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产品功能价值评判方法论:Idea、Value、Solution、Efect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辑导语:产品经理在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个功能做不做?这个功能有什么价值?这个功能能解决什么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要从多维度进行判断;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四维产品功能价值评判方法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四维产品功能价值评判方法论:Idea、Value、Solution、Efect

如何评判一个产品功能做还是不做?

这是一个产品经理或者产研团队都需要面临的高频问题。

做过调研,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往往会提出如下解法:

  • 看价值有多大,价值大于成本就做;
  • 看时机是不是成熟,成熟就做;
  • 看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解决了就做;
  • 看是否符合俞军公式:新价值—>原价值—切换成本就做等等。

诸如此类的回答都对也都不对。

这些一维(yes or no)决策方法都能够从某一个维度过滤掉一些次要功能,但往往忽略了其它因素。

比如当只看俞军公式的时候,新价值—>原价值—切换成本,那么滴滴应该all in无人车,大幅度削减人力成本;但背后的因素诸如就业问题、企业研发成本、政策时机就完全没有考虑到。

所以为了能够建立起一个足够完整和体系化的模型,帮助我们筛选掉无用功能,我们需要一个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功能价值评判方法论。

在这里推荐四维评判模型,为了避免中文同义词产生的误会,我定义了四维为:Idea、Value、Solution、Efect,会用这四个名词来阐述。

一、Idea层面

四维评判模型和对产品价值的思考层次有关系,一个产品功能本质是“提供一个Value的Solution”,它往往起源于一个Idea,最后对整个产品生态产生一个Efect,这四个维度是基本的产品价值逻辑。

越高层次的产品经理,越应该充分考虑到这四个维度。

举个例子:

一些产品门外汉往往会有很多Idea,经常会因为想到一个Idea而高兴到手舞足蹈,然而往往想不到更深的3个层次:这个Idea有多大价值、用什么方案(Solution)来实现这个Idea、这个Solution在实现Idea之外有哪些负面影响和成本。

这也是往往产品经理最被诟病的点——太执着于灵光乍现追求一个标新立异的Idea,仿佛找到了成功的钥匙;但实际上往往前人都已经思考过类似的Idea,甚至早已在某些维度不合适而Pass掉了。

从灵光一现到Idea落地产生价值,还有十万八千里。

二、Value层面

真正入门的产品人,至少会思考到Value层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定义和产品核心价值确立。

我们经常说一个好产品,可以一句话概括它的价值、它提供了什么服务、解决了什么问题,比如:

  • 微信:熟人社交平台;
  • 滴滴:出行平台;
  • 大众点评:本地生活决策平台;

这是一个产品的核心Value,产品功能应该围绕这个Value来建设,一步步让这个Value越来越大进而形成壁垒成为标杆。

不是围绕这个Value的功能,都很难帮助产品在这个Value上更进一步,应该不做或者少做;这也是为什么微信(主打社交价值)会支持直播、拍一拍这种新的社交动作,而不会把京东、微保等电商金融业务放到比较重的板块。

而支付宝作为支付产品,首页是支付等功能入口,虽然也有朋友功能,但更多是作为转账的渠道;可以积累一些交易关系,但很难沉淀社交关系,和微信的好友关系功能类似但其实价值不同。

如果提出一个功能是支付宝做朋友圈直播和拍一拍,那么显然只是核心价值的衍生功能,并没有帮助到“支付”这个核心价值,优先级就会稍低。

三、Solution层面

更进一步,真正一线的产品经理,面对的问题更多是——为了用某个功能的属性来加强产品核心价值,如何进行方案(Solution)细节的决策。

比如大众点评为了“让用户更好的决策”(Value)想“展示更多店铺的信息”(Idea),可以选择的功能(Solution)有很多,比如:

  • 支持店铺的VR展示;
  • 展示客户的评论供大家参考;
  • 支持对店铺进行打分来排名;

实际上我们发现1是暂时没有做的,2和3是做了的,我们尝试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

支持店铺的VR展示,确实提供了更多店铺信息,但我们的核心目的是帮助用户更好决策(吃哪个或去哪逛),这个决策(拿饭店举例)的主要因素在于:价格、菜品色香味、就餐环境等等;而VR展示更适合展示全方位静态信息,比如看房,对于每天就餐的情况很难实时展示。

如果为了实时展示而用直播的方式呢?

一方面会有顾客隐私风险,另一方面直播模式太重,就餐信息量太小,所以相比之下视频功能更合适;所以你可以看到目前饭店是有视频展示的,并且分为官方视频和客户视频;官方视频往往是品牌宣传类非实景的,客户视频往往是拍就餐时景的,这样商家不去私自发布客户就餐视频,平台法务风险也就小了很多。

同时因为视频提供的决策信息(就餐环境和时景)次要于价格和评分等,故入口要深一些。

上面这个分析过程,不一定是全部原因,但至少是一个一线产品经理该掌握的,用怎样的Solution,尤其是这个Solution细节该如何来提供Value的分析方法。

四、Efect层面

思考到Solution层面之后,初期其实仅仅是一个方向,还很粗粒度;这个时候如果贸然提出方案,不但会被开发问详细规则问到无语,还会存在很多细颗粒度的变数,而这些变数往往导致方案失效。

比如支持店铺拍视频,支持多长?谁来审核?是否要匹配类目运营?做不做视频社区?这些都是Solution背后的无数个小的细节决策点,这个时候进行决策需要考虑的就是Efect。

永远要记住:我们做一个功能不仅仅是因为它很酷或是很有价值,而是因为它的价值符合产品Value,并且Solution方向正确,同时效果(Efect)好。

这个效果就包括正向效果和逆向效果(成本和并发影响等)。

从成本上讲,长视频和短视频的并发量和带宽成本不同,所以能展示清楚信息的情况下,没必要支持单条长视频。

从并发影响来说,如果视频功能是有效的,那么可以拍视频的商家的展示效果一定是优于无视频商家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店面不好但性价比很高的店铺就很吃亏,这部分店铺的目标用户可能会因为视频展示这个功能,对没视频的店铺产生质疑导致决策变更。

这种情况下,对目标用户的讨好就带来了对非目标用户的伤害,所以在考虑到一个功能好处的同时,也要从平台大盘视角出发,充分考虑到非该功能用户的反应和影响;如果这种影响会让正向效果大打折扣,那么也是不值得做的。

对于Efect的评估,往往需要很深厚的行业经验积累,也是每个产品经理需要不断深耕和追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比如之前讲到携程收购去哪,瞬间拿到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试图和航司谈价获得更大利润;而机票行业上游比较集中,航司集体改变规则,同时扶持其它平台,导致收购获得的市场份额又逐步回退了;所以收购这个方案的本身价值在于提升市场份额和议价权,但忽略了给航司侧带来的影响,最终这个影响让初始的目的失效了。

所以这不是一个好的Solution,因为长期来看没有达到预期的Efect;所以产品经理不懂业务,很难正确评估出方案背后的效果,进而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

虽然支持了一个新的功能会显得平台很酷,但更重要的是要达到某一个目的,取得预期的效果;再好的方案,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和预期效果方向有偏差,一定是某一个维度上没有考虑周全;也许是用户成本预估失误、运营资源没有提前匹配,甚至是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所以我很赞同产品team用最终效果来进行考核,如果效果好,做得功能越少,那么PM能力越强,这也许就是“少即是多“。

五、总结

最终总结一下,评判一个功能做不做,最少要有4个层面:

  • Idea只是起点,需要寻找Idea背后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 要定义好产品的核心价值,然后只关注能建设核心价值的Idea;
  • 一个Idea可能有无数个方案来落地,方案需要不断细化来考量是否能达成效果;
  • 方案的效果=正向影响-并发逆向影响-成本,即使正向影响很大,但逆向影响和成本更高,也需要调整方案;

以上就是「四维产品功能价值评判方法论」,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专栏作家#

花生酱先生,微信公众号:产品之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金融业资深产品经理,对职涯规划与个人发展有丰富经验,产品涉猎广泛,ERP、金融领域较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