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谈谈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奖励金“点击翻倍”后的产品观
每一个产品的功能设计,在其背后都有一套行的通的逻辑,小小的奖励金“点击翻倍”亦是如此。
进入火热的8月,微信支付(为叙述简洁,这里的微信支付包括财付通和QQ钱包)和支付宝大力推崇的“无现金”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奖励金也是越玩越有花样,先是奖励随机,然后又有点击翻倍;很多用户乐此不疲的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也有很多用户心理纳闷:奖励我就奖励我呗,为什么还要我点一下才翻倍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有意思的操作。
为什么要有鼓励金
培养用户习惯
一如当年的打车补贴、外卖补贴、O2O补贴一样,移动支付做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虽然有诸多的方便,但是对于用户来说,现金支付在人们脑海中略有些根深蒂固,出门带钱,买东西找钱似乎在人们生活中已经是一件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了,而要想打破这种人民思维中“理所当然”自然需要用钱砸出个缺口来。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
从2014年起,银行卡取现增速开始下降,且在2015、2016年取现金额出现负增长,尤其是在移动支付补贴较狠的2016年更是达到了-10.4%的增值,这说明我过正在逐步走向无现金模式。
毫无疑问,移动支付的快速崛起,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4G社会的到来、移动支付的方便快捷是主要原因,但是奖励金对用户习惯的培养也是移动支付能够快速崛起的一大助力。
抢占市场份额
移动支付的市场铺开了,蛋糕也做大了,剩下的就是各家抢占市场份额、瓜分蛋糕的过程了。
而关于移动支付市场谁是霸主的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两年前这个答案一定是支付宝,但现在各方一直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数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支付宝、微信支付已经瓜分了百分之九十的移动支付市场。
而说到用奖励金抢市场份额,其实也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两家在争,从支付宝推出“余额宝”先发致人,微信推出“微信红包”后来居上,并且占着高频打低频的优势。
这两年微信支付快速崛起,基本上,线下微信支付已经把支付宝打得找不到北;线上,微信支付交易的总量虽未必有支付宝的多,但交易笔数也已经远远超过了支付宝;可以说微信利用后发优势,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双方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而在这种“微妙时刻”,任何一点市场份额都要争的情况下,你出奖励金,我出鼓励金;你翻倍,我也跟进翻倍似乎也就能够理解了——毕竟,跟进了肯定比没跟进好。
增强用户粘性
领取完奖励金后,用户会发现有个限制条件:周日到周四领取,周五、周六方可使用。
所以周五、周六你买东西需要付款的时候,你的脑海中自然就会想起我的XX里面还有多少奖励金,可以抵扣现金,我要用XX支付。
这里的奖励金其实就是相当于我们线下的优惠券,通过人性中爱贪便宜的心理,培养用户习惯,达到再次唤醒用户的目的。
二、为什么要点击翻倍,奖励金才翻倍
心理分析
奖励金和奖励金翻倍都很好的抓住了用户的赌博心理和占便宜的人性。
首先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消费完后,给予用户随机奖励金,让用户尝到甜头;
而后再下“猛药”,用户点击翻倍,红红的金币就在那转呀转,每个人都在期待自己能奖多少,能翻到多少,虽然心里明知奖励金不会太多,但就像买彩票一样,尤其是来回转几下那个动作,无形之中制造出一种紧张神秘感,能给用户期待感和参与感,让用户有一种爽的感觉。
行为分析
从线下支付—领取奖励金—点击翻倍这一串行为,就是个简单的用户上瘾模型:
- 第一步就是“触发”用户使用移动支付
- 第二步用户完成移动支付
- 第三步点击翻倍给予用户不可预期的奖励
- 第四步“诱惑”继续使用移动支付
最后,用户又在奖励的“诱惑”下回到第一步,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循环:触发—行动—诱惑—触发。
此外奖励金需要领取,翻倍需要点击的交互形式,也增强了用户对奖励金的感知,让用户与产品之间产生了互动。
除了上瘾模型外,点击翻倍这个动作其实充满了仪式感——让你知道奖励翻倍不是白白就会给你的,你必须完成“点击翻倍”这个仪式方可获得,就像微信发红包一样,你要完成“点击打开红包”这个仪式才能领取红包。
而且从另外一种层面上来说,让用户主动领取和商家主动发放的效果完全不同,这个也很符合用户的行为心理。
就像街上给你发优惠券的,大多数用户不会去拿,嫌它耽误时间;而当你去该店里消费完,这时大部分用户会想方设法的在线下和各种团购网上找优惠信息,同样是给予优惠,用户的态度取决于谁是主动那一方。
节约成本
从成本方面来说,奖励金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烧”钱做补贴,当然希望能“烧”出效果,“烧”出用户,点击后奖励才能翻倍控制了不必要的成本流失,没有直接将翻倍奖励给予泛用户,而是选出了完成“点击翻倍”操作的“精准用户”进行翻倍奖励,大大节约了奖励成本。
作者:马小帅帅,微信公众号:非著名故事。
本文由 @马小帅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