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线的学前教育,也逃不开无奈的“卷”?
编辑导读:电视剧《小舍得》的热播,让“鸡娃”的热度一浪接一浪。本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线上学前教育也被焦虑的家长纳入教育计划。本文作者对此类现象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哎~你听说了吗,说是线上学前教育要整顿,我今天扫了一眼新闻,啥情况呀?”
“要咋整顿?我刚给我儿子买的课,不会受影响吧?”
“我看新闻了,说是说好几个APP都下架了。要我说这就是净整没用的,别说清理不干净,就是线上整顿干净了,能拦着人线下上课啊,大城市上幼儿园连家长都要考试,咋不管管?”
这几位宝妈们讨论的“整顿”,指的是教育部在3月份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其中有一条重点内容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
一句话,很多APP都已经“中了标”,所以整块整块的内容下架、改名也是可以预见的。或许这样的情况,在一二线城市家长的眼里,影响未必有多大,因为除了线上教育,他们的选择还有很多。但是在“十八线”乡镇的家长看来,这事情却有些棘手了。
一、“十八线”家长的学前教育心态
在托克托县新营子镇某自来水公司工作的赵妈妈,一开始看到新闻时就有些慌乱,因为她刚给孩子买了某学前教育APP的三科体验课。有两科的快递刚到还没拆,班主任的微信也刚加上,谁知就听到了“市场整顿”的消息。
当然,她不是怕损失多少钱,毕竟几十块钱的体验课对她来说确实不算什么。这个价位对于“十八线”的普通家庭来说,也能负担得起。
主要原因,还是怕孩子学不成这个班了。提到这里,似乎有点“卷”的味道了,其实赵妈妈还真不是“鸡”娃的家长。买APP的体验课,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
偶然因素,是她此前无意中点开了微信朋友圈的APP广告,看到不贵,就买单了。甚至是后来和班主任沟通才知道,课程适合3-4岁的孩子,而她的孩子才2岁半。
必然因素,是她其实早都想让孩子学点儿什么。眼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绘本不读、早教没上,待在家里只是“瞎玩”,她就想着该给孩子“整点新鲜的”,这时候朋友圈天天都能刷出来的广告,也让她眼前一亮。
当孩子的学习材料到了之后,赵妈妈只是好奇的打开,跟孩子玩了一会就放一边了,过了一周多,下载完APP准备上课时,她才正儿八经的研究了一下。
让她有些烦躁的是,“学个课,花样儿还贼多。一会整个开班仪式,让孩子们做自我介绍,一会孩子学完后还要写作业让老师评分,还得分享发朋友圈赚个积分,如果忘记了班主任会私聊提醒你,做好了第二天还发表扬榜,我儿子也就是啥也不懂,真明白的话都得给他整焦虑了。我真是花钱买罪受,提前感受了被孩子班主任支配的恐惧。”
说到焦虑,这位赵妈妈多少是有一些的,毕竟能在这么小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知识提升,就已经能说明问题(尽管她一直说最讨厌那句“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或许是整天在手机、网络上被推送各种教育“内卷”的信息影响,也或许是《小舍得》看的太入戏,更或许因为看微信能看到教育广告、刷抖音能刷到教育广告、甚至看个电影前面都是K12教育广告……那种焦虑氛围是无处不在的。
说起这个话题她都气笑了,“真想给他们点个赞,信息时代真厉害呀”。
而且,就在她等待上课的这段时间里,曾想着跟周围宝妈们分享一下,这一分享才知道,原来大家早都开始学了,而且都是非常认真的学。
想起远在上海工作的闺蜜(未婚)每日分享的周围宝妈同事们种种“鸡”娃的壮举,赵妈妈忽然觉得,好像全世界都恨不得你焦虑——只有所有宝爸宝妈都焦虑了,才是正常的。
相比赵妈妈那种“随缘”的心态,李妈妈认真很多。
在县卫生局工作的她,孩子其实比赵妈妈家的还要小一个月,但是学习进度却超前了很多。所以赵妈妈在询问她关于线上教育的事情时,她全都是“干货输出”——从学习时长、费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把几个学龄前英语APP应用点评了个遍。
或许是因为孩子年龄尚小,小到还得用月龄表示的程度,她只给孩子选择了“英语”一项。早在大半年前,就在几个好朋友组成的妈妈群里问过,大家都有没有给孩子买英语课。佛系如赵妈妈当然没有,其他几个妈妈也都说,“这么小买也没用吧”、“放点英语儿歌估计一个效果”。
但是,她还是从此开始研究起各个学龄前英语教育APP了,最终在春节后选定一个并付了年费。只是在把严“入口”之后,李妈妈也“佛”了,“就当给他磨磨耳朵,当动画片看了,咱也没那语言环境,还要啥突出的效果?”
二、学前(K12)在线教育的金矿在哪儿?
这样的心态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说好了的“认真”呢?
但是从心理因素的角度出发,其实很好解释,那就是很多低线城市的家长都同样具备的心理状态——“当爹妈能做的都做了,结果就看你自己吧”。
其实也正是这种心态,让很多在线学前教育、K13教育企业,在四五六线城市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2020年中国K12在线教育行业报告》,超六成用户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最高);在新增用户中,三线以下城市竟占比近八成,这强烈预示着K12下沉市场是“兵家必争之地”。
作为当地收入中上的家庭,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都有些或多或少的小焦虑,也正是这样的焦虑,让他们成为广大线上教育用户的一员。
“卷”或者“不卷”,其实对于她们来说不算个选择题,因为宝妈们知道,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下,她们的孩子得到顶尖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是多数家庭与孩子哪怕再努力也够不到的天花板,甚至远到望起来都有些模糊。
如今很多四五六线家长们在做的事情,不是提前“抢跑”,只是在努力看着别人的背影追着跑,不想被落得太远。
这种氛围和环境,让很多小微教育机构看到了“钱景”和希望。
在她们的宝妈群里,有一位住在榆林市的林妈妈(赵妈妈的闺蜜),就这样描述自己小城市里的“火爆在线教育市场”。
“我们榆林的榆阳区算是市里最大的区了,其实人口也不到60万吧。我五年前还几乎看不到什么在线学前教育的广告,可是这几年满大街都是各种开班小广告和大横幅了。”林妈妈告知,如今不仅仅是新东方、好未来、跟谁学、猿辅导、作业帮等大品牌,本地的机构如优路教育、好记星教育也都俯拾皆是。“听朋友说仅仅是在榆阳区各种线上线下培训机构就有上千家,有的是大机构的连锁,有的小到连办公室都没有,就是在家里弄个小作坊。”
从艾瑞咨询相关数据中可以看到,目前三线以下城市聚集着1.3亿中小学生群体(不包括低幼龄幼童),此群体以及幼儿园大班的5~6岁学龄前儿童所对应的K12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0.3%,而在二线市场这一数字为13.2%,一线城市仅为6.5%。换句话说,所谓K12教育千亿市场(第三方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K12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893亿元),有近800亿在三线及以下低线城市中。
那么,目前正在日趋严格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禁令,对这些低线城市的家长有何影响?
三、学前在线教育宝妈们不想放手
针对有关部门发出的要求,即“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宝妈群里的林妈妈是第一个做出迅速反应的。面对可能存在的隐患,林妈妈迅速开始寻求周围资源的帮助。
在一位西安市的宝妈推荐来一位个人英语教师名片的时候,林妈妈很快做了大量信息查询工作。据说该教师履历非常牛,在当地英语教育圈有口皆碑,但就是想跟他学习,过程有点儿复杂。
首先,你得加他微信名片,他拉你进一个“交流群”(期间交流次数为“0”),而“交流群”并不能进行英语学习,想学习得进“学习群”,“学习群”也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是教家长学习,想进群得等“学习群”有人因为不按时打卡学习被踢出后,家长才能进群。
进“交流群”小半个月了,截止目前,林妈妈都没等到进“学习群”的机会。到现在她已经不好奇这位老师究竟本事如何,能不能帮助自己和孩子提升?她更想探究的是,这位老师的此种“营销”模式,能不能从她兜里掏出钱。
当然,林妈妈还是更信任大品牌的线上APP能力,“私人订制”的教育模式,她多少有怀疑,而且对她和年龄尚幼的孩子来说,略“高端”了。
可以说,在宝妈群里的这位林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是最认真的。林妈妈的孩子下学期就要上幼儿园大班,用她的话说,“即将面临幼小衔接的升学压力”。尽管在一家私营企业做会计,但是她每天都会指导孩子写作业、认真陪孩子上网课,哪怕每周七天有五天以上都在加班,她也一定要挤出一点儿空闲陪孩子完成课程安排。
她坦言自己很焦虑,因为在“十八线”小县城里,幼儿园能学到的东西太有限了,抛开孩子即将去市里读书可能存在的知识量差距,她觉得对于孩子思维模式的提升,孩子的幼儿园输出的成果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在她看来,孩子必须选择在线教育来加强知识和学习能力。相比前两位而言,林妈妈算得上“鸡”娃吗?
对于这个问题,她认为不是,“鸡娃是要付出很多精力和很多钱的,我不配呀,而且哪怕我真的有钱有时间,我也鸡不过省会城市、一线城市的家长们”。
在她看来,这只是她在有限的范围内,能给孩子提供的相对好的教育资源了,能把学习效果放大一些,对孩子的帮助再大一些,与大城市的差距再缩小一些。
最让林妈妈在意的,是孩子在学习中获取的成就感,“听了不少在线课程后,她也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能得到更多老师的表扬,从而也更爱学习,如今学了大半年,现在对线上学习也是非常的期待”。
林妈妈一开始也担心孩子会有厌学情绪,毕竟对着平板电脑上课的时候,周围的小朋友都在院子里玩耍,“现在看来还挺好的,尤其是从学前阶段开始,让孩子跟着好老师学习,能学到大城市孩子也在学习的知识,接受大城市孩子在用的学习模式,这份钱我掏的心甘情愿。”
四、结束语
三位来自“十八线”城市的妈妈,可以说是在线教育在下沉市场的用户缩影。相较于一二线城市的“内卷”,在这些四五六线城市的家长教育理念中,反而对素质教育更加青睐。
只不过,这样的青睐多少带着些“被动”的因素,因为一线城市的孩子有各种线下小班、大班、家教和私教,而她们只拥有一个狠下心买了年卡的在线教育APP罢了。
#专栏作者#
作者:木子 ,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
本文由 @懂懂笔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