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好产品”和“坏产品”的定义,我这里有两个方法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好产品并不等同于成功的产品,这里的好是单纯从产品设计角度而言,一款成功的产品还要满足五个条件:高频、痛点、刚需、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靠谱的团队。

关于“好产品”和“坏产品”的定义,我这里有两个方法

第一次写文章,希望先博得自己喜欢,再获诸位朋友的好评。

有一个姓罗的胖子曾经说过,商业模式本质上只有两种,一种是“修路-架桥-收费”,另一种是“来料-加工-卖出”。前者是画一条线(平台),后者是做一个点。我今天要分享的是如何去识别这个点是“好”还是“坏”。

从事互联网行业,必不可少的节目是参加行业论坛,每逢此景,必有探讨:xx产品怎么样?能活吗?能火吗?

在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对于产品“好”和“坏”的一些辨别标尺,不敢说对,欢迎同行互相交流讨论。

俞军老师常说,做产品的人首先是用户,要站在用户的角度看待问题,专业名称叫做“同理心”。我认为做产品和辨别产品都是这个道理,都需要切换不同的角色视角去多维度了解观察。这里最突出的就是两个角色视角:用户即产品使用者,产品同行即专业拍砖达人。用户的视角感性,没有逻辑,受情绪波动较大,今天心情好,觉得产品哪里都好用,满屏幕都是阳光灿烂。专业的视角,天生的拍砖党,高度强调逻辑,不仅思考用户的定位、使用场景、操作路径,还会细究界面交互、体验心理、可能存在的商业模式等。我下面介绍二种宏观维度的辨别方法,诸位共同探讨。

一、根据不同类型产品的核心价值进行评判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产品分为四类:运营驱动型、体验驱动型、技术驱动型和资源驱动型。

运营驱动型:交互敏感度低,效率敏感度高

15年大量涌现的O2O风口,就是典型的运营驱动型产品。比如滴滴打车、河狸家、e袋洗等,这类产品对界面交互、产品体验和UI设计风格要求不高,重点针对讨论产品的内容充实度、流程的完整度和线下执行服务的效率。这类产品最初的价值是凭借联网优势(通过扩大使用群体来无限降低产品边际成本)来更高效完成原本存在于线下的用户需求,所以效率为王,产品体验上容忍度高,对细节敏感度低。

这类产品我们要关注三个指标,拿下这三个指标产品角度已经很完美,但是还需要看商业模式和时代发展脚步,要是映客出现在2011年,产品再完美也不行,国民基础网络设施条件不具备,2G时代直播看满屏幕的雪花。

以滴滴打车为例(本来想举uber,最近丑闻闹心果断支持国产):

(1)内容的丰富程度: 主要包括服务提供者(司机)的数量、接单执行的响应速度、用户评价体系的完整度、产品口碑等,目的是帮助用户更快速的完成满意度高的决策。

举个例子:上周五晚上8:30 ,在南山科技园门口打车,附近10km之内都没有滴滴司机在线,我打不到车,11点踩着小黄车回到家。晚上滴滴推送消息告诉我,新版上线,沿用了Facebook的交互方式,Airbnb的信息层级架构,苹果首席设计总监设计的产品界面,然并卵,我依然踩着共享单车回的家,我的需求没被满足,洗完澡卸载滴滴。

(2)服务响应效率: 南山科技园产品狗,周五晚上8:30下班打车,发布打车需求,45分钟后某日产天籁司机接单,又一个45分钟后,司机到南山科技园门口。果断卸载,自己骑昨天的小黄车回家。要提高服务响应效率,产品需要在服务流程和服务者数量以及地域分布上合理规划。

(3)O2O线下转线上的服务质量: 有打车需求的产品狗,周五晚上下班后,打开滴滴APP,要能迅速完成输入目的地、定位起始地、完成订单提交的步骤,这是操作流程的优化,用户使用产品的学习成本几乎为零。

体验驱动型产品:交互敏感性高,有逼格是吸引点

这类产品最常见的是内容型平台、社交类平台。比如MONO、简书、Snapchat、小而美的好奇心日报等,在小密圈得知冯老板的新产品就是偏资讯阅读类的叫Readhub。

对这类产品而言,天生就需要产品经理开脑洞,创新,创新,创新,在合理的范围内创新。比如微信摇一摇的“来福枪”,探探的“左右滑”,Snapchat的阅后即焚,好奇心日报的卡片式信息流。

对于这类产品好坏的判断可以从下面三点来考虑:

(1)产品自带的人群属性: 豆瓣的文青文化,知乎的高知氛围,快手的尬舞社群等,产品一旦形成固定的文化属性,就难以摆脱,这也很好的解释了拥有庞大用户基数的豆瓣时常苦恼变现问题。犹记每逢豆瓣改版,一大群青年才俊们就会疾呼最后一片纯净的精神角落被遗失。

(2)产品形态的创新: 早期产品在进行冷启动时要有足够吸引原始用户的创新点,比较容易突破的就是交互方式。比如突然在移动端大火的卡片式布局,几乎所有APP都在使用卡片式布局,更有甚者PC端也是卡片式布局。

(3)极致的产品体验和死扣的细节处理: 做新闻资讯的36氪是我之前比较喜欢的一款产品,文字、段落、间距和图片排版看着比较舒服,阅读体验不错。现在改版后的界面,嗯,不作评价。

技术驱动型产品:效率和算法并驾齐驱

这类产品大部分为工具类产品、推荐服务类产品和智能类产品,比如搜索引擎类百度、谷歌,语音助手类搜狗、科大讯飞,内容分发平台今日头条等都算。

对这类产品,我们关注下面三点:

(1)在保证技术实现的同时,提供完整的用户体验路径。 (技术同学多站在技术角度考虑问题,较少关注用户使用体验,特此强调)

(2)结果准确度与耗能投入产出比: 准确度可以指搜索结果的精准匹配,也可以指今日头条个性化推荐内容与用户期望内容的适配度。耗能投入产出比主要是针对智能时代,斥巨资改造的智能系统是否真的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带来智能效应,而不是为了智能而智能。PS最近在看百度出的智能时代,推荐一看,以后的产品会建立在何种载体上我们无法预料,提前买好站台票,可以一窥变革猜想。

(3)针对服务企业级的产品,效率和成本是关键: 16年涌现的大批Saas产品,就属于这个范畴。举个最熟悉的例子:百度凤巢广告,CTR预估模型技术,让被服务的企业客户在众多的广告产品中以更高效的方式近可能的降低获客成本,能帮助企业省钱并提高效率,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资源驱动型产品:获取资源的能力

这类产品没啥好说的,要么有亲爹亲妈(集团旗下母子公司),要么干爹干妈实力雄厚(投资入股战略同盟)。

当然资源也有区分,一类是天生自带垄断性资源,还有一类是通过经营和资本助力筑起的市场壁垒。

举两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12306,国民必备APP,唯一一款在装机用户数、活跃用户数、变现能力上与微信、淘宝抗衡的软件。脱胎于中国铁路运输集团,充分利用公共出行资源,完全垄断铁路出行市场,前两年看到铁路货物运输也推出一款类似的兄弟产品,产品体验不作评价,只希望这位“大爷”在出行高峰期时能合理协调运输载体,尽可能满足大众的出行需求。

近两年阿里系和腾讯系扶持的业务生态链也是典型的抱团交换资源的案例。“聚划算”,阿里妈妈的内孵产品,背靠庞大的资源网络,刚出茅庐就在实体商品交易上创下新高。

二、依据用户的数据和第三方评价来判断

产品都有自己的使用人群,根据自己不同阶段的业务需求来提炼不同维度的数据判断产品发展的健康度。常规的就是PV、UV、日活跃、月活跃、日留存、周留存等,不同的产品可能对数据的要求不同,我们产品就需要在用户的操作路径上埋点进行事件触发,获取我们希望得到的用户行为数据。

第三方评价例子忒多,比如苹果官方商店对某款APP应用的评分等,不一一列举了。

总结一下:

上面两种方法是常规套路,就个人感受而言,评价产品好坏需要回归用户的使用场景,看产品能否合理解决用户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当然不能是伪需求,然后就是产品体验是否达到让用户爽的性感指数(评价用户使用产品后爽的程度)。

好产品并不等同于成功的产品,这里的好是单纯从产品设计角度而言,一款成功的产品还要满足五个条件:高频、痛点、刚需、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靠谱的团队。

最后补充一句关键的话:

我说的都是错的,因为不一定适合你。

 

本文由 @大井盖先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随意打赏

产品的定义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