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世界,我们未来的生存空间
折叠世界,一个创业者、产品经理、营销人都需要知道的大趋势。
在科幻小说《北京折叠》中,人们分别生活在三个不同的空间里,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
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生存时间是从晚十点到清晨六点。
同一世界,三层空间,不同空间对应着生活中的上层阶级、中产阶层和底层阶级。
然而在现实世界里,折叠也正在成为不断加深的趋势。终究其原因,笔者把诸多成因大致归为三股力量:
- 第一股力量:社会被动折叠;
- 第二股力量:个人主动折叠;
- 第三股力量:科技推进折叠。
第一股力量:社会被动折叠
财富的马太效应凸显,富人和穷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地域发展水平差异大,一线城市和四、五线城市的消费形态也各有不同,一个折叠世界正在悄然形成。
个人收入的差距是社会被动折叠的主要原因:
世界银行每年会根据人均国民收入GNI将国家或地区分成4档,分别是:
- 低收入经济体(L),人均国民年收入低于1,045美元;
- 中低收入经济体(LM),人均国民年收入在1,046-4,125美元;
- 中高收入经济体(UM),人均国民年收入在4,126-12,735美元;
- 以及高收入经济体(H),人均国民年收入高于12,736美元。
现在我国人均GNI>1万美金,属于中高收入的范畴,但伴随着中等收入陷阱和财富加速理论的生效,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折痕也将越来越深,此为第一层折叠。
第二层折叠则反应在城市或地域发展水平之间,2019年5月24日,第一财经发布了一份《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通过收集170个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门店数据和18家各领域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指数来评估337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最终评选出6档城市,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
进而有人把中国的消费市场分为两个:1个“3%中国”,1个“97%中国”。
“3%中国”指得是北上广深以及成都、重庆、杭州、天津、武汉、郑州等15个新一线城市。它们占到中国国土面积的3%,是中国消费最旺盛,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其余的则是“97%中国”,有近300个地级市,3000多个县城,4万多个乡镇和66万个村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消费形态差异较大,此为第二层折叠。
从日本消费变迁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对应不一样的消费特征:
注:数据来源《第4消费时代》,作者:三浦展。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消费的变迁过程,消费特征可以归纳为:大众消费、品质消费、品牌消费(符号化消费)和理性消费(共享经济)。这样的消费特征,如今也反映在被折叠的中国消费市场上。针对这一现象,“下沉市场”、“消费分层”的商业概念被提出,这也说明“折叠”这一趋势正在发生,我们必须看到,这既是客观的,也是被动的。
第二股力量:个人主动折叠
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正是个人主动折叠的主要力量。
KK在《必然》中写道:“进行更多的过滤是必然的,因为我们在不停地制造新东西。而在我们将要制造的新东西中,首要的一点就是创造新的方式来过滤信息和个性化定制,以突显我们之间的差异。”
如今,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大群变小群,无论是过滤还是折叠,细分是企业应对折叠化趋势必然的选择。
刚需本来就是一个假命题,无非是企业选择了一个更大的切割面而已。比如:居住是刚需,但是产品却在多元化,大平层、别墅、小洋楼……吃饭是刚需,而餐饮行业却越来越重视其他的需求:服务、快捷、体验等等。
消费需求出现了审美趣味的分割,如果你关注95后年轻消费群体,就不难发现他们是最喜欢画圈圈的一代,60%的95后看重与朋友是否有共同语言和兴趣爱好。
对这一代人来说,社交文化就是一个个被折叠的圈层,以前我们“物以类聚”,而现在我们“人以群分”。无论是兴趣社群,还是圈层黑话,总之,新生代消费者正在主动地把生活折叠起来。
小众的汉服就是最好的证明,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在有300万汉服爱好者,绝大多数都是95后和00后,300万放在14亿人口的市场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小众市场,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众市场,却引来无数资本用脚为他们投票。
小众需求,如今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科技的力量正在把越来越多的长尾需求呈现出来。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种力量:科技的力量。
第三股力量:科技推进折叠
这一部分是本文阐述的重点,也是折叠力量中最为生猛的一股力量。
如今,很多老年人都不会使用电脑,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享受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累累硕果,4G网络+智能手机,让每一个人都生活其中,然后为所有人打上标签,折叠成一个个“孤岛”。当然,科技折叠的含义远非如此。
在世界折叠之前,世界是平的。
全球化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悄然发生,其中包括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柏林墙倒塌,地缘政治这一屏障被拆除,成为推动全球化的动力之一,也包括了以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万维网为代表的技术动力。
人们在长期压抑的政治环境中,得于舒缓一口气,以更为开放的姿态拥抱了互联网。
正如托马斯·费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写到:
“柏林墙倒塌之后,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个人电脑连接到全球通信平台上,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们通过数字化的格式来传输任何信息。”
全球化公司、代工工厂、Windows操作系统、内容数字化、互联网的普及极大的促进了地域和地域、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协同,以及全球规则的产生。无论你身处世界哪一个国家,你都可以轻松地参与到全球分工之中。托马斯·费里德曼说世界已经被碾平。
信息革命,是碾平世界和折叠世界的同一股力量。
- 第一代互联网:电脑与电脑的联结,信息得以快速的传递。
- 第二代互联网:开始移动联结,是人与人的联结,应用场景得以成指数级增长。
- 第三代互联网:是物与物的联结,是比特对量子世界的改造,具有移动、智能等特性。
从第一代互联网到第三代互联网,是一个从信息传输到全方位服务的过程。
我们正在向这样的时代大迁徒,2019年被称为5G元年,但是5G的应用元年还没有到来,预计时间在2025年前后。随着第三代互联网的到来,平坦世界也将出现拐点:开始推动世界折叠。
世界已被碾平,要在如此巨大的平面上进行生活,唯有的方法是把它折叠起来。
第一道折痕:信息变得更聪明
如今,信息过载令人不堪重负,消费者渴望在纷扰不堪的世界中,获得清静和价值。当我们面对新冠状病毒疫情时,人们从初期“信息饥渴”引发的焦虑,向“信息轰炸”引发的恐慌过渡,渐渐地因“信息过载”而麻木。
最后我在朋友圈中看到的多是“情绪”,军人保家卫国,教师培养人才,科学家发展科技,医生救死扶伤,这些才是强国之本,而有些东西只是香烟,抽多无益。
回到“信息过载”的问题,近几年推荐算法大行其道,微信之父张小龙就说过:“推送改变世界。”
无论是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淘宝的千人千面的推荐算法,还是精准广告投放,互联网公司都在借助于大数据、AI技术“让推荐变得更聪明”。信息正朝着“聪明”的路径进化,现阶段是“让推荐变得更聪明”,而后是“让信息变得更聪明”。
那么,在未来“让信息变得更聪明”应该是怎样的?
笔者认为应该是:“好雨知时节”;“不扰民”和“更懂你”。每一点实现起来都很难,涉及到隐私、获取方式、社会关系、信息传播,以及信息的多样性,同时充满了种种矛盾。比如:精准推送和用户隐私就非常的矛盾,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技术越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越便捷,同时个人隐私也在不断的出让。即便如此,我们依然相信信息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同样是在面对群防群控新冠状病毒的战役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趋势。“疫情地图”就非常的聪明,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轻松获取身边的疫情情况,包括有无确诊病人,确诊病人的数量,确诊病人所在区域,以及被确诊的时间。
信息越聪明,所针对的人就越透明,世界的折痕就越深。
第二道折痕:无数的传送门
走进5G,走出手机,无数的“传送门”带你进入不同的折叠世界。
简单来说,就如智能手机一样,一个系统上面装有各类APP。只是在5G时代,我们不在依赖于手机,智能终端和传感器将无处不在,屏幕数量也将成指数级增长。
我们可以想象当汽车联上网后,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更加智能化的移动场景,汽车+社交,汽车+娱乐,汽车+旅游……
又比如:一台冰箱联上网后,就会变成家庭膳食管理专家。所有放进冰箱的食物都会被后台记录在案,并在你需要的时候,根据你的口味偏好,推送烹饪菜谱给你。
不仅如此,它还会时刻警惕你的营养搭配,食材的有效期等等。而且冰箱企业还会包揽食材从田间到你家的物流配送,你只需要同意它为你列出的采购清单。试想,那个时候,你会选择用手机上的APP下单,还是让冰箱为你下单?
以上图景只是冰山一角,未来有多少智能终端,有多少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就有多少信息和物的传送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终端+新场景,会带来更加垂直化的折痕。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会把更多的决策让渡给机器,人的智力和意识开始分离,选择多于思考。无论是面对巨大的信息洪流,还是不计其数的智能终端,人们是否有能力应对这一切的发生?或是当这一切来临时我们能生活的更好吗?
正如笔者前面所说,世界已被碾平,要在如此巨大的平面上生活,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折叠起来。
折叠世界,是一个不断加深的大趋势。三个推手分别是社会、个人和科技。
大哉问:
- 现在企业出圈越来越难,如何应对折叠化趋势?
- 中台架构是否就是应对之道?
- 什么是前端折叠、后端平坦?
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会拟文再述。
作者:晓也家的猫在思考,前奥美广告人,品牌营销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个人公众号:外脑电波(ID:wndb007)
本文由 @晓也家的猫在思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