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查收,这份第三方服务商选型方案

 本文将从成本、需求实现方式和业务现状的各自特点来对比是否需要接入服务商,同时也会讲一些产品选型干货,各位产品同学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参考并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请查收,这份第三方服务商选型方案

很多的产品经理在实现复杂且专业的需求时,似乎主要是通过两种路径来获得:第一,自主研发。由公司内的产品研发团队进行合作开发;第二,购买成熟的第三方产品。由第三方服务商直接提供产品或者是服务,直接接入或之后按照需求进行二次开发。

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业务功能需求来进行考量。下面我会从成本、需求实现方式和业务现状的各自特点来对比是否需要接入服务商、同时也会讲一些产品选型干货,各位产品同学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参考并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请查收,这份第三方服务商选型方案

一、自主研发与接入第三方服务对比

1. 自主研发

1)成本上

不考虑研发成本:人财物充足、需求实现的时间不紧急时。

2)需求上

  • 定制化需求:第三方服务商的功能不符合自身需求,需要按照自身需求量身定制;
  • 担心数据安全:需求涉及到机密核心数据、担心使用第三方产品会数据泄露风险时;
  • 数据需要返回:当第三方产品不支持对某些数据的回传,导致技术上不能补充此类数据的逻辑判断时,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二次开发;

3)业务上

  • 业务体量小:在自己开发成本不高、且当前业务体量小的背景下,产品可以先通过自主研发先给到MVP版本的解决方案;
  • 需求变动性小:由于自己研发的系统缺乏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拓展性,后期升级维护会有较大的阻碍,因此自主研发更适合一些需求较为固定、变动性小的业务流程;

2. 选择第三方服务商

1)成本上

  • 研发成本低:当开发成本有限但需求紧急时,选择接入第三方服务可以更快实现需求;
  • 维护成本低:对于某些复杂的系统来说,开发只是一个过程,最重要的是后期维护,所以产品经理在选择自主研发后需要花费大量成本来维持系统的后期运行;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售后技术服务就很好地解决了企业在系统运维上的成本问题;

2)需求上

  • 产品功能全面:在第三方产品所提供的服务完美契合自身需求时,选择专业的解决方案可以带来更好的效果;
  • 私有化部署:在担心数据安全的情况下,选择支持私有化部署的服务商也可以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 专业化程度高:第三方服务对某一具体需求覆盖的场景更全面、功能需求设计更合理;
  • 更好的设计规范:在实现复杂全面的需求时,成熟产品严谨的设计规范可以起到降低学习成本、提高使用体验的效果。

3)业务上

  • 使用频次高:接入第三方服务后,使用频次高才能更好地将其利用起来;若需求实现后是不重要不紧急的低频操作,那接入第三方产品的必要性就需要重新审视一下了;
  • 平台功能间数据打通:有些第三方服务商会针对某一需求提供生命周期式的解决方案,若后续需要借助第三方服务平台内的其他功能对同一类数据进行分析与标记时,打通同一平台内不同功能间的数据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节省数据导出、导入的时间成本;

看到这里的产品同学可以根据产品发展的需求和业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需要自主研发还是直接购买第三方服务。从整体定位上来看,选择第三方服务比较适合中小型企业及创业团队。然而,无论通过哪种途径来实现这些需求,让需求的价值发挥出来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二、产品选型阶段

在企业当前的需求与体量下,产品经理在确认过接入第三方服务商的必要性之后就要进入产品选型阶段。作为初次接触产品选型的同学,你可以跟着以下思路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产品选型,从而提高选型效率、最快速地找到与需求匹配的产品解决方案。

1. 明确整体目标

我们可以从宏观视角来看本次接入第三方服务内在动机是什么、希望达到怎样的结果、解决了怎样的问题;只有带着明确的目标,才会保证产品选型阶段不会出现眼花缭乱、选择困难的情况。

2. 需求场景发散

一般来说,需求是在特定业务背景下产生的,为了明确该功能或者产品设计的目标、使设计服务于更高层次的战略层,我们可以对业务需求进行分析。在分析业务需求的阶段,产品经理需要从使用场景出发,明确这个需求是在哪一阶段下、哪个角色当前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产品上可以给到的解决方案是怎样的。这样梳理下来,我们在进行产品规划时就可以让目标与产品设计建立关联性。

3. 业务需求归纳

我们在之前的发散阶段收集了很多需求,零散而又混乱。顺理成章地,我们要对这些需求进行归纳:可以通过分析来拆解需求背后的逻辑,将底层逻辑相同的需求归为一类。归纳过后,我们一般会得到对内部业务或者外部客户而言的几个整体需求。

4. 确定选型产品范围

按照最终归纳所得的一个或几个需求,通过将需求进行匹配,可以高效的在海量服务商中初步选择出符合上述需求的几家服务商。

5. 产品对比维度

在符合需求的几家服务商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以下维度的对比来确定最终的选型方案:公司信息(预估合作风险)、产品基础信息(进行优劣比对)、产品价格(考虑成本)、可提供的标准化服务(售前解答、售中技术接入及测试、售后维护),最后对产品整体的优劣势进行比对;

6. 输出选型结论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归纳需求、对比产品优劣之后,产品经理也会对不同服务商对我方需求的实现程度进行权衡,从而做出最终的选择。由于同一服务商往往会提供不同产品套餐,因此选型还需要根据当前数据量选择合适的套餐。

三、选型的最终决策流程

产品经理在对方案进行选型后,需要邮件同步出产品选型的方案及结论。一方面是为了将选型结果及预算汇报至上级,另一方面需要让技术同学来对选型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最终确定套餐及方案后,开始着手进入预算汇报与财务审批流程。由于很多企业财务流程较为复杂,为了避免时间仓促导致延期,产品选型越早开展越好。

 

作者:Caroline;公众号:ComeSeptember

本文由 @Carolin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