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狂欢不应该是一个人的狂欢

编辑导语:今年的双十一玩法再次升级,十月二十一号的凌晨就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现在是“尾款人”;双十一购物节已经持续了好多年,虽然每年的热度都很大,但是不免有些用户对此兴趣渐弱了;本文作者详细分析了关于产业互联网的现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双十一狂欢不应该是一个人的狂欢

仅仅只是玩法的升级,而不去改变双十一的底层驱动力,所谓的狂欢或许仅仅只是一个人的狂欢,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成为看客。

这是我对今年双十一走势的判断。

毋庸置疑的是,玩家们对于双十一的打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丰富;但是,仅仅只是好玩还不够,真正将好玩与实际转化抑或是真实的商业结合起来,真正驱动广大用户的消费能力,双十一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双十一之所以会遭遇这种困境,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落后的产业供给与升级的消费需求无法对等所导致的。

只有真正实现了产业端的升级,再附之以新奇、多样的玩法,双十一才能真正成为全民的双十一,而不再是平台们一个人的狂欢。

这其实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真正要做的事情。

我们看到的基于新技术、新模式的深度赋能,其实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直接体现。

当这种深度赋能真正完成之后,传统行业的生产和供应逻辑,才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从而让双十一不再是一个内里陈旧、外表新潮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表里如一的全新物种。

当双十一真正承载的东西尚未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变革之前,纵然是再新潮的玩法,再惹人垂涎的补贴都仅仅只是表面的光鲜,无法挡住现实的打击。

当我们绞尽脑汁思考激活用户的方式和方法的时候,或许应该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上游的产业端,通过寻找改造产业端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深度改变,从而拉开新一轮发展的序幕。

当双十一的战役已经打响的时候,我们或许不应该仅仅只是关注双十一的玩法,而是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双十一的另外一面——产业端。

的确,双十一已然成为每年年终的购物狂欢节。

虽然在流量见顶的大背景下,双十一的影响力已经远远不及前几年火爆,但它依然是我们不可忽略的存在。

在双十一的狂欢背后,我们更加应该看到的产业升级的冷清和平静,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双十一的B端和C端的状态一点都不为过。

一、B端产业升级道阻且长,非C端可比

借助新技术、新模式来实现B端行业的升级和改造已然成为一种不可被忽视的发展方向,并且吸引了大小各色玩家的加入。

无论是头部巨头,还是B端玩家其实都加入到了这场新的战役里。

同C端依靠流量和资本驱动的发展模式不同,对于B端的改造和升级并不仅仅只是依靠资本和流量就能够轻松完成的事情。

除了新技术之外,我们还需要新模式和新思路将这些新技术与落后的产业实现完美融合,从而真正能够改造B端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变成一个真正有所突破的事情。

总的来说,B端产业升级是一项道阻且长的工作,仅仅只是依靠短期的急火快攻并不能够达成想要的效果。

只有通过长期、缓慢、深度的改造才能完成,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虽然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了多年;但是,消费互联网式的发展势头并未真正出现。

在这个背景下,双十一其实依然是一个建立在陈旧产业端之上的华丽舞台,想要让这个舞台坚固,我们必然需要产业端的深度改变。

二、互联网劣势逐渐显现,新技术方兴未艾

虽然我们已经将互联网的技术、玩法应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是,互联网的劣势同样开始逐渐显现。

特别是互联网模式在改造产业上的无力,更是让人们对于互联网模式提出了质疑。

同时,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依然处于早期的萌芽和发展阶段,落地和应用并未真正成熟。

产业升级则是建立在新技术的成熟和完备的基础之上的,在新技术尚未成熟和完备之前,所谓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

这同样造成了产业升级的冷清,对于产业的生产方式和供应方式的深度改变同样没有出现。

很多的产业依然在用传统和陈旧的方式进行生产,转型升级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虽然双十一的狂欢如约而至,但是,产业升级与玩法升级之间始终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一味地升级玩法,一味地营造这种狂欢的气氛,其实更加突显出来的是产业端的冷清,更加让人们看到产业升级的迫切。

在新技术尚未真正成熟和完备之前,所谓的产业升级或许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

三、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断层不断加大

当新零售的概念提出,昭示着的是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依然用互联网的方式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产生的必然是痛点的增加,而非消除。

在这个时候,互联网模式已经不再是一种领先的模式,而是变成了一种陈旧的模式。

某种情况下,在这种模式下衍生而来的双十一不再是促进产业与消费者对接的方式和手段,而是变成了一种不断拉开产业和消费者之间距离的手段。

双十一的鼓乐敲打得越是欢实,消费者的冷静越是明显;而这种强大反差的背后,其实依然是产业升级的瓶颈渐显,消费升级趋势的愈加明显。

当这种断层越来越大的时候,所谓的双十一恰恰变成了一个符号,而不再具有实质性的内涵和意义。

双十一的狂欢仅仅只是一场娱乐式的狂欢而已,它与商业的距离越来越远,直到真正演变成为一种概念符号化的存在为止。

当双十一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开场的时候,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并不仅仅只是双十一本身,而是应该看到在这场狂欢背后的产业升级的举步维艰。

认识到这种情况,并且寻找到产业升级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或许才是真正让双十一可以持续发挥效力的关键所在。

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双十一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发展状态,并且开始自身的努力不断赋予双十一新的内涵,让双十一不再是一个B端和C端对接的消费时点,而是变成了一个B端和C端再度对接的试验场。

通过双十一这种消费时点来检验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对等性,并且不断调整和消弭其中的断层,最终让双十一变成一个新产业和新消费的展示平台,从而引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

这个时候,双十一才不是一个冰火两重天的不健康的存在,而是被赋予了新的能量和动力。

这个时候,双十一才真正能够找回那个曾经年少的自己,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双轮驱动的时代,做回那个没有一丝丝改变的少年。

一句话,双十一的狂欢不应该是一个人的狂欢。

#专栏作家#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