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活动总结:菜鸟到大牛,产品经理的晋升之路
产品经理作为一个产品的“灵魂”,是产品的缔造者和驱动者,负责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最初的idea,到产品的定位、设计、开发、测试、运营,再到最后的优化迭代。
很多人都会经历从产品小白到产品经理的蜕变,从早期的不断重复的提需求、做文档、画原型到懂得去思考产品如何去迭代,优化用户体验,业务分析等。在蜕变的过程中,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从产品专员-主管-经理-高级-总监-CEO,每个阶段如何去进阶?晋升要注意些什么?
4月9日(周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携手盛景网联,特邀四位在一线互联网公司摸爬滚打多年成长为大神的高阶产品总监,带你明确自己各个阶段的定位与价值产出,进而完成从菜鸟到大牛的华丽蜕变。废话不多说,下面为你奉上接地气的干货。
红点CEO封诚:只会做产品的PM不是一个好的PM
如果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产品经理的日常是什么?我们可能会提到这些答案:了解用户需求,设计产品功能,画原型,写PRD文档,做交互,推拿用户需求……没错,这些都是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但是,当我们get了上述技能,我们就成为了一名好的PM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记得10-14年这五年里,夸奖一款产品,往往说“这产品做得真好”。最近一年多,这样夸奖产品的声音越来越越少,因为“做得好”已经成为常态,行业标准不断提高,而拼创意也不再成为趋势。我认为,一个好的PM 除了要具体上述的技能外,还需具备4项能力。下面我为大家一一讲解让PM变得酷炫的四项技能。
第一项技能-----对市场的洞察能力
要培养对市场的洞察力,需要产品经理做时间的好朋友。
PM要了解当前市场的需求是什么,这些需求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调整;PM要把握市场的微妙变化,来对产品做出调整。
举个栗子:前几年,手机第三方应用商店非常火,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智能手机还不是特别普及,手机用户群体对手机应用还处于一个比较浅层的认知,这时候就需要应用商店这样的产品来告知并引导用户去寻找用户想要的APP。反观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应用商店寻找自己想要的APP了,因为现阶段手机用户群体对于手机的认知大大提升,对APP的选择也更有目的性,所以在现在来说,应用商店这样的产品对用户来讲,不是刚需。
第二项技能------融资能力及对资源的使用能力
通常我们会认为融资是创业公司才需要做的事情,但其实我们在公司中开展一项工作,向老板申请资源,也是一种融资。
对于产品经理讲,融资能力非常关键。我相信各位的微信中都有那么一两个群是专门发红包的---外卖红包或者打车红包等等。红包在O2O领域非常的常见,这个功能让产品发生连接。对于消费者来说,定外卖时哪家有补贴就定哪家,但是红包的产生则让这种消费心态发生了变化。红包通常是在消费后才会送出,供用户下次使用,所以这就很好的将用户聚集了。
红包这个功能最初是打车软件为了鼓励用户进行移动电子支付而设计的,以便于形成闭环。刚开始为了给用户使用电子支付,给用户提供的一些优惠。
这个和我们提倡的融资能力有什么关系呢?相信在做的各位都知道,在滴滴推出打车红包之后一个月,快的也推出了这个功能,但是后来当快的红包在微信群中发散的时候,却遭到了微信的封杀,相信大家也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滴滴依赖微信和红包良好的功能设计,最终将快的远远的甩在身后。在这个案例中,融资能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第三项技能-------团队协作能力
每一款成功的产品背后,必然有一个成功的团队;这个团队背后,必然有一个左右逢源的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在这个周期中,需要与设计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营人员等进行协作。一个好的PM是能够让这些小伙伴们信任你,并最大化的按照他的构想去实现产品。我相信在做的各位遇到过加需求的状况,这种状况如何让程序猿相信你的需求是正确的,并义无反顾地去实现,这就考验我们的个人魅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了。
第四项------营销能力
过去,我们提倡产品为王,现在我们提倡营销为王。这不是说产品不重要,只是不能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心态去做产品。一款产品再好,如果不去营销,没人知道,那么也是没有什么卵用的。
提起营销,我想大家对小米不会陌生。小米的营销在业内做得是非常的牛逼。小米是如何将性价比高这个概念深深植入用户心中的呢?以小米手机为例。
首先,通过产品定价刺激用户痛点。在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机的价格大多还处于3000-4000元不等的时候,小米推出的手机价值为1999元。
其次,手机跑分。通过手机跑分结果,向用户展示此价位的小米手机性能一点不输于售价3000-4000元的智能手机。
并且,小米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米粉,产品的标语也非常有特色:为发烧而生。雷军在论坛和米粉互动探讨产品,激发用户自发的对产品做口碑营销。
那么如何做好一个产品的营销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设计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slogan。比如小米的slogan:为发烧而生。还有一个我最近留意到的英语学习APP,它的slogan是:美国小学在家上。这样的slogan非常具有营销力,让用户在第一时间记住你的产品,并且想要去使用。
GrowingIO联合创始人陈明:数据驱动产品设计
前一位嘉宾演讲的主题是:只会做产品的PM不是一个好的PM,我的演讲主题也很类似,我的主题是:不会做数据分析的PM不是一个好的PM。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商业流程的规律以及传统的方法论。
过去,我们崇尚流量为王,我们的商业流程是这样:
这种模式被很多中型企业所采用,这种模式有一个缺点:成本高。比如我想通过购买百度关键字来获取流量,如果购买的关键字是高频关键字,那么将会是很大的一笔支出。
互联网2.0之后,我们提倡的是新兴的数据驱动框架:增长黑客的概念,商业流程是这样的:
互联网2.0时代,意味着流量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这样的形态下,企业往往不注重流量的转化,而在乎流量获取的速度。而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企业如何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快速地对用户进行转化,增加用户的体验,增加用户的留存,这是当代互联网产品的核心。
下面,我来介绍产品分析的整体思路:
首先,我们要了解产品,关注产品数据;当产品数据发生波动的时候,针对这个波动,我们做出变动原因的假设,并通过数据对这个假设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根据假设对产品做出适当的调整、改变,进行产品迭代;最后投入市场,让市场来验证。
举个栗子:LinkedIn招聘平台的使用率下降了,对于这个数据,我们是怎么进行数据分析的呢?
在3-4月份的时候,LinkedIn招聘平台的使用是有下滑的,我们当时就分析为何这个使用会下降。通常来讲,我们会把和这个产品相关的数据都获取到,并进行切分,分析下降原因。但是这次我们做数据分析的方式更直接一些:
首先,我们对LinkedIn产品很熟悉,我们知道这个产品的受众是招聘人员。招聘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猎头,猎头专注于高薪、对他回报高的职位;另一类是公司HR。这两类人心态和工作习惯是不一样的。对于公司HR,在招聘旺季,他会收到不同部门的招聘需求,因此对于公司HR,在招聘旺季他们对LinkedIn招聘平台的使用会有大幅上升,在淡季则会迅速下降,对于猎头来讲,这个变化相对平缓;
我们根据对市场的了解,做出一个假设:这个数据的变化是和公司HR有关的。美国的季节性招聘变化很明显,7-8月份开始校园招聘,到10月份达到高峰,然后到12月份圣诞节有所下降,进入来年1-2月份又起来,到3-4月份又下降。根据我们的假设,我们从数据中去寻找原因,很快就找到了原因。产品使用率的变化,是和公司HR有关。
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你对业务的理解和已有的假设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做产品分析的方法:
- 简单趋势:实时快速了解产品使用,便于迅速迭代;
- 多维分解:根据多种维度分解指标,了解详细差异;
- 漏斗洞察:按照已知转化路径,分析每一步骤转化情况;
- 用户分群:聚合符合某中特定行为/画像的用户;
- 细查路径:探索性了解某组用户的行为轨迹;
- 留存分析:了解行为/行为组与回访之间的关联;
- A/B测试:对比不同产品设计/算法对结果的影响;
(A/B测试有一个缺陷,它是具有时效性的,并且需要流量的。所以做A/B测试,需要给足自己时间。建议小型公司慎用A/B测试)
举个例子。我们新上线了一个技术论坛的功能,对于这个功能,我如何使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驱动产品设计呢?
Step 1:了解基本趋势;
简单来说就是看有没有人用,PV、UV多少;
Step 2:深入了解流量分布;
Step 3:多维分析渠道来源和转化效率;
Step 4:以漏斗思维分析转化;
- 通过分析注册流程,找到衰减的首要步骤;然后继续细化,了解用户为什么在这一步停止了注册;
- 深入研究,寻找潜在增长点:渠道。
不同渠道来的用户转化率不同,看数据我们发现,百度来的用户转化率高。
- 深入研究,寻找潜在增长点:移动端注册。
Facebook平台流传出留存率“4–2–1”规则,规则中的数字表示的是次日留存率、第7日留存率和第30日留存率。规则所传达的信息如下:
如果你想让游戏的DAU超过100万,那么新用户次日留存率应该大于40%,7天留存率和30天留存率分别大于20%和10%。
前讯飞研究院创新总监王大年:产品人如何从0到1打造接地气的智能产品
产品是什么?不同的人对于产品的定义是不同的。产品可以是一个实物,也可以是一个服务,也可以是一个过程。
做为一个产品经理:
- 当我们想要打造一款产品的时候,我们经常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如何开始这款新产品?
- 当我们想要做的产品涉及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快速的融入这个领域?
- 当我们明确产品的核心功能和定位后,我们的用户在哪里?我们的用户真的需要这个功能吗?
打造一款接地气的产品,要经常问自己这些问题。
风口
智能手环更多的扮演了敲开那扇智能大门的角色。如今,拓荒重任已然达成,被更具创新性的可穿戴产品替代便也不足为奇了。
作为初创团队我们也考虑到避免与大公司的正面竞争,于是选择了从垂直细分的“小”硬件切入,可以与大公司差异化竞争,另外领域垂直、功能单一的“小”产品也更容易做透,做精。
打造一款接地气的智能产品,要善于利用风口。什么是风口?风口在我看来就是行业的发展趋势。利用风口对于打造产品来说,就是满足市场刚需。什么样的需求是刚需,是需要产品经理去调研的。
除了满足刚需之外,产品还需要有核心竞争力。在红海市场,产品要尝试进行细分打造产品的差异化。也可以尝试跳出红海,打造红海中的蓝海。当初我们想要做一个移动医疗方面的产品时,我们认为医疗是高频刚需,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问题也是越来越关注,与此同时技术的提升也让我们将这些想法变为现实成为了可能。在打造智能产品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是:寻找产品的核心用户以及核心功能,并想好如何利用产品的核心功能来吸引用户,来达到行业的要求。
在产品的早期,要想好商业模式。有了较清晰的商业模式后,产品才能够向着一个稳健的方向发展。不至于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生崩塌。
团队
打造一款接地气的产品,需要进行良好的团队协作。
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中间可能会有质疑的声音,有会有一些琐碎的事让人不开心,很幸运一开始就有我的合伙人和团队小伙伴替我分担,我们互相打气,累并快乐着。团队自身的优势能否和这个产品深度结合起来。
首先,作为产品人员,要做好决策。产品的定位是什么,核心功能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在这个版本做什么功能等等。然后,产品人员要和市场部门以及运营部门做好配合,将产品推向目标用户群体,进行精准推送。其次,要客服软硬件以及供应链方面遇到的问题。最后,要利用行业来对产品做引流。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会对产品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需要求同存异,达成一致的目标,并对资源进行整合。驱动整个团队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供应链的坑
做一个理想的估计,你卖出了五千台设备,单品成本价是五百元,没有退货,这个时候你很开心拿到第一批订单,那么第二批生产多少,很多创业者都会陷入纠结中。即便是你非常有信心,订了两万台,乘以单价五百,成本是一千万,工厂要看实际发货情况,你会很纠结,这一千万在云端,拿不到自己手上。比如产品需要235个零件,现在备足了234个,差一个零件也不能出货,你还要为这一个零件等很长时间。
智能产品也是商品,它也需要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再强大的功能如果不能贴切人们的实际应用,都是徒劳。
第一款硬件不要着急推到市场,两三轮以上的内测或公测是必要的。在产品体验还没打磨成熟的时候过早进入市场对口碑的负面影响很大,后续想挽回会比较困难。一开始口碑会比量更重要
控制好产品推广的节奏,使其与产品体验、团队发展的节奏相匹配,如果一开始量大,反而会带来很大的运营压力和用户的抱怨,也会影响用户口碑。
打造一款接地气的产品,需要做好营销和渠道。
上图反映了产品-营销-渠道-顾客之间的关系。我们的产品从诞生到走到顾客身边,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通过一些营销手段,我们让用户知道我们的产品,所以说,营销是将产品打到用户心里去。当用户知道了这款产品的存在,想要使用或购买这款产品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可以提供这个产品的地方,这就是渠道。所以说,营销让产品走到用户心里,渠道让产品走到用户身边。
初页CEO王志强:懂设计的产品经理会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吗?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需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
我的答案是:掌控、感性、倾听;
在做产品经理之前,我曾是一名程序猿。程序猿的工作经历带给我做产品的启示概括为两个字:掌控。
很多产品经理都有这样的困惑,我们要不要学习技术,以避免被程序猿藐视或方便更好的和程序猿沟通?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除非做程序猿能做到想项目经理或者项目总监的高度。
我做程序猿的经历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对产品的掌控力。
产品经理是产品的缔造者和驱动者,负责一个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最初的idea,到产品的定位、设计、开发、测试、运营,再到最后的优化迭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协调各方人员来完成我们对产品最终的愿景。所谓的掌控力,就是最大化的驱动团队意志不打折的去达成这个目标。
要提升对产品的掌控,可从这三个方面去提升:
- 驱动Team:兴奋感。对于我们的产品,我们必须是非常兴奋的。当你认可自己的产品并为之兴奋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的驱动整个团队。
- 用程序猿喜欢的方式对接。程序猿在产品执行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促进产品更好的进行,产品经理需要和程序猿做好沟通,用逻辑说话,而非用情怀说话。
- 把握好产品的节奏。节奏主要表现在上线和砍功能两方面。产品上线是有一个标准在的,当一款产品没有达到最初的愿景的时候上线,也许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同时,产品上线的时机也是很重要的。每款产品都有它的定位,我们对于产品会有很多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所衍生的功能点不见得都是紧急重要的,不见得都是产品所能承载的。所以,看功能也是我们需要get的一个技能。
做设计师的经历带给我的启示是----做一回女人。
做产品,我们需要女性思维,也可以说是感性思维。我们要忘掉理性思维,用直觉去感受产品,用喜欢与不喜欢来度量一个产品的优劣,从细节去评判产品的好坏。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要学会倾听。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要学着想上帝那样善于倾听,和用户保持最近的距离。我们可以让我们身边的人成为我们的用户,倾听他们对产品真实的反馈;也可以做一名客服人员,了解用户的想法;同时也可以参照产品在应用市场的评论。
通过倾听来自用户的声音,为我们改进产品提供更好的思路。
接下来我想讲讲产品助理如何进阶到产品经理。
产品助理的工作更多的是执行,参与决策的机会偏少。我认为产品助理具备了以下三个能力的时候,就能够完成向产品经理的完美蜕变:
WHY------定义产品
当我们要做一个产品的时候,这个功能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包含哪些功能等等,我们要心里有数;
HOW-------设计产品
定义了产品后,我们要思考如何去实现这个产品目标,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案。
WHY-------选择方案
方案设计完成后,使用哪种方案实现更优,更能达成目标,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案,我们需要有一个宏观的把控。
本文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张婷 整理编辑发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