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运营人员是否能成为产品发展的主力?
至于运营是否能最终称王?笔者也不敢妄自断论。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互联网的下半场,运营人员的作用会显得愈发重要。
一般来说,一家互联网企业的产品相关岗位有:技术开发、产品经理、运营人员。产品经理负责产品创意的萌芽设计,技术GG们负责让这个产品落地问世,运营人员则是让这个产品为更多人所熟知并且吸引更多人去长期持续使用产品。
很多人喜欢把产品比作孩子。产品经理和技术负责生孩子,运营则是负责养孩子,而在孩子的长大过程中,时不时地回炉去让产品和技术整个容削个骨。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也不失恰当的比喻。就拿狭义的运营来说,从其职能来看,可以分为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
- 我们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教育孩子,让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以求其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这就好比 内容运营 的内容生产环节;
- 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朋友,拓展(拉新)维系(留存促活)自己的社交圈,一方有难,八方相助(变现),妥妥的 用户运营 ;
- 社交关系的维护必然需要时不时地吃个饭或是组织结伴游玩,这就像 活动运营 能够在短期内快速让两人熟悉,感情骤增。当然,不好的活动可能也会适得其反,或是一起玩的时候很嗨,玩完依旧形同陌路——“冲高回落”。
而这里就又牵扯到一个问题,纵使你有满腹的育儿之道,但如果没有孩子让你教育培养,这依旧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 各岗位的地位变化
这从中国20来年的互联网发展史就可见一斑:
先是技术地位最高,因为最初的互联网产品最先希望实现的是能解决某项需求。至于美观不美观,交互体验好不好,我想当初产品负责人的OS是 :“要用用,不用滚,反正你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类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我们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功能)需求之后,才会更多地去考虑怎么样可以使产品看起来更美观,用起来更舒服。而这也意味着产品经理们的春天来了,各种产品经理的教程开始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往外冒,各路产品大牛开始封神,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乔布斯和张小龙了。
按道理说,既然技术和产品GG们,都已经享受过在聚光灯下的万众瞩目了。这把王之宝座,怎么说也得让运营喵们来体验一下了吧。
确时产品经理和技术GG们实现了一个产品的从0-1,但究竟这个1后面到底能跟多少个0,运营人员的作用还是功不可没的。而最近,各种”互联网即将进入下半场”言论的盛行,似乎也昭示着运营为王的日子真的指日可待了?
2. 产品各阶段主力
落实到产品的层面来看,其实与整个互联网行业变迁轨迹也是颇为雷同。在产品初期,市场还没有其他同类型的产品的时候,可以说是产品为王的时代。这时候负责开发的技术和负责设计的产品经理们基本上就可以支撑起一个创业型公司了。这也是很多互联网初创企业最初的人员配置架构,如果创始人也懂技术,那可能创始人本身就是产品经理和开发的结合体了,再招几个程序员,一家公司就这么成立了。
而随着时间推移,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片蓝海,开始慢慢有竞争对手加入进来,这时候可以说是渠道为王了。谁最先触达用户,谁就能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一般来说一款app的分发渠道主要是各个应用市场和装机量。
而到了市场竞争白赤化,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的时候。这时候各款产品的功能也罢,交互也好,就产品层面而言其用户体验已经相差无几了。这时候就要靠运营来挖掘并满足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留住用户并使其变现。而这也恰恰是大部分用户认为运营为王的时代正在到来的主要原因。
3. 运营何能称王
我辈运营中人,若真想和产品经理们那样出现封神级人物,成为后产品时代的主导者。必然需要具备技术开发和产品经理们所不具备的能力。那么运营独有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对用户的把握”可以说是运营最大的竞争力。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到,无论是内容运营,活动运营,还是用户运营,其本质都是对用户的运营。
相较于产品经理和技术人员,运营更加的贴近用户,他们对用户的需求更了解,能更精准的抓住用户。
运营人员,可以说是用户和产品之间的情感链接。以现在比较盛行的社群运营为例。当下大部分互联网产品都会采用社群运营的模式来更好的连接产品和用户,尤其是在线教育类产品。以馒头商学院为例,其就会把报名其付费课程的学员,统一拉近一个学习群,日常通知课程信息、学员之间互相交流、每天发送“馒头早报”(对前一天热点新闻的整理),保持与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另外,“社群电商”也是现下比较火的一个概念。很多基于传统行业做电商的互联网企业,摒弃了开发app这种成本高昂的手段,而是基于微信群进行用户的聚拢。笔者所认识的一个“卖大米”的互联网公司正是这种模式的代表。这家企业以“销售优质大米——稻花香和胚芽米”为主要业务,通过构建社群的方法,来进行用户的积累,以及作为大米的直销渠道。通过杀熟累计起了最早一批的核心用户,形成一定的规模和运营框架的时候,再通过口碑传播获取更多的用户,将社群运营模式由一个复制到十几二十个微信群。要知道朋友圈本来就是当下“熟人”社交的主战场,如果有500个核心且愿意传播的用户,那其所造成的的口碑效应是非常可观的。而仅靠这种模式,也确实是帮他们消化了几乎所有的大米库存。
像卖大米的社群电商,在这个运营与用户互动、用户与用户互动的过程中,“零距离”的与用户接触,了解用户的需求,给运营人员提供了相当可观的对产品迭代有指导意义的高价值信息。
除此之外,好的运营人员,必然是要为用户的变现而负责。他们需要刺激诱导用户去付费,为企业产生利益。每一年都是资本寒冬,无论是滴滴&快的&uber的合并、携程&艺龙&去哪儿的合并,还是58&赶集,美团&大众的合并,一个个血淋淋的教训,都在告诉我们资本市场已经日趋理智,他们已经接受不了毫无限制的补贴烧钱。只有能盈利的企业才有存在的价值,不然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而用户变现,恰恰真是运营工作最终的结果导向。
尤其是基于数据驱动的运营,他们对用户的每一处认知都有迹可循,能为产品的改良提供最“权威”的建议,而这里所说的改良当然也包括“付费功能”的设计。
4. 运营能否称王
基于运营称王的基本条件是产品同质化的严重性。当所有产品都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的时候,谁能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谁就能真正的拥有用户。那么当下的产品同质化,是否真的有这么严重呢?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时下最火的“AV领域”——AI和VR,都是技术导向性的。在这里依旧是产品经理和技术GG们的天下,并没有运营什么事。
确实现在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驱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在这里我以“二八原则”打一个不太适合的比喻,的确未来很有可能的“AV”的天下,但是这种核心技术和人才基本上掌握在20%甚至5%的企业手上,其余80%-95%的互联网公司还是要关心用户日常的衣食住行的,而这些领域的产品同质化早已可见一斑。点个外卖都至少有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三个可以选,订个酒店还能携程、艺龙、去哪儿轮番看,火热的共享单车行业除了摩拜、OFO之外,不知还有多少不知名的小弟纷纷入局,买件衣服你说你到底是上天猫京东小红书还是唯品会。诸如此类,即使很多产品开始会从垂直领域切入,但其局部的同质化依旧存在。
而且,虽说现在各类创新层出不穷,但留给产品本身建立竞争壁垒的时间早已越来越短。国人天生便具备“跟风模仿天赋”,一旦你这一产品所在的领域露出稍许好的苗头,马上会有其他人跟进。在资本的推动下,迅速成长跑马圈地与你来个你死我活。当下的互联网行业并不缺好的产品经理和技术人员,要从产品功能设计上与你相差无几并不是一件难事。而这也可以说大大加快了运营人员介入的进度。
至于运营是否能最终称王,笔者也不敢妄自断论。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互联网的下半场,运营人员的作用会显得愈发重要。但又鉴于运营本身是一个相对繁杂琐碎的岗位,这个群体基数庞大,但能力出众者却寥寥无几。随着市场对高端运营需求的加大,这一群体必然会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自成体系的运营人员会获得更多的机会,而困于琐事而不自知的那一部分却很难赶上这波行业红利。
作者:糖涩尔,微信公众号:弈呓(ID:YiYi_TANG7980)
本文由 @糖涩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