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产品」到「贩卖价值观」,苹果公司的品牌策略有什么不同之处?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最近看了不少产品的发布会,梳理了一些超级品牌们在市场运营营销上面,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从「卖产品」到「贩卖价值观」,苹果公司的品牌策略有什么不同之处?

超级品牌大都是新品类的创造者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STP战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里,市场定位作为其里面最主要的一环,它的核心是讲“差异化”三个字。

但是我认为完整的定位理论不仅仅是三个字“差异化”就能一概而论的,因为在现实生活我们能看到品牌定位实际上分三种,即:品牌定位区别化——品牌定位差异化——品牌定位之独成品类,这三者互为递进关系。

从「卖产品」到「贩卖价值观」,苹果公司的品牌策略有什么不同之处?

举粟子说明。

第一种(一般品牌):区别化

在现在这个以买方市场为导向的商业环境里,可谓每个企业都在不遗余力地追求产品的差异化,但是实际上据我的观察来看,其实大多数的企业连品牌的区别化也没有做出来,更别谈差异化了。

例如:就酱油而言,它的卖点可能是“鲜”“健康”之类的,但是这些卖点有一点很特殊,就是这些卖点往往很难体现出来。

  • 一来,是因为每一类酱油品牌都在强调这些卖点,会给消费造成认知上的混淆,到底那个品牌的酱油更“鲜”?
  • 二来,是因为“鲜”与“健康”在人脑的认知里是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

所以这一类产品首先要做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品牌区别化,进而再去追求品牌的差异化。

比如:可以在产品的视觉包装、造型上进行区别化设计,能让用户一下子显著地就识别出来的产品,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为成功地定位区别化了。

例:远远地看到莹绿色的店招,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来这是“娇兰佳人”的店铺了。

第二种(顶尖品牌):差异化

定位差异化在汽车领域这个成熟的行业里表现得犹为明显,比如一提起“安全”,你立马想到的就是沃尔沃;一提起超跑,立马浮现眼前的就是火红色的法拉利品牌。一提到“驾驶乐趣”则非提宝马不可。这些定位的差异化早早就已经牢牢地植入到消费者的脑海了。

第三种(现象品牌):自成品类

独成品类,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它就等同于一个全新的品类了,典型的例子有:凉茶饮料王老吉(近二年闹纷争就不说了),苹果手机(苹果手机与安卓手机);这些独成品类的品牌往往是一个新兴市场的开拓者与领导者,把游戏规则、定价权、高额利润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消费者在面对这种产品里,消费决策往往由原来的(口渴了>买瓶矿泉水>买怡宝)潜意识地转变成(口渴了>买王老吉),直接跳过短暂的品类思考环节。

与之对应,以上所说的三个品类在消费者的心锚里是这样的。

现象级的品牌是这样与用户沟通的

从「卖产品」到「贩卖价值观」,苹果公司的品牌策略有什么不同之处?

要想打造出一个苹果这样的品牌,仅仅有极致超前的产品还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用户从知道——认可——购买——爱上——狂热,必需改变常规的品牌沟通方式。

我们来看看常规的品牌沟通方式,他们往往是这样的模式: 推出新品 —— 包装卖点 —— 引导购买。

对于这类公司,消费者往往只是其产品的消费者。

而苹果公司是怎么和消费者沟通的呢?他们是这样的模式: 输出价值观 —— 基于价值观设计出来产品 —— 你要购买一台吗?

这种营销方式可怕在于: 苹果公司的消费者不是产品的消费者,而是其价值观的消费者。 所以苹果公司无论是推出iPhone, iPad, Mac, 及 Apple Watch等等,消费者都心甘情愿地为其买单——因为他们认可苹果的价值观。

从「卖产品」到「贩卖价值观」,苹果公司的品牌策略有什么不同之处?

同样的道理,放在无印良品身上也是一样。

牛逼的品牌往往自带媒体属性

一个牛逼的品牌,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媒体。比如小米手机,比如罗辑思维。他们的每一场新品发布会,每一个市场动作都能引发媒体主动去争相报道。 他们的品牌已经具备某种意义上的“媒体”属性, 充分享受媒体曝光红利。

当红的炸子鸡必需二条腿同时走路

我一直认为要想成为现象级的品牌,必需平衡好这二点:

  1. 市场份额 
  2. 消费者心智

一味地注重市场份额,回头看看5年前的HTC.

只想着占领消费者心智,而不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一直吊着消费者的胃口的,物极必反——比乐视。

#专栏作家#

Allen,个人微信:qq1186974614,伟朋投资行业分析师,欢迎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随意打赏

产品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什么产品核心价值产品价值链品牌的价值产品价值观产品价值苹果公司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