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需求的转化!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案例
需求是产品的源头,是一个产品能够问世的基本夙求,是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无时无刻不在打交道的存在。那么到底有多少人能够知道面对一个需求应当如何转化?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需求产生的背景,归根到底一句话: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我们通过各种调查、统计以及其他形式的手段采集到了各种需求,通过需求分析,把这些需求归类,排优先级,定义各种属性。最后综合考虑性价比筛选出来一些当前需要实现的需求。
那么如何将一个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下面我讲一下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
我们公司在广州的CBD中心区域的高德置地办公,物业在每层都配备了保洁人员,并且规定了不允许在楼内抽烟,并且在公用茶水间设置了垃圾桶,用来倾倒茶叶等容易堵塞洗手盆的废弃物。由于每层楼办公面积很大,所以会有多家公司,人员很杂,素质高低不一,许多人会无视物业管理,随地乱扔烟头,并且直接将茶叶冲到洗手盆。
去年的一段时间由于这种现象很杂乱,导致保洁阿姨工作量很大,还经常被考核(物业管理会有人经常来巡视,例如检查有无烟头,地面是否清洁),所以做了一段时间就换人了。新换的阿姨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通过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部分很大的工作量。她会在见到每个人,不分公司,不分穿着打扮,不分男女老幼,全部都说:“早上好!”“您好!”“吃饭了么!”之类在许多人看起来多余并且无关紧要的口头语。那么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许多人不好意思随意乱丢乱扔烟头赃物,保洁阿姨不但减轻了自己的工作量,并且避免受到可能性很大的被动考核!
那么我们分析以上的案例:
- 需求是什么?需求就是要保持写字楼的卫生。
- 产品是什么?产品就是清洁写字楼的这个服务。
那么在这里保洁阿姨可以看作是解决这个需求的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首先拿到了这个需求,并且发现了这个需求不容易达到。因为不可控因素较多(办公人的素质、客户以及其他随机性问题),而且潜在存在不平等规则(许多人存在职业歧视)。如果从正面解决这个需求:提高大家素质、强制大家按照规定要求规范行为。很显然,这样做不切实际,而且事倍功半。那么,我们案例中的“产品经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们先分析一下“产品经理”的处境:
- 相对于用户,处于弱势地位;
- 用户行为习惯背离产品的环境氛围;
- 资源不足,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可改善这种关系的资源(考虑性价比的前提下,资源足够,是指一层楼配备100个保洁人员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下,需求是必要解决的,并且是一定要实现的,而且用直接解决这个需求的办法性价比很低,或者不容易实现:
- 提高整层楼人的素质,这个是国家都在做的工作,短时间内使无法改变的;
- 采用强制措施,杜绝不文明行为的出现,结合实际,基本不现实;
- 提高投入成本,每层楼增加直接负责工作的人员,对于企业来说,不是最优做法,万不得已不会有人选择。
看下我们这位“产品经理”是如何将这个需求转化的:
首先客户的基本条件就是素质不统一,有高有低,许多可以姑且归为“屌丝”,这里重新提一下“屌丝”的定义:收入较低并且已经放弃自我的青年(是不是让很多自称屌丝的人汗颜);强制措施不适用,会适得其反;提高人力成本得不偿失。
针对这个情况,似乎陷入了无法解决的矛盾,但是要知道一切需求都可以用高一个层面的方法去解决,如果你没找到,只是你思想没“超脱”而已。那么现在排一下三种解决需求的实现难易度:强制措施最不容易实现,提高人力成本老板会肉痛,现在看起来提高素质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的。
那么我们现在陈述一个现象:许多人在被人服侍或者礼貌对待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表现出规范自身行为的现象,例如去较为高档的场所用餐或者入住,大部分人会无形中被动的规范和约束自己的不文明行为。
针对这点,“产品经理”设计出了这一套方式,通过对自己产品的一个附加功能,并且是成本忽略不计的功能:“文明礼貌打招呼&沟通”,无形中让在写字楼办公的人地位被动提高,从而影响到行为。
这个案例说明了一个问题:需求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但是往往一个产品经理在解决一个需求的时候需要绕过直观的需求,寻求另一个层次的解决之道。我一直坚信没有最优的解决之道,只有更优的解决方法,如果没找到,只是你没想到而已。因此一个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向将这个需求转化的方向努力,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四两拨千斤”。谨以此文献给即将投身地产品事业。
本文由 @SK_H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