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体验之名,谈谈企业协作平台的产品设计

编辑导语: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各企业都用起了企业协作平台的产品,比如钉钉、企业微信等等;除了这些熟知的产品以外,一些企业也着手此产品;因为是多人协作,所以在功能等设计方面要更注意;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企业协作平台的产品设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以用户体验之名,谈谈企业协作平台的产品设计

今年的新冠疫情突发,让企业级协作产品的赛道热闹了起来;前有钉钉、企业微信,后有飞书带刀入场,其他厂商看了眼红,赶紧行动起来;所以在这片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原上,你还能看到百度的如流、美团的大象、网易的popo等等。

如今疫情控制的结果也算喜人,经过大半年的时间的市场锤炼,现在这些个企业协作平台也需要被怀揣着审视的目光来看看接下来要走的路。

按照公司的要求,我在工作中频繁的使用到“钉钉”这款产品,接触的这4年多时间大概也就是企业协作平台的发展史了,我试着总结了一下:

以用户体验之名,谈谈企业协作平台的产品设计

起初产品设计的初心也许仅仅是为了员工之间的交流,依托公司的组织架构,不需要在添加好友/通过验证之类的繁琐流程直接沟通,有事说事贼方便;特别是消息回执(就是被万人唾骂的“已读未读”)更看出来了钉钉对沟通“效率”的重视。

坦诚的讲,钉钉这点我很认同,我自己也是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过去做企业级应用的核心就是围绕“效率”去做的,始终把用户路径的长短作为我个人无形的KPI,面试跟人吹牛X的时候也是举例说的这些。

但B端的设计就仅仅是所谓的“效率”么?唯效率的设计就一定好么?

01 效率的背后也许是姿态的倾斜

你有没有不想打开钉钉(甚至某一时间想卸载掉)的冲动?阿里巴巴当初推出钉钉这个在线办公协同产品,出发点是为了方便企业内的办公协作,沟通记录、文件资料、流程审批、员工名录等都能有效得到管理,防止丢失并随用随取。

后来味道变了,以“钉一下”为例,发起者可以无限次的对接收者发送信息并以“增强提醒”语音的方式提示。

看的出来,这种交互设计本着触达无障碍去做的,但却忘记了设计使用门槛,从而造成了“谁有事谁牛X的局面”,如果沉下心来研究,会发现在这过程里情绪的变化是及其明显的:

以用户体验之名,谈谈企业协作平台的产品设计

企业管理学里有一条著名的学说“峰终定律”(后被广泛应用到用户体验领域里),大概是意思是:“在一段体验的高峰和结尾,体验是愉悦的,那么对整个体验的感受就是愉悦的”。

以用户体验之名,谈谈企业协作平台的产品设计

那么钉钉的这些个机制可能就是峰终定律的反面教材了,每一个企业级协作平台企业都在标榜自己的创新和功能的全面;殊不知这就是典型的通过产品功能机制进行极致的微观管理,间接加剧雇佣关系的僵持;甚至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控制…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我不好说,但这些企业协作平台真真实实的在彼此关系上扫满了盐。

02 固化的设计理念

翻看了众多大厂的B端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无一例外,所有的被沉淀下来的“原则”几乎都是“效率”,甚至一提到跟B端相关的设计就永远是“效率!效率!!效率!!!”

以用户体验之名,谈谈企业协作平台的产品设计

以效率为核心的设计帮助任务流更高效的完成,就这点无可厚非,我自己也是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过去做企业级应用的核心就是围绕“效率”去做的;始终把用户路径的长短作为我个人无形的KPI,面试跟人吹牛X的时候也是举例说的这些。

然而不同于C,企业协作平台是企业要求员工统一使用的协作产品,为了方便信息集中管控,绝企业员工被迫通过一次学习后逐渐转为不用动脑子的肌肉记忆;B端员工只想要“干完活”,C端的“图新鲜”是发自内心的去找乐子;所以当被强迫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高效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个伪命题。

03 设计原则要讲究“真人性”

通过审视的目光去看当下的设计原则,企业级协作平台经历了起始期的“沟通刚需”和发展期的“功能堆叠”后,未来应该多考虑“员工与组织”/“员工与企业”的大命题;希望是以“桥梁”的姿态出现,以帮助双方更好的完成工作为目标去设计:

以用户体验之名,谈谈企业协作平台的产品设计

这其中有两点需要着重注意:

1)效率从人性出发

先说个题外话,过去,我们在求职时期的路径大概率是到某几个招聘网站上挨个填写个人信息/工作经历/获奖情况,但伴随着 OCR技术成熟,一个word/pdf上传,自动识别了所有信息,帮助企业和候选人大幅的解放了劳动力。

与之类似的是:日报周报月报,除了工作总结偏脑力劳动需要人工产出之外,工作内容这种条目的列举完全可以帮员工包办了,毕竟钉钉上记录了大量的工作文件和日志;单靠一个周报模版丝毫解决不了问题。

以用户体验之名,谈谈企业协作平台的产品设计

2)情感化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表象上

之前跟钉钉的设计师有过情感化设计的交流,对方对情感化的理解更多体现在人文关怀上,特别是在打卡这个功能上,超过几点下班打卡后会有一句暖心的话激励员工。

对此我还是保留意见,理智支撑我不许叫这个设计为情感化设计;因为美好的文字和漂亮的图形都只是表象而已,并没有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所以顶多就是图形设计,说的好听点是graphic design。

以用户体验之名,谈谈企业协作平台的产品设计

我理解的情感化,从始至终要以解决用户问题出发,与其有时间画画漂亮的图形,不如去做业务的横向打通,帮助在深夜快点打车回家来的更实在。

04 总结一下

总的来说就目前国内像这种B端企业级应用真的还就是处在功能打通的阶段,未来去balance雇佣关系的大局面市场还是很大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赛道还有的一拼,期待更多的大厂入场来改善僵持的雇佣关系。

 

本文由 @负能量补给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