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梦想中的腾讯产品经理,我是如何做到的
编辑导语:很多产品经理,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而是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那么在没有入门机会,不清楚产品基本逻辑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进行学习?本文作者分享了自己决心成为产品经理的契机,以及自学和完善产品能力的经历,不妨来看看。
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回顾自己的产品路,希望这些总结能够对那些犹豫、徘徊、迷茫的产品新人或想要转型产品的同学一些帮助。
一、初识产品,有了鹅厂产品梦
校招实习进入了魅族,作为总经理助理,主要负责总经理的日常事项、部门活动、接待等行政事务。机缘巧合之下,我了解到产品这个岗位,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这个岗位。
原因其实有很多,很多方面正好命中我的兴趣点。
产品经理以结果为导向,做出好的产品很有成就感。
我是个话痨,而产品经理需要不断地沟通,像布道师一样,不断地去向外把你的产品理念、价值观传递出去。
而且产品设计的过程,尤其是数据产品,需要很多的逻辑思考,需要串起很多的业务、功能、数据逻辑、分析思考,我觉得这个过程实在是太有趣又太有挑战了。
而对于鹅厂的爱,则是对于行业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们的执着和仰慕,以及对于鹅厂对产品体验的极致追求的认可。
我和一个朋友一起立下flag ,互相监督,我的flag就是一定要成为鹅厂产品经理。
我和老大说了想法,老大说希望我是一个懂业务的好产品,而不是一个只会画原型的产品,让我从运营开始做起,同时需要兼顾助理的工作。
既然老大说需要先学好运营,那我就开始从产品运营的工作干起,并努力往产品的方向去转变。
不会做运营,没有运营的理论知识,当时很贫困的我花了3000块钱报名了外部的培训课程,从基础的运营开始学起。我抽空上课,周末就在家写作业,不仅完成了每一次作业,拿到了第二名,还拿回了1500块钱的奖金。
那时我负责整个数据平台所有数据产品的运营工作,我会每周写文案写段子做推广,定期去做产品培训,我认认真真的做好手头上所有的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对产品的认知。
一开始,真的特别困难,那些复杂的数据产品,我根本就弄不清逻辑,也根本没有办法独立地在培训上把所有的产品讲一遍。所以我们经理当时组织了两场针对我的面对面培训,让每一个产品负责人给我讲一遍PPT,我偷偷录了音,回去又写成逐字稿,又自己去念。
但当时真的太胆怯,对自己期望太高,同时又真的对那些产品不那么理解,最终临上场的时候我退缩了。那件事,我心痛遗憾了很久很久,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面对领导,我怕从他的眼里看到失望和无奈。如果换做是我,也是会失望的吧。
离开魅族的时候,导师对我说了一句话,我一直很感激她的这句话。
她说:“你不缺能力,你缺的自始至终都是自信,如果你能明白我这句话,终有一天你会变成你所羡慕的我的(我当时很羡慕她,很佩服她,是她的小迷妹),甚至超过我。”
这句话现在也支撑着我,虽然很多时候,我依然不够自信,但是我也知道,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你自己可以,就没有人会相信你可以,你就真的不可以!
二、自学产品,积累势能
之后的日子,我继续做着运营和助理的工作,依然没有产品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但我开始思考并想办法自己找出路。
1. 抓住所有学习渠道补充产品基础能力
产品的基础方法论、产品的设计流程全部不清楚。所以我先和另一位产品同学交换,用我的运营课程和他的产品课程交换,学习了整套产品课程,对产品的基础流程,以及每个流程节点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和怎么做有了基础的认知。
接着我去请教公司的一些产品经理,他们给我推荐了一些书籍、公众号,我开始看书,看公众号文章,做笔记,补充整体的产品基础知识。
2. 自学SQL,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技术
不会技术,去旁听别人的需求评审和技术评审的时候,我发现听不懂研发在说什么,研发提出解决方案后我也听不懂。
一般这种时候我都会想,如果我是产品经理,这个时候我应该怎么办。我发现我真的很无能为力,所以决定去学一些基础的技术知识,至少能和研发对话。
我先自学了SQL,自己试着直接去查询各种我需要的数据,去理解底层的逻辑,去学习各种产品经理应该掌握的技术知识,一开始是看不懂的,那就一遍遍地看,做笔记。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认识了唐大,关注了唐大的公众号,那段时间基本上每篇文章都会去看,又读了他的第一本书《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当时觉得受益匪浅。因为不懂大数据的一些知识,所以我买了数据产品方面的书学习。
慢慢的,我不仅能听懂研发在说什么,有时候我甚至能基于研发,提出基于产品的解决方案,或者和他们一起去讨论方案。
3. 没有机会实践,至少先自己学会工具
没有机会画原型,所以我自己买了Axure的设计手册,利用周末的时间,自己从头按照案例一个个地画,画高保真的原型,去理解背后的交互和设计初衷。还参加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发起的一些产品相关的比赛,只要是能够让我成为一个产品经理的事情,我都想办法去做。
那时候周末我很少参加大家的社交,因为我觉得我有太多的东西要去学习了,我实在没有时间社交。而且即使出去玩,我也会焦虑,所以我干脆不出去了。
我妹妹一度觉得我性格太过孤僻了,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仍然一度焦虑到每晚都要听着产品经理的培训课才能睡着。
我总是需要手机放着产品的培训课程在枕边,听着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讲课声才能入睡。那套产品经理的培训课程,我不知道翻来覆去听了多少遍。
4. 如果没有机会,那就自己创造
终于转岗产品后,我更多的是顶着产品的头衔继续做着运营的杂活,于是我开始思考,到底怎么样一边做着运营的杂活儿,一边为自己创造产品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一开始负责用户画像平台的运营工作,但我并不把自己当成运营同学,而是去思考:“如果我是产品,我需要了解产品到什么程度?如果现在我要接手产品,我能不能接住?”
所以为了了解清楚产品的所有逻辑,我开始为产品写完整的使用手册。在写使用手册的过程中,我把产品的整体框架、功能逻辑,甚至是标签的计算逻辑都想办法弄清楚。
不懂我就到处去问,所以那个时候,有人开玩笑说我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大家一看到我来就害怕,因为我又要缠着大家问东西了哈哈。
结果当然是我能想到的产品的逻辑我基本都理清楚了。
5. 机会来了就拼尽全力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新来的组长先是把画像平台人口属性标签验证的项目交给了我,接着又把非常重要的一个兴趣画像的标签项目交给了我。
有了机会,我真的是太开心了,我拼尽我的全力去做手头的工作。最终也算是没有辜负组长的信任,我们负责的兴趣画像标签帮助业务push转化率一度达到17%,平均转化率达到10%+。
再后来,我开始参与到画像平台和广告平台部分功能的设计,开始首次参与到功能的设计。
那时候,广告平台是我们新起的项目,大家其实也都在摸索阶段,为了弄清楚广告平台的专业术语,我买了计算广告相关的书籍,即使去北京出差,在飞机上我还在看着那本《计算广告》的书,做了厚厚的笔记,快速弄懂了整体的逻辑。
但,我们2.0版本都还没上线,公司业绩一路下滑,被迫开始大规模裁员,人员从4000人裁到1000人。
其实这种体量的裁员,并不代表你真的很差劲,就像这次教培行业的裁员一样。但是当时负责跟我谈话的领导(谈话的非自己的领导)说我不是一个产品经理,一直更多地在做着画像标签的活儿,所以要裁掉我。
本就一直对自己不够认可的我,开始恐慌和焦虑,虽然我表面上还是风平浪静。
我去面了oppo,面试官说我原型画得太少,担心设计能力不足;投了腾讯,面了3个岗位都没有通过;阿里的面试同样过不了。
三、进入顺丰,完善产品能力
我开始总结面试中的问题,思考为什么面试没有通过,自己的能力哪方面有欠缺,如何去突出自己擅长的领域。
复盘了自己做过的所有项目,把项目从背景、用户需求、设计思路、遇到的问题,当时自己是如何解决的,产品有哪些问题还能优化,所有我能想到的点都列了出来。
在这些努力之下,我成功拿到了顺丰的offer。
我觉得很多事情,个人的努力很重要,但是你的机遇也是很重要的。在顺丰,我遇到了非常好的领导和团队,我个人也足够的努力,所以加速了我在产品中的成长。
1. 先补充专业知识,做好项目本身
在顺丰3年多的时间里,我负责做了一个 BI 产品。
一开始对这一块不了解,于是无论周末还是工作日,晚上下班回家我都在疯狂恶补知识。那时候,我经常想产品的功能逻辑想到半夜失眠,然后想清楚了爬起来记录下自己想的东西。
了解行业BI的设计方案、行业的发展,对比所有的竞品,把竞品的功能全部都用了一遍,想清楚竞品设计的背后思考,把所有的业务逻辑都梳理清楚。
我记得当时做了一键同环比的功能,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下,梳理不同的图表类型计算逻辑以及展示样式,同时如何让产品的功能不是一个黑盒子也是当时非常大的难题,我把其他产品的逻辑全部梳理了一遍,又结合他们的功能去想自己的方案,想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才梳理明白。
2. 有意识地沉淀产品方法论,提升产品高级能力
我觉得我在产品上的方法论还是不够,所以我继续看书,看公众号文章,通过得道、极客等各种渠道去学习,并且在工作中套用这些理论。
我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些整体能力的提高,所以我有意识地跳出产品小迭代,做全年的规划。
第一年,规划是领导做的;第二年,规划是领导带着我一起做的;第三年,规划是我做好给领导去审批和修改的。
这个过程中,我主动去做,而领导看到了我的努力,他愿意放手让我去做,我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3. 提升沟通和管理能力
我一直有个习惯,我喜欢想如果换做是我,这件事我会怎么处理?我跟别人差在哪里?如果以后没有他在了,我至少照抄别人的作业还是要会的。
所以除了产品,我有意识地观察我的领导是如何管理的,并且去模仿他(虽然我觉得并没有模仿到位)。
项目里,有一位敏捷教练非常有经验和能力,我不仅去配合敏捷教练的工作,也会去观察她如何做敏捷项目管理,以备如果有一天我需要自己管理项目时,知道如何进行管理。
我记得曲晓音老师曾经讲过她是怎么管理自己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的,她会了解他们每一个人在这个团队中想要得到什么,了解他们并支持他们。
于是我也会有意识的去找项目组的同学聊,去了解他们想要在团队中获得什么,并支持他们,最大可能地让团队变得更有凝聚力和生命力。
4. 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去提升综合能力
我是一个很容易紧张但是却很喜欢演讲和表达的人,但同时,我以前又是一个很内向的人。
大学的时候,我特别特别的内向,不敢和人讲话。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和说话,我先是加入了学通社成为了一名小记者,逼着自己去接近陌生人和陌生人聊天。
后来,我觉得还是不够,我硬着头皮报名了学校大大小小的演讲比赛。之后,情况就有了好转。
这一次,我依然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去逼着自己成长。公司大大小小的产品宣导,只要领导没时间,我都上了。
第一次,是一个很大的培训室的现场宣讲,我去的时候,领导很不放心,派了一个资深产品跟着我。临上场的时候,他问我怕不怕,要是怕的话,他来。我笑了下说:“害,多大个事儿,我自己上。”
其实当时心里是很没底的,站在前面的时候,我腿都抖了,不过,我顺利地讲了下来。他们不知道的是,头天晚上我接到这个任务后就偷偷自己在家练了很久。
既然做不到临场发挥,那我比别人付出更多总是可以的。
5. 注重产品体验、关注用户价值,产品终见成果
一开始,产品上线后用户少,评价并不高。用户满意度69%,大领导为此并不高兴。
我每天除了要负责十几个人团队的产品跟进,2周一个版本的迭代速度,我还要承担运营的工作,不停地给业务部门宣讲,拓展用户,回答用户问题,记录用户需求。
有半年的时间,是业务高速增长的时间,我每天吃饭、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是奢侈的。
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做完一场需求评审、一场培训和交互视觉对稿,解答研发问题,开完了其他的会,回答了近100个用户的提问并记录了他们的问题,那段时间我打字速度真是练到神速。(当然我并不赞成加班疯狂赶工,只是那时产品缺人,而我又真的很爱我的产品。)
业务高速发展,我们需要高效有质量地留存大客户,就必须关注大客户的体验,让他们觉得我们重视他们,能快速响应他们。
所以经常会出现需求临到评审的时候,大客户几个需求过来,优先级发生变更。这个时候我就需要加班加点立马撤换需求,重新画原型。
但即使是这样,我2周一个迭代的需求基本上从来没有出现需求延迟的情况。
我一个个记下用户的需求,记下用户的提问,思考用户为什么问那些问题,背后产品功能设计的哪里不完善,一点点地完善自己的产品,发动项目组的同学们一起成为整个项目组的主人翁,鼓励大家用产品思维去完成我们每一个迭代的需求评审,用主人翁意识去面对用户的每一个提问。
3年的时间里,我们有节奏有章法,完成了80个迭代,1300多个需求,记录了用户1100多个反馈(去重)。
我心里始终有信念,我想做最好的产品,我想听到用户的肯定,想听到老板的肯定,我要我的项目组是最棒的。
也就是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我慢慢摸索,学习和领悟到了如何进行用户关系的维护,面对大量的需求如何进行有效的需求管理,面对成百上千的需求如何进行需求优先级的管理,如何进行团队的项目把控等等。
最后,用户从0到10万,月活4万,用户满意度从69%到92%,NPS 94%,统一了整个集团的报表平台,产品成为了整个中心知名度特别高的产品,项目成为了标杆项目,拿到深圳数字经济产业扶持,凡是奖项必定少不了我们。
我的产品能力也得到了团队以及领导们的认可,以至于后来我离职的消息出来后,有老领导希望我能跟着他们。
四、进入鹅厂,新的征程
在这样的能力积累下,我也就成功的进入了我梦寐以求的鹅厂。
面试其实非常顺利,面试官给了我很好的反馈。这一次,在面对鹅厂的面试的时候,我也多了很多的从容、淡定和自信。
其实在这之前,已经有一些小伙伴私聊问过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我也做了一些解答,其实从这一路走过来,我觉得总结起来就是6点:
第一点,保持热爱。
对这个岗位热爱,因为热爱,就会用心和努力,而很多事情顺其自然就会来。
第二点,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从当下这一刻开始努力,机会来临的时候才能稳稳抓住。
之前唐大也说过,我们很多人都是野路子出身,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人带,更没有成体系的产品方法论,那怎么办呢?
一方面,我觉得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很多产品入门的书籍以及公众号、课程的讲解了,这些书籍都非常的优秀。可能一开始看的时候懵懵懂懂看不明白,但是没关系,想办法去结合实践思考,慢慢就会领悟书中的很多内容,并且开始有自己的见解。
另一方面,可能也会有很多同学没有入门的机会,或者说没有一个好项目,但是这并不是阻挡你的借口,没有就去创造,哪怕牺牲自己的时间帮隔壁产品经理干干杂活,求人家带带你,我觉得也不是不行。
就像我最开始,没有机会那我就自己去创造,自己在这个时间去储备知识,等到机会来的时候,就能稳稳地抓住。
第三点,思考复盘、永远学习。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复盘,哪怕只是增加一个按钮,也要想清楚背后的用户价值,弄清楚设计的心路历程。这样,才会在过程中养成思考的习惯,慢慢地积累理论知识。
同时,我们真的要一直坚持学习。尤其是现在,信息量大增,世界瞬息万变,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一点步伐,或者说才不会被时代甩得太远。
第四点,观察和模仿是你向身边优秀的人靠近最简单高效的方法。
我喜欢模仿,也喜欢碎碎念,我会给身边的人碎碎念谁谁谁哪件事情做得特别好,好的原因是因为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他怎样的思维和行事风格,如果是我,我当时可能会怎么去做。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我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那么之后,当遇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我就会去刻意地模仿,慢慢地让自己离优秀的人越来越近。
第五点,规划每一天,有效的时间管理
有同学注意到我很忙,但也总能挤出时间学习。我觉得这主要是我认真地规划了每一天,进行了有效的时间管理。
我小时候就有一个习惯,我喜欢把节假日规划到小时级别。比如,早上7:30~8:30 背语文,休息10分钟,8:40~9:40 背英语 ,晚上几点前阅读课外书籍,几点睡觉,这些没人监督我,这个习惯我工作后也沿用了。
比如我之前会早上比别人去公司得早,利用这个时间做点自己的事情;在去公司的路上,我会在车上听音频类的课程;中午午休2小时至少挤出半个小时看行业文章或者慢慢看书;晚上下班回来之后如果有时间空闲,会看书和学习。
不过,现在因为工作比以前忙,没有这样细的规划了,而且如果一直这样高强度,我觉得还挺累的,但是这样做是真的很有效。
最后一点,要自信。
在顺丰的时候,我的一位领导(偷偷谢谢辉哥)也对我说了一句话,他说只要你努力地做,不会比现在更差的。对呀,相信自己并且去做,就一定不会比现在更差。
以上,就是我一步步实现梦想成为鹅厂产品经理的故事。回想这一路,有荆棘,有感动,也有力量,感谢那个始终不放弃、坚持梦想的自己;感谢一路上帮助我,给了我信心和勇气的朋友们。
现在,终于进入鹅厂了,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新的起点上,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需要我去面对和探索,保持热爱、保持学习和总结,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我相信,一切只会更好。
最后,也祝所有的小伙伴们,都能心有梦想,实现梦想。
本文由 @糖糖是老坛酸菜女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