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产品设计案例反思:场景重于逻辑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fansi

先给大家做个测试,根据下图的流程,最后一步应该返回哪个页面(为了更能体现效果,建议大家拿出手机跟着步骤做):

IMG_0844

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做一款IM产品时遇到的,为了说明该问题的广泛性,就拿微信举例子了。开发GG完成了版本的交付,我们正在验收产品,到处开始找碴,突然一测试妹纸跑过来说有个地方有问题,然后她一步步的演示给我们看:先从通讯录随便找个联系人,然后进入该联系人详情页面,再次点击“发消息”按钮进入聊天页面,然后她问我们:“在聊天页面点击返回应该返回哪个页面?”我们几个想都没想,下意识的回答到:“当然返回之前的那个页面了。”

然后妹纸细嫩的食指一点,这时候奇迹发生了,结果如下图:没有返回之前的页面,而是返回到了消息列表页面。

结果

我们几个愣了愣,然后快速把PRD文档和交互稿都翻了出来,“到底是开发开发错了,还是我们设计错了?”。压根儿没想过这么做是对的,因为从哪儿进肯定从哪出,返回肯定返回上一界面,正常的逻辑都是这样的。然后发现交互稿也是这么设计的,接着快速把手机拿出来打开微信(因为当初就是抄的微信的,现在怀疑抄错了),我们又愣了,微信也是这么做的,虽然返回按钮写了“微信”两个字,但是没啥用,第一反应还是返回上一界面。

“微信出Bug了?” “微信的设计也不一定合理吧?”各种猜疑慢慢浮出,甚至差点脑袋一拍决定改了(难得产品、交互、视觉、测试的意见如此统一)。还好改之前多了个心眼:“为啥微信用了这么长时间,从来没发现这儿不合理啊,感觉完全是无缝衔接的,一点疙瘩也没有哈?”

继续分析,根据我们的设计来,优势有两点:

  • 符号逻辑和用户预期,从哪儿来,当然从哪儿出,形成闭环;
  • 如果我想给第二个用户发消息,更加方便,因为返回的是用户详情,再点一下又回到通讯录了。

微信这么玩好处在哪儿了:用户可以快速回到消息列表,不需要一步步返回。

如果仅仅分析到这儿,感觉微信这么设计还不具较强的说服力。

现在开始回到场景吧:小明好久没跟小红联系了,最近怪想她的,于是小明准备找她好好聊聊人生。首先小明进入通讯录,然后找到了小红,点击小红后进入小红的详情介绍,然后又点击了“发消息”进入聊天页面开始跟小红畅谈人生。最关键的来了:小明和小红畅谈了好久,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完全没话说了,这时候小明如果还留着微信app里,他下一步可能想干嘛了?

  • 再找小花聊聊天? ——聊了这么久也该累了吧,如果跟小花经常聊天的话,应该不需要到通讯录再去找小花了,入口太深要点击很多次,直接在消息列表找小花聊吧;
  • 看看有没有其他人找我? ——回到消息列表;
  • 看看群里有没有什么八卦和段子?——回到消息列表;
  • 看看公众号,学习学习?——回到消息列表;
  • 刷刷朋友圈?——消息列表是一级tab,更快速;
  • 其他?——好像回到消息列表优势更明显哈;

回到现实场景后,好像确实是这样的,难怪用了这么久的微信都没发现这儿有坑。现在两种设计方案再进行对比的话,从逻辑上来讲,确实是返回上一界面更胜一筹;但是从用户场景来看,明显微信的方案更符合习惯和自然。后来我们又把来往、易信陌陌拿过来试了下,也都跟微信一样(不排除相互抄的可能),看来这么多的产品决策都是:场景重于逻辑。

到这里终于有人开始支持微信的方案了,但是几个人意见还是不一致,仍有人觉得方案一更好。于是,我们做了这件事:写了个简单的用户测试案例,找了几个其他项目组的GG和MM试了下,结果大获全胜。

场景重于逻辑,其实用户真的没有我们想象的聪明,有时候他们压根儿没有逻辑。测试过程中,我们问了几个人:你觉得返回之前的那个页面怎么样?  “之前是哪个页面?” …

 

本文由 @BingoSun 原创投稿,并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