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整治之后,“扫码点餐”强制获取个人隐私行为收敛了吗?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辑导语: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上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扫码点餐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不授权无法点餐、没有实名认证无法点餐等形式让我们对于个人隐私的安全感到不安,一些地方出台政策取消这种强制行为,有的商家放弃这种强制行为,另谋新路,采取新的方式留住客户;有的商家仍旧没有更改这种强制行为。

遭整治之后,“扫码点餐”强制获取个人隐私行为收敛了吗?

30秒快读:

  • 吃饭还要留下昵称、手机号,这让逐渐习惯于扫码点餐的消费者开始重视在用餐时的隐私保护。
  • 上海市消保委督促腾讯和餐厅等整改。
  • 《IT时报》记者随机走访沪上多家餐厅,结果还算乐观,但“扫码点餐”强制获取个人隐私的行为依然存在。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微信头像和昵称、授权手机号……只有当这些步骤都完成后,才可以开始“正事”——点餐。

2021年12月18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消息,称腾讯公司向开发者推送了关于自查“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的通知。

通知表示,微信平台提醒开发者自查是否存在“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平台将于 2022 年1月17日开始对此类问题进行核查,违规的公众号将被限制二维码打开公众号功能。

对于消费者而言, 从1月17日开始,就应该不会被强制关注公众号才能点餐。

遭整治之后,“扫码点餐”强制获取个人隐私行为收敛了吗?

图源:网络

2021年3月,《IT时报》记者随机走访沪上近十家餐厅时发现,大多数餐厅都需要在扫码点餐之前进行关注、授权都一系列动作,有的甚至还要注册会员,否则无法进入点餐页面。

现在,这种现象是否有所改观?

一、个别商家仍强制点餐用户授权

1月17日, 《IT时报》记者走访了近十家以提供简餐为主的餐厅,发现多数餐厅一改往日“强制授权”的风格,给了消费者“拒绝”的权力。

在一家中式简餐餐厅,当记者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后,页面上出现了“点我授权”的字样,点击“点我授权”之后,和此前一样,页面上出现了要求记者授权微信昵称和头像的提示,但是当点击“拒绝”之后,页面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停止不动,而是询问几人用餐,并跳转到了点餐页面,支付完成之后就可以下单了。

随后,记者又来到去年走访过的一家西式简餐厅,去年的情况是如果不同意授权,页面就始终停留在小程序首页,无法点餐。

这次, 《IT时报》记者扫了桌上的二维码,页面上出现“授权微信手机号”的提示,但是在提示下方,多了“暂时跳过”的选项,点击“暂时跳过”,进入点餐页面,同样能顺利点餐。

遭整治之后,“扫码点餐”强制获取个人隐私行为收敛了吗?

在不少商家的扫码点餐过程中,都有“申请获取微信绑定的手机号”这一步,页面上显示这是为“认证会员信息或作为自提菜品凭证”,但如果不授权,并不会影响取餐。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已经取消了“强制授权”,当天, 《IT时报》记者在浦东两家连锁牛肉面馆点餐时还是遇到了“不授权无法点餐”的情况。

在其中一家面馆扫码点餐时,页面上出现了“用户登录”和“取消”两个选择,当选择“取消”之后,虽然跳转到了点餐页面,但点击“堂食点餐”,页面又返回到此前的登录界面。如果要登录,需要授权微信头像和昵称。

同样,在另一家牛肉面馆,点餐时要求授权微信头像和昵称,如果拒绝,就无法继续点餐。

二、转战小程序、企微引流

扫码点餐能迅速“走红”的原因,除了降低人工成本,餐厅更希望通过扫码点餐获取的顾客信息和会员,其带来的私域和公域流量能让商家后续进行各种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顾客在离店之后也会收到商家的各种推送,提高转化率。

“现在扫码点餐的确不能强制要求顾客授权各种信息了,也不能强制关注,后续营销没以前那么方便了。”一些扫码点餐系统供应商向《IT时报》记者坦言。

关注公众号、成为会员、商家进行会员营销,这是此前不少商家的常规操作手法。

“现在和此前最大的区别就是获取顾客手机号没那么容易了。”一扫码点餐系统供应商销售人员程女士告诉《IT时报》记者, 因此,现在大多数餐厅会通过扫码领券、抢红包、积分兑换等活动让顾客留下手机号,成为会员。

某餐厅登录后即可享受会员福利

《IT时报》记者从扫码点餐系统供应商处了解到,现在大多数餐厅的做法是通过小程序来引流。

“商家把关注公众号的动作放到了小程序里,顾客扫了小程序码之后,就能看到店里的优惠活动,包括新会员有什么优惠、充值有什么优惠等,引导顾客加入会员,对于拉新和复购还是非常有效果的。”程女士说。

《IT时报》记者在体验扫码点餐时发现,有的商家在点餐页面设置了关注公众号的提示,有的商家则在点餐界面上设置了开通会员的菜单栏。

还有一些商家把扫码点餐二维码换成企业微信二维码,扫了企业微信二维码后,顾客就会收到扫码点餐链接。 日后,在企业微信上,商家也可以做私域营销,和顾客一对一沟通等,但其实这种也算强关注。”程女士透露。

某餐厅企业微信

三、必须把选择权还给顾客

“我此前在饭店就餐,经常碰到扫码点餐需要强制授权个人信息的情况,现在这种情况虽然还没有完全杜绝,但的确少了一些。”市民张先生向《IT时报》记者表示,商家需要流量、需要对顾客进行营销都是正常的市场化手段,可以理解,但必须把选择权还给顾客。

有媒体报道称,今年1月,上海九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其管理的“望蓉城”餐厅内提供扫码点餐服务,要求消费者必须授权手机号码才能完成扫码点餐,且未告知收集消费者手机号的目的。被相关部门罚款5万元。

此前,有律师向《IT时报》记者表示, 餐厅如果可以在系统内设置不收集信息、不获取授权,让顾客直接点餐,那么获取姓名、手机号、微信等信息明显属于没必要,可消费者不仅失去选择的自由,还有泄露隐私的风险,这是否有必要?

用户数据代表着用户的喜好和痛点,拿捏了这些数据就意味着商家的“手”已经伸进了用户的口袋,但对于用户来说,很多时候甚至不知道是谁泄露了个人隐私。

上海市消保委曾多次呼吁“餐厅应该不收集或者尽可能少收集消费者的信息”, 好在,逐步趋严的监管给一些违法操作戴上了紧箍咒。

“数字化如何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保持平衡,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中重要的点是个人的选择权、知情权要受到保护。”在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看来,广告、关注、私域沟通这样的流量模式虽然短期内有利于商家生态体系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是会损坏品牌形象的,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掌握好度。

 

作者:潘少颖,编辑:钱立富 挨踢妹;微信公众号:IT时报

本文由 @IT时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