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用户效率的4种方法
今天我们了解下C端产品用户行为路径中提升效率的4种方法:行为探知、行为指导、行为聚合、行为记忆。
从事体验设计这么多年,经历过多款B端和C端产品的体验设计,有了一定的个人感悟。由于两者用户群体、使用场景、产品定位等方面的不同,让两者的体验设计策略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无论是B端还是C端产品,有一个共同的体验目标就是“提升用户的操作效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C端产品比B端产品要求更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C端产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效率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用户很容易就转向其他平台了。而B端产品一旦部署上线,不菲的产品价格,平台切换的风险,数据迁移的成本等因素,很容易形成产品的护城河。虽然用户内心已是万马奔腾,但是依旧要自己摸索尝试、查看文档、或者请教别人来完成工作任务。
今天我们了解下C端产品用户行为路径中提升效率的4种方法。
一、用户行为探知
用户行为探知,就是根据用户的操作行为或特定的时间,系统给出相应的推荐操作。
1. 用户操作感知
最常见的就是截屏操作产生的行为引导,目前主流的产品应用都会做出分享功能提示。在淘宝中,由于商品链接无法在微信中直接分享,所以淘宝对可能的用户分享行为都进行了设计优化。例如用户在商品页面截屏时,系统会自动复制淘口令,既方便用户分享给好友,又方便了对方快速获取商品信息,避免了图片分享过程中的复杂操作。
同样微信在用户发信息时,会自动提示是否要发送截图内容,减少了用户选择图片等操作流程,提升了用户效率。
(左图:淘宝截屏提示 右图:微信提示截屏信息)
2. 用户行为分析
高德地图在特定时间段,开启导航时会默认给出“上班路线”的按钮,方便用户快速导航。此外还在地址中增加了“常搜”标签,根据当前地址优先显示常搜的地址,帮助用户快速完成导航设定。
二、用户行为引导
用户行为引导,就是通过用户行为流程分析,在用户路径中增加相关功能的曝光和引导,让流程更加流畅,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1. 行为流程引导
淘宝购物商品详情页中,在最后几张商品图片中植入了评价信息和入口,更加符合用户的心智,引导性也更强。同时用户可以直接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查看商品评价,操作效率也更高。
而且增加评论引导后,实现了用户在首屏就可以了解商品、价格和用户评价,有利于用户对商品作出初步的购买决策,从而提高用户效率。
相比之下,专门的评价模块进入后默认显示全部商品的评价信息,用户需要手动选择才能查看自己喜欢的商品款式的评价信息,无形中拉长了用户的行为路径,增加了用户操作成本。
2. 操作行为转化
在今日头条中,搜索行为与资讯内容绑定。用户在浏览的资讯后,资讯下方会自动显示搜索关键词,可以帮助用户更快捷的进行搜索操作。
同样在热榜资讯下方增加了详情提示,引导用户去查看事件详情。
(左图:搜索关键词推荐 右图:热榜引导)
三、用户行为聚合
手机产品屏幕的空间相对较小,展示内容有限。因此需要根据用户行为,将相关功能聚合,让用户在一屏中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用户效率。
在天猫部分商品详情页中,将商品参数集合在了商品名称右侧,保证了用户在不滑动屏幕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读取商品参数。方便了用户快速了解商品信息,提升了用户的购物效率。
考拉海购则在部分商品首屏中,直接分类展现出了商品的型号和款式分类,并且实现了商品价格联动,提升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
四、用户行为记忆
减少用户的记忆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系统产生记忆。因此大多数APP都会提供历史浏览记录等功能,方便用户查找相关信息。而内容型产品为了更好的提高用户操作效率,则是将用户行为记忆直接保留在内容层面上。
我们常见的音乐类产品会留存音乐的播放进度,用户点击后就可以直接再次播放。
(左图:喜马拉雅 右图:网易云音乐)
微信公众号文章阅读时,会对用户阅读位置增加锚点。用户再次阅读时,自动定位到上次退出时位置,从而提高用户的阅读效率。
微信“看一看”进入时,内容会自动刷新,提供更多新的内容给用户,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区分新内容,微信增加了浏览位置提醒。
同样对于用户未完成的文章内容,用户再次进入时,今日头条会给出继续阅读的提示信息,方便用户快速操作。
总结
在提升用户效率时,我们需要关注用户场景和行为路径,从而寻找到更多的效率提升突破口,主要包含以下3个注意点:
- 明确用户的行为路径,寻找用户核心关切点,提升用户效率;
- 转移用户操作成本,让系统承担更多的行为判断和用户引导;
- 用户行为聚合时,应当集中关键的行为信息,避免对用户核心行为造成干扰。
以上就是我对提升用户效率方法的分析和总结,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作者:子牧先生。公众号:子牧设计笔谈(HelloDesign),用户体验设计师。
本文由@子牧先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