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汽车和车企产品经理的基础认知
编辑导语: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功能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本篇文章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智能汽车和车企产品经理的基础认知,详细地讲述了智能汽车的学习要点以及车企产品经理的基础认知,感兴趣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之前写了一篇互联网人转行到智能汽车的一些建议( http://www.woshipm.com/it/5235529.html)
有一些读者收藏了,但其实内容不系统,希望可以结合这篇做个补充。
我在《智能座舱座产品之路》这门课程里的两节关于基础认知的内容:《认识智能汽车》和《认识车企的产品经理》。
这两节课程的设定是为了帮助大家对我们所从事的产品相关的概念、技术和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同时帮助大家对车企产品经理这份职业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在这里,我也把一些知识体系分享给一些自学的朋友,尽管内容不如课程里的详尽,但对于一些缺少学习渠道和资料的朋友,也有一定价值。
一、认识智能汽车
我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智能汽车的两个关键技术层面和衍生出来的三个业务领域。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再从历史进程的视角,来认识当前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的等级划分,从而形成一定的宏观认知。
再之后,我对于智能汽车区别于传统汽车的核心功能做些罗列。
在最后,咱们再总结行业趋势和产业趋势,以及我向大家分享为什么推荐智能座舱方向。
学习要点概括一下:
- 智能汽车准确地说是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汽车不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智能汽车的最佳载体;
- 智能交通是交通管理系统的概念;
- 车联网重点是V2X,CPSP只是很小的部分;
- 车联网的学习捷径,先了解信息通信体系;
- 汽车智能在于车身和车内,车身是智驾,车内是座舱;
- 智能技术:在于【感知—决策—执行】【输入—处理—输出】流程的自动化和高效性;
- 智能产品:多思考【场景—体验】,多学习【场景—技术—体验】;
- 场景:静态用场景矩阵分析,动态用用户定性分析;
- 体验:产品经理主抓本质,即用户价值和用户成本的关系。设计师的价值在于优化,不解决体验的本质;
- 智能化等级:SAE L0-L5,本土L1-L5;网联化等级:1-2-3,当前过1进入2中,行车环境和座舱的信息交互是趋势,如AR-HUD;
- OTA/自动驾驶/智能诊断/紧急救援/互联网个性化服务/智能交互是区别传统汽车的典型功能。
二、认识车企的产品经理
车企的产品经理按照职能分为三种: 商品管理类、产品规划类、产品定义类 。
按照智能化的业务领域,产品经理的岗位可以分4个类别。
商品管理类的产品经理一些人比较陌生,他们是以市场和利润为导向,去决策和管理产品的立项和生命周期。
课程着重介绍了PEST分析的一些方法、价值和应用,简要列举一些车企是如何根据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随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变化,去寻找机会的案例。
其他细节不表。
在介绍产品定义类的产品经理时,我的重点是介绍的是座舱产品经理和车联网产品经理。
不同于商品管理类和产品规划是很早就有的产品职能,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的产品经理都是新出现的职业机会。
在介绍相关的产品经理之前,我希望先带大家理解职业机会出现的底层逻辑,这样大家才能对这个职业发展有更好的把握,毕竟我们这门课程目的的本质就是帮助大家职业发展的更好一点。
从大的逻辑讲,我们的职业机会来自企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细化,你的职业机会也就是你的岗位,是来自企业组织架构。
而组织架构的设置是为了支持企业的业务需求,为什么车企之前没有,现在就有了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的产品经理岗位需求呢? 这是因为人车关系发生了变化。
也就是说我们的今天的职业机会,是源于人车关系的变化。
如何理解人车关系的变化?我们不妨切换到企业的视角来体验三个变化:
- 第一个是客户的需求层面,伴随智能化生活体验的习惯养成,消费者渴望汽车能像手机一样提供定制化服务和连贯场景体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了。
- 第二个是价值层面,汽车厂商的价值正从以车辆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移动出行生态系统。也就要求着车企的服务要拓展了。
- 第三个是商业模式层面,整车厂由单纯的产品制造和销售商,转变为以用户为核心的移动出行服务运营商,商业模式要进化。
从企业的角度看,因为这三个变化致使人车关系需要重新被界定,从而不得不更新业务需求,从而有了新的岗位需求。
那么人车关系的变化带来的职业机会,又将在哪些地方体现呢?
归纳下来就是 车端、云端、服务、人车路云 。
车端是座舱智能化、驾驶智能化、信息安全智能化、整车EE智能化。
对于所有企业来讲,在车端打造汽车智能化的支撑平台,为以后进化为出行综合运营体系构建产品基础。
云端核心是数据智能化:基于中台、融合各种技术,利用数据驱动业务智能化,
它由中台和业务应用组成,结合AI智能技术目的是推动车联网业务智能化
在分别对车端、云端、服务和人车路云方向的服务和人车路云 这两类就不在本文介绍了。
我一直的观点是当期智能化和网联化还处于非常早期,我们接着看下眼前机会,也就是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业务所需要的产品经理: 首先是智能座舱,我分了8类: 硬件应用类、车辆控制和设置、系统应用类、地图和导航、多媒体信息娱乐类、语音、应用市场和小程序以及场景服务。
其次是智能网联的业务,它的方向比座舱要广很多。
网联的业务可以成体系地讲解,没有座舱那么分散。
我们可以从用户类型、产品形态、业务方向来归纳:
- 用户类型上,有三类:C端用户、企业内部用户、B端用户。
- 产品形态有:手机APP、Web应用、协议接口和SDK以及穿戴设备和周边。
- 业务方向可以看成5大平台:服务平台、运营平台、支撑平台、开放平台和大数据平台。
车联产品的产品经理也可以分几类。
比如账号系统、推送系统、云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手机APP、面向营销、生产、销售类工具管理类的,当然OTA和信息安全类的也可以算进去。
总的来说产品属性偏平台性多一点。
本文由 @赛博七号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