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成功只差一个程序员?NONONO,先想清楚这些

行内曾有句著名的笑话,叫做“我离成功只差一个程序员”。

1L-8897

这当然是个笑话,之前纯银写过一篇博客叫做《 APP的成本 》。分析了一款产品从idea诞生直到后期的运营推广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但这其实已经是一种有钱任性的做法了,其实更现实的做法是,从一开始就判断一个idea是不是具备可行性。

怎么判断?有三个方面,而且是缺一不可。

  • 市场方面。
  • 竞争情况
  • 自身情况。

首先来说市场层次的,也可以理解成需求的层次。这个市场有多大?强需求还是弱需求?这个需求的频次是高还是低?这个需求的人群是广还是窄?

举个例子:

外卖市场是一个千亿级别的市场,这个市场量就很大。而且吃饭是一个强需求,频次也高,需求的人群也相当广,那么从市场方面来说,这个产品是可以做的。 分析市场的目的也就在于判断这个产品该不该有,蛋糕究竟有多大。

第二个方面是 竞争情况。 这个需求这个市场如果存在,那是蓝海行业还是红海行业?是不是存在行业寡头?BAT有没有在做?

如果是蓝海行业,那你会不会是小白鼠?前面是金矿还是陷阱?为什么大家都不做,真的是没发现吗?就算真的是没发现,你第一个吃螃蟹,那你怎么建立行业壁垒?

如果是红海行业,特别是还存在行业寡头,那你怎么玩?初创公司怎么从这里分到一块蛋糕?一般来说,进入红海行业只有三条路,要么差异化,要么颠覆,要么平台,如果三者都不具备,那基本上就不用考虑了。

最后一个方面叫做 自身情况。 也叫做能力评估。假设这事情做了好,值得做,但是,是你能做的起么?多少小公司做了只有BAT才能做的事情,做的时候锣鼓喧天,死的时候不明不白。就是去吃了自己根本吃不下的蛋糕。一个创业型的公司,起码要考虑你的技术支持够吗?需不需要技术预研?你的推广资源够么,运营资源够么?这些如果都不足以支撑起你的野心,就该考虑换个简单的东西来做。小而美的产品都已经够许多公司吃一壶的了,更别提大而全的畸形产品了。

以上的三个方面是判断一个产品该不该做的准则。在实际场景中最常见的是,你想做的产品,早就有人做了,或者成功,或者死掉,或者正在半死不活的挣扎。很少有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如果有,陷阱的可能性要远大于金矿。

所以 在idea产生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竞品分析。 看看竞品的解决方案是怎样的,用户需求被满足了吗?他们的资源和优势是什么,他们是怎么玩儿的?如果我们来做,我们能提供怎样不同的玩法?我们有什么样的资源能做的比他们更好呢?

想清楚这些问题,才仅仅是一个IDEA诞生后的第一道考验。然后是成本收益核算、风险与对策评估等,这几样东西加起来,才是产品可行性评估考核的内容,也是PM写在商业需求文档中的内容。

一些拙见,供君参考。

 

本文为作者 @Johann投稿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附带本文链接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