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食类APP不香了?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辑导读:作为人类基本需求的“吃”,围绕它展开的商业经济内容简直不要太丰富。在教人做菜这一细分领域下,出现过不少美食APP,但现在人们更依赖于社交平台和外卖。由此看来,美食类APP是不是没有出路了?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美食类APP不香了?

是什么让你逐渐把美食APP遗忘了?抖音、快手、小红书?预制菜、外卖、老母亲?

是也不是。的确,在我们依赖的社交平台中美食内容一大把,我们没必要再打开美食类APP解决自己的做菜问题了。

那么美食APP就没有出路了吗?我说未必。先来看下美食类APP现在的状态:

下厨房:

为什么美食类APP不香了?

豆果美食:

为什么美食类APP不香了?

美食杰:

在内容方面就是类社交平台模式,PGC+UGC,内容丰富且量大,可以让人无限浏览,或者根据层层分类去找相应内容,在变现方面就是付费内容和带货。

从市场环境角度讲,这种模式在抖音快手爆红之前或许还不错,一是因为那个时代大家崇尚万物APP,越垂直显得越有逼格,再一个是用户的业余时间没有被过度占用,有需求有精力。

但随着抖音、快手的爆火,市场进入了全民创作的时代,素人变网红简直分分钟。衣食住行+搞笑成为了创作领域最容易被信手拈来的素材,美食创作也是铺天盖地。

人们似乎也没必要特意去找一个美食类APP来解决做饭需求了,况且为了填饱肚子的做一日三餐似乎也不再是年轻人的刚需了。

美食APP虽然够细分却不够吸粉,因为没有竞争力,平台对获客的投入也必然小心翼翼,无流量无变现,无变现无价值,无价值无资本。

解散APP还不至于,但也不能将其当成唯一,孵化新媒体矩阵是各家嗅到危机后重点做的事情,虽然有些效果不错,但关注度远没有美女、搞笑网红那么多。这对于自由博主可能够了,但对于一个公司远远不够,转型期的美食APP显得有些尴尬。

我认为目前美食APP的定位和用户需求不对称了,这也是它不香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食APP和用户总有一个要做出改变。引导用户爱上美食APP是要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的,因为人不可以被改变,但是产品可以改变。

如果要打破僵局,可以考虑优化商业模式,走社区模式,打通线上解决需求到线下食材购买环节,让做饭这件事变得省心省力。毕竟有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容易被人依赖。

我们今天可以尝试着从产品功能的角度去做些模拟优化。

我们先叫它“小心机美食APP”吧。

用户群体我们先简单定位成年人。试想我们在什么时候(场景)会需要美食教程呢?不会做、不知道吃什么、有特别的时刻比如节日聚餐、朋友聚会、单纯想秀厨艺等、或者家里有特定人群比如需要补钙的孩子,饮食上有忌口的老人等。

在美食面前我们看中的是什么呢(需求)?氛围感、食材本身、营养价值以及和烹饪工艺结合后的口味或者譬如减肥等特定的目的性。

在美食面前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费时间、缺道具、成本高、自身原因不能吃(主观+客观)。

其实,各家美食APP都能解决上述问题,可是这需要用户自己有软件钻研精神,才能驾驭软件,但主动探索精神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我认为,即使是美食类APP,也要有解决问题的态度,虽然无法预测你想吃什么,但是你想的我都能做。

所以,美食类APP可以考虑把主动权交给用户,让其根据自己的需求找答案,用主动搜索的方式达成上述需求,有点像点菜,今天我想吃烧烤,虽然我不清楚具体做法,但是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或者我不想要什么,比如免葱免辣,多放孜然。

上述方式的好处是,即使不知道吃什么,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找感觉,和传统瀑布流相比,该方式相对不容易造成用户选择困难症,有时候目标不明确选择越多越容易放弃。

除了解决美食教程问题,还可以进一步为APP赋能,比如增加营养知识内容。

对于有主动营养管理意识的人群来说,为了营养放弃自主选择食物的快乐好像有点难,那么看看快乐的食物能不能满足我们的营养需求呢?如下图所示:

营养知识的关键在于要能够被应用,通过知识让我们的身体达到营养均衡的状态,如果解决呢?

市场上的营养食谱多半为平台根据自己的意愿推送给用户,虽然可以进行食材替换,但是操作成本还是高。上述方式是基于用户的选择再根据营养标准进行的微调,满足了用户的快乐的同时保证了营养达标。

对于上班族来讲,买菜所需的时间成本也有可能成为在家烧饭的阻断性因素,即使线上购买,也会出现无法在同一家店买齐所有食材,选购会增加时间成本,配送费会增加购买成本,享受烹饪带来的快乐之前已经有不开心因素存在了,如何解决呢?

不用费时间去各个网店凑蔬菜,一键下单方便快捷。

上述4步或许可以暂时缓解美食类APP当前的尴尬处境,或许还可以为美食+场景模式制造更多可能行。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人质疑,你能想到的美食APP团队想不到吗?不做是因为不喜欢吗?或许人家也有苦衷,比如实现性低、实现成本高、难度大,也或许是你说的压根儿不可行。

但是我想说的是,选择维持现状是一种选择,选择改变现状同时愿意承受改变带来的好处和坏处,也是一种选择。

当然,也有很大可能是我所述的解决方案不可行。

但没关系,不可行这种结论,对于论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也是极有价值的。

 

本文由 @王满堆er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