密纪律的组织。因为列宁及其团队的努力,得以让全国的组织体系高效、有力地运转起来。列宁改造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够适应20世纪初叶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高超的吸金创始人—果断引入风险投资

没钱什么都干不成。前几年国产抗日剧《借钱》很火,里头的地下党员都在为钱着急。列宁要搞暴力革命缺钱是万万不可的。除了党员的党费支持,社会捐赠外,很多俄国共产党员甚至去做妓女为组织赚钱

[俄国小说家库布林写过一本书,叫做《雅玛》。《雅玛》里讲述了一个俄国妓院的故事,里面的妓女都在接客。忽然来了一个女孩子,如花似玉,漂亮得要死,当然很多人愿意跟他上床,她赚了很多钱,红得不得了!

有一天,她跟其他的妓女聊天。她说:“姐妹们你们知道吗?我是处女,我是处女阿!”那些姐妹们,大家都笑起来了,咯咯笑起来了,说你怎么是处女啊?整天卖的是什么啊?这个女孩子说:“你们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是共产党,为了我们的党,为了我们的主义,我需要来卖!赚的这个钱来帮助我们的党,我们俄国要革命!我是在做一件伟大的卖身!可是我的精神上是处女,你们不了解我。”]。

当然,靠党员的投入和牺牲远远不够,唯一的办法是引入风险投资。中国民国时的军阀想到了外援,孙中山更是提出过“21条”。列宁同样想到了这个。而当时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急需要输出自己的实力,拓展殖民地和市场,不久日俄战争的爆发迫在眉睫。当时在俄国主管谍报工作的明石元二郎[明石元二郎,1864年9月1日—1919年10月26日),日本陆军大将,天才的特工王者,数据处理大师,日俄战争期间资助发动俄国1905年革命,把俄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被称为一人可抵十个师团的人物。后来担任台湾总督,墓地仍在台湾。

此人特注重数据的统计分析,没事就喜欢逛逛赌场,他看着圆盘上的指针疯狂地旋转,脑袋也跟着飞速运算,每每都能正确指出指针对着的数字,最后赚的盆满钵满,后来被摩纳哥赌场拒绝进入。像一个考察行业和项目的投资经理,他为“日本基金”做了大量的早期工作,通过数据分析和情势判断,他认定列宁及其布尔什维克党,有优秀的团队,惊人地成长空间,现在只是缺钱,如果投给他们一笔足够的资金,数量不必太多,列宁就有可能对俄国造成质的打击,带给日本超额回报。不久,明石在日内瓦找到列宁,说服列宁接受他五十万日圆的投资。事后,凭着这些钱和自有资金,列宁领导了1905年革命,预演了十月革命,并重创了俄国政权,布尔什维克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布尔什维克才有能力在众多的政党中脱颖而出,最终成功实现建立社会主义俄国的目标。然而,列宁最高明的地方,不仅仅是产品的设计、营销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在政权扩大后,如何确保布尔什维克的领导权上,也做了非常多的功夫,而这种制度设计能力在十月革命期间表现地玲离尽致。

最后再谈一点,就是列宁作为杰出的创始人,在公司的治理上也有非常强力的手腕和制度构建能力

列宁在其著作《国家与革命》中曾经分析过国家政治的根本问题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由列宁领导的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首要任务,是夺取国家政权,最终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俄国的目标。

为此,列宁和他的布尔什维克努力奋斗了很多年。也确实将俄国工人阶级发展和壮大起来。使得工人阶级成为此后俄国革命、俄国建设的主力军。

时光到了1917年,当时因为一战俄国被普鲁士重挫,老百姓生活压力巨大,国家经济趋于崩溃,国内各种矛盾尖锐的关系。布尔什维克领导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由于事发突然,列宁等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都在国外。因此布尔斯维克党虽然出人出力,最后发现成立的苏维埃几乎没有自己的位置。在社会革命党主持召开的“苏维埃”会议上,主席是齐赫泽,两名副主席,一个是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另一个是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老对手)斯科勃列夫。执行委员会是“苏维埃”的常设机构,在它12人的组成中,只有两名布尔什维克。直到3月1日(14日),执委会里才增加了10名士兵和水兵的代表,10人中有两名布尔什维克。

无论是列宁还是布尔什维克都不会接受这个结果。因此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他的战友托洛茨基领导了十月革命。

在赤卫队员、士兵和民众的勇敢冲锋下,民众随即包围了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冬宫,并于次日凌晨两点占领之。根据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在冬宫附近并未发生武装冲突,守卫冬宫的仅有一个妇女营和一个士官生营,在人群的冲击之下很快就投降了。而阿芙乐尔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被临时任命的阿芙乐尔号的政委别雷舍夫仅仅向冬宫打了几发空弹(没有弹头)。起义当晚,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

并购达人

列宁不仅仅会自行扩大组织的规模,同时也懂得吸收别的团体的成员,纳入布尔什维克的体系中。比如,托洛茨基曾经就是一个几乎可以和列宁分庭抗礼的领导人,列宁通过与之协调沟通,成功地将托洛茨基及其团队纳入到布尔什维克中来。

其次,苏俄在建国后,很快通过策应和提供援助的方式,帮助别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共运和革命。最典型的就是最终又10多个国家加入俄国,组建了一个世界幅员最为辽阔的大国—苏联。

另外,苏联通过建立自己的商会“共产国际”输出革命理念,传播列宁主义,培训各国的革命者,如孙中山的团队就深得苏联的帮助。

民主制度的尴尬

在占领冬宫,完成起义的第二天。列宁发动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后,表示立即召开立宪会议,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选举,改变二月革命后政权里不合理的安排。然而这次会议却让列宁看到单纯的民主制度的诸多缺陷。

西方近代政治理论认为”主权在民“,国家的权利来源于它的公民,每一个公民都相当于国家的股东,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同样国家也有确保公民各项权利实现且不被不法侵害的义务。

因此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了,立宪会议依照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召开了,具体来说是按照人口比例选择代表,实际上是把国家杜马时期的部分代表直接选进来了。

在这种模式下,列宁发现自己和布尔什维克却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列宁发现作为国家的股东—这些参会的人民代表并不完全支持布尔什维克,这可能导致自己和自己的布尔什维克党可能在推翻沙皇和无能的临时政府后,面临着失去国家控制权的尴尬境地。

让我们来看看当时这些国家股东们的心境:

工人是布尔什维克的死忠,列宁掌权对他们的利益是最大的,因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投票给布尔什维克。

农民是当时最大的票仓。由于斯托雷平改革的关系,俄罗斯差不多一夜之间多了200多万的富农,这个群体打死也不想把土地交给可能宣布土地国有化或公有化的布尔什维克,而由于布尔什维克的重心是城市的关系,很多中小农也不了解布尔什维克,两次革命都没有独立政治主张的俄国农民,容易安于现状,放弃革新的机会。

资产阶级不用说了,他们是被革命的对象,因此他们的票绝不会投给布尔什维克。

而知识分子和军人数量不多,他们的票数分散,难成气候。

如果研究当时的国际形势,俄国已经到了救亡图存的境地。但是这个时候,这种不成熟的民主制度的弊病开始暴露出来,大家各玩各的,只顾利用自己的权利,保护眼前的那点利益,不愿意根本上改变压着火山口上的俄国的命运。甚至开始出现多数人的暴政,这些大多数的投票者甚至希望用投票的方式扼杀掉俄国革命。

这种完全没有希望的民主,是不长久的,北大法学家朱苏力认为“坏的民主不如好的专制”,因为失败的民主制度,最后谁的利益也保障不了。

为了避免被农民“票死”的结局。一方面,列宁控制媒体,为布尔什维克造势,同时打击资产阶级反对派报刊,打压具有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倾向的立宪民主党。另一方面不断增加工人代表的人数,因为大城市的工人则普遍投票给布尔什维克。

然而即使这样,占当时俄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普遍支持民粹主义的社会革命党。在投票那天布尔什维克获得23.9%的选票,在703个席位中,只获得163席,远远低于社会革命党所获40%的选票。

怎么办?就这么放弃,把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让俄国年轻人继续上战场和欧洲国家火并?放弃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放弃未来电气化的构想?……

为了确保俄共对俄国未来命运的领导权,列宁更加认定无产阶级专政在俄国的必要性。他不愿看到革命果实丧失,表示“依靠民意,但也不能忘记步枪”,于1918年1月5日解散了在彼得格勒塔夫利达宫召开的立宪会议,并派军队驱散了反对解散立宪会议的示威者,随后称“一切权力归立宪会议”是反革命的口号,引起了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立宪民主党等党派的激烈反对。

列宁提出要搞“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民主”,在制度上体现为:

1、国家实行代议民主制度,权力机关是苏维埃。行政、司法等机构都由权力机关授权产生。

2、苏维埃由各级代表组成,基层代表采用直接民主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上一次苏维埃代表由下一级苏维埃选举产生。

3、各级代表的提名权只有以下机构享有。只属于下列各劳动者的社会团体和组织:共产党组织、工会、合作社、青年组织、文化团体。后面四个组织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为俄国唯一合法政党。

结局

为了确保该套机制健康的运行。列宁时代的俄共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努力避免出现个人崇拜、特权政治的问题。同时在经济政策上,更加灵活弹性,列宁晚期的新经济(310358,基金吧)政策其实就是很好的自我颠覆。

依靠这套制度和出色的领导能力,俄共巩固了政权,逐步将社会主义俄国逐步发展成为强大的苏联老大哥。刷新了一个个奇迹,成为后来世界上唯一可以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

然而,列宁死后,民主集中制也在此后逐步遭到了破坏,党内民主被列宁的后继者破坏,过去的那种为民谋福利的产品观也荡然无存。随后出现了法治被破坏,国家监督功能丧失,逐步导致苏联这个超级大国最终形成了一套积重难返的僵化体制,最终被拖垮,成为一个高分的输家。

所以,纵使曾经伟大、光明、正确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客户需求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无视时代的变革要求,最后也难逃覆灭的命运。

本文作者:@陆海天   来自: 速途网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