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不神秘,它只是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过程中的一种产物
在市场疲软的时候,传统的制造业却没有被O2O进行改造,或者改造的没那么明显。
O2O从2010年涌入中国的时候,引发了市场对于该种模式的广泛关注;到了2013年前后,这种模式风靡市场;众多行业领域开始试水O2O模式。而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2013年这两年,中国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下行趋势,各行各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行业危机;特别是传统的制造业,更是寒风阵阵。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等行业,其发展状况跌入历史低谷;尤其是钢铁行业更是遭遇了全行业亏损的境地。还有一组数据,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约为5亿;高于2012年底的4亿。在一些小城镇甚至偏远的农村,智能手机成为上网的唯一设备,移动互联网正在加速塑造整个新型市场。
上述三种情况在2010年到2013年这三年间相遇了,这似乎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经济疲软才是O2O迅速侵入传统行业的主因
传统行业在2012年之后遭遇了严重的行业危机,在此之前其实已经显现出疲软的态势。因为从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蔓延全球之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自然不能独善其身,主要依赖出口和外汇支撑GDP增长的中国,也在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遭受了严重冲击。
在这样严重的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各行各业发展停滞不前。两年之后,即2010年,O2O正式进入中国,而就在这一年,继阿里巴巴、淘宝网等企业后,众多行业开始纷纷试水电商,包括家电连锁、百货超市、传统品牌企业。2010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电商元年。
借助电商时代红利,O2O模式迅速和电商进行结合,成为了电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倚借和重要支撑模式。在经历了一年的磨合期之后,新型的“O2O电商”形态初步建立,并迅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在2011年,O2O市场上发生了几笔大的投资事件,基本上集中在2011年中旬。例如2011年5月,鼎晖和清科创投等机构共同投资窝窝团,金额为两亿美元; 2011年7月,红杉中国、阿里巴巴、华登国际北极光创投共同投资美团网,金额为5000万美元;挚信资本和红杉资本共同出资1亿美元,于2011年4月投资大众点评网;麦顿投资、泰山创投等机构也在2011年4月出资1.11亿美元,投资拉手网。
O2O电商被投资机构重点关注,并被注入了海量资本,因此迅速在中国快速蔓延开来。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形态,就是团购,可以说,团购是O2O进入中国之后最先试水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商业形态。
2012年可以说是传统行业遭遇危机最为严重的一年,而我们也观察到,2012年也是O2O市场发展最为快速的一年。据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12年O2O市场规模达到986.8亿,环比增长75.5%。这也说明,在市场极度疲软的情况下,O2O这种新型的发展方式迅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商业形态,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经济的疲软造就了电商形态的萌芽并最终发展壮大,而O2O也正是在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通过和电商的结合,进入到遭受市场危机的传统行业领域中去,这似乎是市场的必然选择。
内容驱动或信息驱动的特点,让服务行业最先被O2O进行了改造
2010年至2015年,O2O在中国已经有五年的历史了,中间无论经历了多少起伏,但是基本上O2O只是和传统的轻型服务业进行了融合。例如美甲、洗车、理发、餐饮、按摩、零售、电影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是一些轻型的服务业,因为如果将团购看成是O2O进入中国之后第一个试水并获得成功的模式,那么显而易见的是,团购符合信息驱动或内容驱动的属性,那么以上所列举的这些行业基本上也都符合信息驱动或内容驱动的特点,所以服务行业最先被O2O改造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有的服务业被O2O改造也不是全产业都进行了改造,而是在该产业的部分环节进行了改造,比如现阶段O2O对房地产业的改造就集中在社区服务上,代表性的有花样年“彩生活”、世茂的“云服务”、万科的“住这儿”以及金地、蓝光地产等企业的社区服务平台,皆注重在物业方面进行深度的O2O服务,并通过下载APP的方式,完成物业保修、投诉等O2O服务。而涉及到房产交易的话,房产交易的整个流程基本上还是以线下为主,这个环节,O2O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服务行业的信息驱动或内容驱动的特点,让O2O有了较好的施展空间,且某项服务产业因为消费频度等原因,所以O2O在同一个服务行业的不同服务领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理发行业,一般的理发O2O之所以做的好,是因为一般理发的频度高,而那种高级美发的O2O就做的明显不好,因为消费者光顾的频度低。比如美甲行业的一些O2O一直在烧钱,但是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传统制造业O2O化,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
在市场疲软的时候,传统的制造业却没有被O2O进行改造,或者改造的没那么明显。例如,纵观O2O市场,基本上还是轻型服务行业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制造业的影子丝毫没有看到。虽然O2O诞生于传统工业时代,但是最终却没有和工业结合在一起。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标准化的问题,传统的工业时代是以机器驱动产品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的,比如钢铁行业,市场对于钢铁的需求,也都有一定的标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生产资料行业的受众集中在B端,而不是C端,而C端往往对非标准化的产品或者服务要求较高。标准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和摒弃个性化具有同样意义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制造业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考核方式等看起来都比较呆板一些,延展性比较差。而服务行业的非标准化让服务的形式收缩空间很大,所以服务方式讲究差异化,结果自然就非标了。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原因,使得传统制造业的O2O进程受到了阻滞,尽管轻型服务行业已经开始了O2O进程,但制造业即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O2O化还是步履维艰。
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传统行业需要解构,我们可以称之为传统制造业O2O解构。
所谓的 传统制造业O2O解构,指的是传统制造业若想进行O2O融合,首先应该进行的是自身流程重塑。
拿钢铁行业来说,钢材的买卖涉及到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海量资金,且钢铁行业从业人员动辄上万人次,且承担着国家要求的如就业率、产业增值、稳定市场等诸多职能,O2O化意味着这个庞大的产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来标准化的经营方式,比如引入电商,效率是提高了,但是作为承担就业职能的国有钢铁企业,将必然导致失业率的上升,这是一个悖论;还有,O2O将必然导致个性化的操作方式被引入到钢企的日常经营中,这将提高企业的行政成本,因为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在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管理方式,而个性化的管理方式需要付出探索成本,且潜在的不确定成本难以估量,谁都不敢冒险。
所以,制造业企业欲进行O2O,必然将引起局部的变革,从而对原来的管理流程等一系列流程进行解构,进而重塑适应O2O发展的流程。因为存在解构和重塑两个阶段,都要付出代价,所以传统制造业O2O化,必定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
传统制造业O2O化,现在已经有苗头了
但是传统制造业O2O化进程,正在开展。
在2013年,海尔开放创新平台(Haier Open Partnership Ecosystem,简称HOPE),由海尔开放式创新中心开发并运营,于2013年10月正式上线;2014年6月改版升级。该创新平台的构建,旨在吸引用户和企业内部员工参与产品创意设计,还整合全球五大研发中心的专家、研发、产品、物流和用户等资源,设计了空气盒子、雷神笔记本等互联网创新产品,并支持家电个性化“3D打印”等83个项目孵化。 通过平台交互,技术方、资源方、普通用户能够给予产品更多的建议和意见;
还有徐工集团,通过构建工程机械互联网,徐工集团对机械设备开展在线实时监测、远程故障诊断等智能服务,并对产生的故障进行线下维修保障;三一集团也通过自主研发的ECC(企业控制中心)系统,通过安装在设备上的传感器、控制器,实时收集设备运行状况、保养等数据,最终为设备运行维护和新设备研发提供决策支持。
这些其实都是O2O在制造业领域的运用,因为其本质上还是线上和线下的对接交互。只不过更多的是采用技术手段来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制造业具有的标准化属性,决定了制造业的O2O化更多的带有依托技术进而实现线上线下标准化对接的特点,比如三一重工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控制器,进而实现线下状况的线上展示等,这其实也是一种O2O。
市场危机倒逼行业寻找新的模式进行自救,无论是传统的服务业,还是制造业,概莫能外。但是因为行业属性的不同,O2O在不同行业显示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纵观2010年到2013年这三年,因市场经济危机的产生,在中国企业纷纷寻求转型以自救的历史背景下,O2O恰逢时机的进入中国,并最终成为了市场纷纷注目的自救途径,这并不是意外之喜,而是历史的选择。所以,O2O只是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产物,是转型的一种选择方式,并没有什么太神秘的,任何抬高或者变低O2O的观点,都是一种较为偏颇的态度。
作者:陈虎东
原文地址:http://www.pintu360.com/article/2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