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果园:让水果标准化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i天下网商注】在食品安全被广泛提及的今天,一板一眼能追溯到源头的标准化操作模式,让天天果园看到了进口水果的商机,并基于互联网技术搭建从国外产地到国内消费者之间的直销平台。

文/天下网商 徐露

 

“一个橙子被放上专属于它的托盘,跟着流水线来到‘照相室’,在0.1秒内360度翻滚后留下36张不同角度的特写。”这是美国某个水果包装厂流水线上一只普通的橙子。

出了“照相室”,橙子的命运已被合理安排。根据大小、重量、色泽甚至是甜度的不同,橙子会被送往十几条不同的包装线,而奇形怪状的则直接送去榨汁或被丢弃到垃圾桶里集中处理。通过这样的分拣方式选出来的橙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大小形状几乎一样。

“当一个橙子成熟,果园会聘请专门负责采摘的公司进行密集采摘,工人把不同大小的橙子人工区分,送入包装厂进行机械分检。”天天果园联合创始人赵国璋为《天下网商·经理人》记者描述了他在美国合作的工厂中看到的一幕。

在欧美一些农业发达国家,一盘能摆在人们餐桌上的水果,背后往往经过严苛的筛选。种植、采摘、分拣、包装、销售每一个步骤都有固定标准,而这个在国内看似苛刻的机械化操作,在国外只是最低标准。

在食品安全被广泛提及的今天,一板一眼能追溯到源头的标准化操作模式,让天天果园看到了进口水果的商机,并基于互联网技术搭建从国外产地到国内消费者之间的直销平台。


进口水果的标准化

从最开始的一辆车,一个冷库,3个人的团队,到现在拥有400个员工,积累了接近90万的用户量,5年的时间,让天天果园在2013年的销售额达到2.4个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进口政策的倾斜,中国市场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塔斯马尼亚的樱桃为例。由于在亚洲处于冬季的时候,塔斯马尼亚是夏季,所以果农希望利用季节差,补充亚洲市场的樱桃空缺。在以往,果农都将日本视为中心市场,而五年前,果农把原本的樱桃果树全部砍掉,种上中国人喜欢的品种,甚至把中国的春节标在日历上。由此可见,中国进口水果市场已经呈现出巨大的潜力。

天天果园本身不乏传统水果人,但在赵国璋看来,传统水果销售的经验只体现在趋利避害的一种参考价值,因为进口水果已经实现标准化。

所谓进口水果的标准化,表现在消费者购买同一种水果不同时间购买,品质和口感几乎一致。因为在国外,水果只区分有机和非有机两种。如果一个水果没有达到无公害标准,是不允许被采摘和销售,也就无法流通到国外。

在国外,水果的种植往往与销售是分开的。

国外的果园实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每一次播种和施肥,都会进行科学的检测,每个环节都会有一个专业人员负责。数百公顷的农场,固定的工作人员只有7、8个人。到了收割的忙季,果园会请专业负责采摘的公司帮助收割。专业的事情留给专业的人去做,是农业发达国家信奉的效率准则。

在果园的上游有专门的包装厂或品牌商,果园在投入种植前就会和包装厂达成协议,果园负责种植,包装厂负责技术支持,规范生产,果实的采摘和统一输出。这样的生产方式让各尽其职发挥到极致,生产能够被很好的把控,品牌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推广。

通常一个知名的品牌下同时会和很多果园合作,比如在国内口碑较好的佳沛奇异果。“佳沛”是其包装厂主推的一个品牌,但奇异果并非“佳沛”自己种植。

包装厂机制的完善,为天天果园追求标准化采购带来很大的便利。目前,与天天果园合作的都是国际知名的包装厂,相应配套的一定是严格控制生产的果园。


“两手抓”让美味持续

在选品上,天天果园优先考虑适合长途运输的水果品类,例如苹果、橙子、梨、奇异果、樱桃这类水果都是主推品类。

除了考虑先天因素,后天的基因也是关键的衡量标准。消费者的喜好,对于水果甜度、硬度、大小、色泽的要求,都在天天果园采购时考虑的范围之内。

以梨为例,在发货之前,天天果园会有严格的硬度控制,硬度太高就表明这个水果还是生的,太低水果就会过熟,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腐烂。此外,会在色泽上区分50%、70%、90%的标准,比例越高,颜色就越饱满。最后,会借助科学的仪器来测量甜度和大小,这些标准都将保证梨的高品质。

“我们判定一个水果好不好吃,不是在果园吃的时候好吃,而是送到消费者手上后好不好吃。”这便要求天天果园必须“两手抓”,一是抓从原产地到国内的运输,二是抓从国内仓到消费者的配送。

一般情况下,水果从原产地的运输分为空运、海运、陆运。不同的水果在产地发货的时候,天天果园对于采摘和包装要求各不相同。

以进口东南亚的榴莲为例,一些品质较好且产量不多的品种,天天果园会向产地要求果实达到九五成熟时进行采摘发货,水果被运送到国内后在2天之内必须售完。普通走海运的榴莲,七八成熟是最合适的采摘时间,通过20天的运输时间榴莲会自然成熟,运输到国内刚好是最佳食用时间。

“对于不同品类的水果习性特征,经过5年的发展,我们累积下不少经验。”运输过程中的亏损不可避免,但充分了解水果的习性,在赵国璋看来,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捷径”。


抑制水果呼吸

把产品运输进国内后,保鲜又是一个复杂繁琐的问题。

通常水果进口后会被储存在天天果园自建的冷库中。目前,天天果园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为完善直供配送分建了冷库。

在理论上,冷库叫做保鲜库,通常有3层温度,越往里面越冷。一般压缩机被放置在冷库的最里面,通过把热气带出去把冷气带进来的原理,使得最里面的温度保持在0度,靠近门口的温度保持在2到3度,利用这样的差异,可以在同一个库内放置对于温度有不同要求的水果。

水果在被采摘后仍会自主产生呼吸,通过呼吸后氧化,并释放乙烯,一旦其中一个水果释放了乙烯,就会唤醒其他水果一起呼吸,整个仓库就会充满乙烯,水果会迅速成熟并腐烂,所以保鲜的最大挑战就是让水果的呼吸节奏变缓。

天天果园利用温度的控制让水果保持在一个平静的状态,例如,苹果需要0-4度,橙子需要1-2度,榴莲需要7-12度,芒果就要12度以上。但对温度要求相同的水果在摆放上也有讲究,比如苹果和奇异果不能放在一起,会加速奇异果成熟。所以,每一种水果都必须严格地区分摆放。

在天天果园的保鲜库内,每一批水果进库都会被分为不同的批次,定期有工作人员进行水果成熟度的检查,一旦某水果达到一定成熟度就像一个释放乙烯的定时炸弹,必须马上移出保鲜库。

如今,天天果园自建的5个分仓基本覆盖华东地区,全国200多个城市可以享受到天天果园的直供服务。

“直供的最大优势就是我们可以控制配送的时间,让水果送达到消费者的手上时保持最佳口感。”赵国璋解释,天天果园在每个分仓专门配备了10名在水果行业有相当经验的工作人员,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对于每一批待出库的水果,在硬度、甜度、色泽方面,一个一个进行人工挑选,以保证水果在最佳品尝时间送到消费者手中。

而水果冷链配送的难度也不容小觑。成本高且运输途中不可控因素太多,所以在冷链的运输上,天天果园配备了200个人的配送队伍,100多辆常温车。不同的水果放置在不同的冷藏箱内,里面还有冰袋和保温袋。

“保温袋可以循环使用,虽然提高成本,但用户在吃完水果后天天果园的印记会一直留在他们的生活中。”赵国璋对《天下网商·经理人》记者说。


“三步走”的理想化构思

在进口水果行业发展初期,凭着一点国内销售水果的经验贸然进入的人不在少数,由于对于不同国家水果的特性并不了解,从地球的一端运输到另一端,漫长的时间造成水果在运输的过程中损坏严重。面对亏损,水果商只能在价格上进行弥补,进口水果的市场价格水涨船高。

而天天果园,通过时间的妥善安排和保鲜库的科学运用,让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水果腐烂的风险降到最低,使得成本得到更好的控制,对外销售的市场价格自然下降。

“在这一点上,我们得罪了很多传统经销商。”以往,进口樱桃的市场售价是200元1斤,相同品质的樱桃在天天果园的售价是200元4斤。这种近乎破坏市场游戏规则的玩法,让整个进口水果市场的利润空间被迅速挤压到一个合理的毛利范围。

直观地看天天果园的做法,就像一杆价格杠杆,撬动了虚高的进口水果市场价格,同时让出了利润空间给消费者,从而拉拢更多进口水果的消费人群。

在赵国璋看来,天天果园在创立之初,便将目光精准的放在进口水果上,并设定了“三步走”的理想化构思。

首先,寻找一些水果培育和销售上可以量化的标准。目前,国内传统的进口水果市场的水果来源主要集中在菲律宾、泰国、越南、智利等东南亚国家。天天果园来源地集中在美国、新西兰、澳洲等一些农业发达国家。传统渠道以跑量为主的大宗消费品,这些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和国内差异化不大,产品在品质上很难形成亮点,只是弥补了国内季节变化上的缺失。

天天果园侧重的是在品质上差异化明显的高端水果,无论从消费者认知的角度,还是产品直观上的口感、甜度等,美国、新西兰、澳洲这类农业发达的国家更符合天天果园希望用品质说话的预期。

其次,天天果园希望利用如日本、新西兰等培育水果的技术,在国际间做技术的搬运工。

2009年,天天果园的国际采购团队在日本发现种植业中的红外光谱技术,利用这种技术能够保证培育出的水果每一个果实的甜度都被控制在一个数值范围内。赵国璋介绍,一颗果苗的载种,需要等到第5年,果实才可以流通到市场。从培育一个果苗到果实进入市场,是一个漫长的等待,等待的背后更需要精准的眼光。

“我们发现后,马上把这个技术后推荐给了合作的澳洲包装厂。”并谈好合作,买断这个技术培育出来的所有橙子,5年后,一款名为澳洲蜜罐的橙子正式上市。为了符合国内消费者喜甜的要求,每只橙子的甜度被控制在13%。“以前卖水果,包甜是老板拍着胸脯说的,现在我们可以用具体的数字说话。”赵国璋对《天下网商·经理人》的记者这样描述。

最后,天天果园希望利用国外的标准化生产方式,建设一个符合国内环境的标准化系。“国内不缺好的产品,就是缺一些好的技术和体系。”赵国璋认为,目前,国内在水果种植和销售方面起码落后农业发达国家30年,但在互联网时代,追赶差距的时间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编辑/天下网商 盛婷,本文首发于《天下网商
经理人》9月刊,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天下网商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