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时代,一个智能硬件产品经理的实践与思考
2021年7月31日~8月1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举办的【2021产品经理大会·北京站】完美落幕。360智慧生活集团技术中心总经理,360集团硬件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孙浩老师,为我们带来《AIoT时代,一个智能硬件产品经理的实践与思考》为题的分享,本文为演讲内容实录。
本次我与大家分享的内容主要围绕我做智能硬件产品上的实践与思考。
一、如何看待产品和技术的界限
作为一个从研发转型成为产品经理的技术中心负责人,技术与产品的界限是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结合一个儿童手表定位问题进行回答。
2014年,我们二代的儿童手表上线不久后,在京东的好评度大幅度下降,从京东评论分析以及开发人员的反馈,我们得出的原因主要是:
- 家长孩子坐在一起,但是定位总在路上。
- 室内定位是基于基站和Wi-Fi信息的概率统计,定位偏移到路上可能性更大。
我产生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定位问题到底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产品问题?
儿童手表是一个以儿童安全为出发点的产品,因此定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家长拿到产品后,在体验产品时发现定位偏移,这问题使得第一感觉非常差,然而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逻辑问题。因此我的解决方法是:
- 还原用户场景,通过简单的技术逻辑调整解决手表绑定时的初始体验问题。
- 通过父母儿童个性化的标定、学习解决用户定位偏移问题,使得定位更精准。
- 通过创新的硬件架构设计,融合低功耗的触发机制,提升定位及时性。
通过以上做法,我们京东的好评率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在这包含技术的例子中,其中的许多功能和逻辑仍是需要基于用户的场景需求,结合硬件等技术知识,提升产品的架构才能获得如此成功。
在很多场景中,技术有一定局限性,技术人员存在的执念容易导致他们没办法接受新场景带来的改变。这种偏执有时能让技术人员钻研,但有时也给产品体验带来阻碍。这是我在处理产品与技术上面临较多的问题。
二、互联网产品与硬件产品的差异
1. 从价格分析
互联网产品多数是免费的,用户越多,边际成本越低;硬件产品多为收费,有固定的硬件制造成本,售卖成本。
2. 从功能分析
互联网产品多数是允许单点极致,主打一个功能;硬件产品需功能完善齐全,但不堆砌,亮点适当突出,但不本末倒置。
3. 从设计分析
互联网产品可以设计导向,界面设计,交互设计自由度高;硬件产品必须综合取舍,因为无论是想法、结构、交互设计均密切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和可实现性。
4. 从研发分析
研发上的差异是硬件产品的最大一个差异。互联网产品是精益创业模式,适合MVP验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模式开发;硬件产品采用发射火箭模式,必须谨慎验证,力求一击即中,减少迭代和测试次数。
三、面向用户购买决策的取舍
智能硬件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表现是取舍的能力,而硬件产品的核心是面向用户购买决策的取舍。针对互联网产品与硬件产品的差异,主要体现取舍层面上。
只有用户在购买犹豫时选择购买你的产品,你获得了这个用户,才有你后面体验提升和用户价值的一个空间。如果说在用户决策阶段,你就不能去打动他,那任何努力都是白费的。就如一个天平的两端,左边为感性决策,右边为理性决策。
1. 感性决策
感性决策相对决策成本低,价格接受度高的产品。心动即购买,例如抖音电商的活动直播。主播带货时往往是很短的一个讲解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你就要去做这种购买角色。所以购买往往是客单价相对低的产品或者快销品。
2. 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是相对售价比较高,绝对成本比较高的产品,需要做详细对比后购买及专业咨询。
举个例子,像16.9元的随身wifi,你完全可以心动,闲置放在一角也没所谓。然而像两三千的扫地机,闲置就是一种损失,许多人会做深度购买和对此。对于用户决策的取舍,我举例我们360智能音箱和360可视化门铃产品作为正反例子论述。
当时智能音箱市场正处于火热,相比较于市场上的其他同类产品后,我做出了一个错位竞争策略:我们的音箱比低价产品功能齐全,比高价产品价格便宜,品质更优。
但我犯了一个严重错误,错位竞争的前提是认知对等。然而当时背景下,用户信息不对称,我所做的错位不能在线上渠道体现。
音箱属于感性决策产品,消费者不会慎重去做对比和评测。在其他产品投放大额度价格补贴抢流量的情况下,我们的产品无法出现在用户视野中,这款智能音箱产品在技术上是成功了,但在策略上是失败的。
而决策360可视门铃时,我们面临的是一款售价199的竞品。相比较下,我们的门铃成本较高,主要原因为在基于用户使用场景的考虑,我们的门铃实现低功耗,超广角,快速唤醒等功能,针对用户核心需求,核心打透用户痛点,而不是一味打价格战。最终360可视化门铃实现了市面上同类产品排名第一。
四、智能硬件产品常见问题
1. 问题1:纯设计驱动,喧宾夺主
当产品经理从UI、UE等其他行业转型到智能硬件行业,他们的设计导向非常严重,甚至影响了产品的生产。当产品的定位和你的设计不匹配,这中间的差异往往会直接毁掉这个产品。我们首要应明确产品的定位,抓住用户痛点,平衡成本,设计增彩,新设计创新。
举个例子,前两年实现的氮化镓技术,使得小体积小生产大功率成为可能,由此催生了一款口红电源。将女士使用的口红联系起来,形象描绘出产品小且轻便的特点,抓住用户电脑和手机充电使用一个电源的需求。
2. 问题2:没意义的单点极致,忽略整体需求
做产品往往害怕的是没意义的单点思考,凭主观意识死磕产品,这种死磕出现在硬件的生产流程中往往是致命的,硬件生产的调色,开模,注塑等每次的迭代成本非常高。
因此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硬件产品,更应该从全局体验的角度,追求整体体验、性能、成本平衡,而不是在某一个单点上去盲目追求极致。产品从0到1的过程中一直在做的是取舍和纠结,最后考验的正是产品经理的取舍能力。
3. 问题3:无关联的功能堆砌,“亮点”本末倒置
市面上很多产品把许多功能性相关不强的功能,堆积在一起,最终出来的产品却反响平平。其实正确的观念应是 “功能1+1>2,成本1+1<2” 。
比如儿童手表上的桌面软件,功能成本不会增加,但能给孩子带来体验提升以及解决问题。若在空调上加语音助手,不但增加了电路板的制造成本,而且语音识别功能有替代方案,能借助几十块的语音音箱实现。
五、智能硬件产品商业模式
1. 硬件盈利
首选的商业模式,硬件本身能盈利就是最好的商业模式,用以支撑研发成本。需要合适的切入时机、强大的品牌力和渠道支持。优秀的公司销毛能够在40%以上,净利能在20%以上。
2. 生态盈利
多为入口型、通道型或者有联动场景的导量型产品。如智能音箱、温湿度/人体传感器等。需要依赖一个相对闭环的生态逻辑才能够成立。
3. 增值服务盈利
与硬件产品类型强相关,如摄像机的云存服务,老人手表的健康服务,一些基于硬件产品的B端服务等。核心不在于硬件,在于服务。
六、智能硬件产品发展史
1. AIoT不只是一个风口,是实实在在的行业变革
2012年Pebble众筹了1000万美元,可穿戴产品进入人们视野;
2014年谷歌32亿美金收购了nest,引爆了国内的智能行业;
2016年ALPHA GO击败李世石,深度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点燃整个行业;
如今反垄断、隐私合规、信息安全带来了行业的拐点。互联网行业的无序竞争正在结束,监管制度逐渐完善到位,很多的公司未来会更加硬件化。
2.“黄仁勋定律”替代“摩尔定律”,AIoT时代来临
边缘和端侧AI算力爆发,会带来AI真正的融合落地,催生新的产品功能和形态创新。摩尔定律已经逐渐到达了瓶颈,而AI 算法和AI 处理器结合带来的算法和算力提升才刚刚开始。
最直接的好处,智能硬件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给智能硬件产品非常大的想象空间,促使我们做更多的尝试。比如检测家中电线老化,水管漏水等家庭场景。
3.“企业级互联”向“产业级互联”转变
这里有个呼吁,以往每家公司投入几十亿补贴为的是打造自己的私有生态,企业级生态。然而对于用户来说,不同企业间的产品互联才是最大的需求。基于这一场景,我希望在智能硬件行业中,部分产品能实现互通,制定统一的智能家居协议,实现互相控制,互相联动。
总结一下,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需懂原理、明细节、知边界、长取舍。首先需要懂得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逻辑,在懂原理的基础上,留意关注细节,知道技术的边界,才能先发散再收敛,更好的实现产品设计,注重培养自己的取舍能力。
相关阅读
重构数据根基,打造数据闭环
AB测试驱动业务增长
产品经理的底层思维:理性与感性
洞察产业时差,把握产业变革新机会
2021全年大会排期预告
2021产品经理大会北、上、广、深、杭 5 城巡回进行中!!!与腾讯、阿里等大厂实战专家一起,分享实践案例,探索行业趋势,提升个人能力,解码产品经理未来!
扫描下图二维码进全年大会专属咨询群了解详情!今年最后3场产品经理大会,广州、杭州、深圳站即将开幕!抢票速来!
本文为【2021产品经理大会(北京站)】现场分享整理内容,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实习生 @Babo 整理发布。
题图来自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