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学习,看这一篇就够了,7000字长文慎入!
编辑导读:在职场上,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过长久的锤炼和学习,才能在自己的领域上取得一番成就。本文作者以B端产品经理的身份,分享如何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一直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B端产品经理——但前提是,你必须具备高效的学习能力。
一、高效学习能力的4个特点
高效的学习能力具有4个特点:系统学习、知行合一、敢于质疑、克服惰性。
1.1 系统学习
记得刚毕业时,一起入职的同学们都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我选择了供应链管理,另一个同学小张选择了财务管理。8年后,由于工作需要,我学习了财务管理系统,并且和小张一起参加了某个大型项目。按道理,小张已经在财务管理领域深耕了8年,他应该全面碾压我才对。但实际情况是,在财务知识和财务系统方面,很多地方他都需要请教我。而我其实才学了一年而已。
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就在于,小张这些年并没有很系统的学习过,而只是根据项目需要,零散学习了一些知识。而我则是制定了目标和计划,对相关知识和产品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通过以下步骤,系统学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并且保证学习的全面性:
1)确定学习目标
2)制定学习策略与计划
3)准备相关资料和系统
4)严格执行计划
其实,我的本科并不是财务管理,也没有接受过任何财务管理和财务系统的培训。当时我计划在一年之内完成Oracle财务系统的学习,达到能够独立支撑上市公司月结、以及培训合作伙伴和客户的水平。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达到专业水平:
1)财务核算能力;
2)Oracle财务系统能力。
为此,我制定了相应的学习策略与计划:
1)报考半年后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并报网课学习,以确保学习效果;
2)打印Oracle财务系统用户手册,完成至少一遍阅读;
3)安装Oracle财务系统,按照用户手册完成系统配置,并走通所有重要流程;
4)找1个项目的财务管理方案,结合用户手册、财务系统进行深入学习,确保对方案和系统流程没有疑义。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严格执行计划,顺利通过了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见图1)。同时,也读完了16厘米高、A4纸双面打印的英文材料(见图2),而且读完了两遍。
图1(满分100分)
图2
这一年的学习对我帮助很大,基本完成了我的财务系统架构能力搭建。在后来的产品工作中,不管是涉及财务知识的产品设计,还是与财务产品的集成,我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
1.2 知行合一
明代著名的军事家、思想家王阳明有一个观点:知行合一。他的意思是,如果你还没有成功“做到”,就算不得真正“知道”。
实际上,书上得来终觉浅,只有经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的吸收和内化知识。
很多初学者为了入门,或者转型B端产品经理,学习了大量专业课程。这当然非常好,但是说到底,B端产品是用来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因此,产品经理的工作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学科,需要采用著名的127原则:
有效学习=10%知识+20%练习+70%实践
即10%通过阅读或听课,20%通过训练,而剩下的70%则需要在实践中体会,这样才能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如果你是一位想转行B端的产品经理,或者是还没有入行的学生,我非常推崇你去参加一些专业课程,尽可能完成前30%的积累。但是,剩下的70%则必须依赖于实际的工作。因此,我建议你不用太计较薪酬和职位,甚至不用太计较公司的名气。最关键的,是有一个能够让你充分参与B端产品设计的机会。
1.3 敢于质疑
尽信书不如无书。不管是看书、还是听课,其实都是在学习老师的经验总结。但是,人的经历和见识都是有特殊性的,他人的经验再厉害,也未必能照搬在你的身上。另一方面,很多书籍质量良莠不齐,如果什么书都细读、什么观点都不带质疑的接受,除了浪费时间,还可能造成严重的误导。
曾经参加过一场会议,主持方送了我们一本很精美的书籍,上面有很多我非常尊重的大佬的推荐语。但是拿回家一翻,才发现全都是当下时髦理念的堆砌,几乎没有作者的独到见解。读这样的书完全是浪费时间,我很快就把它当垃圾扔掉了。
还有很多资料,虽然有作者自己的见解,但是逻辑上存在明显漏洞。比如,前腾讯副总裁吴军曾经说过一个故事:斯坦福医学院发表了一篇预测新冠病毒肺炎感染人数的论文,研究人员抽查了圣塔克拉拉县3300人,发现大约有2.5~4%的居民已经感染了该病毒,而目前该地区报告的感染病毒的人不到人口的万分之五。于是他们得出结论,这种病毒的实际感染数量是报道的50~80倍左右。但是实际上,研究人员的抽查方法是有缺陷的,因为他们是在Facebook上做广告,邀请志愿者来医院参加免费测试。但当时这个地区已经颁布了居家隔离的限制令,一般人如果没有一点症状,是不愿意去医院参加这样的测试的。因此,这样统计出来的染病率,肯定是大大偏高的。
要想不被作者误导,并且吸收到有用的知识,我们就需要有“究竟”的精神。
每读到一个观点,我们都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作者不能解答我们的疑问,或者我们自己不能想得很透彻,那这样的知识就要谨慎的吸收。
另外,加大阅读量、阅读多种类型的书籍也可以提高我们去伪存真的能力。比如,在学习管理知识的时候,除了阅读经典管理著作,如德鲁克的书籍;也可以阅读管理实践类书籍,如《项目干系人管理》;还可以阅读管理类杂志,如《哈佛商业评论》。不同的书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案例交错在一起,会大大增加我们的辨别能力。
就我而言,平时阅读书籍时,不管是再经典的书籍,我都会带着批判性的思维——这并非对作者的不敬,而是我认为,“质疑”是一种态度:只有经得起质疑的内容,才可以吸收到我们的知识体系中。
1.4 克服惰性
学习和运动一样,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不能长期坚持,可能就看不到出成果的那一天。
做好以下三点,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惰性,最终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
1)目标感
给自己设定一个学习的目标很重要。
比如,我学习HR系统的时候,就会给自己设定半年目标:
- 读完10本HR经典著作
- 把Oracle HR套件的系统资料阅读两遍
- 深入研究一个HR项目的方案资料
- 在Oracle HR demo环境中配置和操作一遍
2)计划性
有了目标以后,需要把目标拆解到月,甚至到周、到天和到具体时间段。这样,我们才能够督促自己不断向目标靠近,并且能够衡量目标的达成进度。如果达成不理想,也可以尽快采取补救措施。
3)营造环境
很多时候,环境也会影响我们做事的态度。
比如,在家看书容易受到各种诱惑或干扰,影响看书的效率;但是如果我们去图书馆阅读,就更容易静下心来。
因此,我们需要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和家人约定好,每天晚上的9点到10点是学习时间,希望家人尽量避免打扰。另外,在朋友圈每日打卡,接受外部的监督,实际上也是在营造一种好的“外部环境”。
二、四种高效的自学方法
有些朋友喜欢参加线下课程,这当然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途径,毕竟有老师的现场监督和指导,学习效率也会高不少。不过,老师只是带进门,后期还是需要我们投入更多时间进行自学。因此,高效的自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我的亲身经历,给大家推荐四种高效的自学方法:
2.1 方法一:阅读
阅读是性价比最高的自学方法。
记得刚涉足B端行业时,我养成了每天早上阅读30分钟B端行业文章的习惯。坚持一段时间下来,我的行业视野和产品决策能力都大大提升,不管是和同事沟通,还是和其他B端公司的创始人沟通,都能平等对话、互有启迪。
我平时最喜欢阅读的两个网站:36kr、亿欧网,也推荐大家也可以看一看。
当然,阅读文章主要还是获取资讯。要想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特别是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体系,就必须得阅读书籍。
对待不同的书籍,建议综合运用泛读+精读的阅读方法。
对于传记类、历史类、心理学等非本专业书籍,我们可以采用泛读的方法,快速读完一遍,重点是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对于产品经理、业务管理等本专业相关书籍,建议第一遍采用泛读的方法,快速浏览一遍。这主要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做一个综合判断,如果书籍质量不佳,则可以及时止损;二是可以快速对全书主题和结构有一个整体印象,便于我们阅读第二遍。
对于好的书籍,我们可以挑重点章节进行精读。推荐大家直接在书上做笔记,因为读书的感想应该随时记录下来。对于经典书籍,则建议大家全书精读第二遍。实际上,真正好的书籍,是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比如,《启示录》我就读完了8遍,还买过好几本送人。
朋友圈的读书笔记
这些年,我读过几百本书,但是经典书籍可谓凤毛麟角。在这里,给大家推荐50本我读过的经典书籍,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书单,获取。需要强调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建议大家带着质疑去阅读。
2.2 方法二:研究成熟系统
研究成熟系统和研究竞品,还不是一件事情。
我们平时研究竞品,更多是研究国内B端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历史大多不超过十年,而且并没有经历过跨国集团的考验。
传统软件则大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而一些国外软件的产品架构已经经历了很多世界500强的复杂场景考验。比如,Oracle ERP在1992年发布的R9,已经包含财务会计、生产制造和人力资源等应用软件包。而Oracle的财务管理应用,一开始就支撑起了Oracle公司的国际财务管理体系。后来又被应用到了全球超过3万家企业,包括IBM、宝马,还有国内的华为、阿里巴巴等。
作为B端产品经理,最核心的能力就是产品架构能力:当客户提出一个需求,B端产品经理需要快速的梳理出,这个需求应该用什么产品、什么模块和什么功能来满足,这个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是什么,以及这个功能本身应该由哪些页面和关键字段构成。
关于架构能力,我有一个比喻:架构能力就像是棋盘,散乱的需求则像是一堆棋子。高明的棋手懂得正确落子,这就是所谓的架构能力。
那架构能力怎么来?有人说,架构能力来自于对实际业务进行归纳和抽象。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形成架构能力的最佳实践,其实是研究Oracle ERP这样的成熟系统,直接从上到下构建一个“完整的棋盘”。
学习Oracle ERP这样的系统其实并不困难,最重要的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如果你是一名HR产品经理,希望学习Oracle ERP的HR套件,那么你就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学习:
- 学习系统准备:安装一套Oracle ERP 演示系统(我们又叫demo系统);
- 系统手册准备:购买或下载一套Oracle ERP HR套件书籍或用户手册;
- 业务书籍阅读:阅读至少10本HR经典管理著作;
- 解决方案学习:下载一套Oracle ERP HR解决方案文档,仔细阅读并理解;
- 系统操作学习:按照书籍或手册对系统进行配置和使用练习;
- 结合解决方案理解系统:结合解决方案文章对系统功能进行更深入理解;
- 对标:思考自己负责的产品在架构上如何与Oracle ERP匹配。
当然,专业资料获取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获取资料的途径也越来越丰富。建议大家多借助百度、淘宝甚至Google等工具,相信一定可以找到适合学习的资料。
2.3 方法三:现场调研
业务调研是B端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我曾经建议产品经理培养自己的10个核心用户,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便于业务调研。
相对于其他调研方式,现场调研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系统性
现场调研往往和客户有提前预约,因此客户安排也会更充分,包括时间、人员和行程安排等。
因此,产品经理往往可以一次性就企业经营策略、业务流程、管理重难点、现场操作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调研,还可以和企业老板、管理层以及现场人员分别进行深入交流。
2)深入度
现场调研最突出的一点优势是面对面沟通。
如果我们和客户电话沟通,由于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和现场状态,可能会造成沟通误解或者信息的遗漏;当我们产生疑问,也不方便通过画图、演示等方式进行更深入的沟通。
而面对面沟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就一个关键点进行反复研讨,通过“究竟精神”,把一个问题或需求彻底搞清楚。
3)现场主义
B端特别强调高可用、高效率。
所谓高可用,即用户一拿上手,不需要培训就能正确、顺畅的完成操作;而高效率,则是尽可能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
我在第一次设计B端移动端的时候,对高效率的重视度并不够。比如,对于选择商品售卖单位的操作,如销售1箱2瓶,虽然用户需要多点击两次以选择单位,但我觉得影响并不大。后来我去现场调研,发现虽然只是每个商品多点击两次,但是由于用户是用一只手搬运货物,只留一只手操作系统,这多点击的“两次”就会给用户造成不小的负担。
不去现场,我们就很难体会到“小问题”给用户造成的困扰,也就失去了改进产品的大好机会。
虽然现场调研好处很多,但是成本也比较高。特别是很多B端客户在外地,而完成一次异地调研,往往要耗费数天时间。因此,我们需要安排好每一次现场调研。
具体来说,现场调研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调研准备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思考好调研目的,并提前沟通好调研对象、调研形式、时间安排,并准备好问题清单。
下面给一个简单的示例,供大家参考:
调研目的:
- 调研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用户体验问题,包括效率问题和可用性问题
- 与客户深入沟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新需求
调研对象:
- 客户公司CEO(公司决策层)
- 供应链部门负责人(供应链管理层)
- 仓库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执行层)
调研形式:
- 系统使用问题演示,现场沟通
- 供应链管理需求会议讨论
- 仓库现场调研
- 和销售人员一起拜访门店
时间安排:
- 第一天,客户办公室讨论
- 第二天早上,仓库现场调研
- 第二天白天,和销售人员一起拜访门店
- 第三天上午,调研总结与讨论
问题清单:
- 客户CEO:您放弃竞品选择我们的产品,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 执行层:您觉得使用我们产品,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 等等
2)调研执行
调研时,我们需要按照计划推进,确保完成所有调研内容,并达成调研目的。在调研过程中,有一件重要的工作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做好调研记录。
调研时,我个人习惯是少说、多观察和多听,并且我会做好详尽的调研记录,尽可能记录调研对象的原话。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详尽的记录,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还原当时的情景,避免错漏甚至误解。
3)调研总结
最后,我们还需要把调研记录整理成总结报告,与同事进行分享。
推荐大家内部分享,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教”是最好的“学”。在教会别人的同时,也能帮助自己学习得更加深入。
2.4 方法四:复盘
复盘是“向自己学习”。
人的进步其实是一个叠加的过程,假设一个人每天进步1%,一年下来就会成长36倍。虽然人的成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公式,但是,不断超越“昨天的我”,确实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途径。而复盘,正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找到改进的方向,并制定和执行改进计划,促进我们的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复盘不应该是漫无目的的分析,而应该首先制定出自己的目标、打法和执行计划,再围绕着计划的完成情况不断复盘,从而通过计划的完成驱动目标的达成。因此,我给大家分享一种强大的工具:OGSM,他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清楚目标和计划,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帮助我们不断复盘和优化。
1)OGSM
OGSM实际上是一种强调落地的目标管理方法。通过梳理O(目的)、G(目标)、S(策略)和M(方法),能够让我们的目标能吸引人,而且增强落地的可能性。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OGSM四个部分的意思:
O.目的
部门的使命,工作的方向。即在一年后,你想要实现的定性目标。
G.目标
定性目标需要被转化为定量目标,并最终转化为多个短期目标。到既定时间,如果你实现了所有的短期目标,正常情况下也就实现了你的“目的”。但是,目的比目标更重要,就好像部门使命比部门KPI更重要一样。
S.策略
策略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方式。策略从分析中来,为了聚焦,每个目标最好不要超过3个策略。策略来自于分析,经不起推敲的策略无法支撑目标的实现。
M.方法
方法包括行动计划和管理看板两部分。行动计划将策略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方案,明确执行人和完成时间。管理看板用来实时跟踪计划的完成进度,就目标的完成进度可视化。
OGSM是一种成熟的目标管理方法,大家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很多的资料进行学习,这里就不再进一步阐述了。
阅读、系统研究、现场调研和复盘,这四种自学方法分别对应‘向书本学习’、‘向标杆学习’、‘向客户学习’和‘向自己学习’。只要我们能够应用好这四种自学方法,就一定可以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B端产品经理。
#专栏作家#
王戴明,微信公众号:To B老人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多年互联网产品与信息化管理经验。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