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笔记:设计师如何与产品有效沟通?
设计和产品之间的沟通模式不应该只是“撕逼”,想要做到有效沟通,设计师需要在业务、心态和专业知识等多个方面进行自我建设。
提到设计与产品的沟通,大家可能脑子蹦出的第一个词多半是 “撕逼”,可能也会有很多设计师觉得设计和产品之间的合作模式可能就该这样。作为设计师的你也一定遇到过产品人员过多的纠结于设计形式,对于设计师的设计指手画脚,大家相持不下,无法平等沟通。作为退役老美工,根据自己平时的经验,简单谈谈自己的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 错误的认知不会因普遍存在,而最终成为正确的 ”。设计师与产品想要做到有效沟通,需要具备有以下几点条件:
01对齐目标
设计与产品虽然职位不同,但本质上都在分别从自身的职业角度出发去解决业务问题。所以,保证大家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很重要。
作为产品需要陈述清楚需求产生的原因,解决什么问题,期望的目标是什么,提供资源与时间周期。作为设计需要在进行设计之前,全部吸收消化这些,寻找其中设计的赋能点,以此为起点进行解决方案的设计。
当然,不同的项目阶段、人员素质、团队氛围可能会导致这种对齐是简单的,困难的,被动的或是主动的。
02 设计师要懂业务
深入、全面且持续的了解自己的产品,包括商业目标,运营策略,产品用户,产品计划,竞品动态,行业趋势等等,你了解的越全面越深入才能保证你更有发言权。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是对产品的竞争力,成败负责的,作为设计师的你,只有足够了解业务本身,才能与产品甚至项目组其他各方,更融洽且同纬度的沟通。
设计师本质上是通过设计的方式去解决业务问题,要解决好问题,专注设计本身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设计师需要真正下沉到业务当中去。
很多设计师在接到需求的时候,多半是根据自身的感觉简单分析,或把相关竞品粗略翻一翻借鉴借鉴,亦或是随便看看数据梳理一下用户反馈就开始干了,甚至可能在完成需求以外根本不会像普通用户一样真正的去使用产品。紧靠这种瞬间的行为不足以支持你懂业务,自然也会在沟通过程中招致项目组其他成员的偏见,被降维打击。
优秀的设计师要保持高格局看待问题,同纬度沟通,这很重要。现在不妨可以问问自己,我们真的懂自己负责的业务吗?有多深入?
03 正确的心态
沟通归根结底是人与人间的交流,尝试和你的合作方成为朋友,会有助于搭建更好的、融洽的合作关系。不要对他人的疑问、思路、方向第一反应是反对,要先思考;不要为了体现自身职业的价值而忽略了共同价值;不要忘记设计价值,只是实现产品价值的一种手段;不要带有个人偏见,保持客观;不要随便质疑他人的职业,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性在,学会换位思考看待问题。
本质上,大家所有发生的争论都是基于同一个目标,要本着共同讨论,彼此促进,携手达成的心态去讨论沟通。冷静、客观、基于同一目标的坦诚讨论,远比争执、暗战、追求所谓的话语权更有实际意义,也是设计师职业性的重要体现。要基于自身的专业角度,为共同目标的达成起到促进作用,而非单纯的质疑彼此的专,成为阻碍。
04 用户视角
UCD视角,可能大家都不觉得缺少这部分能力。但是把你自己比作用户并不是真正的用户视角,回顾自己做过的每一个需求,我们真的搞清楚了: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视觉层吗?作为设计师你是不是经常在一些用户不关心的规则或细节上纠结太久,而对用户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却往往在设计中被滞后。你又是不是懂得去分辨,哪些事真的值得纠结的,哪些只是不重要旁枝末节,你个人的一厢情愿,简单臆测?
没错,你的视角并非用户视角,设计师的用户视角是需要有意识去培养的。往往你经验越丰富,理论知识积累的越多,反而越容易让你的直觉,感受和判断变得越脱离你的用户。或许你觉得很好理解的操作布局,对于用户可能是灾难性的;你觉得很创新的交互或视觉设计,对于用户可能仅仅意味着操作或理解成本的增高。
真正用户视角的养成需要你去认真观察,研究分析你的用户。认真去做一些有价值的用户测试,多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多研究用户的反馈,这些都不应该是阶段性的,而是要持续性的,好的、真正产生价值的设计不是你觉得或他觉得,而是在用户使用时,对真实的用户自然而然的去产生价值。
05 保持专业
在工作中很多沟通障碍的产生,多半由于大家对于彼此的偏见,而这种偏见又多数来自于双方或单方的职业专业性的缺失,你自身的专业度直接影响你在整个项目中真实的话语权。
设计师的专业性源自哪里?
很多设计师最爱犯的错误是不够务实,高高在上,与实际要解决的问题、服务的用户距离太远。依据自己固有的规则或学习的理论,程式化的去解决问题。
但是,问题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哪一种理论的直接套用适合解决全部的情况。理论源于对实践的总结,所以必然也落后于实践。作为设计师需要的是以万变应万变的能力。高举体验至上用户价值,可是真的产生了价值吗?怎么判断?怎么衡量?如何佐证?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这些都需要思考清楚。
大到需求沟通,方案设计,资源输出,结果验证;小到,书写邮件,设计资源管理,设计资源输出,切图的命名等都在体现以及积累你的职业专业性。设计要追求解决“大问题”,体现“大价值”,也要注重从小事做起。
设计师的专业性源自:对产品、用户、行业等有足够全面清晰的了解,目标清晰明确,且通过设计手段解决真正的问题,达成预期的目标,输出可预期&评估的价值,设计是为产品目标服务的手段。保持符合你职业阶段的专业性是进行有效平等沟通的良好基础。
06 对设计结果负责
不能对结果负责的设计方案都是耍流氓。作为设计师,你是否有意识、有能力对自己的输出产生及落地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上线后的最终结果,有清晰的认识且可以进行追踪、分析并负责?这是每一个设计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然不同阶段的设计师,思考的维度、深度会有所区别的。作为设计师需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在方案落地的整个过程中,前期进行成本(主要指开发维护成本),还原性(现有条件下可被执行的程度)、效果差异预估(不同方案间的结果差异),以及后期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复盘并制定下一步计划的习惯和能力,所谓的设计闭环。
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求设计师要能够清楚的分辨拆分哪些结果&效果是由设计产生的,产生的又是不是一个良性的结果。比如放大了页面中某个按钮的尺寸,导致这个按钮点击量的增长,这是一个良性的结果吗?这要看此按钮在页面中承担的功能对于产品&用户的重要程度,以及此项修改对页面其他层级操作或信息传递是或否有影响,是怎么样的影响?甚至对于整体体验规则和产品品质的产生怎样的近期或长期的影响,综合这一切后才能很好的做出判断,设计应该是由点及线到面最终融为一体,而非点对点。
产品对功能成败负责,设计对设计产生的结果负责,这是有效且有价值沟通的有力保证。
07 合理的流程管理
一个项目组高效且平稳的运行,成员间的默契配合,前期离不开合理的项目流程管控。为什么要加一个合理的?互联网行业经过多年的沉淀,已经有无数种成熟的项目流程和管理方法。能直接套用吗?不同的项目组情况千差万别,人员素质,用户规模,业务阶段,产品体量都不尽相同。
大厂的流程不见得适合创业公司,合理的流程管控意义在于,找到一种适合你自己项目的合作方式,帮助项目组培养紧密的合作习惯和信任的合作关系。简单说就是用适当的规矩帮助大家形成良好的习惯与氛围。流程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当前的问题。
08 经营信任
在项目合作过程中,要懂得经营自己或部门的信誉度口碑。持续专业且有效的输出会帮助你积攒起良好的口碑,良好的口碑会成为你或部门对外合作良好的信誉,对外良好的信誉是形成紧密合作关系,高效运转效率的有力基础。
良好的信誉建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一次次的项目合作中,逐渐积累。所以,保持你的职业专业性,认真对待你的每次输出,每一次缺乏专业性的工作都在消耗你的信任度,也会成为工作推动过程中的阻碍。
09 学会妥协
一个设计师有时候知道何时应该选择放弃或妥协什么,比单纯的坚持可能更具价值。当我们因为一件事情相持不下,迟迟不能达成共识时。作为设计师在这个时候要能够判断,彼此观点或方向的成本与收益差异(ROI)。且从你的职业角度看,对比对目标达成的影响,对整体设计规划的影响,对整体产品体验影响等等因素后,综合考虑做出理性的决定。
效率是产出价值与时间的关系,有效率的工作应该是将有限的时间更多的投入到更具价值的工作中,无意义、低收益的坚持,有时反而会成为项目前进的绊脚石,良好的合作关系应该是相互促进的,这其中一定也包含着彼此适当的妥协。
学会妥协是一名设计师重要的价值体现,价值不是坚持,价值是结果。
文笔拙劣,观者见谅。
#相关阅读#
设计笔记:设计师如何做好设计决策?
作者:AaronCui ,Sogou-UED,退役老美工,耕田艺术家;公众号:老美工聊设计
本文由 @AaronCui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