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约车市场的行业特征看滴滴出行的发展策略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辑导读:网约车行业经历过十余年的烧钱补贴、融资并购、合法化、安全整改等探索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滴滴出行为首的“一超多强”的市场格局。本文作者回顾了网约车市场的发展状况,并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网约车市场的行业特征看滴滴出行的发展策略

摘要: 2010年,瞄准了高峰时段打车难、出租车乘坐体验感差等公众出行痛点,网约车应运而生。十年间,经历了烧钱补贴、融资并购、合法化、安全整改等探索与发展,网约车行业已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市场格局。

本文首先回顾了近十年我国网约车市场的发展状况,分别从企业形式、竞争模式、市场需求特征、产业政策演变这四个方面对我国网约车市场的行业特征进行了分析,看滴滴出行是否形成行业垄断,再结合滴滴出行的产品功能分析其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行业垄断,企业竞争,滴滴出行

一、我国网约车市场的发展状况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个实体行业万象更新,网约车应用市场应运而生。诸多网约车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规模与日俱增。根据网约车应用数量的多寡,市场竞争行为、竞争水平乃至竞争格局的变化,网约车应用的市场结构历经了三个演进阶段:一是跑马圈地期的白热化竞争阶段,二是频繁并购后的多寡头竞争阶段,三是寡头格局下的竞争升级阶段。

1. 跑马圈地期的白热化竞争阶段

2013 年前后,网约车应用完成了最初的技术突破以及用户积累,结束了短暂的初始创业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主体争相进入,网约车应用数量爆发式增长。为了占据优势的市场地位,各网约车应用纷纷通过补贴用户马不停蹄地跑马圈地。霎时间,市场中风起云涌,形成了全新的市场结构。尤其是在多方资本介入后,补贴竞争不断加码,市场竞争骤然白热化。

从网约车市场的行业特征看滴滴出行的发展策略

图1  2015年以前出现的网约车应用

2. 频繁并购后的多寡头竞争

此前,“烧钱”补贴以及多起并购淘汰了不少无实质竞争力的应用,市场份额逐渐集中到以滴滴出行为首的少数应用中,逐渐形成了多寡头竞争的局面。几家竞争力较强的网约车应用利用资本运作推动市场整合,通过投资、吞并等形式成为不同定位下囊括多种类业务的综合出行应用平台,形成了多寡头竞争格局。

从网约车市场的行业特征看滴滴出行的发展策略

图2  2015年底专车出行市场份额

多寡头竞争格局的形成,意味着多平台角逐的跑马圈地期基本告终,且网约车市场开始降温。当前阶段,在跑马圈地中取得暂时领先的多寡头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平台竞争力,多进行业务调整、改善服务内容。自然而然,服务竞争成为当前市场竞争的主题。

3. 寡头格局下的“竞争升级”

网约车应用市场蓬勃发展,历经几番周折,最终形成了特定的寡头格局,市场竞争随之“升级”。一方面,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远超其他第二梯队平台,成为当之无愧的市场霸主,寡头格局基本成型。另一方面,B2C 平台集体萎缩,围绕市场存量的竞争一触即发,市场竞争明显强化。具体来说,寡头格局下的市场竞争,集中表现为网约车应用不断由浅入深地挖掘平台入口的流量价值。

图3  2019年5月网约车应用用户活跃规模

图4  网约车挖掘其他平台流量的案例

二、企业的形式

1. 按市场份额分类

2014 年以来,国内网约车应用市场“补贴战”旷日持久,竞争日渐激烈。在历经多起横向合并事件后,网约车应用市场集中度显著拔高,甚至有一家独大的发展趋势。而在“补贴战”和频繁并购前后,市场中各势力此消彼长,竞争形势与竞争格局瞬息万变,部分平台迅速崭露头角,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置于市场份额的维度,这些平台可以分为三个梯队。

1)第一梯队

第一梯队平台拥有绝对领先的超额优势,市场影响力超群,包括有快的打车、滴滴打车、Uber(包括优步中国),前二者与优步中国后经并购整合,合并成为滴滴出行。这些平台早期皆以 C2C 分享模式迅速扩张,凭借大额补贴快速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它们通过疯狂补贴笼络用户,在彼此僵持间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而滴滴出行更是借助风投资本,先后并购了快的打车和优步中国,迅速确立起龙头地位,成为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平台,其乘客端用户活跃规模如今已远超其他平台。

2)第二梯队

第二梯队平台在某些细分场景表现亮眼,如神州专车、首汽专车、曹操出行,不过这一类平台的超额优势不如第一梯队明显。第二梯队的网约车平台多为汽车集团下的公司或者与汽车集团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不同用户需求为切入点,通过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一而专”的服务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成功占据网约车应用市场的一席之地。比如主打“专业司机,专业车辆”的神州专车,虽然入局相对较晚,但神州专车一方面以差异化路线跻身竞争行列,以专车服务针对高端市场,深挖客户需求;另一方面采用 B2C 运营模式,在进入这一“红海市场”时保证其服务的规范性以及高品质的服务水准。如此,神州专车不断深化其品牌影响力,追求盈利模式的良性循环,成功地在热闹非凡的网约车应用市场中杀出重围。

3)第三梯队

第三梯队的小众平台不胜枚举,相对来说竞争力弱,包括有嘀嗒出行、美团打车、哈啰出行等。第三梯队的平台里一部分是专攻细分市场的,另一部分则是互联网企业入场创立的,它们除了提供自有的网约车服务外,还有新的网约车商业模式——聚合平台。比如,嘀嗒出行前身为嘀嗒拼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奈转型,目前只在顺风车和出租车业务方面表现较突出。而美团打车则是自上线以来就叫板滴滴出行,试图再用补贴的方式抢占滴滴出行的市场,但就目前的市场份额表现来看,其收效甚微,依然没有撼动滴滴出行的地位,甚至未能跻身至第二梯队。

图5  我国网约车平台活跃用户规模

2. 头部企业的分析

我们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网约车企业,分别是第一梯队的滴滴出行、第二梯队的神州优车和第三梯队的嘀嗒出行,对他们的资金来源、盈利模式、营业收入以及营销战略进行了分析。

1)滴滴出行

资金来源:

从主要投资方来看,腾讯、苹果、蚂蚁金服、富士康、软银等知名大公司都参与了投资,金沙江创投、DST、中投等投资巨头也纷纷入局。滴滴2018年估值576亿美元。滴滴管理团队占股5.88%,其中程维占管理团队49%,即占股2.9%左右。

营销战略:

网约车市场的龙头滴滴出行采取的是网约车市场最有效且最常见的“低价”策略,前期通过大量的补贴抢占用户和市场,目前滴滴出行还推出“花小猪打车”及特惠快车品类试图扩展其在下沉市场及年轻人群中的市占率。在完成市场抢占后,滴滴在服务上更加优化,推出礼橙专车外,也将目标定制的更加宏伟,如国际化战略,构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推动共享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的服务体系;智慧交通和无人驾驶等。

盈利模式:

滴滴主要为C2C模式,平台多为私家车进驻,业务主要分为出行服务、国际业务和金融服务三大板块。出行服务为主营业务,包括快车、礼橙专车、顺风车、滴滴出租车、滴滴豪华车等等。除去核心的打车业务外,滴滴其他业务都更有可能是亏损状态,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运营与安全监管费用是亏损的主要原因。滴滴出行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平台服务费,即其佣金、界面广告投入、信息挖掘服务、动态调价,除去一些成本结构(一定数量专车和滴滴班车等的成本)。

营业收入:

截至2018年底,累计亏损达390亿元。2018年9月7日,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曾在内部信中提到,滴滴2018年上半年亏损了40.4亿,再结合上述流出的财务数据可知,滴滴在去年下半年的亏损高达68.6亿元。此前,2017年滴滴的全年亏损为25亿元。

2)神州优车

资金来源:

2016年7月22日,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转让方式为做市转让,总股本为7.56亿股。受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牵连,神州优车股价下跌21.75%,直接丢掉新三板市值第一的宝座,市值蒸发75亿。目前,其股价依旧在低位徘徊。

营销战略:

作为“互联网专车第一股”,神州优车这一网约车红海的“后入者”却率先登陆新三板,其意图打造新一代汽车生活平台,致力于建设一个全新的人车生态圈,神州优车利用其行业资源积累及产业链协同效应,进一步拓展汽车产业链的其他业务,包括与宝沃汽车合作,共同开拓汽车新零售模式。另外,还同步开展了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参与发起设立河北幸福消费金融公司,曲线进入汽车保险等汽车产业链的其他市场领域,通过自有、投资、合作等模式,不断丰富公司业务板块种类。

盈利模式:

而神州优车的主要业务则包括以B2C模式为主的网约车平台神州专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汽车电商平台神州买买车以及一站式汽车金融服务神州车闪贷等,目前神州优车亏损的原因在于其2019年推出的汽车新零售模式,当前正处于市场培育初期,公司在其渠道建设、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大。

营业收入:

截至2019年半年度报告,神州优车上半年实现营收19.20亿元,同比下降48.9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52亿元,由盈转亏,营收下降主要由于公司专车及车闪贷业务收入有所减少。

3)嘀嗒出行

资金来源:

目前,嘀嗒已完成了由蔚来资本、IDG、易车、崇德投资、高瓴资本、京东、携程等知名投资机构领投的多轮融资。管理层通过5brothers持股达34.43%;蔚来资本通过旗下基金持有21.60%股权,为最大外部股东;此外IDG持股10.23%,崇德投资持股7.15%,其他主要股东还包括易车、高瓴资本、京东、携程。

营销战略:

嘀嗒出行是主攻细分市场的网约车企业代表,其主营出租车和顺风车,通过为出租车公司,定制开发信息化IT管理系统,将平台中出租车业务相关的信息数据,全部开放给出租车公司,力争实现行业运营数据化、可视化,实现出租车行业的移动互联网化,嘀嗒的这种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用户。另外,嘀嗒出行采用双管齐下的策略,通过智慧出租车服务来提高出租车的运力利用率及用户体验。此外,其还利用用户流量提供广告及其他服务。

盈利模式:

嘀嗒的收入由顺风车、出租车网约服务的信息服务费以及广告服务三部分组成,主要是依靠顺风车业务率先实现盈利。业务模式导致其是轻资产运营模式。嘀嗒业务出现大规模的增长是在2018年,当时,滴滴因负面事件导致顺风车业务全面下架,嘀嗒趁机加大补贴力度揽客,目前除了原有业务外,嘀嗒出行下个战略重点是出租车出行业务。

营业收入:

2019年,嘀嗒营收为5.8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93.7%,调整后净利润为1.72亿人民币,调整后净利率为29.7%。2020年上半年,嘀嗒营收为3.1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6.25%,调整后净利润为1.51亿人民币,调整后净利率为48.6%。

三、市场需求

由于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未来城镇居民出行需求将持续增长,网约车的市场整体需求也将持续上涨,而网约车平台的发展实则是顺应市场需求的发展,从2010年易到用车推出接送机等类似服务开始,到 2012 年滴滴等专门的打车软件陆续上线,在资本的助推下,网约车产品也逐渐拓宽到直达班车、 快车、顺风车、巴士、代驾、包车等业务。

目前网约车的业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是快车,主要以出租车、普通快车为代表,现在各大网约车平台推出多样化的打车模式,包括出租车、快车、拼车、同城送货、顺风车送货等,覆盖更多普通用户平时出行打车的需求;

第二种是专车,则是普通快车的服务升级版,在满足基础出行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车型和服务,比如巴士、豪华车等,以及更多细分场景的满足,如接机、出国旅游等,满足要求个性化且服务质量具有保证的高端用户;

第三种是顺风车,相当于长距离的拼车,没有特指固定路线,乘客自行发布行程,等待司机接单,亦可邀请司机接单,一般价格更实惠

第四种是代驾服务,平台可为用户匹配驾驶员,为用户提供酒后代驾司机,商务代驾,旅游代驾等服务

第五种是租车或买车,各大车企进驻网约车平台,一站式租售,类似于汽车电商,价格相对较低,信息聚合和传递更加通畅,还能给传统的线下4S门店进行引流的作用

四、市场的竞争模式

1. 网约车市场竞争1.0时代——价格竞争

网约车的市场竞争1.0时代的竞争核心是价格竞争,凭借巨额补贴,以低廉的价格和其的便利性迅速抢占市场。从滴滴的发展历程便可以窥见,其成为巨头的过程与资本的关系可谓难分难解,即用高速增长吸引巨量资本投入,然后以用户补贴、合并等方式消灭竞争对手,再通过拓展新业务线和市场推动新一轮高增长,之后进入下一轮融资吸金循环。

在行业竞争的1.0时代,为了取得行业领先地位,滴滴、快的、优步中国等公司都曾对用户大量补贴,在资本的加持下快速跑马圈地,这几家公司通过补贴也迅速完成用户认知教育。回顾行业的发展历程,资本力量的助推是网约车市场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但这也为1.0时代的发展模式埋下瓶颈:巨额补贴不可持续,一旦资本不再倾力投入,司机收入锐减,乘客体验变差,打车平台便陷入发展与盈利的两难处境。

2. 网约车市场竞争2.0时代——服务竞争

2015年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合并以及2016年滴滴打车宣布收购优步中国,网约车市场进入寡头化,经历了竞争1.0时代,网约车市场已基本完成市场洗牌,但这种价格竞争具有天然的不足,后期隐患也不断显现,收购优步中国一年后,滴滴因体验问题饱受外界质疑,同时财务数据也并未见好转便是典型例证。2018年郑州空姐遇害案发生后,滴滴更是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最终滴滴也宣布顺风车业务无限期下线整改,连续出现的恶性事件将网约车市场的软肋暴露无遗——用户安全保护措施不足以及用户体验差。面对市场需求,其他玩家蠢蠢欲动,由此推动网约车市场进入以服务竞争为核心的2.0时代。

2018年7月,高德地图上线聚合打车服务模式;2019年4月,美团打车在上海、南京两地上线聚合模式,接入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神州专车等出行服务商,用户可以在美团App一键呼叫不同平台车辆。

2.0的竞争时代网约车公司更关注用户的体验,出现了“聚合模式”,即是指美团、高德地图等平台通过接入第三方网约车平台来提供打车服务,与以滴滴为主的自营模式相比,聚合模式重在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分工协作,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对于消费者来说,聚合模式更加方便高效,促进乘客聚合,实际就是对这些规模相对较小公司的聚合,形成规模效应,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改变整个网约车行业的发展生态。聚合模式的实际发展也验证了这一判断:美团点评则在2019年二季度财报中披露,得益于聚合模式,美团打车已拓展至全国42个城市。

面对美团打车、高德打车、哈啰出行等玩家加大投入,压力之下,守擂者滴滴也选择跟进,今年7月,滴滴出行宣布接入第三方出行服务商运力,用户可一键呼叫广汽“如祺出行”、 “东风出行”和一汽的网约车服务。滴滴尝试聚合模式的举动意味着,在聚合模式的撬动下,曾被认为战争结束的网约车市场已被打开铁板一块,一个新的网约车机会窗口期似乎来临。

从目前网约车的市场格局来看,不同派别都有一到两个主要的玩家。滴滴以自营模式为主,美团、高德主打聚合模式;携程则是自营与聚合模式的结合。其中,滴滴是网约车市场的早期拓荒者,供给端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美团作为生活服务领域的代表公司流量优势巨大。此外,高德、携程等公司由于在场景方面与网约车服务较为契合,同样具备挖掘市场潜力的机会。

用户对于网约车服务的需求始终如一,都希望有稳定的供给、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及安全的使用环境。从满足用户需求的角度看,自营模式和聚合模式各有优劣。但回归网约车市场的本质,无论自营还是聚合,只有能真正解决用户出行需求的玩家,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提供聚合模式的平台而言,对供应端的赋能是重中之重,而流量转化能力将尤其考验其竞争实力,同时,能否通过底层技术和产品对接入的网约车企业的模式和不同发展阶段提供适配和支撑,则是决定平台胜败的关键。

随着行业进入第二个竞争阶段,聚合平台等新模式开始出现,这也意味着此后的行业竞争会更加考验玩家的运营效率、创新意识,以及技术、产品和信息体系的构建能力。在未来的网约车市场中,各玩家比拼的将不再局限于融资能力,而是会聚焦在用户体验方面,谁能更好地整合资源、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谁就能得到用户的认可和市场的回报。

五、产业政策演变

国家出台的产业政策主要为了规范网约车运营,从平台,车辆,司机三个大方向对网约车市场合规化进程进行把控,且管理愈加严格化和规范化。相关政策频繁出台,设置司机门槛、车辆门槛等确保司机信息以及车辆信息的准确性,确保乘客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网约车规则,没有办理合格的网约车手续的司机和车辆会被市场自动淘汰,规范发展的网约车管理体系有利于行业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

1. 从国家层面看

从国家层面看,采取包容谨慎监管态势:坚守安全底线、合理放宽限制。2016年7月,中央颁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网约车合法地位的明确。随后在完善准入条件、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健全身份认证等方面,加速推进网约车行业合规化进程,对我国网约车行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注:资料来源于公开信息

2. 从地方层面看

从地方层面看,各地网约车政策总体准入门槛设置普遍较高,平台、司机、车辆均面临较大合规压力,其中,司机和车辆准入条件的差异是各地政策细则最大的差异化。在中央政策指引下,截止到2019年8月,全国已有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出台了有关网约车管理的政策实施细则,覆盖全国63%以上地级市。

注:资料来源于公开信息

六、网约车市场是否在行业已经形成了垄断

卖方垄断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理论推断垄断者在市场上,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调节价格与产量的,也就是垄断者拥有定价权,定价高于边际成本,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垄断性的企业,但存在具备垄断势力的企业。虽然目前我国的网约车市场出现“一超多强”的格局,但并没有形成行业垄断。

1. 市场的特性

存在竞争的市场存在长期利润,企业间的全要素生产率不同,网约车市场正是如此,企业的进入需要支付沉没成本,并非所有的企业进入市场后能获得相同的技术,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龙头网约车平台企业的技术较成熟,且拥有的资源较丰富,与小企业存在规模差异。

2. 产品不同质

在文章前面也提到,目前我国的网约车行业企业数量众多,虽然滴滴出行在我国的网约车市场份额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滴滴出行还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大量的出租车公司,比如强生,大众,海博等,还有各类的网约车平台,美团打车、嘀嗒出行等。

此外,不同企业专注提供的网约车服务类型有所不同,比如滴滴出行在快车和顺风车服务上占据优势,而曹操专车则在专车服务上优势更明显,各自提供的服务有差异性,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所以我国的网约车市场没有形成事实上的垄断。

3. 企业没有定价权

目前网约车市场的实际定价权并不掌握某家企业手中,网约车的定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定价特征与传统的出租车定价规则相似,比如行程距离和时间、每小时平均运价以及司机每公里运价(按车型)等;第二部分包含订单需求变化信息,比如每小时订单数、起点和终点区域订单数等,表明网约车平台会根据乘车需求的时空变化适时调整定价,充分体现出动态定价的优势;第三部分与乘客的消费信息相关,说明网约车平台注重收集数据分析乘客消费习惯,存在消费越多则定价越高的相关关系,同时也反映出消费次数越多给予一定价格折扣的激励策略。

由于需求和供给在时空上的分布不均匀,网约车平台会进行动态定价,但同时也要主动公开定价机制和动态加价机制,这体现了价格对供给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市场资源实时配置,而且政府部门会对平台的价格进行监管,所以网约车平台企业没有掌握实际定价权,没有形成事实上的垄断。

4. 政策的约束

自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后,一直有滴滴出行是否形成行业垄断的争议,商务部也根据《反垄断法》对滴滴优步中国的合并案依法进行调查。

事实上从反垄断法和竞争法的规制目的看,不是说反对一个企业占有相对垄断的地位,其规制的是不能滥用垄断市场的支配地位,也就是监管的目标不是防止垄断,而是防止恶意竞争破坏市场秩序,保证市场正常运行。

滴滴出行在我网约车市场一定具有一定的市场支配地位,但其没有横向定价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以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范围。

总之,一切商业活动都是以提效为目的的,目前我国的网约车市场并未出现有企业操纵市场价格和利用自身优势阻止其他公司进入市场和损害竞争对手,所以我国的网约车市场是没有形成垄断的。

七、滴滴出行产品功能分析

1. 滴滴出行核心功能概述

  1. 滴滴快车/出租车:一键叫车,上门接驾,借助大数据智能匹配车辆。
  2. 礼橙专车:滴滴平台为高端商务出行人群提供优质服务产品,主打中高端商务用车服务市场。
  3. 滴滴拼车:分为极速拼车和青菜拼车,前者减少等待时间,可以先出发路上再拼;后者可选择预约时间,先匹配拼友再叫车,优惠力度更大。
  4. 滴滴顺风车:通过智能化行程匹配,让顺路的车主和乘客实现共享车辆出行,为用户提供安全、经济、互助、绿色的出行体验。
  5. 青桔骑行:滴滴平台共享单车
  6. 滴滴租/买车:租车预订、支付及订单修改等环节均可在线完成,为您提供全程线上化租车服务。
  7. 滴滴公交:为用户提供多样化出行方案,公交信息实时查询、公交出行线路定制化服务。
  8. 滴滴代驾:提供商务代驾、旅行代驾、上下班代驾等定制化服务,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让车主更自由的享受有车生活。
  9. 滴滴豪华车:豪华车型、个性化场景,让您尊享五星出行服务。
  10. 滴滴拉货/搬家:提供货运服务。

图6 滴滴功能结构图

2. 产品功能的思考

1)优点

新增设置家地址/公司地址:

进入滴滴出行首页打车功能,在目的地输入框,有一个小标签,会显示用户上一次搜索的目的地,方便用户快速选择

点击出发地输入框和目的地输入框后的页面不同,两者都新增了设置家地址/公司地址,大多数用户的常用地址,可帮助用户快速定位,除此之外,目的地输入页面,还多一个图选功能,方便用户在陌生的地方选择下车点

选定出发地点和目的地点后,会显示各种出行方式的价格,方便用户选择最优惠的方式

顺风车关注安全问题:

将女性安全助手作浮窗功能显示,更加突出

2)不足

在顺风车车服务的版块,有两个相同的“跑滴滴赚钱”的图标

3. 滴滴的多元化发展策略

从顺风车风波中恢复之后,2020年初的疫情再次让滴滴触底,开启了艰难的主业爬坡之路;同时,滴滴也走上了多元化扩张之路,花小猪、跑腿、货运、社区团购,探索新业务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在我的页面更多服务的版块,滴滴还保留了为花小猪引流的按钮,但并未见跑腿的服务引流。

2020年滴滴定下的发展目标为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创新业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从2020年开始,滴滴拓展了跑腿、货运这两个与出行赛道关联的新业务,以及橙心优选这个全新的赛道。

其中,橙心优选可谓被滴滴列入内部的优先级业务。程维曾在内部表态,橙心优选投入将不设上限,要在社区团购行业拿下第一。由于运营模式轻、易于规模化复制,加之市场红利高、获客成本低,从年初至今,社区团购不仅收获了流量,也获得了巨头们的青睐。2020年4月,滴滴便开始进入社区团购领域试水,最早在成都小范围测试,2020年6月份,旗下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正式上线。这与早年的网约车补贴大战异曲同工,但一个问题是,补贴退潮之后,留存用户和订单还有多少,在仓储方面的积累并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橙心优选未来的发展仍充满变数。

对此,新浪科技的点评称在当前的时间点,滴滴的主业网约车和社区团购等新业务在订单量上正处于新的巅峰期,是滴滴出行相对理想的上市节点。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合规、反垄断等监管风险也一直是悬在滴滴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本文由 @我叫丸子la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