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需求分析的最高境界?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产品经理的工作从需求开始,只有开好头,才能把工作真正做好。

什么是需求分析的最高境界?

产品经理是一群高情怀、高智商的积极分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总怀揣着梦想,想要通过自己的智慧打造出能够改变世界的产品,即使前行的路上充满艰难险阻依然满怀热情。

产品经理的工作都是从需求开始,但是请不要一开始就错了,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一条路走到黑最终满盘皆输。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个问题:什么是需求分析的最高境界?

我们直接进入正题,需求调研的最高境界莫过于以下三点:

实现价值导向;

把握个体或集体人格;

抓住产品机会。

一、不要谈“目标导向”要谈“价值导向”

一般的产品经理拿到需求后,就直接针对需求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各种分析和用户调研。这样的做法很容忽略这个“需求”在整个产品乃至整个生态的价值体现,即使达到了需求最初设定的目标,那么它在整个产品体系中,提供了什么样的价值呢?

判断一个需求如何做,不应该通过目标导向,而应该通过价值导向来进行衡量。

比如,你在设计订单系统中的一个子功能“改单”,你的leader给你的目标可能是实现订单的修改和维护,这个是最直接的目标。但是,把这个功能放到整个系统的价值链中,“改单”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

首先,订单系统是一个业务的生命线,它的价值在于准确体现经营的信息流、资金流,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售后效率。你在设计改单功能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信息流的效率以及资金流的风险,自然而然就会考虑到,改单的审批流程和效率的平衡,以及涉及到的财务流程,包括退款、退票等一系列问题点。

只有做到“价值导向”,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让需求在价值链路上的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二、把握“去角色化的鲜活个人特征”或“集体人格”

首先,我们来将2个概念“去角色化”、“集体人格”。

员工在职场经历职业的各种方法论的培训,长时间投入专业的工作中,被驯化为一个个的角色。不管你是销售、客服、产品、运营、技术,都不例外。在专业分工上,每个角色的思维都会被固化,一旦进入公司,立刻就会被角色化,体现出角色化的应激性思维。

去角色化,就是我们要卸下对方的角色化思考,将对方作为一个真实、完整、鲜活的个体来进行观察和接纳。

上面我们说到,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扮演着某一种角色承担某种职能,而集体就是某种职能角色的聚集。

集体人格所体现出的共同记忆和核心观念,便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对象。

如果你的产品的使用对象是一个个的“个体”(更多的是C端产品),那么就必须抛开对个体角色化的刻板印象,而把对方当成一个完整的、鲜活的人去研究;如果你的产品是针对某个特定的集体,那么你需要充分研究这个集体的集体人格、共同记忆和核心观念。

三、痒点、痛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

我们经常会讨论一个词叫“痛点”,很多初级产品经理对痛点、痒点、爽点,这3个需求层次有些混淆。

首先,我们来看“痒点”,什么是痒点?

就是不痛不痒的需求,你解决了当然非常好,不解决用户当前也能接受。

再说说“痛点”,怎么才会痛?只有让用户产生“恐惧”的才可以称之为痛点。

那么什么是爽点?爽点就是超出用户预期,让用户产生兴奋。

“痒点”、“痛点”、“爽点”都是产品的机会。

在需求过程中,需要有策略性地来进行实施。比如初期,着重用针对“痛点”来解决主要矛盾;中期用“痒点+爽点”来完善产品,让用户处于兴奋状态,提升整体产品的活跃度;后期通过不断的微创新来提高商业变现,各种组合拳的应用方能突破产品机会的边界。

 

本文由 @长弓-PM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