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设计师,我是如何一步步找到业务增量的
编辑导语: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了解产品以及用户的多方面信息,并且会做一些作品集,但是很多设计师在面对关于用户或者产品的细节问题时却答不上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增长,设计师其实也需要对业务的各方面深入了解;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设计师是如何找到业务增量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通过本文你可以学到设计师是怎样拥有产品思维的。
现在大家在做作品集的时候都知道要做项目背景介绍、用户分析、竞品分析、用户体验地图、AB test等等各种方法,且作品集都看来很牛;可真到问到一些细节问题的时候,却答不上来,甚至在问一些为什么要做用户调研等等情况的时候,也是一脸雾水;只知道其他人都这么做,自己也就照着做就成,却不知道这些方法对自己真正的好处是什么。
而市面上对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懂业务”,要“设计赋能”,要“做增长”等等。
但对于一帮美学出身的设计师来说,短时间内突破自己,达到产品经理的水平,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但这并不代表着咱们就一点机会也没有。
今天来介绍下笔者今年在工作中所做的一个设计,利用设计的基本功以及生活的常识来达到提升了意外的业务提升的目的。
一、项目背景
项目目标提高用户对搜索的使用率,增加使用搜索的用户或者搜索的用户留存率。
二、分析过程
刚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阁主也不不知道怎么去做,因为这块业务已经很熟了,对各种信息的敏感度都已经降低。如果自己的感觉靠不住,就可以使用一些既定的方法。
1)先还原用户的使用场景,将用户所经历的页面都呈现出来。在这个基础上看能否发现一些问题。
比方说用户体验地图等等,笔者在这里也大概运用了相似的方法,将各个流程的页面都截图出来,放在sketch进行观察;当然结果是失败的,没有找到刺激点。
2)通过对比竞品发现灵感。翻找市面上各个竞品,比方说MT、PDD,行业的先驱可以研究比方说淘宝等等。
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PDD的搜索,在返回到上一页的时候会多出一个模块,这个引起了我的注意。
但当时并没有分析得很深入,觉得这样模块的出现,从体验的角度上来看,多出的模块可以推荐给用户相近的词,让用户减少再次输入的精力;然后自己做了类似的demo(或者说是交互稿),拿去跟产品经理商议,看看有没有别的发现。
那有的同学会问,不是所有的产品经理都会接受设计师所提过来的方案的。
当然啦,如果对方不同意,那作为设计可以做一些用户调研,比方说拿着动态的demo找周边真实的用户去快速测试一下,拿一些真实的用户反馈再来跟产品经理说;这也就是调研的作用,即收集证明,佐证自己的方案。
其中,还有个技巧,就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你如果更能知道产品经理真实的需求以及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想方案的时候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用节约开发资源、逻辑简单、且言之有理的方案去跟对方讨论,那么也会省去很多自己去做调研的时间。
当然,不是说调研不起作用,严谨的调研对设计来说也是寻找灵感的途径,这是另一个话题。
三、出结论
当前面的铺垫做好之后,就可以将当时的demo进行UI细节优化,进行视觉稿的产出。
1)定方案,上线做AB test看成果
一个方案上线,一定会做好数据测试的准备,用真实用户的使用效果数据来决定是否需要全量上线这个功能。
该方案上线后,确实涨了(具体数据不便透露),出乎意外的好。那是不是到这一步就OK可以交差了?设计师就已经推动功能上线然后就可以去邀功了?NO!
2)找原因,挖掘效果好与不好的地方,并做好总结。这一步才是最关键的!
为什么效果会好?当然,这个原因也是跟产品经理一起商议进行猜测的。
该方案除了减少用户重新输入的麻烦之外,另一方面是无意中将流量进行了二次循环运(如下图分析)用,同时也是给了算法更多的发挥空间,将用户的需求进行了更精准的聚焦。
比方说如果可以出4个词,前3个是近义词,最后一个进行纵向品类的扩展,搜“奶茶”推荐个“饮料”的词,是不是也是一种可能。
流量模型是阁主从用户的体验流程上发现的,算法的总结是产品经理进行总结的。看,这就是配合能给设计师带来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结论,那我们是否可以去挖掘更多的可能性?是否可以将这样的规律再次用到其它地方,最典型的就是搜索默认页。
同样,除了将一个规律多次运用,能否在这基础上进行更多形式的挖掘;比方说分析用户回退的理由,是不是因为价格原因导致未下单等,不如尝试增加一些优惠信息来达到吸引用户再次点击的目的等。
这些也是迭代方向可以考虑的,弄个流量循环的2.0、3.0版本?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发现,自己每一步的过程都不是生搬硬套的,而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方案——总结规律——改善方案”;这就是典型的设计师的方法论。
能够发现是因为从各个地方都在找突破,经验是一方面,更多的其实是平时工作做的足够多。像这样的尝试平时工作一直在做,成功概率也就不到1/10吧。
但只要成功,你就能找到自己的业务价值所在,也能总结出一些业务的规律,进而发展成方法论(比方说流量循环式模式)。
四、总结
做业务的思维方式分为2种,一种是按照前人已有的模型(包括KANO模型、各种数据漏斗分析等)来进行;另一种是利用设计的专业知识,来找线索,如本文案例。
前者偏产品层面思维,后者偏向于设计层面知识——但两者可同时存在。
时间久了,会发现模型更适合解决一些生疏或者新上手的项目(因为长时间负责项目的时候,各种case和数据都比较熟悉了),看起来高大上。而真正的灵感,就是来源于一些细节的思考和对业务的琢磨。
做设计做得越多,越发现“伟大就是一点点的改变慢慢积累起来的”。
30岁前不要慌,30岁之后慌也没用,每天做一点点就够了。
欢迎在留言区交流~
#专栏作家#
Sophiallg,微信公众号:Sophia的玲珑阁,大厂体验设计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简书互联网优秀作者,分享实用的互联网设计技巧和职场经验。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