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松茸、过暑假,香格里拉孩子们不一样的“假期培训班”-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姐姐迪吉初姆(左)和妹妹嘎提卓玛(右)
文/宁函夏 图/刘飞越
吉迪村,海拔3300米,距离市区香格里拉30公里的样子。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开播,第一个故事便是从这里说起。此后,村里的藏民见到了全国各地的媒体,北京的、上海的、广州的,还有在这里呆了三天三夜吃住在藏民家的。他们都为了一件事,松茸。
吉迪村是距离香格里拉市最近的松茸产区之一。是的,一眼便能望穿每一户人家的吉迪村此时不见一人,牦牛与猪在闲逛,更显寂静。凌晨4点起到晚上7点,村里只留下最老的祖父母和最小的孩童。11岁的迪吉初姆和8岁的妹妹嘎提卓玛睡了一个懒觉,早上7点简单洗漱后,戴着帽子、棍子,上山采松茸了。
24小时后,姐妹俩采摘的一朵朵松茸,将通过快递物流送到全国各地。天猫数据显示,自8月以来,已有3万多斤松茸发往全国各地。上海、杭州、北京、广州、深圳5城市消费松茸占比65%。翻山越岭,无数家庭将在一顿美味的松茸炖鸡中度过欢乐时刻。
暑假撞上松茸季
千里之外,沉浸在暑假中的孩子们一个个被叫醒,他们也到了忙碌的时候。母亲或花了半年工资报了11个培训班,或花三个月工资让孩子去国外游学,两个月的暑假生活依旧是上学。
迪吉初姆和妹妹嘎提卓玛则要在山上度过自己的假期。在这里,山上是游乐场,藏有松茸,也有美妙时光。
因为在香格里拉,采松茸是一项不分年龄,男女皆宜的事情。每年6月底到10月初,这里被松茸占据,吸引着一家老小出动。就连城里上班的人,周末也抽空回家、上山、采松茸。
迪吉初姆和妹妹嘎提卓玛在香格里拉市纳赤塘小学就读,一到暑假自觉加入了采松茸大军。事实上,大多数孩子即使上了大学,暑假依旧选择回乡。因为任何兼职和实习在当地家庭看来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采松茸如同电视台每年播出的《还珠格格》一样,是暑假的固定节目,不容动摇。
大人们因为孩子的归来而感到高兴。今年雨水太足,松茸不比往年,但大自然给予的馈赠依旧使人虔诚。
吃晚饭的时候大人叮嘱俩姐妹上山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相距不远的村子里又有人被黑熊袭击,听说半个脑袋都没了。附近的几座小山倒是没有野兽,1个多小时就能登顶。但要是去深山,必须得跟着大人。
山上的心思
可迪吉初姆和嘎提卓玛不想跟着大人。
“大人要管着我们,让我们认真,我和妹妹玩肯定要说的。自己去就自由。不过妈妈也不让我们天天去,看我们想不想。”
姐妹俩有自己的“小九九”:为了能不被管着,等到天亮大人们走后才起床,单独上小山去。
住在山里的藏民自小就开始采松茸,早已练就一身上山的本领。无论是7、8岁的孩子还是70、80岁的祖父母,上山像遛弯一样轻松,爬山速度常人远不能及。
可即使知道山上有野兽袭击的危险,他们也不愿意聚在一起,而是从不同的山头出发,单独行动。
“上次和奶奶一起去的,还吵架了。奶奶说我们在山上玩闹有声音,把她的窝圈都泄露了,骂了我们。”
窝圈即冒松茸的菌坑。迪吉初姆已经有了2个窝圈,挖出松茸后用土和叶子掩盖菌坑,雨水光照足的时候,没几天就能冒新的松茸。这是属于她自己的秘密。
在每一座看似相同的山、大致的路和差不多的松树中,这些人必须记住自己的窝圈。就跟银行卡密码一样,不可分享。有了,便得几分心安,成了每日的期盼和希望。
因此,即使全村的人都在山上,山还是静得没有声响,熟人相见寒暄几句也要默契避开,相反而行。
一开学就要比
松茸多长在土软、覆盖植物茂盛的地方。熟透的松茸张开,自己从土里冒出来了。孩子们灵活,在山上俯着身子还能一路小跑如履平地,而且她们个子小,这样说来离松茸更近一点。
一路上,姐姐找到了两朵大的松茸,激起了妹妹的胜负心,“找不到的时候就非常生气,辛辛苦苦爬这么高的山什么都没有。我们再去其他的山。”
家人没有严格要求她俩必须采多少松茸回家,但她们每次回家都有收获。最多的一次,姐姐采了40多朵,差不多1斤4两,可把她得意坏了。
因为这里的暑假不流行培训和辅导,而是较量松茸。
“我们开学就要比,比谁采的松茸多”。
迪吉初姆还没说完,妹妹插嘴了,“我姐姐40多朵,肯定是班里第一名。”8月27号开学后,她们就是五年级和二年级的小学生了。
2016年,香格里拉隶属首府迪庆州实施14年免费教育,住宿费也不用交,给当地的家庭减少了不少负担。姐妹在香格里拉市纳赤塘小学就读,早上6点就要起床,每上10天学放假4天。
迪吉初姆和妹妹都算好了,直到10月初松茸下市这段时间,每次回家先玩半天,再写一天作业,最后两天跟着家人一起上山采松茸。
两个人又翻了一座山,准备回家了。在下坡的地方,妹妹带着姐姐,搭着肩玩起了拉火车的游戏。回到家大约是12点,家里只有祖父一人。她们郑重的把今天采到的松茸交给了祖父,一共9朵。
家里8口人,最多一天采到了21公斤。按照现在的收价来算,能有2000多块钱。这笔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高山困不住
现在还是采摘旺季,村上的收集站一天能收到4吨松茸,这是吉迪村三百多户人家努力的结果。
“以前不怎么出松茸的时候卖的比较贵,捡的不怎么多的时候价格就高。前几天还100多元(一公斤),现在降了,可能过几天还要往下,因为去年最低就70多元(一公斤)。好像刮风了,运不过去。”
不知道迪吉初姆从哪里知晓了市场波动对松茸价格的每一次影响。她说得时候有些着急,似乎这个11岁孩子的认知世界因此而牵动——不变的松茸与辛苦的采摘过程,却因为一场雨、一阵风、一辆车、甚至是一道菜而改变。
一个鲜美的赞赏或许抵不上山上一趟的辛苦,但当24小时后松茸从迪吉初姆手中交到了一位不相识的消费者面前,迪吉初姆是开心的。
山上的人为了能找到更多松茸,大多待到下午2点才舍得返回,因为这个时候村里松茸收集点才开放。下午4点之前,藏民们背着一大竹篓松茸陆续赶到,商人们开着面包车一拥而入,老人们做好饭菜迎接下山的人们,小孩则在路边玩耍。
香格里拉市松茸交易市场
这是一天中村子最热闹、最有人气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