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怎样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一):提问
【Martin导读】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他从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先解答表层的、容易的那部分,留下深度的、探索式的问题给自己,被问题所困扰和折磨,同时开启之后的求知之路。当然,提问只是这伟大旅程的第一步,他必须还能具备其他的意识和技能,才能到达。
「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维特根斯坦
这是维特根斯坦思考过的第一个哲学问题。那时他只有八九岁,他向自己问了这个问题,并苦苦思索,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个问题的两难性折磨着他,逼迫着他去解开谜团。据《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的传记作者蒙克所说,正是「那种问题激起的强制倾向把他拽进了哲学」。
即便无意成为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哲学家,仅仅作为一个学习者,问题也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就我自己来说,我的阅读和思考,都是在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牵引之下、在因问题无法完美解答所形成的焦虑和不安的鞭策之下进行的。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构成了我学习的最大的动力和最顽强的行动。
或者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视角来看,「问题」也是意义非凡。可以说,向自己提问是成为一名好的学习者的第一步。我们不妨先站在反面,来分析一下非问题导向的学习是什么样的。
一个典型的非问题导向的学习过程是:
1. 订立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可能经过缜密的安排,也可能比较随意。很多人会为自己订立这样的学习计划:
「下星期,我要看完《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
「这个月的任务是系统了解一下行为经济学。」
「这几天准备把网易公开课的《公正》撸一遍。」
2. 实施学习
从头至尾地阅读一本书或者观看一门课程,把其中认为比较重要的点摘取出来,并且记成笔记,堆放在Evernote里。
3. 回顾和整理
把Evernote中的笔记进行一番整理,比如分组和赋予标签;或者画成一张思维导图,把书中的知识要点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再现出来。
能做到以上三步的已然是比较优秀的学习者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整个过程中,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他们把外部载体中的某个确定的知识集合经过一定的消化和组织后搬运到了自己的头脑中,所有的学习行动都是以这个特定的集合为中心。知识(通常是那些被认为很权威的知识)传递过程的精确性、完整性至关重要,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乃至困惑,可以暂时搁置起来。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想法和做法没有什么不对。那么我们不妨问这样几个问题:
1. 你为什么要看《心理学与生活》?为什么要看《公正》?为什么要学行为经济学?
——是不是它们很时髦,大家都在看?是不是因为朋友或者老师的推荐?又或者,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可能对我有点用?
2. 在你划线或者记笔记的时候,你是依凭什么来判断哪些值得记、哪些不值得记的?
——是不是无法给出一个特定的标准,很多时候只是凭感觉?是不是有时候觉得可记的太多,认真一点的话半本书都能给抄下来,有时候又觉得无处下手?
3. 在你为你的笔记做完了所有的整理工作,或者画出一张完备的思维导图以后,你真的觉得一切都完成了吗?
——是不是觉得我记下的这些东西,只是存放在那里,我依旧不知道怎么用?是不是觉得,我只是又积累了好多「资料」,然后安慰自己说,未来的某一天我总会用上它们?
这些疑问对于教育心理学家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他们一直在研究和反思这类学习模式——它被称为「直接传递模式」,即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受」的过程,学习的目标只是用静态的知识把头脑装满(《变构模型——学习研究的新路径》)。他们认为,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主义」的模式,即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一个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一个丰富的情境中,去探索甚至撞击那些新接触到的知识,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交互之后,把这些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问题构成挑战,使学习变成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一个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建构者」,因为我们不仅仅在学习知识,我们还在 「建构答案」 ,在努力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筛选、评判和整合新知识和旧知识,并把它们融汇成一个自洽的整体;一个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探索者」,主动地去探求未知的领域,拓宽「未知的未知」的 边界,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现成的、边界明晰的知识的掌握;一个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一个「猎手」,知识是我们主动去侦查、寻觅、狩猎的猎物,而不是我们战战兢兢供奉着的或者亦步亦趋跟随着的对象。
作为一个猎手,我一直在苦苦寻觅我的问题的答案。比如,本文的标题——「怎样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就是我向自己提出的一个高难度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牵引下,我寻找和搜集各种各样的资料,进行批判性地阅读,同时反思自己的经验,最后,把它们创造性地整合成一个系统。假设你没有问过这个问题或相类似的问题,只是对「学习方法」有那么一点模糊的兴趣,你可能只是去找一本(现在正畅销的)诸如斯科特 · 扬(Scott Young)的《如何高效学习》来看,记下几个所谓的「高效率秘籍」后又扔到一边,一个星期后忘得一干二净。下图是两种学习的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到,问题可以引导我们进入涉入更广、更深的领域,我们不再是被告知去学习什么东西,而是去在探索地寻找知识,寻找构筑我们答案的材料。 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的最大的特点是,它所希求的知识是没有边界的,为了找到问题的解,我们可能会寻访任何可能的线索,查阅任何可能的有益的资料,而不受既定的观点的束缚。 刘未鹏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问者和回答者,原本他是一名优秀的程序员,与心理学没什么交集,但是研一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思考一个深刻的问题:「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正确地思考」(我在南大的七年 ),这个问题令他如同着了魔似地集中、大量阅读各种与之有关的书籍,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在Mind Hacks 上有条不紊地更新一篇篇高水准的文章,最后写出了《暗时间》。
琳达 · 达林 - 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是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也是美国教育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她在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大力倡导「基于探究的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的观点。并且,她提出基于探究的学习已经有三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分别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设计的学习。三种教学方法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以问题、情境所引导下的主动式、建构式的学习。就拿基于问题的学习来说,美国的医学、商业、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已经广泛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之一,是提出一个现实场景下的、可能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而非一个纯理论的或者封闭性的问题。例如,如果我们问:「速读是不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那么一旦我们得出「好」或者「不好」的结论,那么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看来就可以关闭了;而如果我们问的是:「读书时是应如何选择和调整阅读的速度?」,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探究下去。在美国教育科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于2007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系统比较了几种主要的学习方法的成效,结果发现,「提出深入的、探索性的问题」(Ask deep explanatory questions)被证明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事实上,在伟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看来,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无限地探究下去。他在名著《怎样解题》中写道:
「 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彻底完成的了。总还会有些事情可做;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和猜测之后,我们可以将任何解题方法加以改进;而且无论如何,我们总可以深化我们对答案的理解。」
这实际上点出了问题导向的学习的另一个益处,就是 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 我们不仅仅是临时地就一个问题寻找解答,而是持续地去思考和尝试解答这个问题,这个过程可以几个月、几年甚至贯穿我们的一生。问题就像一个富有韧性的细线,帮我们把各种知识、经验、观念和方法串在了一起。有研究比较了在物理学领域以及历史学领域,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组织上的差异,发现「专家的知识不仅仅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相反它是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big ideas)组织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领域」(《人是如何学习的》)。
当然,我们不仅仅可以向自己提问,也可以向其他人提问,向高手求教,向智者参习。但是归根结底,这些问题还得需由我们自己来解答,别人的帮助只是一种推动,但心智构建的过程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他从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先解答表层的、容易的那部分,留下深度的、探索式的问题给自己,被问题所困扰和折磨,同时开启之后的求知之路。当然,提问只是这伟大旅程的第一步,他必须还能具备其他的意识和技能,才能到达,而这,将是我余下几篇将讨论的内容。
参考文献
- 瑞 · 蒙克 著,王宇光 译.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 安德烈 · 焦尔当,裴新宁 著,杭零 译. 《变构模型——学习研究的新路径》,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 琳达 · 达林 - 哈蒙德 等著,冯瑞 等译. 《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 斯科特 · 扬 著,程冕 译. 《如何高效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 G · 波利亚 著,涂泓、冯承天 译. 《怎样解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 约翰 · D · 布兰思福特 等编著,程可拉、孙亚玲、王旭卿 译. 《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 Pashler H., Bain P., Bottge B. and et al. Organizing Instruction and study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A Practice Guid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2007.
文章来源: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