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做求职咨询的年轻人,他们困惑的背后有怎样的需求?
这些付费做求职咨询的年轻人愿意花钱去跟我聊一个小时,90%以上的人甚至跟我从未打过交道,从未见过,但他们就是用消费投下了信任的一票,他们究竟需要什么?
我的本职工作是产品经理,除此之外,在业余时间兼职做年轻人的求职咨询业务。内容大体包括:
- 帮他们看看简历,提一些我的优化建议,但不负责修改;
- 在面试前进行一次模拟,提前发现他们在表达中的问题,提出来;
- 结合当前的情况,给一些求职准备工作建议,帮助他们更好的开始。
总之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纯经验输出的服务,形式就是1V1的语音聊天。收费按小时来,200/时,用户基本以应届生为主,也包括3年以内的年轻人。
本来想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能做好这件事的能力和优势,但转念一想这样很容易陷入自嗨。作为一种咨询服务的提供者,评价100%取决于付费的用户,做得好或者不好,自由他们去评价。
但有一件事是很有意思的,其实年龄上我并没有比他们大多少,工作经验也就多两年左右。这些人愿意花钱去跟我聊一个小时,90%以上的人甚至跟我从未打过交道,从未见过,但他们就是用消费投下了信任的一票,他们究竟需要什么?
研究这一批用户的需求,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零零散散做了两年之后,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思维调频
所谓思维调频,就是按照对方的思维,去反向思考自己。 这也是我在做求职咨询中,遇到的最共性的问题之一。
很多人在简历中,或是在过去经历的介绍中,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描述一件事情的含金量。结果体现在简历中,就是完全没有呈现我想要看的点,得让我去琢磨你说的事情背后,有没有什么可以挖掘的地方;或者体现在回答中,就是自嗨的讲了一堆,但我并没有兴趣听。
举个例子,我上周帮助了一个2020年的本科应届生,能力很强,从大一就开始在校内进行创业实践,承包了校内的一个图文店,通过一些运营实践,很快实现了阶段性财务自由。
从事情本身来说,很明显他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人。 但在求职这样的场景下,每个人的目标不是说明你有多牛逼,而是让企业觉得你有多适合他们。
在他原本的简历上,用口语化的表达说清楚了他做这个图文店的亮点,包括合作模式,建立的制度,如何搞定了校内相关资源等。然后在聊的时候,也跟我说了很多他在这个项目中的实践经历。
很遗憾,这些不是我想听到的。
因为他找我的目的是要咨询产品经理岗位的求职,并按照这个目的去优化简历。我对于他怎么把这件事做成的是没有兴趣的,我想看的是,他 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有没有可能让他成为一个好的产品经理。
了解到这一点,他应该做的就是思维调频。从我想要的结果出发,去反向思考自己的表达与呈现:
- 比如说他0成本承包了图文店,应该重点说明当时校内的图文印刷生意的市场前景。
- 比如说他搞定了校内资源,是因为他了解到学生会、学院和社会在散装打印的开票问题上一直存在痛点,于是他想办法搞定了开票的资质。(这一点也是聊下来才知道的)
- 比如说他漏掉没说的一个人组建了十几个人的团队,运营一年时间,无一人离职。
如果说他要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那至少这些点能够体现出他对产品潜在市场的判断能力,精准判断用户痛点的能力和沟通凝聚力,这些都有助于他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
不可否认,也许这样的描述就像碰瓷一样,有点故意往某个方向靠的样子。但就像我说过, 在求职这样的场景下,每个人的目标不是说明你有多牛逼,而是让企业觉得你有多适合他们。
思维调频的前提,是每个求职者知道对方的思维是什么,老实说这很难,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所以不知道真正在做产品时,在潜移默化中所培养出来的思考习惯到底是什么。
更夸张的说,即使已经工作的这部分人,也并非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思考习惯究竟是什么。这是我要不断输出写文章的原因,也是我能够帮助年轻人解决这个问题的底气。
二、如何做选择
选择问题是一道计算题,本质上算的是,做出哪一种选择时,成本是最小的。(经济学中,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很多年轻人找我咨询选择问题时,大抵有两种情况:
- 我现在有offer A和 B,我应该选择哪一个。
- 我现在有职业路径A和B,我应该选择哪一条。
针对选择问题,很多人会给出普适性的鸡汤回答:选择什么都可以,最关键的是勇于承担选择的后果;你想要问我选择什么,无非是希望我肯定你此刻心里的选择,给你一点信心。
抱歉,我不喜欢这样的回答。我说过,选择问题是一道计算题,面临AB两种选择时,我觉得负责任的态度是好好算一算,到底哪一种选择成本是最小的。即使算不出来,也得知道风险在哪里,不确定性在哪里,当选择带来不好的结果时,得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回到主题,求职者在咨询AB两个offer的选择时,到底在犹豫什么呢?公司前景、岗位待遇、老板的人设、自己的特点、发展前景等等,很多很多。
曾经有人来咨询我,说自己拿到了腾讯和阿里的offer,很纠结,不知道去哪一家。然后列了一张很长的表给我,上面包括offer详细信息,部门前景,团队氛围,工作内容,自己的担忧因素和兴奋因素等15个比较参数,对两个offer做了详细的比较。
但仍旧不知道该选什么?
我给的建议是,只针对基本确定的事项做对比,简化到3项以内。 因为我知道,很多变量根本不值得被比较。例如工作内容、团队氛围等,都是随时可能变化的,有时候一次组织架构调整,你的老板就变了,你所在的团队就变了。不确定的变量,不能作为比较的参数。
那什么是确定的呢,薪水、公司、岗位(短时间内至少不变)。 简化选项之后,第二步要做的是确定权重,即每一项你在乎多少。
有些人在乎薪水,那就选钱多的,无可厚非。至少他们不会觉得放弃的代价是更大的。有些人在乎公司名号,那就选大公司,也无可厚非。
因为不确定性太大(毕竟大公司裁员也是正常),在帮助大家做出选择时,我努力帮他们做的是确定选择的标准,从而果断地做出选择并开始投入到选择的工作中,而不是沉浸在成本中不可自拔。
第三步,打分。 老实说,这一步很难。就像投资一样,我们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做一种概率预测。在上述case中,这个人在阿里的岗位是支付宝的运营,在腾讯的岗位是创新项目的产品。前者相对稳定做工具,后者风险相对大做社交(但她更喜欢研究社交产品)
跟岗位打分没有统一的标准,与个人的背景及偏好有关,很可能你喜欢用支付宝,你就去了,很可能你单身喜欢玩社交软件,就去做社交了。
每个人不一样,但终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而我能解决的,是帮助他们走过这完整的三步,相对明确地作出选择。
三、建立信心
这是最让我有感触的一类需求。因为它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承认的,但在说话间会无意表现出来。尤其当他们学校背景不是很好,或者没有相关实习经历,或者他们觉得自己在实习期间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工作。
老实说,无论多么理性的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总是不能百分之百对自己保持清醒的认识。而那些有需求找到我的人,更容易在竞争中陷入焦虑和迷茫。
我接触过很多名校的咨询者,北大、交大、浙大、港科大等等,这些身背名校光环的求职者,更容易陷入在优秀同辈的压力下,从而很难认真地去审视自己——
我究竟有什么优势?
你究竟有什么优势,在竞争中,你可能很难客观地去判断,而我帮他们解决的,是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并挖掘自己可以展示的特点。
同样是在我上周的咨询中,这个学生讲了自己大二在学校做O2O洗衣生意的过程。他觉得可能自己只是小打小闹,用这样的经历去求一份产品经理的工作,分量不够。
于是我跟他聊,细聊。我问他,你做O2O洗衣,项目是怎么冷启动的,第一批用户是怎么积累起来的呢?
他说做了一些扫楼啊,线下发宣传单啦,然后当时正好是双十一,先启动了一个帮学生拿快递的生意,快去积累了几千的用户。
我说,你等等,这一段好好说说。
他说,啊?这个有什么可说的。“不,这个很重要。”
配合节假日热点,采用一个可以快速切入且成本很小的角度,快速获客,然后针对这部分用户提供主要的服务,这是一个社招水平的运营都不一样能够搞定的事情,但这个家伙在无形中就做到了。
给人以信心,不是靠商业互吹,不是靠强拉硬捧,而是真的进入他的故事,找到其中的闪光点,也许他本人没有认识到,但你得看到。而获得信心,并不是强行被洗脑我可以,而是我看到我具备某种能力,真的可以做好一件事,于是我就慢慢建立起来了某种信心。
而这样的信心是不可被取代的,因为不是所有名校毕业,大厂实习的学生,在那样的环境下都能想到从双11快递切入。
工作不像读书,所有人不会在同一张考卷,同一个评判标准下去竞争,我们是跟特定环境下那个可以做到最好的自己去竞争。 可惜很多还在学校的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我做求职咨询的时候,有人质疑过我,说我凭什么?
也有人想要咨询,但需要先看看我的简历,发现我也就两三年经验,然后就走了。他们希望找到最有经验的人,然后解决他们的问题。
也有前辈说过,你这么爱思考,脑子转的这么快,为啥要做帮人改简历这么low的事情。你应该去看看行业,看看那些能改变更多人的事情。
我觉得,如果这是一件被需要的事情,如果我提供的咨询服务是一种被需要的产品,我觉得就值得做。
再如果,你真的能够理解这一批的用户真的需要什么,我觉得这也是一件值得好好打磨的产品。
嗯,就是这样。
#专栏作家#
大力哥呀;微信公众号:大力哥求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正年轻的产品经理,关注新零售、用户体系,擅长问题抽象及拆解。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