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乐买CEO李树斌反思:走太快不是好事 - i天下网商-最具深度的电商知识媒体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i天下网商注】大概在一年多以前,刚拿到腾讯投资的李树斌还在想着IPO上市,他认为自己跑得太快,想慢都慢不下来。在他看来,垂直电商不是骗局,好乐买有希望成为鞋类的京东。但一年多以后,我们回头再看好乐买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不那么坚持,他开始仔细关心品类、库存与管理,他在反思,走得太快不是好事。
 
文/王可心

 

人们对于鞋类电商好乐买并不陌生。尤其是两年前,在资本的助推下,以好乐买、乐淘为代表的垂直电商风头强劲。
 
2010年、2011年是垂直电商资本的黄金时期,垂直电商大笔融资、广告投放,映射出一派繁华的景象。然而,2011年下半年以来,垂直电商集体“过冬”,在资本冷却的环境下,鞋类垂直电商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好乐买CEO李树斌对过去的总结主要有三点:一是聚焦,收缩品类,重新定位。二是重视库存,售罄率和周转率关乎生死。三是把握节奏,“太快一定不是好事”。
 
 
聚焦:产品线收缩 定位中高端
 
李树斌坦言,这两年对好乐买进行了很多反思,第一项反思就是“聚焦”。
 
过去,好乐买并没有太多显著的标签,定位“卖鞋”的网站,并没有人群、价格带的细分定位,无所不包。李树斌也曾想过,甚至有可能从卖鞋起家,逐渐向京东一样扩张到其他品类,甚至做自营品类。
 
“那时候绝大部分公司,追求的目标都太大,包括我们。每个人都想从那个领域开始,成为全品类的一个公司。大家手里拿着大几千万美金,京东最早的时候也不过拿一千万美金。所以大家都觉得我还有机会,‘说不定京东犯什么错呢’。”
 
但现实的问题是,平台型公司已经形成流量黑洞,已不靠差价赚钱,而是通过开放平台、服务等模式赚钱。对于流量有限的垂直电商来说,如果不避开与天猫淘宝的直接竞争,而是做一个“小天猫”并没有意义。
 
“吸引所有用户是不可能的,好乐买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应该寻找更精确的用户群。”李树斌说。
 
为何聚焦,定位中高端?
 
首先,从毛利上来看,只有中高端,才有较高的毛利绝对值。他举例,如果卖50元的鞋,即使毛利率50%,只有25元的毛利。“只有定位中高端,我们才会毛利空间,才能把公司运营好。卖低端只追求怎么把服务变得更差一些。卖低端产品还想服务好,永远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意。”李树斌说。
 
第二,低端价格带是淘宝的强项。他算了一笔帐,淘宝女装大概有7000万款产品,接近100万家商铺,但100元以下的商品占了30%以上,200元以下的商品占到70%以上。“淘宝最牛的价格带是0到200元的低价格带。如果比价格,淘宝永远比你便宜。因为淘宝运营成本低。高服务必然意味着高成本。如果与淘宝竞争最强的地方竞争,我们永远竞争不过。”
 
第三,流量有限。李树斌认为,天猫、淘宝的流量是近似无限的,用户群大,运营人员足够多。但好乐买的流量、首页展示的位置是有限的。“以前大家都会说长尾,附加值无限大,可以卖所有的产品。但忽略了流量是有限的,只能把最好的商品放在最主要的位置。”
 
李树斌发现,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很多B2C的都提升了主营商品的价格带,更追求毛利。“说明大家对追求低端产品、纯低毛利的价格战产品已经逐渐失去耐心了。”
 
 
库存关乎生死
 
从事零售行业的人都知道,售罄率和售罄速度是零售的核心。对库存的把控上,李树斌有自己的反思。
 
“以前认为,20%的毛利相对于数码产品已经很高。现在认为,20%的毛利需要战战兢兢才能不赔钱。我很关注库存,但还差的很远。这些数字是生死攸关的。”李树斌说。
 
20%的毛利代表了什么?他算了这样一笔账:
 
如果买了10件货,卖完第八件才能把采购的成本收回来。举例来说,以8元钱购进了10件货,采购成本为80元。每一件卖10元,毛利是20%。卖到第8件时,才挣回80元的买货成本。
 
而加上广告、运营等成本,意味着卖完第八件的时候肯定是亏钱的,即使卖到第9件都有可能是亏钱的。因此需要极高的售罄率才可能赚钱。
 
零售业的净利润很低。假设净利润是3%,卖一双鞋300元,只有9元的净利润。假如进货价300元,20%的毛利,进货成本是240元。这意味着,只要剩一双库存(240元),近27双鞋就白卖了。
 
“20%的毛利要战战兢兢去卖。80%的售罄率,对很多公司来说已经很高了,但实际上仍差很远。你得保证绝大部分的商品卖得一干二净,偶尔一些商品剩下断码的,你才可能赚到钱。售罄率达不到97%以上我都是白干的。”李树斌说,“我看过很多淘宝店,毛利率达到40%-50%,运营几年之后仍没有赚钱,赚了一大堆货。何况我们这些毛利10%-20%的商品呢?除非你运营的特别好。”
 
他认为,过去所有B2C公司对售罄率和售罄速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至少从2007年到2011年这几年大家并不太关注售罄率、售罄速度,因为大家手里的钱比较多,亏点钱无所谓。大家自己安慰自己,卖得不好,可以搞一个活动,低于成本价卖掉,把它当成吸引顾客的市场费用。”
 
但把低价销售库存当成市场费用是极其错误的做法,是在自我麻醉。库存的产生,代表的是没有在合理的时间销售出去,意味着进错货了。“也许这次你只损失了100多件货,可能两年之后,等规模做大了,损失的可能是上万件、数十万件货。”
 
他坦言,好乐买过去确实有很多库存。“好乐买还算是活下来的企业之一,我们还是关注得早,行动得早。能够早一两年意识到如履薄冰,我现在可能会过得更好。”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高售罄率、达到盈利状态?
 
李树斌的答案是,保持缺货、饥渴的状态,宁可损失一定的销售,也不要多一些库存。如果是采买制,预计能销售10万双,就应该采买1万-2万双,需要很强的自制力。“爆款经济害死很多人,因为容易麻痹。每次爆款押能都是准的吗?如果十次里面有一次押不对就会死得很惨。”
 
这也正是好乐买开始“聚焦”的原因。
 
李树斌认为,拓展那么广的产品线,意味着运营很粗犷,买货很粗犷。淘宝每家店只运营100件商品,而过去好乐买每个买手平均运营1000件商品,“不可能管理的好。”调整之后,李树斌认为每个买手运营不能超过100款商品。
 
“以前我认为鞋没有保质期,鞋其实也是有保质期的,大概是两年左右。用户对新款的追求程度远远高于老款。”李树斌说。
 

太快一定不是好事
 
经过几年的创业经历,李树斌得出一个结论:太快一定不是好事,节奏很重要。
 
每个公司都会犯错,这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跨域。“不会因为你听了很多别人的创业经验就能够避免这些错误。我从创业第一天起,就知道库存很重要,周转很重要。但是你不经历过这个痛的教训,你可能体会不到这个事有多重要。”
 
在犯错的问题上,很多公司因为速度吃了很大的亏。
 
“传统行业干四年会犯错,电子商务干四年也可能犯错。但传统行业发展得慢,犯错的时候可能是一个不大的错误,意识到后及时改正,容易扭转。而电子商务发展太快了,第四年犯错时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很难调头或者死掉。”李树斌说。
 
一个公司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速度太快,意味着要放弃很多东西,要拿钱弥补所谓的“快”。但他认为,京东是需要速度的,因为京东不是赚差价的模式,可以做开放平台、做金融、开放物流配送体系等。
 
“以前,所有人都在比增速,年增长率不到200%、300%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讲。现在没有人比速度了,而是在比公司是否赚钱了,运营情况怎么样,现金流是不是健康。”
 
“如果做成每年稳定增长30%-50%的公司,今年销售额30亿,明年37-38亿,实现盈利,做一个几十亿的公司也是挺舒服的。我为什么一定要追求一个每年增长几百,但是亏得一塌糊涂的公司呢?大家不会再追求那么不现实的目标。”
 
李树斌称,好乐买快要做到盈亏平衡,快到“舒服”的时候了。“但盈亏平衡肯定不是公司目标,而是要更进一步,实现稳步增长,达到盈利状态。”
 
 
给电商创业者的三点建议
 
1.自建官网的阶段已经过去。现在创办垂直电商应该从淘宝、天猫、京东平台开始做,而不要直接建立官网。在上述平台上运营可以不管系统,只管商品、运营、服务,如果建立自己的官网,需要自己管技术、设计、推广。官网的投入非常高,应该把钱放在刀刃上。
 
“如果在天猫和京东上都没有竞争力,怎么能够证明自己建官网就有竞争力呢?如果在天猫、京东运营地好,将来有机会做自己的平台。如果在这些平台上都运营不好,更不要提自建官网,因为做一个自己平台的难度远远大于在京东、淘宝上做运营。”李树斌说。
 
2.不要盲目追求速度快,但一定要追求已购买过的用户愿不愿意继续消费。“如果他们都不愿意继续消费,你不需要再盲目扩大。要从身边人做起,如果身边的人都不愿意来这儿买东西,你怎么能够吸引别的人来呢?”
 
3.选品和展示是核心。淘宝、天猫已经是充分竞争的平台,新进入者不要做大而全,而是要做精细化。
 
他认为,在淘宝开店“营销是核心”的观点是错误的,选品加展示才是核心。展示不是设计得漂亮,而是把卖点告诉顾客。
 
“在淘宝、天猫上不需要太多成本,如果产品选得好,展示做得好,从身边人开始做起,慢慢积累,不要求数字那么快,能够把这三点做好就可以了。这几点都做不好的话,其他的更不用提了。”李树斌说。
 
(本文原载于腾讯科技,经i天下网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