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总理”马哈蒂尔到访阿里,想把这些创新带回家-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文|网商君
当看到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小卖铺也能接入移动支付,山区的农民用手机3分钟申请贷款,支付宝双11每秒处理12万笔交易,阿里云城市大脑能让吉隆坡救护车时间缩短近一半……马来西亚“90后”总理马哈蒂尔对身边的马云说:你们把科技运用到很多领域,解决了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特别伟大。祝贺你们,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我要请你们与我们分享创新的思想,让马来西亚也可以从当代科技当中获益。
8月18日上午,93岁高龄、一头银发的马哈蒂尔,精神矍铄地出现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他是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于8月17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也是他自今年5月10日,在阔别政坛15年后再次当选总理以来,对中国的首次出访。
他把中国之行的第一站放在了杭州。两个月前,6月18日,他在吉隆坡的总理府会见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这是一次意义特殊的会面——当天,阿里巴巴位于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办公室正式启用,以加快推进阿里巴巴在马来西亚落地的第一个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海外试点——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DFTZ: Digital Free Trade Zone)的各项工作;而马哈蒂尔用这次会面向外界传达了,他对这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在马来投资的欢迎和支持。
在那次会面中,马云建议马哈蒂尔到中国来实地了解“无现金社会”。“我认为他在他自己城市所做的一切,是人们必须去看的。我必须去看,因为我认为我可以从他那学到很多东西。”马哈蒂尔在之后接受《南华早报》专访时说。
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的近两个小时里,马哈蒂尔表现出了像“90后”一样的好奇心,他尤其对“无现金社会”、普惠金融、城市大脑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马云向马哈蒂尔介绍阿里最新技术
在阿里巴巴展览馆,马云向马哈蒂尔介绍,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农民不太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立起一个信用体系,农民在手机上就能借到钱,无论是一块钱还是1000元,都是3分钟在线申请,1秒钟到账,0人工干预。
马哈蒂尔很感兴趣,追问借到的钱能否在手机上花?马云告诉他,可以在手机上花出去,通过手机支付。马哈蒂尔对中国人习惯用手机支付深有感触,他告诉马云:“中国游客来马来西亚,都习惯用支付宝,而不是带现金。”
另一件让马哈蒂尔感兴趣的是,阿里云ET城市大脑在马来西亚的尝试。今年1月,马来西亚宣布引入阿里云ET城市大脑,这一人工智能将全面应用到马来西亚交通治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目前,第一阶段的建设已经完成,吉隆坡的281个道路路口将接入城市大脑,通过红绿灯动态调节、交通事故检测、应急车辆优先通行,缓解吉隆坡拥堵的交通状况。实地测试显示,通过城市大脑调节红绿灯,吉隆坡的救护车和消防车能节省48.9%的通行时间。
马云向马哈蒂尔展示天猫精灵
与此同时,马哈蒂尔也重申了他对阿里巴巴和马来西亚共建数字自由贸易区的支持。
阿里CEO张勇介绍阿里巴巴业务
第一个海外试点
马来西亚是马云提出的eWTP的第一个海外试点。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这个概念最早由马云在2016年3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意在为全球80%的年轻人、中小企业创造参与全球化自由贸易的机会,并让全球贸易便利化。
2017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与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局(MDEC: Malaysia Digital Economy Corporation)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宣布联手启动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项目。11月,该数字自由贸易区全面运营。
这个数字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综合性项目,包含了一站式国际贸易服务、超级物流枢纽(eHub)、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普惠金融服务和数字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旨在赋能马来西亚数字经济转型,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年轻人和妇女参与全球化,并在跨境贸易政策和便利化方面进行合作,打造示范项目。
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局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菜鸟智能物流骨干网吉隆坡eHub前期项目投入运行以来,已经帮助2651家当地小企业出口商品到全球,累计为中小企业节省通关时间约3000万个小时。
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局COO黄婉冰全程参与了数字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见证了其如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赋能中小企业。她在接受《天下网商》专访时表示,数字自由贸易区通过打通电商平台和马来西亚海关的方式,极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清关速度。过去长达1天的清关时间,如今被降低到了3小时。此外,在马来西亚建立的超级物流中枢,也让跨境物流的速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其中马来人占约60%,华人25%,印度人10%左右)、多文化、多语言、多宗教融合的国家,中小型企业在数量上占了98.5%的比例。“帮他们发展业务的话,对整个国家都是有好处的。”黄婉冰说。目前马来西亚的中小企业大概有90多万家,对GDP的贡献超过36%。
2018年6月,阿里巴巴马来西亚办公室开业
黄婉冰指出,愿意通过电商平台做出口的马来中小企业数量正在增加。从去年11月第一批1900家中小企业入驻数字自由贸易区,到现在,已经增加到3000多家。其中,有2000多家注册在阿里巴巴旗下平台上,其他1000多家,则注册在Lazada(由阿里巴巴控投的东南亚电商平台)等平台上。
经过阿里巴巴的相关培训,这些中小企业做跨境电商的能力普遍得到了提升。比如,如何去回复买家的询盘,如何编辑自己的主页。这也直接促进了这些中小企业线上交易量的飙升。在黄婉冰的记忆中,仅仅今年3月,针对马来西亚卖家展开的为期一个月的大促中,他们的交易额就提升了58%。
这背后,包括数字经济发展局在内的马来西亚政府部门也做了许多推动工作。除了投资物流等基础设施,以及出台相关政策,马来西亚政府还通过补贴中小企业,让具备一定资质的企业,免费享受一年的阿里巴巴国际站“金牌供应商”会员服务,从而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以“触电”的方式出口。
小商家享受跨境外贸的便利
李智扬是“榴莲山”(DurianHill),一家主营榴莲巧克力、冻榴莲等榴莲制品的马来西亚公司的联合创办人。
虽然“榴莲山”使用的原材料,是马来西亚顶级的猫山王榴莲,李智扬和合伙人也一直致力于提高产品品质,但身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过去他们要跑遍业内的展会,磨破嘴皮,才有可能获得买家的青睐。
一年前,榴莲山”通过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项目加入了阿里巴巴国际站(Alibaba.com,一个跨境B2B平台),李智扬足不出户,就常常收到询盘。几个月后,他拿到了第一笔网上订单——一笔来自中国买家的2万美元订单。
李智扬向《天下网商》表示,过去,将商品从马来西亚发到中国,仅仅“在路上”的时间,就要10天以上。但入驻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之后,从买家下单,到最后收到货物,仅需7天。
5年前,萧文钦联合创办了本土线上超市Jocom,售卖饮料和加工食品。作为一家中小企业,Jocom过去从来没有想过做出口,认为这是大企业才能做的事。“因为我们出口的是食品,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申请各种出口资质,同时还要了解出口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甚至是消费者喜好。”萧文钦说。而仅仅是申请出口资质一项,过去,马来西亚企业就要跑5-10个政府部门,才能办齐手续。
萧文钦为阿里巴巴采购团特意制作的展板
但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对于萧文钦来说,又充满了诱惑。“马来西亚只有3000多万人口,但中国却有13亿!”萧文钦在接受《天网网商》采访时说。
几个月前,萧文钦收到了来自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局的消息,邀请他的企业入驻,并且以一年会费补贴的方式,加入阿里巴巴国际站。
惊讶的萧文钦这才发现,原来跨境生意做起来也不复杂——他只跑了数字经济发展局这一个机构,就办齐了所有电商出口资质。而在今年6月,他收到了一笔100万元人民币的订单——来自中国的买家,向他订购了冰皮月饼,以此来“备战”中秋。更令他惊讶的是,从仓库发货之后,仅仅6天,中国买家就收到了产品。
“简直不可思议!放在过去,如果走传统渠道,加上清关时间,怎么说也要1个月吧!”萧文钦感慨。
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开拓海外市场
除了跨境外贸生意,很多马来西亚品牌也在尝试通过数字自由贸易区提供的便利条件,以B2C的方式进入中国,直接触达中国消费者。
正典燕窝市场总监禹立胜告诉《天下网商》,最初,正典燕窝在中国进行的是B2B生意,专供同仁堂等机构,几年前开始通过天猫国际等跨境进口渠道进入中国,得以直接面向消费者。过去,该行业中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许多劣质燕窝通过灰色清关的方式,更快地来到中国,并以低价扰乱了整个市场。如今,消费者不但可以更快买到商品,而且通过天猫的溯源系统,找到燕窝的原产地,以及是否是正品的信息。同时,受益于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目前其清关时间缩短了8倍,销售额由2000万人民币激增至1亿元。
不仅仅是正典燕窝,不少马来西亚品牌,也正通过阿里巴巴电商平台,进入中国市场,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去年双11,马来西亚黑虎虾在天猫平台上,4小时就卖出了26万只。而榴莲、奶茶等产品,更是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天猫国际发布的2017年进口消费者报告显示,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沿岸国家中,销往中国商品增长最快的国家。
马来西亚环球小姐拿着黑虎虾
“过去,马来西亚品牌是单兵作战,”黄婉冰说,“但如今,有了整个国家的心智,品牌们可以说是‘抱团’了,发展潜力更大。”
显然,这些实际的成果也让马哈蒂尔相信,这样的投资正是马来西亚所需要的。“我想马云的想法,阿里巴巴的想法——他想培训马来西亚人将他们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中国,是我们想要的。”马哈蒂尔在《南华早报》的专访中说。
早在1996年,时任总理的马哈蒂尔就提出了一项划时代的资讯科技建设计划,名为“多媒体超级走廊(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 MSC)”,这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集中发展多媒体信息科技的计划。
马哈蒂尔没有想到,他当年的这个计划会成为他和马云之间的一个纽带。马云告诉他,当年他创建阿里巴巴,部分原因是受了这个“多媒体超级走廊”的启发和鼓舞。
在《南华早报》专访中,马哈蒂尔说他很惊讶马云知道他当年提出的这个计划,并且“评价积极”。他坦承,在他提出这个计划之后的20多年里,并没有按预期的方向行进,而是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房产开发项目”。
“我们希望在像马云这样的中国企业家的帮助下,能够让这个多媒体超级走廊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