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三大技能

编辑导语: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必备的基本技能是需求分析、交互设计、项目管理;除了这些理论的技能知识,还要把这些技能着重的放在实际工作中。本文作者详细分析了产品经理的这三大技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产品经理的三大技能

根据现阶段产品经理级别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初级产品经理、中级产品经理、高级产品经理、产品总监。

创业公司或者中型公司,如果只有一位产品经理,最好是高级产品;如果招聘了中级产品,最好上面有高级产品带团队。

大公司的话,中级产品负责具体某个产品的执行、高级产品负责某条产品线或业务线;例如工具类产品线,产品总监则负责某个事业部或者整个公司的产品。

曾经某个机会,有幸跟武汉地区某产品总监有过一次深度交流,让我认识到产品经理的三大技能——依次为需求分析、交互设计、项目管理。

下面我会详细聊聊这三大技能。

一、需求分析

按照初、中、高级产品来分析,可以理解为:

  • 初级产品可以分析比较详细的业务需求,可以满足客户或用户要求来设计产品。
  • 中级产品可以分析粗略需求甚至是一句话需求,通过与业务沟通来达成共识,并可以引导业务来设计产品。
  • 高级产品可以通过分析,发现业务风险以及业务没有想到的提升点,并可以挖掘隐含的业务痛点来设计产品。

通过以上的分析,最终的结果就是确定需求范围,不过在确定需求的同时,也需要考虑下技术实现的成本,可以直接跟技术经理沟通,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找到高价值低成本的需求。

也可以将需求都丢进需求池来管理,通过需求四象限法则来排优先级,将重要且紧急的需求排到靠前的版本中。

如果后面有交互流程,需求分析最终就是输出产品需求文档,即PRD——此文档核心内容包含字段表、权限说明、功能描述。

二、交互设计

需求分析阶段已经将需求范围框定了,已经有了一个雏形,交互设计阶段就是将这个需求范围进一步细化,例如:交互模型、任务流程、信息架构、页面原型、交互说明等。

在此我想建议下,如果是大公司,为了日后文档管理规范,最好是输出PRD+交互文档模式;如果是一般中型公司或者初创公司,为了节省制作成本,可以输出原型式需求文档。

其实就是二者合而为一,方便产品经理更新维护,在公司体量不大的情况下,直接沟通的成本会小很多,正所谓船小好掉头。

不过这种模式的文档清晰度是不如分开的模式,只能靠沟通来补充了;具体采用哪种模式,可以根据公司具体情况来考量。

三、项目管理

按照初、中、高级产品来理解:

  • 初级产品可以把控项目进度,对暴露出的风险或问题能及时解决。
  • 中级产品可以把控项目的整个进程,规避各种风险,并保证项目可以按时上线。
  • 高级产品可以在前期预判到后期的风险问题,在设计阶段就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并可以预留时间解决各种突发问题,保证项目按时上线或者提前上线。

项目管理也可以理解为组织协调能力,产品经理需要把控项目的整体;前期需要对版本进行管理,开发过程中需要答疑业务问题,开发结束后需要对测试过程进行管理;有时间的自己也需要参与主流程测试,主要是为了验证需求是否被很好地实现。

项目上线后,后期还需要收集用户的反馈问题,产品经理需要分析这些问题,根据优先级对后期版本进行调整;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去维护项目迭代。

四、工作中的应用

产品经理的三大技能,通过以上分析,看着还是过于理论,下面我将从技能线、业务线、商业线三个方面来描述下产品经理的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1. 技能线

技能线主要针对初级产品而言。

主要是打基础的阶段,需要积累一些产品的输出物,例如竞品分析报告、产品架构图、需求池、产品需求文档、交互模型、任务流程图、信息架构图、页面原型等。

具体工作场景可以如下:

  • 协助高级产品,完成一部分输出工作,例如:负责原型图绘制、负责进行竞品分析并输出相应报告、协助编写产品需求文档、将业务或用户的需求采集至需求池并进行分析等。
  • 分析高级产品输出的产品需求文档,完成后续产品执行的工作,包括交互设计、项目管理。

2. 业务线

业务线主要针对中级产品而言。

可以站在用户或业务的角度来分析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部分能力主要体现在需求分析阶段。

可以预判出无效需求,以及当前技术框架下无法实现的需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对需求计划进行优先级排序,合理把控项目的整个进度。

具体工作场景可以如下:

  • 独立负责某个产品,与业务进行需求讨论,并根据用户心理模型制定相应解决方案。
  • 基于达成一致的方案,编写详细的PRD和交互文档,若遇到技术方面的疑问,需要及时与开发负责人进行沟通,保证需求可以有效落地。
  • 组织需求评审和交互评审,向UI设计、开发、测试、其他相关人员讲解需求,并通过收集的问题来修改PRD和交互文档。
  • 组织需求反串讲,保证下游合作人员对需求的理解在纸面与心里保持一致。

3、商业线

商业线主要针对高级产品而言。

首先要站在公司战略层面来看问题,确定好战略目标或者商业目标。

比如公司现阶段的商业目标是:

  • 增加客户数,持续发展产品,以此达到产品创收。
  • 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与竞品竞争,扩大市场占有率,以此达到产品创收。
  • 通过流量引导,提高新增功能的曝光。
  • 让产品活下去,为公司赚钱。

其次要满足业务的用户目标,帮助其提高工作效率,或者是节省工作成本。

比如:以前客户查询到想要的结果,需要耗时5秒,新上线的功能,有效提升了查询体验,只需要1秒不到。

最后需要平衡商业目标和用户目标,得到最终的产品目标,基于此目标,进行产品功能梳理。

不过这个产品目标还需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高价值、低成本。

这个价值可以是对商业而言,也可以是对用户而言,这个成本主要就是开发成本了,例如:

  • 一个价值体现一般,但是要花费大量人力成本的需求,我们就要摒弃了。
  • 价值体现巨大,但是同样成本也高昂时,我们就要掂量了。

后期UI设计师也可以基于这个产品目标,提炼出设计目标,并有效的开展后续工作。

商业线具体工作场景可以如下:

  • 老板跟你提了一个需求,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并达到什么样的商业目标。
  • 基于商业目标,与老板一次次的沟通,梳理出产品的雏形。
  • 不断细化产品功能,逐渐有了详细的产品架构。

小结:由于本人从事的一直是B端行业,所以以上观点,大部分还是适用于B端产品;C端部分的商业目标,可能更灵活一点,例如:增加注册用户数、增加有效用户在线时长等。

 

作者:D.cheerful,微信号:dcf8859,8年B端交互设计经验。

本文由 @D.cheerful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