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如何避免沦为业务方的工具人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辑导读:很多产品经理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需求,画原型写文档,开发评审,验收上线的重复性工作,成为一个做需求的工具人。这样日复一日的工作,很有可能会走向一个困局。如何打破这样的局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你分享。

产品经理如何避免沦为业务方的工具人

作为产品经理,你是否正在经历着或者曾有过这样的困惑:

在团队中充当支撑者的角色,对核心业务的决策没有话语权,感觉自己更像是业务方随意调用的资源,业务方指哪你就打哪,对自己工作的价值认可很低,没有成就感。

然后每天重复着接需求,画原型写文档,开发评审,验收上线的重复性工作,成为一个做需求的工具人,看不到出路…..

说好的产品经理能改变世界呢?

那么,要如何走出这个困局,避免让自己沦为业务方的工具人呢?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点启发和动力。

首先,我们还是来先思考一下上述问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在团队中充当支撑者,对核心业务没有话语权——本质上是因为产品经理的产出内容(产品功能)不是决定业务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更多的是赋能作用。

比如电商、知识付费、在线教育这样的行业,为用户交付的核心价值是商品,是课程,决定用户是否到你这消费的是商品/课程质量是否足够好,性价比是否足够够高,物流是否足够够快,售后服务是否足够让人满意。

至于APP、公众号只是作为传递价值的载体,让用户用得更方便,体验更好,至于功能是否足够完善,交互体验是否流畅易用,似乎不是关键。

更何况互联网发展了那么多年,在功能体验上早已十分同质化,各家的APP相似度极高,功能体验上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而绝大部分的产品经理,尤其是刚工作不久的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就是围绕着APP、H5做需求,做功能,为业务的正常运转提供支持 。

所以才会导致产品经理很多产品经理觉得自己被业务方牵着走,被动着接需求,做需求,对自己的工作价值认可度不是很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往更深一层思考一下:产品的定义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一下百度百科对产品的定义:产品是指作为商品提供给市场  ,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简单来说,产品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而很多刚入行的产品经理会觉得,做APP做功能,就是在做产品,实则不然。

很有可能你所处的业务,真正为用户解决核心问题,提供核心价值的,并不是APP,而是其他东西,而APP只是作为载体,连接用户和解决方案,提升效率。

换句话说,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经理,你做的也不是真正意义的产品。真正的产品经理也许是内容运营,社群运营,商务?

于是,我们很容成为被动接需求、做需求,感受不到任何价值感的那个人。

同时,如果不主动从更高的维度去思考,对业务输出有价值的建议,很容易陷入了接需求、画原型、写文档,和开发扯皮的低价值重复性工作中。

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对个人成长帮助不大的事务里,每天感觉自己做了很多事,但是好像又都是不重要的事,变得越来越迷茫。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1、不要将自己的定位局限于一个产品经理,试着站在比产品经理更高的位置上去思考问题,建立全局观。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现在的互联网,很多行业都是业务方来驱动的,产品经理在整个链条中,只是负责支撑和协调,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如果你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局限于产品经理,就很容易让自己只做产品经理的事情,视野将会变得很狭窄,看不到全貌。

你要学会站在更高的维度上思考问题,产品经理再往上一个维度是业务,业务再往上一个维度是公司,公司再往上一个维度是行业,行业再往上一个维度是国家政策。

比如站在你所在业务的业务负责人的角度,甚至站在整个公司的CEO的角度,去思考:

业务的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是什么?

实现目标的关键策略是什么?

当前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目前公司在整个行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最新的政策将会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是否有红利可以抓住…..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第一能让你的视野变得更全面,更开阔,帮助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想得更全面,避免因为长期沉浸在画原型、扣交互这些细节中,而忽视了更有价值的思考,这是你从一个产品经理不断成长、进阶,承担更大的角色的必经之路。

第二能让你从全局中看得更清楚,产品经理在整个业务链条中的定位是什么样的,基于你的定位,长期来看,你努力的方向是什么?短期来看,要怎么做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三能让你更了解业务,从而有机会为团队贡献不限于产品经理所能贡献的价值,从而让你个人的价值更大,当你个人的价值更大,所带来的好处想必不用多说你也会知道。

2、将重复性的工作模板化,尽可能压缩花在低价值工作上的时间,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做能更有价值的事。

比如画原型,写文档这件事,很多产品经理工作第一年和工作第三年,画原型写文档所画的时间是没多大变化,刚工作的时候怎么画,工作许多年还是怎么画,没有迭代自己的技能。画原型这个事,我们可以思考的问题是:

有哪些组件是我常用的,我们不能单独抽离出来,方便调用,而不是每做一个需求就画一次?

有哪些颜色是我常用的,我能不能收藏起来,下一次随时使用?

文档的注释,哪些是开发想要看的,哪些是没必要写的,能不能将文档做到尽量的精简又能把有效的信息传达给开发?

甚至现在你所用的工具,是不是效率最高的,如果不是,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

比如验收,有没有建立一个固定的,高效的验收流程?比如验收前先,先罗列好重点要检查的功能逻辑,然后思考怎么测试可以一次同步测试多个功能,保证又快又准?

总之,就是将那些不得不做,而且每天都要重复做的事情,想尽办法效率最大化,从而将自己从重复性的低价值工作中解放出来,去思考那些更重要的事:

比如你的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实现目标的关键策略和行动路径;

比如当前团队或者业务发展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

3、培养成长型思维,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复盘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团队中没有话语权,不被重视,起不到主导作用,本质上还是因为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还不够,创造价值的能力不够更往深一层,是自身的认知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习,不断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

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最有效的办法是从实践中去学,看再多的书,学再多的课程,都没有去经历一个完成的的项目成长得更快。

我们要带着学习的心态,去做每一个需求,每一个项目,然后通过复盘去发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在复盘的过程中,可以思考这些问题:

  • 在做的过程中有哪些事情是我做得不够好的,如果再做一次我该怎么做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 哪些事情是可以做成标准化模板帮助我提升效率的?
  • 有没有什么方法论可以沉淀下来指导以后的工作?
  • ……

总之,复盘的目的,是让自己过去的每一天、每一次行动、每一个任务都变成自己的养分,把它们吸收,化为已用,让自己比起过去的自己,再多迈出哪怕一步的距离。

永远从过去获得力量,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这才是复盘的意义。

以上,就是我想到的几个建议,希望它能帮到你。

 

本文由 @杨荣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