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创业者,是如何寻找创业方向的?
空有一腔创业的热血,找不到合适自己创业方向的人有很多。围绕着这个问题Allen专门采访了几十位已经“在路上”的创业者,梳理了一份创业找方向的“攻略”给大家,希望童鞋们看完后能各有启发。
简单地归纳,创业者找方向大致分为两大类型: 一是客观逻辑型(研究型),二是主观经验型(兴趣/专业)等。
客观逻辑型(研究型)
“客观逻辑派”的认知则建立在大量的市场研究和理论之上,他们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去论证一个行业是不是存在足够大的市场机会,然后才决定进入与否。
现在市面上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如: 去哪儿、美团、唱吧等就是典型的创始团队用逻辑推导出来的产品。
在做唱吧之前唱吧团队大概有两个月十个人的团队什么活儿都不干,每个礼拜做什么事情呢?就是在寻找合适团队做的方向。
怎么寻找呢?
到全球APP Store里去看所有免费的榜单,找到各个类目排在前20的产品,去看那些产品有没有具有以下几大特征。
一、市场规模足够大。
看到这个产品你就能想象到它未来是有几千万甚至几亿人用的产品,如果你看到这个产品想来想去也就几十万人用的东西它不值得考虑——因为它不够大。
二、这个产品方向有没有巨头。
上面说的是去看的是别人的榜单上已经排在前面的产品了对吧?那说明已经有公司在做这样的方向了。但是如果那个做这个方向的人它是一个非常小的创业公司,它在这个领域获得的成功并不为人所知,即在这个方向上没有足够大的竞争对手,这是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三、自己在这个方向上能不能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形态。
当别人已经做出来了产品,只能告诉大家说可能别人不小心发现了一个小金矿,他还没有发现大金矿。
因为很多产品是不经意间就圈到了几十万上百万用户的,他还没有发现说这几百万用户也可能变成几亿用户,你看到了他圈到了几百万用户你就去想想说如果我们去做能不能把他变成几亿用户?就是你能不能做出产品创新,这个产品创新能够超越前面已经有人在做的产品形态或者更好。
四、产品有没有自我的口碑传播能力。
创业公司都很缺钱,所以在所有的选择的方向里面我们应该去判断它这个产品方向有没有自我的口碑传播能力。
什么叫做自我的口碑传播能力呢?就是在产品形态上它天然的就具备一个人用了之后会主动地告诉周围的朋友的特性。这样的话就非常容易实现一传十、十传百、快速增长的目标。如果它没有这种叫做自主的口碑传播能力的话呢创业者就不得不花大量的钱去买用户,这个成本对大多数创业型的公司来说是不可以承受的。
除了上面讲的这四点,可能还有另外的一些点。如:未来它能赚谁的钱?未来的付费用户群体是谁?等等。但大概是用这样的思路去推导市场机会。
唱吧团队当年就是这样拍脑袋大概想了十几二十个方向,每个礼拜都有那么三四个新的方向冒出来,然后上个礼拜讨论的十个方向有一半的方向又被砍掉了,因为在这样筛下来之后总是有一些方向想来想去觉得不应该自己的团队去做就把它砍掉了。
后来团队发现有一个叫做唱歌的方向一直留在那个名单上没有被淘汰掉。为什么呢?当时在唱吧想到这个方向的时候唱吧团队发现已经有人在做一些K歌类的工具非常受欢迎。当团队去看那些产品的时候发现它有几个特点:
第一,原来在做这类产品的公司基本上还是把它当成一个传统的软件来对待的。
什么叫做一个软件公司的想法呢?软件公司的想法就是说首先我做的就是一个工具,你想用我的工具你要掏钱。即使在这么苛刻的情况下它仍然冲到了某个榜单的前几名,所以唱吧团队发现了这是一个好方向。
第二,这类工具型产品缺乏竞争壁垒。
工具型产品是没有太强壁垒的,因此很容易被别人超越,所以如果要进来一定要引入社交关系。后来唱吧团队在唱吧上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设计——就是打榜。
唱歌天然的就是跟打榜结合在一起的,为此唱吧提供了大量的榜单,一个人唱完歌之后就会想要去冲榜单。
围绕榜单唱吧还专门设计了几个在自我传播产品细节。
第一个产品细节叫做评分PK。
当一个人拿K歌工具唱完歌的时候,那一刻他在情绪上会非常非常寂寞,但是当你在产品上告诉他你这次演唱击败了全国百分之多少多少的人的时候,用户就会非常非常的开心,这时候他会有强烈的分享欲望。
其实你刚唱完歌是不可能有人给你打分的只能系统给你打个分,系统打完分之后用户就会觉得很开心,这时候下面再放一个分享按钮,分享到微博、朋友圈等等就有很多人会去主动分享。其实分享出去真的不见得有人听,但是用户是真的很开心很愿意分享的。
这是第一波主动传播,用户一唱完马上告诉他你唱得真好并提供个分享的按钮给他,他就会去分享。
第二波传播细节是什么呢? 当你分享完了之后你的朋友就会进来。你的朋友进来的话有些人就会觉得唱得不错,给你点个赞,给你送个花。
好了,既然朋友都说我唱得不错凭什么我不能上榜?这些榜单摆在那里我一定要冲上去,就出现了第二波传播。
第二波传播动力是什么呢?为了想上榜用户就会去要求身边的所有的小伙伴、QQ群、微信群上的朋友赶紧过来给自己送个花、点个赞。
这就是第二波的主动传播,用户为了上榜把周围的朋友全部拉进来了。这时候不仅用户来了,社交关系也连带着迁移进来了。
言归正传,如上述所言其实唱吧是完全的一个筛除法筛出来的方向。
Allen接触到的很多有经验的连续创业者或者精英创业者,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的。
往更高的层面上去总结下 ,我们通过逻辑去寻找创业方向时切的无非是这几点。
1、技术周期
互联网行业是有周期性的,换而言之即有规律可循。如第一个周期是PC互联网,从1999年到2008年,第二个周期是移动互联网,从2009年到现在。
每一个周期开始时的一个特征是工具性应用先起来弥补硬件的不足;第二个阶段在用户体验不够好的时候,会有高粘性的刚需应用出来比如社交、游戏;接下来会出现一些电商、社区等应用,此时用户体验变好支付系统也达到了一定的渗透率;到达顶峰进入衰退期就会出现O2O,周期最末端的时候流量会变得非常贵,这时候都会变现效率最高的产品形态——直播,PC时有9158,移动互联网时有映客等。
其实说白了就是当一个平台刚出来时,第一个阶段就会需要让平台变完善,当大量的人开始使用自然需要娱乐和社交,而当人口持续多起来后则需要开始挣钱做生意,这里面是有一个先来后到的。
所以,Allen认为当我们选择在互联网创业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利用行业大逻辑、技术周期这样规律去顺势而为、去切入。
2、商业模式
如何去切商业模式这个点?
其实在每个产业周期发生变化的时候,创业者往往可以通过新变量因素找到一种更先进的、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户或企业成本与效率的路径,从而重塑整个行业的产业形态。换句话说:每一次新的交互方式的诞生都是新玩家切入市场的机会窗口。
举个例子,软件时代向PC互联网过渡时最会抓机会窗口的玩家是360。
原来杀毒软件的商业模式是开发软件,用户买单(用户付费)。奇虎360的商业模式先进的地方在于它先通过免费的杀毒软件获取了海量用户,然后在海量用户的基础上通过自家的360导航网站、应用分发平台等产品把这些流量分发出去,由第三方企业付费埋单从实现杀毒厂商全新的商业闭环。
商业模式变革带来的驱动力是颠覆性的,当年瑞星、金山等技术雄厚的杀毒厂商在360的免费大旗下,也只能是一面倒的溃败。
商业模式的变革是革命性,这也是为什么淘宝都这么强大了,京东还是逆势崛起;携程即使垄断在线旅游市场这么长时间了,去哪儿还是能动摇其根基。
3、品牌升级
什么是品牌升级?换句说5年前的你对该商品的要求跟现在的你对商品的要求肯定会有变化的,你不能指望一个工作后的白领还天天跑回去逛蘑菇街,继续买一些廉价、品质低的东西。
所谓品牌升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已经是一个大市场,在大市场当中存在差异化的可能性,因为原有的品牌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消费体验和满足年轻人情感需要上是不足的,所以这时候就给了新的品牌崛起的机会。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让一个20多岁的消费者再去消费在他爸爸妈妈时代就已经存在的消费品牌,它们之间是没有情感联系在的。很多老化了的品牌根本找不到与新兴消费者沟通、对话的方式,换而言之这些新的消费者是很难对这样的品牌有很高的忠诚度的。
所以Allen认为在品牌升级的概念里面,新型的公司是有机会的。
总结一下上述所讲的逻辑型创业者。
这些创业者他们可能一开始去做的事情很多都是自己没做过的,他们之所以敢跨界去做就是因为背后有强逻辑在做支撑,他们通过论证得出这个东西未来是有大机会的,所以才会义无反顾去做。—— 本质上来讲,这也是创业者身上的某些“机会主义”属性,但它不是贬义的。
#专栏作家#
Allen,个人微信:qq1186974614,伟朋投资行业分析师,欢迎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