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朋友圈装死,微博上蹦迪?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如果你同时使用多个社交账号,你会发现,在不同的社交品牌面对同样的信息,你的表现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

这届年轻人,朋友圈装死,微博上蹦迪?

朋友圈装死,微博上蹦迪”,似乎已经成为当代青年人的一种社交媒体表演艺术。许多人在朋友圈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却喜欢在微博上放飞自我。

于我自己而言,这种描述也十分贴切——我几乎不怎么发朋友圈,但一些平常的生活动态和胡思乱想,往往更喜欢发布在微博或者是豆瓣。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从传播学的角度做一些阐释。

01

首先,我们要知悉一点理论前提: 人的绝大部分社会化行为,其实都是一种“自我呈现”,或者说是一种“表演”行为。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致力于研究人际传播,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问题。他提出的一个代表性理论“ 拟剧理论 ”(又叫表演理论),该理论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运用各种符号来预先设计或展示自己的形象。

根据他的观点, 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 ,每个人都戴着面具与人交往,通过自己的努力表演,争取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人们在一生中会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父亲,母亲,老师,学生……并使自身的大部分行为符合角色期待。而“观众”看到的仅仅是角色的表演,却不是对方的真实自我。

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拟剧理论针对的是现实中的交往行为,但实际上, 在网络上的人际交流,似乎也是这样一场“表演” :朋友圈或微博是一个舞台,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我们把自己的一些生活状态通过照片或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就是在表演;其他人对照片进行点赞、评论,他们就是“观众”,配合着我们的表演。

当然,有些人能意识到自己是在表演,有些人则不会。但由于知道自己的行为总会给别人留下某种印象,所以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某些技巧,控制自己给别人的印象,尽量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 印象管理 ”。

比如,在发朋友圈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喜欢分享自己积极生活的状态,比如健身、旅游、美食,或者是取得了优秀成绩,而一些负能量的想法就不会在朋友圈发布出来。再比如,许多女孩在朋友圈发自拍照片,总是先要PS半天:瘦脸、磨皮、调整角度、加个滤镜……这是为了尽量将自己好看的一面展示出来,给别人留下积极、正面的印象。

02

问题在于,如果你同时使用的社交媒体超过一个,你就会发现,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中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

之前在网上还流行一个段子,叫作“朋友圈人模狗样,微博里放飞自我”。许多人在朋友圈安安静静,拍风景、晒美食、发鸡汤,整天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但一到了微博,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愤世嫉俗、骂骂咧咧,看哪儿都来气,看谁都不顺眼。

前文已经说明,我们的大部分行为本质上都是“自我呈现”或者说是“表演行为”。

问题是,为什么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上,我们会进行不同的“表演”呢?

想解释这个现象,需要引入另外一个戈夫曼的理论—— 情境论

这同样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情境”可以理解为环境,情境论指的就是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人的行为也不同。

比如说,在教室里,一个人应该扮演“学生”的角色,所以会认真听课,好好学习;而在家里,这个人可以是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环境不同,角色不同,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行为。

这就意味着,每种环境都创造了一种行为模式标准,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将自己的行为与所处的环境保持一致。

而传播学者梅罗维茨发现, 不但现实生活中有“情境”,不同的媒介也会创造出各种“情境” 。比如说,书籍创造出的情境是单一化的(因为书总是要一个人读),而电视创造的情境则是共享的(一家人可以一起看电视)。

书、报纸、电视、网络都是媒介,它们的特性不同,由此创造出的“情境”也不同。所以,梅罗维茨把情境论引入传播学,提出“媒介情境论”,他认为在不同的媒介情境中,人们也会有不同的媒介表现行为。

03

在此基础上,再回到最初的问题,答案就变得清晰起来:我们之所以在朋友圈和微博会有不同的表现,就是因为 朋友圈和微博这两种社交媒体创造了不同的情境;而我们的种种行为,正是适应不同情境的表现。

具体来说,朋友圈是一个“ 强关系 ”平台,因为大部分微信好友与我们都有现实中的实际联系,平常生活中会彼此交往,这使在朋友圈中的表达负担多多,生怕说错话。

另外,不同类型的亲人朋友混杂在一起,更给你的表达带来了难度:对工作的吐槽,不能让上司和客户看到;参加深夜酒吧趴,不能让父母看到……等等情形,不一而足。

但相比较而言,微博是一个“ 弱关系 ”平台,关注你微博的大部分都是陌生人,你们只是在网上认识,现实中基本不可能遇到,表达的负担也就轻了很多。

所以,正是由于朋友圈和微博两个平台提供的“情境”不一样,我们的表现也就不一样。

在朋友圈中,你要顾及自己的形象和朋友的关系,言语就比较谨慎。而在微博里,你面对的大部分都是陌生人和关系层级更为简单的朋友,如同对着树洞喊话一样,你自然也就会无所顾忌地“放飞自我”了。

04

划一下重点:

  • 首先,人们在现实和网络上的大部分行为都是一种表演( 拟剧论 );
  • 其次,在不同的情境中,人们会进行不同的表演( 情境论 );
  • 最后,朋友圈和微博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情境,前者是强关系,后者是弱关系,因此我们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媒介情境论 )。

其实针对这个话题,我还提出过一个很不成熟的“理论”,也与诸位分享一下:

现代人努力摆脱强关系的束缚,因而在各种媒介平台中穿越。从微信到微博,再到豆瓣和知乎,对象不断调整,关系呈层级式弱化。 如梅洛维茨所言:「当一个新因素加入到某个旧环境时,我们所得到的并不是旧环境与新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全新环境」。在穿越中创造出不同的媒介情境,前台与后台行为的选择取决于关系的强弱,中台是伪概念或意义冗余。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得以表现不同的自我,皆为真我,皆为假我。

出于对电影《星际穿越》的热爱,我给这个理论起了个美丽的名字—— 媒介穿越论 ,不过这是后话了。

 

作者:苏伦salen;公众号:正经研究(ID:buzhengjingyanjiu)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78ychoCdK7yMRo9_agynA

本文由 @正经研究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