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几个方法帮助你掌握跨平台的资源对接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辑导读:作为产品,我们都希望自己掌握的资源越多越好,如果你没有相应的资源,要么要花大成本自己研发,要么寻找最佳的替代资源。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分析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希望对你有帮助。

用这几个方法帮助你掌握跨平台的资源对接

一个产品从来不会是一个寂寞孤岛,简单来说,一家公司的产品,大概率会由多家公司的产品组合应用而成,一个最简单的产品都会对接短信/验证码产品。

一个产品可能会被设计成各种形态,但不管哪种形态,如果一个产品需要从0到1,那么就需要结合不同的现有资源进行使用,尽可能减少重复、低质的工作。

作为产品,我们都希望自己掌握的资源越多越好,如果你没有相应的资源,要么要花大成本自己研发,要么寻找最佳的替代资源,那么笔者来告诉你,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

那么我们这里会引以四种方法拆解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外部资源对接,现在我们开始详细拆解。

一、基础中的基础:搜索引擎

首先,最基础的就是你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要什么,那么别人更不可能提供给你想要的资源。

那么一个任务如何用最短的关键词找到呢?比如,我交给你一个任务

任务背景:由于公司的产品需要上架到Shopify的App store,Shopify的App 平台是一个面向全球用户的大型平台,但由于该平台包含了欧洲地区,需要在上架前提供GDPR 必需的 Webhook,以便平台进行数据把控。

首先是提取关键词,提取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正确提取到关键词,你的第一步就错了,后面会一错再错。

提取关键词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在leader沟通完任务后,请尝试重复用自己的话术来确认一下任务,这种情况下,你会有自己的理解,关键词就很容易找到。

比如上述任务中,我们提取到关键词:上架、Shopify、GDPR、Webhook。那么拿到这几个关键词,就要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建立基础认知,如果你没有认知的情况下,你去直接找人沟通,这是一件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你只知道这几个词,词意没有明确,就无法拆解任务。

那么我们要拿着这几个关键词去搜索引擎上找相应的资源,第一个问题来了,我应该用什么搜索引擎?90%以上的国人都会直接打开百度,复制粘贴回车搜索。那么你可能会收获这样的结果

用这几个方法帮助你掌握跨平台的资源对接

就像不同的锅处理不一样的菜一样,同样是搜索引擎,请根据你自己想要检索的国内、地区进行挑选,比如国内的资源那么百度在中文搜索圈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如果你希望找到日本的一些资源或者关于欧盟GDPR规范的说明,那么你可能就要借助Yahoo或者Google。

搜索引擎始终是一个工具,对于工具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合适和不合适,在合适的场景下用合适的工具才能高效处理任务。

比如我们肯定知道上架是什么意思,Shopify是什么平台,webhook是什么技术,那么对GDPR不够明确,那么就要尝试先了解,想要找海外关于GDPR的说明资源,通过Google我们就可以找到相应的资源

用这几个方法帮助你掌握跨平台的资源对接

那么刚刚任务中的关键词我们都明确了,那么组合一下语境,通过Shopify和GDPR的组合

从实际场景出发,你就会明确这个任务具体要做什么,如果你这时候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流程来勾勒出细节。

那么接下来你只需要根据Shopify的GDPR的要求去撰写相应的webhook要求,然后将相应的文档输出给技术开发,最终明确产出的内容,那么这件事就可以处理完成。

搜索引擎可以告诉我们,只要你问对了,搜索引擎就可以告诉你正确的答案,如果你连一开始的问题核心都没有抓住,那么就无法找到最重要的解决方案。

二、切入组织内部挖宝藏:细分社群

有一件现实的事,搜索引擎多数情况下只能帮我们找到被允许流传在互联网上的资源,那么更多资源是无法流传在互联网上被爬取到的,比如微信公众号的高质量文章。

那么接下来,你要尝试第二个方法,通过细分社群去挖掘资源,这方法其实是建立在搜索引擎这一步之后,也就是通过搜索引擎尝试找到最佳的方案未果后应该去做的事情。

在此之前, 你自己已经明确了问题的方向,比如,这是商务问题?业务问题?流程问题?还是技术问题,这里举两个例子。

如果你是遇到了业务方面的问题,先想想我们的产品有没有竞品,多数情况下是有的。你肯定会想,竞品会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不需要考虑,因为不管他现在会不会遇到,如果你作为客户的角色提出,那么他会和你一起思考的。

你可以作为一个即将使用该产品的客户,去联系对应竞品的销售,申请加入客户群,当然,不一定所有产品都有销售,肯定多数肯定会有相应的私域社群,为的就是提升客户体验,你可以尝试在群里提问或者直接加相应的运营、产品私聊沟通问题。

那么上述针对业务问题,当你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但是无法在搜索引擎和竞品中找到答案时,你还可以找细分社区。

例如你要做产品的搜索算法时,遇到一个分词搜索的问题,这个明显属于技术领域,你就可以去v2ex社区找相应答案,如果你要问产品体验交互的问题时,这个明显属于产品设计领域,你就可以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天天问板块寻找答案。

你并不一定会找到你的答案, 你也可以选择提问,描述自己清楚问题,在活跃的社区里,一个好问题值得大家争相回答。你也可以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三、最可靠也最不可靠的方法:请教他人

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人是最可靠的动物,同时也是最不可靠的,当别人告诉你时,你要保持自己清晰的独立的观点,可以听取,但不能顺从,因为正在做事的人是你。况且每个人的方案是基于不同场景下的思考,肯定会有所差异化。

那么为什么把沟通放在第三个环节,如果你一开始就选择去问人,找熟人,找同事去沟通,那么很明显,一开始你就没有理解透彻问题的本质。

当你问什么的时候,你问的那个人,多数情况下,只会回答你的问题,并不会深入去思考问题的本质,比如你问他GDPR是什么?你的本质是要解决公司产品要在Shopify上架的问题,如果你们在GDPR的问题上讨论了一个小时,最终发现产品上架压根不会往欧洲地区销售,那么GDPR就不会变成问题。

当你在第三个环节的时候去问别人,那么首先你自己是有一定的认知的,最起码想清楚了要什么和做什么。

这里可以举个例子,当我们的产品需要对接Amazon时,你前期已经通过搜索引擎调研了一些基础信息,并且建立了一些基础认知,并且对接期间的会发生的一些问题也通过社群发了帖子,只不过目前由于休息日,没有一个人回复。

那么这时候你可以去找一位有相关经验的伙伴请教,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那恭喜你,你可以快速介入问题的核心。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朋友,那你可以来到产品经理相关的平台,检索有没有类似的文章,去尝试联系作者,说明自己的来由,说明背景,然后介入问题。

沟通时需要注意三个节点:1、围绕问题沟通,不跑题不深入;2、40分钟内完成,超出40分钟后人的快速思考能力会迅速下降;3、随时记录沟通中产出的问题,后面来跟进解决;

四、小插曲:经验丰富的第三方服务商

在外部资源对接时,时常会遇到需要特殊资质或者无法通过官方渠道正常对接的场景,那么这种情况下,这件事是不是就不能做了呢?其实我们除了官方渠道,还有第三方的服务渠道。

比如我们要对接App push服务时,你当然可以直接选择与Apple官方的推送服务进行对接,也可以找个推等第三方服务商对接,当然,这里的对接难度是不一样的。

假设你找Apple官方对接,那么你要熟悉Apple官方的推送规则,并且要熟悉相应的开发流程,而第三方服务商多数情况都是已经帮你对接好这些模块。你需要做的就是补充相应的资料,然后就可以使用。

那么上述是一个普通的场景,如果有选择的情况下,官方的资源对接应该是最佳选择。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有明确的、对外公开的支持。

比如Facebook的WhatsApp应用目前是支持外部企业对接消息的,也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开发自己的聊天工具,对接到WhatsApp的应用,这是现状,但是国内企业是没有资质申请对接的,所以你会发现这条路被堵死了。

那么这时候你就可以尝试找到官方推荐的第三方服务商,这里强烈建议要找官方指定的,虽然各家服务商都会在自己的官网写上某某某的“合作伙伴”,但是真正有合作,有支持的,还是需要与官方多次确认,防止被骗。

那么作为产品,我们可以从二个角度来评估第三方服务商的选择。

首先是成本,如果对接A服务需要$99/月,然后由于种种原因,官方无法直接对接,需要找第三方服务商对接,那么如果可以对接第三方,那么成本应该控制在$99/月 * 1.5以内,也就是50%的波动成本,过高的前期成本会需要重新评估项目的对接价值。

然后是服务,在任何一个工作时间,当你遇到任何的问题时, 你都可以找到对接人询问,这是资源对接中最容易产生阻塞的地方。特别是第三方的服务对接时,需要有很多细节进行沟通,所以需要优质的服务支撑。

五、结尾

掌握上述方法后,在面对不同阶段的产品资源对接时,我们会发现,不管什么服务需求都可以及时响应处理。无论是哪种方法,最重要是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

当然,我也相信一个产品与其他产品总是会有交集的,只有掌握如何快速资源对接,在产品应用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在对接外部资源时候肯定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以上仅仅是入门,只要掌握合适的方法,问题自然手到擒来。

专栏作家#

SenYi,公众号:产品体验派,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朴实无华的跨境电商产品人,致力于挖掘产品价值与商业化观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