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经济:吃、用、病、葬都是生意
编辑导读:要说最治愈的事情是什么,吸猫撸狗绝对算一个。年轻人在城市打拼得身心俱疲,回到家就能见到可爱的猫狗,感觉一天的疲劳都消除了。围绕宠物发展起来的产业链迎来了高速增长期,吃、用、病、葬都是生意。
对于大多数青年人来说,“吸猫撸狗”是人生一大乐事。
而今,宠物交易、食品、用品、医疗、美容、训练、殡葬等一系列服务应有尽有,完全成熟的宠物行业产业链,大大降低了“铲屎官”们的负担。养宠物门槛低且人们经济水平提高,引来更多年轻人养宠物,宠物经济迎来高速增长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5-2020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2020年市场规模为2953亿元,同比增长33.5%。预计到2023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928亿元。
规模高达千亿元的宠物市场,引来百度、京东、阿里、抖音、B站、小红书等诸多企业布局宠物业务,有的做宠物电商、有的玩宠物内容、有的做宠物医疗还有的做宠物服务,猫猫狗狗的一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吸金力略微下降
和国外宠物市场相比,我国宠物市场渗透率低,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据网络数据,目前中国宠物的渗透率仅为22%,对比发达国家的宠物渗透率,美国为68%,加拿大为52%,澳大利亚为57%。
宠物市场低渗透率、高增长水平引得资本高度关注,然而宠物生意并不好做,内忧外患之下宠物融资向头部品牌聚拢且融资次数稍有回落,宠物市场吸金能力下降,留给新品牌“发育”的时间不多了。
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宠物行业共发生42起融资,披露的融资金额超过31亿元。而2020年国内宠物行业共发生49起融资,2021年比2020年少了7起,披露融资金额少了44亿元,而获得投资的品牌包括红瑞生物、宠物家Pet’em、萌兽医馆、宠幸等。
一个有趣的现象:宠物行业的融资数量和金额与市场消费规模的占比大体一致。
网络数据显示,在2021年宠物行业融资事件中,宠物食品领域占16起、宠物用品(包括宠物智能)领域占13起、宠物连锁6起、宠物医疗占5起,宠物食品投资热度最高,宠物医疗融资金额最高。
从消费规模占比来看,宠物食品和宠物医疗同样排前。据网络数据,2020 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支出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宠物食品 54.7%、宠物医疗25.8%、宠物用品13.6%、宠物美容4.1%、宠物寄养1.3%、宠物培训0.5%。
从上述数据来看,宠物消费主要集中于宠物食物、医疗和用品方面,这几大领域也是竞争最激烈的赛道。热门赛道人满为患,新入局者向宠物美容、宠物摄影、宠物殡葬、宠物托运等更垂直的领域进军,宠物市场呈现繁荣发展态势。
二、宠物食品:需求大、赚钱难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放在宠物身上同样成立,宠物食品具有需求大、高频次、强刚需、高复购率等特征,是宠物产业重要的经济支柱。据Statista数据,预计2021年全球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约1029亿美元,自2012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速6.17%。
全球宠物食品行业增长速度已大大减缓,但国内宠物食品市场依旧有可挖掘空间。
一来,宠物食品行业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国内品牌避开国外品牌盘踞的主食赛道,在宠物零食市场大展拳脚。 宠物食品包括宠物主食、零食、保健品,分别占宠物食品消费的 65.6%、32.5%和 1.8%。
二来,市场需求决定市场规模,技术的进步让消费者对宠物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需要求,宠物食品赛道空间不断扩大。
根据Euromonitor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消费规模突破440亿元,达440.8亿元,同比增长23.9%。近十年来,中国宠物食品市场CAGR超过25%,增速高于全球的6.4%。
三来,国内宠物食品品牌集中度较低,在资本助力下诸多新品牌呱呱落地,在宠物主食之外的业务领域开拓疆土。 以新兴宠物品牌毛星球FurFur Land为例,其短短两年时间,就获得来自硅谷天使投资机构Uphonest Capital威诚资本的种子轮投资,时隔一年又获得了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虽然国内宠物食品市场空间大,但宠物食品企业扩大盈利规模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等行业头部企业陷入净利润大幅下滑的窘境。
财报数据显示,中宠股份2021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55亿元,同比增长19.48%;实现归母净利润3102.18万元,同比下降38.11%。另外,佩蒂股份2021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04亿元,同比下降47.77%;实现归母净利润1372.66万元,同比下降65.44%。
赚钱难的原因,除了原材料涨价、宠物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之外,巨头入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也是重要的原因。总的来说,宠物食品是一条好赛道,但门槛高、竞争激烈,行业里的新兵老将需要有资源、资金和技术才能站稳脚跟、走得更远。
三、宠物医疗:暴利生意、强监管
饲养员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宠物看病动则几千、上万,真的太费钱!对于普通宠物来说,疫苗必不可少、宠物药品时常备用,体质弱的宠物则是三天两头去一次医院,从市场需求和企业盈利情况来看,宠物医疗无疑是一门暴利生意。
一方面,宠物医疗和宠物食品一样是一项刚性需求,而且宠物医疗专业性强、技术壁垒高,有一定的服务主导权、话语权以及较高的定价权,市场规模可观。 鲸准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为560亿元;其中,宠物诊疗、宠物药品、宠物疫苗各自占比分别为95%、4%和1%。
另一方面,宠物医疗市场是暴利生意的表象是宠物医疗企业超高的毛利率。 以专注于兽药领域的瑞普生物为例,2020年,瑞普生物实现净利润3.98亿,同比增长104.88%,近五年复合增长为31.59%;毛利率54.04%(常规企业税后毛利率在30%左右)。
此外,不断增长的宠物医疗企业也表明了宠物医疗市场有利可图。天眼查数据显示,超88%的宠物医疗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内,超51%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年内。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2021年前三季度新增超11万家宠物医疗相关企业,同比增长233%。
不过,宠物医疗市场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新瑞鹏、瑞派、宠爱国际、萌兽医馆等龙头企业牢牢占据有利地位,新入局者并无竞争优势。
在线下,新瑞鹏、瑞派等传统宠物医疗连锁品牌,门店数量优势明显。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连锁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89个核心城市,共开设有转诊中心、中心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医院1400多家;瑞派在全国27个省、近50个城市拥有近400家医院,年接诊量超250万例。
在线上,萌兽医馆积极进行数字化布局,搭建线上HIS系统、SAAS系统、小程序等,提高企业服务效率,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积极抓住网联化、智能化、数字化浪潮的红利,建立起强大的数字技术壁垒。
宠物医疗市场热闹一时,乱收费、过度宣传、小病乱医等“缺陷”也渐渐显露出来,为此相关部门发布了多项宠物医疗相关的规范、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乱象的发生。只不过想要根治乱收费的市场乱象,还需要制定高标准的行业准则,监管之路任重道远。
四、宠物服务:增速快、未成熟
宠物经济产业链上、中、下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上游饲养交易,中游食品和用品,下游医疗、美容、殡葬、保险等宠物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有望成为宠物行业新的增长引擎。
宠物医疗保险、宠物殡葬市场增长速度最快,宠物摄影、宠物寄养则处于发育阶段。
宠物医疗保险主要包括宠物医疗险、宠物第三责任险、宠物托运险等等,其中宠物医疗保险因天价医疗费用最受欢迎。目前,平安产险、太平洋保险、阳光财险、大地保险等保险公司纷纷推出相关保险缓解了饲养员的资金压力,人们对宠物保险的关注度达到顶峰。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宠物保险市场总规模约36.8 亿美元,且预计到2027年,全球宠物保险市场总规模将增加至118.4 亿美元。此外,中国的城镇保险市场总规模约3000亿元,2015年至2020年,宠物市场复合增速达32.8%。
需要注意的是,宠物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而且价格高昂,可供消费者挑选的高性价比品类不多。不过可以肯定,未来随着饲养员保险消费习惯的养成,以及保险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我国宠物保险市场将迎来一片蓝海。
无独有偶,宠物殡葬市场同样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
宠物殡葬火爆一时。眼查APP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我国经营业务包含“宠物殡葬”的企业共有1462家。另外,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未来在2023年左右,宠物殡葬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
市场推行宠物殡葬既有情感因素也有现实因素。
首先,在城市里处理宠物遗骸是一件难事,火化是最优选项。其次,宠物殡葬加盟店成本较低、利润高,创业者比较感兴趣。再有,作为陪伴自己很久的宠物,大多数人都希望可以体面送它一程。数据显示,有53.9%的人愿意在宠物去世后购买宠物殡葬服务。
宠物殡葬的满足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也给投资者制造了一个机遇。只是目前宠物殡葬行业服务水平分化严重,解决方案质量参差不齐,用户评优度有待提高。如若未来行业建立起规范化、标准化的行业标准,宠物殡葬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
五、小结
当宠物产业成长到一定体量后,宠物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限于围绕用品、食品等主业的博弈,开拓更细分的领域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成为另一种成长手段,某种程度上,细分市场也变成为各大宠物企业们的竞争焦点。
2022年,“它经济”稳定增长的迹象很明显。对于老玩家来说,夯实宠物食品产品和宠物医疗服务实力,开拓新的产品线谋求新增长,可保持领先优势;对于新入局者来说,挑选宠物摄影、宠物主题活动等相对空白市场,比硬刚宠物食品巨头、宠物用品巨头,存活率更高。
#专栏作家#
刘旷,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海南三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购团邦资讯创始人、知名自媒体。国内首创以禅宗与道学相结合参悟互联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结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文化以及创新精神。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