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和产品、战略和财略、人力和人本,细扒创业者的知识结构
女排赢了,全国沸腾。不少创业者被女排精神所激励,表示要像几个姑娘一样勇猛去拼。我赞赏这种士气,但对于创业者来说,真正的决胜并不靠壮怀激烈的凌空扣杀,而是要像郎平一样拥有国际超一流而全面的排球技术,以指导自己持续的日常练兵。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业更像是场要求创业者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持续成长。
我见过大量成功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发现他们身上都有着共同的特质: 拥有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任何一个创业者都是某个领域里面的优秀者,但是今天中国的创业环境逼着创业者不能只是在某个领域强,还要有健全的知识结构,才能让企业的竞争力更长远。我总结来说,创业者的知识结构要有三层:
第一层:产业知识和产品知识,这是商业竞争的入场券
当你决定投身于一个行业,你首先应该对这个行业有极其全面的了解。能够清晰地划出这个行业的产业价值链,然后清楚自己处在哪一个位置。这非常重要,决定了你未来的势能。
然而在我过往接触的CEO中,不是每一个都能明晰这一点。这个位置点怎么找?我觉得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所选定的行业还有得做吗?机会在哪里?
19世纪80年代,铁路在美国开始火爆,就像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一样前卫,一时间出现6万多家铁路公司同期运营的鼎盛局面。但后来因为集装箱的发明,海运就成了竞争者,航空也分走了一杯羹,高速公路也来分流……所以各种因素造成全行业破产。
如果你只看到一个行业的表面繁荣就进入,就考虑得太少了。
2、 目前行业里的业务结构合理吗?能否再优化?
拿一个传统行业来举例子,中国的钢铁企业一直非常惨,因为关键的决定因素在产业链上游铁矿砂。进入像这样受限的行业,你可能无力改变什么,所以要三思。
3、 目前行业里的商业模式有没有生命力?如何再创新?
比如花卉行业,这个行业的王者,从来不是花种得最好、规模最大的,之前是掌握了物流控制权的、后来是有品牌话语权的,这两年又有了鲜花包月配送到家类移动互联网产品,就是对这个商业模式的创新。
你能很好地回答其中上述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有个良好的创业根基。
在产品的打造上,你可以同样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 以你现有的资源、人力,能贡献什么产品功能?
- 这个产品功能是否被目标消费者所强需? 比如,智能手机的发明,就抢占了人们对照相机的需求,如果你要打造的产品是成像性能优越的照相机,那基本没戏。
- 产品是否受产业所限制? 比如集装箱,就受物流、港口所限,所以尺寸并不是自己想怎么定就怎么定的。
第二层:战略和财略,是商业航程的指明灯
战略和财略是紧密相关的。
1、战略的构想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你的商业模式是否具备想象力?很多创业者一开始并不是战略家,而是一点点甚至误打误撞做起来,后来才被冠予改变世界的使命。
举个咖啡馆的例子,谈到咖啡馆,你会先想到星巴克,它是以“营造咖啡的气氛”而著称的。而后起之秀85°C很难与其正面竞争,于是在战略规划上走了完全不同的一条路。这个台湾人开的咖啡店总在星巴克对面或旁边,打“比星巴克便宜一点”,它服务不错、速度很快、店面很小,无占位,创业四年利润1亿。这就是战略的成功。
2、战略的逻辑推演力
你的商业模式是否说得通,有多少人愿意为你的产品买单,并且持续买单?如果你具备这两种能力,没有演讲能力也没关系,投资人自然会看到你的产品背后是否会有回报。
3、好的创业者要懂得帮助员工理财。
即让你的员工能在你的平台上赚到钱,这个钱包括短期和长期。短期就是如何让员工发挥能动性,帮助公司赚到钱的同时也帮自己赚到钱,还愿意把钱放到公司。
每个员工正常都有积蓄,他有可能去炒股票、投资、旅游等等,那他是否愿意把钱放在公司呢?如果公司发展得好,公司就是他很好的理财平台。
第三层:人力和人本,有队伍才有机会去拼
创业者千万不要以为找到一个人力资源总监就把人力资源都解决了。很多投资人都说有些初创项目不靠谱,但他的团队是靠谱的。所以,有时候投资人盯的不是你的项目,而是你的团队。
1、人力的知识结构是什么呢?
首先要把故事讲好,让你的团队理解。
其次是尊重人。现在的员工很多都是知识员工,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会是“平台+个人”,其实员工个人也是在平台上进行创业的,所以一个不尊重个人的商业模式绝对不会成立。
最后要敢于招优秀的人。早期不要害怕找到太优秀的人,一定要想想优秀人才的源头在哪里。
2、和人力对应的是人本概念。
一个有人文情怀的CEO一般都不会混得太差,创业者的价值观非常重要,要对人性有所了解。那么,有什么方式呢?我的建议是:
(1)“文与闻” :“文”就是要多看多写,如果你每天只是刷朋友圈,貌似看得很多,但其实沉淀很少。所以,创业者每天要有静静思考的时间,并且要把思考记录下来,一个月之后就会产生不小的作用。“闻”是多听多看,但不是到处混圈子,一定要给自己贴一个标签,然后不断沉淀下来。
(2)“己与众” :“己”就是要有跟自己对话的时间。就像《人类简史》里面提到:人类原始部落基本上只有150人。其实延伸来看,一个“部落”的这些人就会帮助你搭建知识结构。
(3)“博与微”: 翻译成西方语言就是T型的知识结构:“竖”是核心,可能是产品知识、对产业的理解;“横”的部分就是战略模式、团队等等。
我特别佩服福尔摩斯,虽然他是一个生活白痴,但他记住了无数的生活知识,因为福尔摩斯的脑袋里有很多格子,可以把各种知识放进去。
作者:王玥
来源:【微信公众号:玥堂主(yuetangzhu)】
版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请联系主编QQ:419297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