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产品应用场景中,产品设计如何影响用户体验
编辑导语:产品设计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最终体验,假设用户体验下降,产品则可能流失用户。那么,产品在设计层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避免给用户造成不良体验?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实际案例,对产品设计视角下的用户体验做了总结,一起来看一下。
细节决定成败,互联网人平常需要接触很多产品,以熟悉自身产品用户的使用习惯,从实际的使用体验来说,无论是从产品设计到用户习惯养成,用户之间的体验反馈存在明显差异,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哪一种更具有吸引力呢?今天就从不同业务场景下的产品用户体验与大家讨论一下。
我们每天沉浸在不同的产品之间,在产品与产品之间切换、操作的时候,都会发现产品之间的些许瑕疵,不经意间会对产品中的缺陷进行吐槽。当不满程度达到一个零界点的时候,你就会想找一款替代品。
其实同领域产品的替代品很好找,无论是一个细分领域,还是一个冷门行业,都会有竞品,无非是竞品之间的水平高低参差不齐。
那么我们就要想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们要找一个竞品,到底是哪方面没有做好导致你想换一个产品呢?先想好原因很重要,因为方向决定了结果。
从用户进入产品的入口来说,一开始我们看到的是登陆,比如国内的产品最喜欢的就是无密码登录,各个平台都在做去密码的行为,但是作为在互联网活跃了20年的用户来说,密码反而是一个不可缺失部分。
虽然密码是安全性存在问题,但是密码记忆性会便于日常使用,就像登录界面,如果我打开优酷,它一定会引导你使用无密码模式。
如果你打开Netflix或Facebook,会发现从登录开始,账号密码仍然是首选.
为什么首选仍然是账号密码,从两点出发,其一是多数海外产品都具备双重验证机制,即账号密码是入门,如果检测到当前环境的异常(比如IP异常、频繁操作等),会开启第二重的验证,双重验证可以保障异常情况下的账号安全。
其二是用账号密码登录本身只需要走一条主线,不需要选择更多分支,关闭了决策的多样性,更加聚焦重点,如果你要进行登陆/注册,那么你就专心去做这件事,不会被其他元素影响。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国内外所针对的客户群体习惯不同,由于用户习惯的不同,常常会有多种不同的登陆方式进行切换,既方便了用户登陆也可以更多获取到用户的信息。
就单从这点来说,如果所有平台都是这么做,那大家默认都会支持多种登陆方式,那么一旦有一个平台不支持多种登陆方式,反而会成为“需求”,变成产品需要补足的点。
从群体习惯来说,当一类群体已经形成了产品使用习惯后,是很难改变回来的。而一件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起来的时候,门槛就潜移默化的提高了。
一、降低产品门槛
产品门槛是每个用户进入产品前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大家都会说:“我们要做让傻子都会用的产品”,但是实际上,我们在产品上越做越复杂,产品门槛越高。
那么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在不断的做加法时,如何降低门槛,因为复杂度会让产品整体的体验更差,那么我们如何在做加法时,同时在尝试做减法呢?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专注最容易吸引客户的点,如果用二八法则来说,就是专注于20%的功能来解决80%的需求。而非一味的做加法。
在产品设计之时,我们就要对原始需求进行拆解,捕捉痛点,定位需求。用最强有力的核心功能去放大产品价值,同时让客户感知到价值点。
这就是我们至始至终贯穿的原则:用最多的精力去解决最核心的问题,这是我们需要提升的能力。如果你了解奥卡姆剃刀定律,你可以尝试用这套逻辑去解决你的问题,即“简单有效原理”,我们拿最少的东西解决客户最多的问题。
我打开一个B端产品后,你会发现整体很全面,作为一个首页/控制台,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信息,同时也存在许多商业价值点以及拓展性尝试。
我个人认为这不一定对,但是我认为这是有存在的价值的。在商业设计中,我们是认可这种做法,因为在不同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目标。
但往往在商业设计中,国内的产品设计往往会失去话语权,占据上风的是商业化的KPI要求。
当我们打开Shopify,有趣的是,一切又变得简单起来了。我们以往在国内使用的产品习惯没有了,多余的交互与模块消失了,留下来的就是80%客户所关注的问题。
在应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群体时,我们要顺应客户的惯性思维设计。当我们在对国外用户的体验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如果是更全面的功能和更好的交互设计,许多客户会选择后者。
那么在产品设计时,简约而不简单要怎么做?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学会体验。
学会体验就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了解不同元素的应用,在拓展你的认知的同时,体验会反馈给你感知结果,从感知结果你可以明显感受到一套产品的表达。
而在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需求表达在设计满足性上会不太一致,设计场景与需求上紧密结合的,而就上因为在不同的场景下,设计的结果会直接影响需求的强弱。
所以我们要学会体验,体验更多的设计原理以及产品,而最终回馈给你的是别人学习不到的经验,国内的节奏很快,有些时候会缺乏深度的产品设计思考,但同时,令人窒息的是产品设计本身就需要将现有的经验和思考结合在一起,用更多简约表达不简单。
二、加法中的减法
在一个产品快速迭代的过程中,会不断累计功能,在加功能时,除了基本的需求满足外,我们有时候也要考虑这个需求设计有没有与原来的产品设计原则符合。
比如我们要新增一个绑定域名的功能,那么在设计之初,我们就要考虑,这个功能是面向什么人群的。比如我们的针对B端中小型商家,启用了域名绑定功能,提供商家更丰富的平台推广手段。
但是域名对于很多商家来说其实是有使用的门槛的,很多商家不知道域名是什么东西,那么如果域名绑定流程直接让商家输入,会造成商家一脸懵逼,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比如下图,如果让商家直接输入域名,商家肯定对此抱有疑惑。
但是同时,你不能把商家当傻子,把所有的步骤,一步一步拆解,全部放到页面上,那么一定会给大部分商家造成信息大爆炸的错觉,简单的一件事都会变的特别复杂,而大部分商家都不喜欢做复杂的工作,都想在最简单都基础上获得最高都收益(好处)。
又例如下图,如果有过多的步骤和说明,视觉上已经让人感到压力,无法引起商家的行动。
我们这时候要回归产品设计本质,既然我们在一个产品中需要增加功能/需求时,那我们能不能在做加法时,同时也在做减法呢?
比如域名是一个现阶段商家有需要,平台有价值的模块,但是上手有门槛,那么有门槛,我们要分析门槛在哪里?对于所有人都有还是部分人才有。
如果是部分人才有,那么我们可以在相关模块设计时增添icon进行适度的提示,用提问的方式引导没有一定认知的客户。
要把整个产品模块在设计时就要以客户的使用场景来进行思考和打磨,对不同用户产经的准确把握决定来最终的体验价值。如果超出来客户的心理预期阀值,那么客户就愿意信任平台,成为核心用户。
三、减法中附带惊喜
我们首先要明白减法不代表一系列体验的提升,因为减法仅仅是在客户的预期之内,那么如果你想留住你的客户,那么你就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惊喜。
比如你在商场吃完火锅后,商场的服务生主动询问你有没有开车,可以免费赠送停车券,这一点无意识可以塑造一个惊喜。在未来想要吃火锅时,会优先考虑这一家,因为可以停车且免停车费。
虽然这件事对于没开车的人来说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一旦开车了,那就是满足了他的另外一个需求——降低出门成本。
前面我们说过,用户体验是以场景服务用户的,所以这里的交互是满足客户的底层需要,也就是享受过程,最起码要保证过程中没有太多的卡顿。
那么在用户体验中,我们也可以塑造这样的惊喜感,比如在打车后,免费提供下一次打车的优惠券。当用户触发某个动作后,他们不觉得会有其他事件发生时,他们收到了惊喜,那么就会超出他们的预期,得到惊喜感。
四、总结
从不同场景体验来说,我们的场景与价值挂钩,随着场景为基础的产品设计的增长,原来客户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产品设计可以决定客户在何时需要什么,并且场景化都体验可以加深客户忠诚度。
如果我们在产品设计时以多维度来思考未来应用场景,可能落地后的价值也会增强。同时,对于我们产品设计者的未来挑战也越来越大,什么类型的场景都要学会多体验,多感知。以客户本身去体验去洞察,忘掉原来自己的产品设计习惯,尝试让产品设计充满想象力。
#专栏作家#
SenYi,公众号:产品体验派,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朴实无华的跨境电商产品人,致力于挖掘产品价值与商业化观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