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疯涨药店却迎来倒闭潮,拥抱互联网会是安全出口吗?
编辑导语:互联网+正在重塑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它在为各行各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与挑战。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刷新了人们传统的就医理念。面对零售药店迅速发展、侵占市场的现状,线下药店拥抱互联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我们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分析。
上星期,笔者一朋友骑电单车不小心发生了点意外。陪朋友来到楼下药店找医生拿点擦伤药,一瓶红花油居然18元,记得前年买过也才不到10元,价格涨这么快?
医生看了一眼朋友的腿说道:“还好没伤到骨头,待会帮你揉散淤血再开点药就成,不过走路还是会有点问题。”
从药店出来,兜里一百块就没了。看着手上拎着两三瓶东西,朋友抱怨道,“药价这么贵,药店肯定赚大发了”。
但我转念一想,这家药店似乎开挺久了,有着不错的名声却一直未翻新店面的装修,反倒是附近其他新药店听说因资金困难问题关门了;加上今年疫情,那些连锁药店也关闭了几家。
为什么药价翻倍涨药店却不赚钱?未来药店该走向何方?拥抱互联网会是安全出口吗?药价越来越贵,药店却不赚钱?
其实,药价贵相信大家也深有体会。
平常大家小病一般都不愿特意往大医院跑一遭,想着买一盒药就能解决。往往发现某种常用药品又涨价或者某种缺货了,网上关于药物贵的新闻也不在少数。
笔者为此去网上做了个小调查:发现家常药物价格普遍上涨,其中某品牌感冒灵颗粒上涨近一倍,从9元涨到17元;云南白药气雾剂27元涨至41元左右;六味地黄丸从25元/盒涨至35元/盒…….
当然各地药价可能稍有不同,但药价越来越贵慢慢成大家共识。别说小病去医院,就单去药店买点药就让人“吃不消”。这或让大家觉得药品卖这么贵,药店一定赚钱。
其实不然。
自2017年起,零售药店并购热潮涌起开始,药店的苦日子就悄悄来临了。
据米内网和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2019年全国药店数量48万家,下降1.89%,净减少9220家,零售药店数量近三年来首次下降。
当时由于市场规模庞大,各大药企厮杀及并购潮激烈。单体药店被步步紧逼,连锁药店的布局越来越大,资金储备也开始见底。这场争斗赛中,大家都咬牙硬撑,看谁熬到最后就能分食更大的蛋糕。
并且药价疯涨时期也正是药企并购潮涌起之时,那时制药厂激烈竞争告一段落,大家开始有提价的资格了。但药店进价成本却开始显著提升,卖药利润逐渐摊薄。
此外,药店不敢轻易将药价提高几倍,不然顾客投诉或不再关顾门店生意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另一方面,加上医保严控费、带量采购政策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等原因,药店销量及客流也一路下滑。
再加上今年疫情冲击,药店生存更是举步维艰。
虽然各地政策对连锁药店均有一定程度的扶持,但价格是当时敏感话题。口罩、酒精等药品利润少,其余药品无法做爆款;加上疫情招工成本提升、开店要面临检查、不开店房租压力等,药店运营更加艰难。
难!难!难!这年头做哪行生意都难,但互联网医疗却是另一番风景。
一、互联网+医疗这条路,符合“真香”定律吗
疫情期间经济低迷,药店虽难开,但互联网医疗却在加速狂奔。
据比达发布《2020年第1季度中国在线医疗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80.9亿元,较上个季度增长了10.7%。
此外,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统计:国内互联网诊疗同期增加了17倍,互联网服务平台诊疗咨询量同比增长了20多倍。
“智疗”热成疫情期间另一道靓丽风景线,而互联网医疗真是药店的好去处吗?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政策,网上就诊、买药等已成新常态。加上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大,这加速了线下药店不断涌入互联网医疗队伍中。
在疫情重创的阴影下,药店为多元化业务及扩展资金链做准备以及单体药店已难以在并购潮流中生存,拥抱互联网医疗或是他们最佳选择。
线下药店想要进入互联网医疗赛道却并非易事,赛道已拥挤不堪。
头部互联网医疗平台中就已包含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1药网、京东健康等,线下药店要想分食巨头口中食物并不容易。
大家由于资金问题、平台搭建问题及流量问题等都望而生畏;单体药店没法通过自身进入,而连锁药店正加速开互联网医院,因自身平台搭建技术、运营人才和流量都不及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不敢轻易涉足。
除开赛道拥挤外,其实互联网医疗行业也存在乱象。
据人民网报道,有患者某网络平台顺利购买如头孢类处方药。医生在简单询问并未实际检查病人或查询是否有过敏史后“秒开”含抗生素的电子处方,甚至还有些平台推送处方药优惠券。
虽然互联网医疗乱象存在,但国家也在加强监管措施,且乱象存在只在个别平台。一些大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如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此番问题还是少见。
所以说,药店想要入局互联网医疗赛道很不容易,距离“真香”也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但药店们还是有许多方式可以进入该赛道的。
例如:在疫情期间就有许多药店开始试水——“互联网+医疗”模式来销售药品,通过“网订店送”或“网订店取”等方式。
二、药店拥抱互联网+,有何新玩法
互联网医疗正处于蓝海阶段,除开现存在的一些问题,连锁药店也在加速进军互联网医疗。
据易观医疗行业分析师陈乔姗表示,连锁药店进军互联网医疗领域会是未来行业内发展趋势;相较于依托电商平台等建设的互联网医院,连锁药店进军互联网医院具有医保份额上的天然优势。
同时,许多连锁药店也尝试开互联网医院或者与其合作。
例如:7月份益丰大药房就在海南成立益丰互联网医院、益丰远程诊疗中心。公开资料显示,这两家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000万元,为益丰全资子公司。
此外老百姓大药房同样布局互联网医院业务,由老百姓大药房的股东老百姓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在6月份也已开诊。
那么药店加速拥抱互联网+时代下,又有何新玩法呢?
1. 同城送药服务
现如今同城送药服务正成各大巨头围猎的重点。
阿里健康就已推出24小时上门送药服务;京东“药急送”也推出了“同城送”;平安好医生“一小时送药”服务在2018年就已覆盖51城;就连美团上也提供了送药上门服务。
如若药店能牵手各大巨头互联网医疗公司,能提高自身产品销量,还能扩宽业务线、为打造多元化营收做准备。
此外,也有不少药店为在疫情下生存,尝试推出了“网订店送”或“网订店取”等服务。
2. 健康管理增值服务
在今年2月份,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地可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这对民众来说是一大福音,对互联网医疗公司来说更是重大利好。但对药店来说,也不乏是一重大好消息。
传统模式下,患者需要在医疗机构、合作药店及保险三方进行单点对接。但互联网+医疗服务被纳医保范围后,群众又多了一种选择,这也将加速用户往线上涌入,药店的处方药类药品也将呈爆发式增长。
药店利用自身药品销售规模大优势,以牵手互联网医疗公司共同发展,一同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健康管理增值服务。
例如:在医疗端提供药品跟踪、慢性病管理及就诊跟踪回访等。此外,药店为互联网医疗公司提供更多处方类药,但前提是互联网平台可靠,药品跟踪服务完善等。
3. “智慧药店+AI”
疫情期间,百度、阿里健康都推出了AI就诊服务,以避免二次新冠病毒风险。而疫情过后,AI就诊服务或将成未来新风向。智慧药店的AI就诊想象力也十分丰富。
例如:智慧药店可一键拿药、药物跟踪、看病咨询及跟踪回访等等。
此外,有需求去药店的顾客无外乎这两种:
- 为医院开单指定了药店来拿药的;
- 有点小病不愿去大医院就诊直接来药店拿药的。
而“智慧药店+AI”为患者提供智能医生可诊断针对这一问题,不单解决了患者在医院看病难问题,还为药店招揽了更多的顾客。
4. 无人药房——云药房
疫情虽给许多行业带来了致命的冲击,但又给许多行业遇上新机遇的好时期。
其中,上海市儿童互联网医院在今年上半年就开通了“云药房”,网上购药、在线结算、免费配送这三大特点又深得大家的青睐。药店若均开展“云药房”业务,其将降低招人成本、门店租金成本及员工培训成本等。
同时,“云药房”或还可结合健康增值服务配套使用,从就诊、抓药、跟踪回访一整套服务为患者提供安全、贴心且快速的看病整流程。为药店销量、客流进一步回升做好准备。
在可预见的未来,“互联网+医疗+药店”或将成整个医疗市场发展的新方向。
新趋势推动下,互联网医院成为了线下药店向线上发展的重要支撑,为药店举步维艰之路打开一扇天窗。而只有在竞争激烈却仍旧跟上时代,大胆尝试新花样的药店们,或才能走上康庄大道。
本文由 @松果财经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