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该退出IT行业……吗
编辑导读:对于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来说,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是,35岁职场危机。更有甚者提出,80后就应该退出IT行业,渲染一波又一波的焦虑情绪。本文作者对这类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员工,若活到35岁还没有猝死,那他就是公司的负资产了。
在996相关话题的讨论区,有网友代入「老板思维」后如是说。
残酷吗?
挺残酷。
有些三天两头将企业社会责任挂口头的CEO、CHO,嘴上也会说「残酷」,可一看公司财务报表,会「身体很诚实」地在辞退信上大笔一勾。
前两天,某科技公司老板说 「80后的人真的该退出IT行业了」 ,引发挺多人关注。
三言财经曝出的截图显示,这位老板在微信群内发飙,说自己「见不得下了班要给老婆孩子做饭的男人」。
接着,他对这类顾家男喊话:「请离开,你已经不适合在一个创业团队呆着」,「我给你时间,找个新工作,请你滚!」
大概是霸总体质太上头,他还直接要求员工们中秋节回去多想想,「节后,开始清理所有跟公司达不成‘共识’的人!」
可能是那堆感叹号不足以泄恨,他又顺手挑了个「典型」,直接将人给开了。
疑似被开员工则曝光了此事,说「半夜娃尿床突然发现被优化了」,称自己去年10月入职销售,在各种困难下,拿下了公司第二的业绩,合同业绩150万-200万,回款100万。
他还透露,公司实行大小周,底薪4500元。
01
你25岁时天天996无所谓,但你不可能永远25岁,你会有家庭和孩子。
可永远有人25岁。
这事让我想起了这句话。
很多人到中年的员工,看到的可能是上面那句。
许多老板,看到的或许是下面那句。他们还会将它提炼为一句:职场没那么多人情。
但没人情跟没人性,是两码事。
我反对将此类事件带入「资本家嗜血论」的阶级斗争模型里去置评。
可有些老板非要将「压榨」两个字往自己脑门上拍。
连员工「下了班要给老婆孩子做饭」都见不得,还直接用上「滚」和一堆脏口,确定不是找骂?
你要员工把公司当家,可你有把员工当家属吗?
在互联网大厂,让员工996、大小周好歹是用高薪酬做「对价补偿」的。
塔勒布说的「现代化大公司创造出的新奴隶制形式」,早就落地开花。
可这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涉事公司,给足了员工被虐的价码吗?
02
颇堪玩味的,还有他抛出的「80后该退出IT行业」论。
这算是脱胎于「程序员35岁危机」的子话题。
80后的年龄区间,是32岁至41岁,妥妥的前浪。
在「后浪推前浪」的背景下,他们该退出向来「媚青」的IT行业吗?
这问题的「回答权」,并不掌握在80后们的手中。毕竟不是他们说了算。
有些老板没准会微微一笑:小孩子才谈「该不该」,大人更关心「怎么赔」?
03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IT行业没有鸳鸯蝴蝶梦,有的都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很多企业到处标榜着「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却绝口不提下半句——「(前提得是,35岁以下)」。
「冷血」之类的泛道德化评判,无益于本质廓清。那些市场原教旨主义信徒能随手甩来一句:怎么的,企业就该做慈善?
尤其是在当下,这话题很容易始于口水,终于口水。
现实就摆在那:你说35岁员工上有老下有小中有房贷保险一身病,我说许多企业都挣扎在生死线附近。
员工难,企业也难。
「反资本」导向的舆论当然可以花式开骂,可「骂倒一家企业=砸掉N个饭碗」的换算,大概只有等时代的尘埃落在某些人自己身上,他们才会有感知。
无良行为该骂,但情绪之上有逻辑。
04
35岁程序员为什么被嫌弃?80后IT从业者为什么被要求「滚」?
如果这只是个案,那完全没探讨的必要性。可事实是,35岁确实成了职场分水岭,两条路铺陈眼前:成管理层;被淘汰。
这不是两条等宽道路:成管理层,是条窄道,得挤进去;被淘汰,一路向下,但够宽。
早就有人就此给出了解释:这与当前激烈的就业环境不无关联,这里面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倒逼」的结果——35岁以上,就修不动福报了,预期薪酬较高,打鸡血效用还低,能不被淘汰吗?
涛思数据创始人陶建辉的分析更透彻:「35 岁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中国的IT水平还相对落后,国内在操作系统、中间件、内核软件、数据库等底层技术上与国外差距大,做移动应用的公司较多,软件开发门槛低,甚至有些程序员从培训班出来就能写,对高级人才需求不足。「如果国内做基础开发的公司越来越多,那可能不会再有 35 岁程序员的问题」。
「35岁+」员工的最大优势是经验,可很多互联网公司不需要这点——不是不需要经验,是经验的赎买成本不具有性价比,能轻易被小年轻拥有的耐操、抗压、要钱少等竞争优势碾压。
别跟那些互联网公司说:年少不知少妇好,错把少女当成宝,你们是不懂中年的好。
他们的「媚青」取向,是现实理性淘洗出来的。
比起80后程序员,95后、00后程序员的「可PUA性」未必更高,但整体诱惑力明显更足。
按照社会学学者陈映芳的说法,「在农耕时代,农业劳动讲究经验,老人有权威,但工业革命需要新知识、需要年轻人的体能,所以它的大门是向年轻人敞开的。」到了信息化时代,年轻人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结构,会让他们更有优势。
这些优势可以归结为一个字:新。
用HR招聘时常见的话术说,就是可塑性强。
在生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切向年轻人倾斜,也就成了必然。
对应的,是「35岁+」中年人成牺牲品。
05
套用塔勒布在《反脆弱》里的观点, 35岁是人的「脆弱性」U型结构向上的阶段。
度过「35岁危机」最好的应对,就是建立「反脆弱职业结构」,最好能将危机转化为契机。
但这更多的是理论上的演绎。
在现实铁墙面前,很多「强韧结构」会被碰得支离破碎。
指望多数人尤其是程序员个体去抵御「35岁危机」,终究有些难。
但他们的35岁危机,又会连着一个家庭的福祸,一个社会在末梢处的稳定。
所以,兜底性社会机制还得发挥作用,政府、企业总得做些什么。
当中年人在职场上的最大过错,不在于他们能力不行只在于他们「老了」时,那这个社会离「有温度」恐怕还有些远。
对政府来说,强化劳动权益保护与采取用工激励性措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是不是可以并行;对企业而言,该不该参照AI应用领域的「价值对齐」原则,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少些「说辞就辞」……都有可说的空间。
事实上,在国外互联网企业,中年程序员很常见,「35岁危机」真没那么强烈。
去年3月,脉脉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人才流动报告》统计,19家中国互联网大厂的人才平均年龄为29.6 岁,有两家巨头员工平均年龄仅为 27 岁。
而美国调查机构 PayScale之前的统计显示,截止2018 年年底,苹果员工平均年龄31岁,谷歌员工平均员工30岁。也挺年轻,但一比较就……
2019年,统计机构Stack Overflow 对全球近 9 万名开发者的调研报告显示,国外35 岁以上的程序员占总数的 25.7%,在中国,搜狐科技《中国互联网简史》给出的数据是,占比仅7.3%。
这的确跟IT业发展的「先行」与「后发」进程有关。
但欧美国家中求职简历上不允许写年龄,也避讳问年龄的「惯例」,多少也彰显了某些规则的柔性。
经济层面,我们该接受「优胜劣汰」的明面规则。
可社会层面,我们的社会该为那些局促者注入些许温情,而不是由着「社会达尔文主义」去定夺他们的沉浮。
06
对「35岁+」中年人的不友好,是社会性缺陷。
谁都会经历35岁。
35岁程序猿走过的路,没准也是25岁小年轻10年后要走的。
因而,整个社会至少该有意识地消除「职场排斥性规则给‘人到中年不如狗’做注解」的现象。
那句话不该沦为空口标榜——
人,是发展的目的。
作者:佘宗明
本文由 @数字力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