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年的十大风口:数千亿起砸,仅头部存活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辑导读:2021年的伊始,我们回头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感触良多。自改革开放后,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每一年都诞生不同的风口行业,吸引无数投资者入局。而在过去的十年中,O2O人工智能、新零售、直播等等都是颇为亮眼的创投风口。本文作者梳理了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年间的十大风口,与你分享。

复盘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年的十大风口:数千亿起砸,仅头部存活

该来的还得来,今年的年终盘点已经很多了,而这篇将会是一个不一样的盘点。

站在 2020 年的尽头,我们即将告别「十三五」(2016~2020),踏入全新的 2021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腾飞的四十多年。

对新经济、互联网创投行业而言,发展仅不过 20 年的时间,但成绩却令世界瞩目——诞生在新经济前十年的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在今年成功跻身全球十大市值最高的公司(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 2020 年全球市值 100 强);而新经济发展的最近十年中,也有无数的公司、资本前赴后继的在试图成为新一代巨头。

IT 桔子对过去移动互联网爆发的 10 年有着详实的数据积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筛选分析,我们发现了近 10 年以来的 10 大创投风口。

复盘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年的十大风口:数千亿起砸,仅头部存活

从风口的规模/量级来看,最大的风口是 O2O,10 年来合计 4387 笔融资、融资总额 6907 亿元;第二大的风口是人工智能,近 10 年合计 3364 笔融资、融资总额 3741 亿元。这两个都是跨赛道跨行业的顶级风口,前者尤甚,包罗万象,万亿级巨大市场让资本永不眠。

其次,是一个大行业的大风口,比如集成电路(芯片)、生物制药、新零售和直播。

集成电路背靠人工智能、半导体,是典型高精尖产业,通过技术革新带来的壁垒效应极强,且应用前景广阔;生物技术和制药是医疗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之一,同样壁垒高,价值强,其产业规模大;而在零售消费巨大的产业土壤下,新零售、直播带来了新的效率工具,经过了一定的市场验证,从而成为一大风口。

另外,还有一些大行业的小风口,比如二手交易、K12 教育,共享出行和新能源造车。这类是垂直行业的细分领域,融资整体规模相对更小,但往往也集中在头部明星项目上。

根据产业性质、爆发特点,我们又将这 10 大风口归结为四大类,并梳理出下图:

复盘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年的十大风口:数千亿起砸,仅头部存活

  1. 政府和市场共同调节,整体发展平稳,波动较少的风口。典型代表是医疗(制药)和教育(K12)、金融(P2P 在此不再讨论),这三大产业关乎民生,既是公共事业,也是消费产业,因此受到政府和市场双方的共同影响,有时市场的作用更大,有时反之;
  2. 资本驱动下大起大落,「火一把就死」的风口。典型代表是 O2O、共享出行(单车),最大的表现是完全市场驱动,是资本亲手造出来的风口,也是被资本毁掉的;
  3. 由国家战略指引,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动的风口。典型代表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业,在「新基建」「科技强国」的国家战略意图下,是个需要长期投入的产业。
  4. 在市场需求推动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国家产业政策,后续有待观察的风口。比如新能源造车、新零售、直播、二手交易,目前尚不能下结论,还需持续观察,同时行业也有待规范。

从行业观察的角度,以及 IT 桔子数据对各个风口和一级市场大盘的平均走势对比,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风口在不同的时间点有着明显高于平均投资热度、逐渐「走红」的趋势,然后到了哪个时间段开始迅速走下坡路,从鼎盛到衰落的时间段正是创业的「窗口期」。

一、O2O、共享单车这些风口的「窗口期」不过两三年

O2O、共享单车、二手交易平台的爆发完全是由市场驱动的,资本、媒体、创业者亲手造出来这样的风口,又亲手毁掉了他们。

从趋势线来看,他们都呈现出了大大的「倒 V」形,大起大落落落……其他风口是起起落落起。

O2O 投资交易的数量和金额都曾远高于创投市场各领域的平均值。

2015 年 O2O 创投最为鼎盛,当年发生了 1600 起投资事件,圈内人言必称 O2O。以此为基准,一年后,投资数量就锐减至一半;两年后,降了七成;三年后,O2O 投资热度下降了 82%,基本凉凉;到了 2020 年,O2O 投资事件数仅是高峰期(2015 年)的 5%,可见 90% 以上的 O2O 项目都不受资本待见了。

事实上绝大部分创业项目都是陪跑者,被市场竞争、烧钱搞「死」了。

从模式来看,资本最买账、最成功的是生鲜 O2O、外卖(网上订餐)和网约车。2017 年三个赛道的头部公司均获得了超大额融资。滴滴获得 5.5 亿美元战略融资,饿了么获得阿里 10 亿美金战略融资,美团获得 4 亿美金融资,每日优鲜获得了 1 亿美元、2.3 亿美元两轮融资。

大把烧钱后,除饿了么最终在被阿里以 85 亿美金收购,到现在滴滴、每日优鲜、美团纷纷突破当年 O2O 概念成为各自领域小巨头的存在。

而 O2O 概念硕果仅存的创企是 58 集团下的「天鹅到家」、阿里战略投资的「河狸家」。

2017 年,共享出行概念盛行,融资事件数虽不多,但融资总额却是 2015 的 3.5 倍。到 2020 年,共享出行投资市场遇冷,获得投资的仅有 Gofun 出行、首汽约车这几家共享汽车平台。

与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分时租赁)相比,共享单车的单车制造成本低、用户使用无门槛,因而影响最为广泛、用户基数最大,也最能代表共享出行领域。

共享单车大战是一场由 ofo 小黄车和摩拜单车牵头、巨头/机构支持下的烧钱之战。2017 年 1 月摩拜单车获得了腾讯 2.15 亿美元 D 轮投资,3 月 ofo 小黄车宣布获得 4.5 亿美元融资,7 月 ofo 再次宣布获得阿里等 7 亿美金融资。很快阿里和 ofo 创始人戴威「意见不一」,阿里又在几个月后分别参与投资了 2 家共享单车企业——永安行(8.1 亿元)、哈啰出行(3.5 亿美元)。

随后滴滴携青桔单车加入战局,美团收购了摩拜单车,ofo 无法偿还用户押金,并宣布破产,最终共享单车混战止步于巨头间的较量。

共享电单车方面一直没有大的水花溅起,以滴滴为代表的「共享汽车」后来也逐渐变形为更多元、更复杂的网约车模式。

在以交易平台为主的二手交易领域,整体投资事件约为 512 起,多数时候都在创投市场平均值之下。2017 年二手交易概念盛行,融资总额达到 2015 的 1.6 倍,并在 2019 年超越创投市场各行业平均融资金额大约 60 亿元。到 2020 年,二手交易投资市场极度遇冷,获得投资的仅有车好多、爱回收、天天拍车等少数几家公司。

二手交易模式下,融资额最多的几个细分赛道包括二手车电商平台、C2C/B2C 闲置物品交易平台、3C 数码(手机/电脑)产品回收/交易平台和二手奢侈品回收/交易平台。

其中,二手车电商领域也是曾经烧钱最猛的赛道。2017 年,优信二手车获得了 5 亿美元 D 轮融资,车好多(原名瓜子二手车)分别获得 4 亿美元 B 轮融资、1.8 亿美元 B+轮融资,人人车获得了滴滴出行 2 亿美元战略投资,一时之间在各大写字楼、社区的电梯屏幕里遍布头部二手车电商的广告。

二手车交易频次低、复购率极低,做大营收只能依靠扩大新用户规模;于是,平台就陷入了不投广告就没有收入,一投广告就入不敷出,投入越大亏损越大的怪圈。2016 年到 2019 年,优信的亏损额分别是 13.9 亿元、27.4 亿元、15.3 亿元、19.9 亿元。

2020 年,头部二手车电商在巨额亏损下也发展不利,人人车传言「被卖身 58」,创始人李健已经退出人人车公司股东行列;优信集团断臂求生,先后出售了二手车金融业务线 Golden Pacer、事故车拍卖业务「丰顺路宝」、B2B 二手车拍卖业务等,仅剩下核心业务「全国购」。目前仅存有天天拍车、车好多集团 2 家独角兽。

闲置物品交易市场领域的典型代表企业包括二手图书回收企业「多抓鱼」、闲豆回收、有得卖。

除了创业企业,这个行业中还有巨头亲自上阵,比如 58 推出的转转,已经独立分拆运营;阿里内部创业项目「闲鱼」等(阿里对闲鱼的资金投入并未反应到一级市场的外部投资额上)。

专注于 3C 数码产品的回收平台有爱回收、找靓机等。今年 9 月爱回收还获得京东等 1 亿美元 E 轮投资。

不同于 3C 数码回收,二手奢侈品回收/交易以大牌包包、服饰为主,受众绝大部分是女性消费者,此类平台有抖包包、只二等。

在 2020 年中,整个二手交易市场呈现出「二手车下滑、3C 电子/闲置物品平稳、奢侈品向上」的状态。只是在投资数据上,二手奢侈品平台能撬动的资金规模远远要小于二手车平台的体量。

二、医疗、教育是常青产业,疫情催生百亿美元独角兽

生物制药、在线教育在过去 10 年的发展,可谓「不温不火」,难言风口。在今年特殊的情况下,这两大行业都成为资本市场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也使得 K12 教育领域迎来了首个百亿美金的独角兽——猿辅导在今年 8 月估值突破百亿美金。

生物制药行业从 2017 年开始投资热度指数明显开始高于市场平均融资热度,尤其是在疫情蔓延的 2020 年,医药行业备受瞩目,反应到投融资数据上就是,融资事件数同比增长 120%,融资金额是 2015 年的 8 倍,同比增长 2.4 倍。

今年生物制药领域单笔融资额超过 12 亿元的就有 13 起事件,包括华兰生物疫苗获得 20.7 亿元战略投资,晶泰科技获得 3.18 亿美元 C 轮融资等。

药物研发行业已经跑出的独角兽有杰华生物、晶泰科技(XtalPi)、海和生物、创胜集团等。

在 K12 教育这个教育行业最大的细分领域里,2011~2015 年投资事件数显著低于平均融资数,2017 年后 K12 融资总额有了大幅提升,超过了创投市场的平均融资总额。到了 2020 年,在线教育爆发,K12 投资越来越集中在 K12 在线上,单笔巨额融资频现——融资总额持续走高,已达到近 10 年的顶峰,但融资事件数却是近 7 年以来的低谷。

今年在线教育持续获得用户的认可,头部机构迎来增长爆发,而投资方也乐于押中在头部的品牌上,使得「强者愈强」的趋势更加明显。截止 12 月初,猿辅导今年就融了三轮总计 32 亿美元的融资,在一级市场的 K12 教育融资中占比达到 70%。

其他获投的头部 K12 在线机构还有作业帮完成了 7.5 亿美金 E 轮融资,掌门一对一获得 4 亿美元融资,美术宝获得了两轮共 2.5 亿美金的融资,编程猫获得两轮总计 15.5 亿元融资。

目前在 K12 教育科技领域,已经跑出了 10 家独角兽,其中估值达到百亿美金级别的有 2 家——估值最高的猿辅导(170 亿美金)和估值第二的作业帮(今年 9 月估值达百亿美金)。

其他还有 VIPKID、掌门 1 对 1、火花思维、轻轻教育、松鼠 AI、美术宝、学霸君、小盒科技等。

三、人工智能、新基建还需超级的耐心和资本投入

在「新基建」、「科技强国」、「工业智造」的国家战略意图下,基于计算机科学的人工智能,基于新工业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设计/封装)等新技术驱动的高科技产业投资正热。但由于此类产业存在技术研发门槛较高、资金投入大、产业链环节较多、落地运用所需的时间较长等特点,是需要且值得长期投入的产业。

自 2017 年国家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人工智能概念持续走热,投融资事件持续攀升,在 2018 年达到顶峰,融资总额达到 2015 的 3.7 倍。到 2020 年,人工智能投资市场依旧热门,投资事件有 434 起,投资额有 744 多亿元。从 2015 年到现在,人工智能的投资交易数量和金额都远超创投市场各领域的平均交易值。

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包括机器学习算法、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技术等,其核心应用涉及教育、医疗、家居、零售、金融、物流、商业、出行等众多领域,因而投资面甚广。

虽然,AI 被赋予了极高的战略价值和发展前景,但国内 AI 龙头企业的发展不容乐观。2020 年,人工智能独角兽依然顶着盈利能力不足的质疑,在巨额亏损之下纷纷冲击 IPO 上市。7 月,寒武纪率先在科创板上市;11 月,近三年半亏损超 72 亿元的依图科技在科创板上市;12 月,三年半亏损 23 亿的云从科技在科创板上市。

今年一级市场人工智能投资的重大融资事件主要发生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头部公司,包括小马智行 Pony.ai 获得 5 亿美元战略投资,滴滴孵化的自动驾驶品牌「沃芽」获得 5 亿美元融资,图森未来获得 3.5 亿美元 E 轮融资,明略科技获得 3 亿美元 E 轮融资等。

四、且行且看产业升级换代下的新能源造车、新零售

新能源造车、新零售是在传统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下共同催生的,新能源汽车更有国家政策的指引和补贴,不过在补贴逐渐减少后,还要看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能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看市场是否买单。对于这类风口,目前尚不能下结论,还需持续观察,同时行业也有待规范。

前几年,国家队新能源汽车企业和购车者的补贴政策不断刺激着市场需求。2016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一举突破 50 万辆,实现指数级增长。2017 年,新能源造车概念盛行,融资事件数虽不多,但融资总额却是 2015 的 8 倍,是近 10 年来的最高点。

此后 2 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吸引新能源车企入驻当地建设汽车生产基地,也开始直接或间接投资新能源车企,如南京市政府就投资了拜腾汽车、博郡汽车。

到 2020 年,行业进入洗牌期,几家新能源车企已进入停工停产、破产倒闭阶段,该市场投资热度已有所下降,但其投资总额接近历史最高点,原因是在头部几家新能源车企均获得了大额投资,包括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企业今年冲击 IPO 上市前进行了超 5 亿美元大额融资,威马汽车获 110 亿元融资。

最后,我们可以动态地看一下近十年新经济风口的变迁——

2014 年创投圈喜提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风口——O2O(从团购的概念演变过来,但外延更广)。

2016 年直播兴起。

2017 年是共享单车的高光时刻,同时,这一年新能源造车企业也在崛起,此后 2 年比较沉寂,在今年融资额重回高位,成为新经济焦点之一。

2018 年迎来了人工智能投资的高潮,此后收窄幅度小,整体热度持续走高。

2019 年没有特别突出的风口……只有 AI、医药、集成电路比较坚挺。

2020 年本以为非常艰难,实际上确实更难了,或者更准确地说——对创业公司而言更难,对头部公司却更友好。除了几个「死」掉的风口,其余赛道在一级市场获得了比去年多很多甚至数倍的钱,比如 K12 教育今年融到的钱是去年的 4.5 倍,生物制药今年融到了去年 2.4 倍的钱,而这些钱基本被头部公司给拿走了(获投公司数同比依然是有所下降)。

这也使得昔日不温不火的医疗(生物制药)和在线教育(K12 教育是最大赛道)一跃成为年度「黑马」。

无论是已逝去的风口,还是现在正热门的人工智能、医药创投,亦或者是需要冷静观察的新能源造车风口,IT 桔子作为新经济创投数据库,力求客观真实地记录创投数据,而不表达对「风口」态度(褒扬贬抑),更多关于「风口」的评价,还是留给所有关注新经济行业的用户、读者、从业者和投资人。

 

作者:吴梅梅,编辑:刘晓庆,微信公众号:IT桔子

本文由 @IT桔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