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了,互联网巨头们的那些“爱而不得”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辑导读:2021年已经过去了,回顾这一年,互联网圈子经历了几番“动荡”,各个巨头们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本文作者梳理了2021年互联网巨头之间发生的大事,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了,互联网巨头们的那些“爱而不得”

2022是一个堪称完美的对偶性数字,下一个更完美的对偶性要再等200年。

可在论日按月计算的互联网,很多事情坚持了几年,就已经算很漫长的时间了。所以,很多互联网大厂的“执念”就看起来很感人,同时做不好也令人费解。

毕竟这些大厂都有雄厚的资金、巨大的流量,以及强大的技术实力,进入很多业务领域都将是降维打击。但从现实来看,不乏口号喊得响,业务表现却乏善可陈。“基因论”已经无法解释,更复杂的原因,也只有互联网巨头们自己能给出答案。

01 字节跳动:做不好的中视频,转瞬熄火的卖房梦

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最大的困惑可能是有些产品明明逻辑类似,可就是做不好,比如擅长短视频却做不好中长视频,西瓜视频就是这类困惑的产品代表。

中视频是个没有准确定义的产品,内容时长和PGC、PUGC等模式,也都无法准确描述。但中视频却成为西瓜视频的倚重。这不难理解,在狂买版权,以期和优爱腾竞争的路线,被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否定后,做PUGC对标B站,却没有好的社区基因,留给西瓜的突围路线已经不多,中视频看起来还有希望。

但西瓜视频2020年末发布的20亿扶持创作者的政策,并没有掀起什么水花。有创造者告诉Tech星球,资金多用到签B站UP主方面去了,后续运营激励更多是流量包。所以2021年末,字节将西瓜视频从今日头条挪到抖音事业部,希望用6亿月活的抖音带动西瓜的增长。

从Tech星球获得的数据上看,抖音里的中视频多是1-5分钟,目前100条视频1分钟以上视频的填充率是4%,比例比去年高出2倍。在2021年末,中视频已经帮助抖音积累了月度60万的以上创作者,未来甚至计划将中视频作为抖音的独立视频入口。

然而,初期流量灌溉容易,后期如何自主增长才是真正难题。目前,抖音日均时长110分钟,其中直播时长占据17-18分钟,推荐信息流占85-88分钟,留给其他项目的时长没有多少。能帮助西瓜视频多久,是个疑问。

西瓜未来的更大难题是,中视频的标签属性不明显,与抖音的内容区分不显著。如果抖音的中视频未来很火,那西瓜存在的意义还有多必要,其实也很难回答。

另一方面,字节跳动在2021年可能还有一个“野心”,刚准备大施拳脚就“熄火”了。

很多人知道,互联网第一大成交额平台是阿里巴巴的8.11万亿元(2021财年),而第二大成交额的平台其实不是京东,拼多多,而是贝壳的近4.6万亿元(2021年上半年2.3万亿)。而且整个房产市场高达350万亿左右,贝壳的每年交易额也只占市场的少部分。

所以阿里推出了天猫好房,狙击腾讯+贝壳。而字节跳动,对于房产交易也非常上心,毕竟张一鸣2009年创业做了九九房。2021年卷土重来,字节将很多创新业务剥离出来,变成垂直行业产品服务中心,加注番茄小说、幸福里、住小帮、懂车帝等业务。

其中,幸福里成立于2018年,2021年幸福里通过收购壳公司拿下了房产交易从业资格证,又入股麦田房产20%股份,看起来很有雄心壮志。

但2021年末,幸福里突然传出多地裁员的消息。据悉,没有房源可卖是核心原因。这也不难理解,房地产行业存在结盟的现象由来已久,链家和58都分别有大量的中介公司合作,字节走向线下,难以瓦解两大联盟对市场的控制,张一鸣的卖房梦不得不搁浅。

02 腾讯:跨不过的信息流,得不到的短视频

腾讯PCG相当于是内置的小字节,在这个2万多人的事业群中,字节的主要产品都可以一一找到对应。

2019年5月,腾讯整合QQ看点、QQ浏览器信息流、天天快报三款产品,希望能够打造出一款强力的信息流产品,似乎是对天天快报的最后救赎。

此前腾讯看点公布的用户数据,是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日活用户为2.4亿。看起来数据不错,而且看点还获得腾讯高层嘉奖。但这个业务,有内部人士告诉Tech星球,早期的流量是QQ引流,以及QQ浏览器捆绑下载获得的用户,所以公布拥有数亿用户,但整体发展并不好。

在2021年2月17日,原腾讯看点总经理杨达志离任,转岗至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担任港澳台及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内部人士向Tech星球也提到,“有一些人没活干,整个团队移走干别的。”据其介绍,腾讯一般不裁员,调整优化更多见。

算上微信“看一看”、以及一些早期的天天快报等尝试,腾讯在信息流领域一直不出成绩。整合搜狗后,腾讯成立了信息平台与服务线。腾讯仍没有放弃信息流,好在如今打赢今日头条、手机百度也不是什么紧要的战略任务。

但对于腾讯来说,短视频这个赛道,还是万万不能失败和放弃。

只是,这个重任不能由微视完成了。如今并到腾讯视频团队的微视,已经出现了人员优化的情况。内部人士告诉Tech星球,一开始有转正HC,等到8月份(2021年) 时,传出来合并后又没有HC了。

对于内部人员来说,腾讯短视频的打法还是没有找到方向,是像抖音一样大规模引入公会填充内容,还是走快手的真实生活记录,都没有明确路径。甚至腾讯PCG的中视频内容,也不依赖微视渠道做宣发。据内部介绍,2020年做了个互动剧叫《魔玉玄奇》,就在B站还反响不错。

对于腾讯来说,微视还有推动其发展的意义。在二创剪辑被优爱腾集体“诉讼”后,这些内容还是需要有落地的平台,腾讯视频授权微视就是比较好的内循环策略。另外,在抖音推出付费短剧项目后,腾讯中视频的“十分剧场”,在微视中也是个较好的推广渠道。

微视还有存在的必要,只是腾讯的短视频梦想,可能还得靠微信视频号实现。时代数据显示,视频号日活已达到 4.5 亿,较2021年初增长了50%。依靠微信的全力导流,视频号的增长得到了保证。

然而,用户时长才是决定腾讯短视频梦想成功与否的关键,当字节跳动不再抢走用户注意力,腾讯才可以安心度过下一个10年。只是在1月6日举办的2022年微信公开课上,腾讯并没有公开视频号的数据,视频号的用户时长还是个疑问。腾讯的短视频梦想还需要等待答案。

03 阿里:扶不起的大文娱,撑不起的本地生活

阿里一直有两块心病,一个是大文娱,一个是本地生活。两块业务都是收购而来,都是一直坚持重资金投入却不见业务好转。

先说阿里大文娱,在虾米音乐关停后,阿里大文娱的音乐事业近乎止步;大麦的股份从优酷变为100%的阿里大文娱后,重要性得到提升;最核心的优酷,在优爱腾的竞争格局中逐渐掉队。

据悉阿里大文娱总裁樊路远曾在内部打气,明确了优酷要以“Netflix+YouTube”的模式,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内容竞争与亏损压力。“如果纯会员模式没有办法把商业模式壮大起来,那么必须做短视频;Netflix就是会员收费模式,YouTube就是广告模式,这个非常清楚。”

回头看,2021年,阿里大文娱第四季度优酷平均月活用户达到2.8亿,同比增长30%,而平均月付费用户也达到了1亿。用户数和会员成绩看起来不错,只是细分析看,这些会员有多少是88VIP会员的贡献,未来还能不能持续就是个问题。

优酷还得回到加强内容制作的路线上,以此来争取用户。

2021年爱奇艺与腾讯视频合作的《庆余年》,虽然因为超前点播被用户疯狂吐槽。但二者有好剧也有合作,凸显优酷的落寞。而腾讯最近热播的《雪中悍刀行》便是阅文集团的IP,IP转化和复用渐入正轨。对比来看,优酷和书旗小说还没有类似的火爆案例,阿里大文娱内部并没有形成飞轮效应。

当然,更大的问题还在于B站、抖音、快手的竞争威胁。B站的自制剧能力自不必说,抖快的自制综艺和自制短剧能力也在快速崛起。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快手短剧用户平均日活跃用户超过2.1亿。

樊路远也清晰地认识到这点:“东汉末期最牛的三个人是袁绍、袁术、刘表。都是地方大军阀,兵强马壮,有点像长视频领域的“优爱腾”,但千万别被后面的曹操、刘备、孙权给灭了,看看现在的抖音、快手和B站。”

2021年,阿里本地生活的补贴强度一直很大,但却无法逆转市场的份额颓势。新接任阿里本地生活CEO的俞永福,刚上任后以班长的身份发了内部信,信中提到本地生活是即时商流和即时物流双轮驱动的业务,而当前遇到问题的本质是组织能力建设不达标。“造渔船/开渔船与造航母/开航母不是同一纬度的事情。”

如果说得更露骨一点,便是阿里本地生活的2万多人没达到相应的成绩,效率不行。裁员是解决效率的直接粗暴手段,不过饿了么否认了裁员传闻。但对商务团队的调整,其实俞永福已经悄然展开,目前正在部分推进饿了么、淘鲜达、共享零售的BD三合一。

对于阿里本地生活来说,俞永福可能已经意识到,支付宝给再多流量,饿了么也无法扭转落后的局面,高管率领的团队战斗力始终是个问题。所以,俞永福开始打造阿里本地生活的地面BD铁军,一城一城的抢回市场份额,与美团的这一战考验耐久力。

第二阶段则是,推动俞永福领导下的LBS(基于位置的服务)产品整合,高德、饿了么、口碑等等,此前高德有很多POI也向美团、携程等合作方售卖,付费植入第三方的各种服务。后续可能逐步会替换成自有业务,或许意味着高德达5亿日活的流量不再外流。

这也是阿里本地生活的最后机会,不求比美团占据优势,能够平起平坐就算成功。

04 百度:直播业务受挫,游戏难以养老

百度近期的动作,不可谓不大,开源节流同步进行。

一方面,把养了7年的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IDG)转入新的全资子公司,并定下需要达到的营收指标,开始要自负盈亏。

另一方面,对本该盈利却亏损的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动刀,直播和游戏成为主要调整的业务。

外界盛传百度此次调整,是因为“收购YY暴雷”。从年终的YY盛典热闹程度看,确实不像业绩急剧收缩的样子,但预计整合的效果没达标,是大概率事件。这从百度派到YY总管的高管曹晓东离职,以及YY原COO 张莹的离职中也可见一斑。

2022年百度势必会对原YY以及百度直播团队大整合,将不同的管理势力凝聚到一起,为接下来的产品和业务快速融合创造基础。通过直播加强业务货币化能力,这是百度当下比较能直接提升营收的手段。

百度直播也并非没有机会,有百度直播的知识博主告诉Tech星球,搜索和推荐双全权重是百度直播的特色,很多直播回放过了很久还有人看。而且,百度直播也并非要颠覆抖音和快手,自身稳定2-3亿的月活就可以创造不菲的营收。

游戏业务也是这次调整的重要业务。很多人会惊讶,原来百度也有游戏业务。百度对外界提到:只是对教育和游戏等个别业务的小规模调整,涉及少量人员流动。百度确实有游戏业务,只是以前做平台,后来做发行,自研中重度游戏几乎没有启动。

游戏也算是百度的一个遗憾。国内一直没有类似Steam的综合游戏平台,而国内游戏市场的PC年代,众多盗版下载网站是国内玩家获取游戏的途径。可以说,百度有机遇做成这一项目。可能自研游戏不给力,也可能是腾讯游戏太强大,百度游戏并没有做大做强。

数据显示,Steam在2021年的月活达到了1.2亿,氪金能力也十分强悍。百度游戏却走向调整的路线,没能成为百度的养老业务。

05 美团:零售攻不进社区,出行蓝图画不好

对于美团来说,通过强大配送体系展现的万物到家能力,这也是阿里最为忌惮美团的地方。

过去,美团和阿里虽然都是电商形态,但美团是非标品的服务电商,阿里更多是标品的商品电商,二者还是有明显的界河。但阿里用饿了么牵制住美团,美团却没有手段反击阿里。在社区团购业务赛道遇冷后,美团一直希望做大闪购和团好货业务,不仅能提升自身业务的天花板,也能将自身业务触手伸入阿里腹地。

2021年10月,京东上线“小时购”,阿里的同城零售业务并入本地生活,都与美团的闪购业务形成正面竞争,“近场电商”的概念被大规模提及。据36氪报道,美团闪购2021年8月份的日单量已经达到300万,而王兴则计划将闪购日单量做到1000万单。

要达成这一目标,关键是接入更多的商超便利店。“百城万店”、“万店到家”,美团对闪购业务提出过很多口号,只是接入商家的进展并不顺利。美团吸纳B端商家的推介逻辑是:未接入前只有1.5公里内的客户,接入后3公里、5公里都会有分别涌入几万人。

但从平台来说,社区团购的次日达生意模式,才有利润可图,小时达的配送成本比较高。而且闪购为了每单盈利,只能提高客单价,甚至要高出外卖的客单价,毕竟标品的利润率更低。这就造成消费者的消费动力不高,所以美团的闪购,其实还没有最好的解题思路。

团好货与拼多多的快团团业务模式类似,美团虽然做了团好货的独立APP,但一直没有大规模做供应链。美团的零售业务,始终在社区外徘徊。

对于美团来说,出行也是一直没放弃的梦想。

在2021年滴滴App下架至今后,美团出行也曾推出大规模补贴网约车的动作。根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显示,11月份滴滴的日单量依旧保持在2000万单左右。美团的日单量刚好够到30万,较上月完成了43.5%的涨幅。

补贴获得了大规模的增长,但这个增长距离滴滴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同样在电单车以及共享单车领域,滴滴青桔和哈啰都获得了新一轮融资。美团单车业务依靠集团输血,业务一直处于追赶状态。

美团出行蓝图难以实现,对于美团来说也不是紧要任务。毕竟平台新定位是“零售+科技”,可能让零售业务走进社区,才是美团当下更在意的事业。

06 京东:装不进的科技内核,沉不下的市场份额

坦率说,2021年的京东发展堪称逆风飞翔,在反垄断彻底结束“二选一”后,京东电商发展强劲。曾经刘强东亲自带队都做不好的服饰等业务,也在2021年取得新品量为去年同期的15倍,全新入驻品牌量较10月日增长超10倍的成绩。

但对于京东来说,仍有其“Growing Pains”,此前刘强东在接受自媒体人吴晓波采访时说道:“因为投资物流就停掉了其他投资,支付、云计算是错过的机会。”但京东并非没有弥补,京东白条金条业务 ,构成了京东科技(原京东数科)的主要营收;京东云在更换了三任负责人后,随着中欧商学院毕业的高礼强上任后,不偏技术更重市场的路线,内部消息京东云已经盈利了。

但对于京东科技来说,还是太迟了。2021年3月冲击IPO失败后,京东科技的科技含量几何,就备受市场质疑。这与京东云的规模太小,以及AI技术缺乏缺少落地场景有关。毕竟2019年,京东数科宣传AI养猪还有人关注,2022年,智慧城市拿下多少订单,多少企业用你的云服务,资本市场看的是这些实际内容。

在京东物流风光上市后,京东科技在科创板还停留在已问询的状态。更为关键的是,京东也没有自己的“达摩院”,在AI芯片、自动驾驶等科技领域也没有做投入。对于京东来说,科技这个桂冠还是难以带上。

与此同时,京东零售的新形式电商探索,也一直波折。如何获取下沉市场流量,京东最可靠的手段仍是微信九宫格。但这一入口价格也不菲,尤其在腾讯撤股京东后。京东也做过很多尝试,面向3-6线城镇人群的京东极速版,整合了内部社区团购业务的京喜拼拼等,就是京东探索下沉市场的触手。

京东内部运营人员告诉Tech星球,每周都会固定勾选极速和京喜等渠道做产品促销。在他们看来,和京东主站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活动做得多点。倒是最近京喜拼拼着重做得农产品业务,对于京东的业务模式还是有挑战。农产品就不能再进京东的仓库再销售,农产品多在供应链上待几天,损失率都惊人。

但京东必须做好农产品,才能真正走向下沉市场,这也是京东7亿美金投资兴盛优选的原因。京东的自营(也有POP模式)模式天然不利于下沉,毕竟某电商平台利用社交流量做白牌的模式,京东学不来。京东需要慢慢沉到下沉市场,并完成用户的消费升级。

 

作者:杨晓鹤,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

本文由 @Tech星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