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欲做“网约车司机”,网约车还能盈利吗?-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文丨晓寰
2019年5月8日,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发了一段练车的视频,她自称驾龄19年,车技一般,想通过“再练一练”,做一个合格的网约车或者顺风车司机。
柳青的微博
柳青提及“网约车”,这里面信息量十足。从产品完善来看,高管通过更接地气的方式体验公司产品和服务,这有点类似早期京东刘强东蹬着三轮车送过快递,海航的董事长陈峰26年之后再次充当“店小二”给旅客端茶倒水。高管的这种“秀”很有价值,传递企业文化,甚至企业的精神气,往高处说,企业创始人不忘初心,企业遇到困难也能挺过去。
而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滴滴为重新上线顺风车业务做舆论铺垫。更何况,4月25日,滴滴在拼车的界面悄悄上线了“特惠拼车”功能,也是面向长距离的乘客提供拼车服务,这种模式与顺风车业务有几分相似。
滴滴顺风车不顺风
2018年,三个月之内滴滴发生两起严重的安全事故,两名女性乘客搭乘顺风车香消玉殒。2019年3月24日,湖南常德一名19岁的厌世少年捅死了42岁的网约车司机,滴滴很快成立应急小组,柳清探望和慰问司机师傅家属,协助家属料理后续事宜并将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而去年,滴滴在舆论重压之下,姗姗来迟发了致歉公告,其处置事故的傲慢及流露出来的冷漠,彻底点燃了公众的怒火。随后,滴滴经过了几轮整改还是没法保障乘客安全,顺风车于2018年8月27日下线。
滴滴顺风车下线
了解,顺风车下线前的日均单量超过200万单,占到滴滴整体日均单量的10%。此外,顺风车还是滴滴唯一规模盈利的业务线,据界面新闻日前的报道称,顺风车曾为滴滴贡献九成净利润。2017年滴滴的收入20亿元,2018年滴滴亏损高达109亿元。
这些年,滴滴“一路狂奔”,一直在争议当中前行,也伴随巨额亏损。它也急需抓住主营业务打一个翻身仗,来给投资者一个交代。滴滴需要顺风车,司机和乘客同样也需要顺风车。相比网约车,顺风车更像共享经济,乘客面对较远的路程可以选择拼车降低出行成本,司机降低空座率,节省油费,一趟下来挣到多份钱,拼车出行也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这实际是一个多方受益的考量。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顺风车毁于产品设计的漏洞及人性的劣根……实际上,一个产品在壮大的过程当中,总是伴随修修补补,让用户体验更好一点,把潜在的风险降的更低一点。“特惠约车”作为改良版的顺风车,以十公里为坐车的门槛。这款试运行的产品,在它没有出事之前,谁也不能保证企业all in 安全,百密而无一疏?
离开顺风车的日子,其他企业也没有闲着,滴嗒出行、哈喽顺风车相继推出。在资本的推动下,今年2月22日上线的哈喽顺风车,一个月不到时间,注册用户超过200万人,总发单量突破700万大关。嘀嗒出行的月活跃用户同比增幅达81.6%。
哈啰顺风车主庄生在履单中
如何解决过过亿用户的出行,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让公共资源不浪费。网约车平台正在解决这一揽子事情,包括用户的吃喝拉撒。用户不断扩大的刚需吸引更多资本布局未来,投资者哪怕不断烧钱,也要抢占这块未来的市场。先入为主的布局,正是网约车平台把自身与城市的未来捆绑在一起。市场需求者一扇门打开,如同万花筒一样绚丽多彩。
网约车平台流量路径依赖
最早,网约车的成功在于倒逼行业改革。出租车作为传统的行业,存在管制太多,效率低下等各种问题。顺风车激活市面闲散资源,为用户提供出行解决方案及更灵活的就业方式。
网约车失去补贴之后,对司机的条件越来越严苛,条条框框越来越多,司机赚钱越来越辛苦,而这些附加的成本会相应转移到乘客身上,愉悦的坐车体验消失,网约车也失去了“魅力”。一个产品发展到瓶颈,就会催生竞争对手推出更优的竞品。
当下,网约车平台之间的竞争更像是一场综合实力的大比拼。互联网科技企业趋势就是大融合,例如滴滴有了共享单车、消费贷、外卖,汽车后市场等服务,就在刚不久,滴滴金融服务上线一站式网约车的金融服务平台“金桔系统”,正式开启网约车的金融时代。金融服务当下最稳妥,受益最高的服务项目,还可以增加用户黏性。平台的价值体现在忠诚的用户及平台交易量,而网约车活跃的用户实打实为平台提供现金流,平台的潜力就会被不断挖掘出来。
滴滴上线金融服务平台
滴滴在努力转型的过程中,主营业务也在不断被蚕食。美团联合首约汽车、神州专车进入网约车领域,车企巨头上汽、吉利、广汽等车推出网约车业务,新造车的小鹏汽车也于4月正式入局。滴滴曾经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如今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当下的互联网产品都有流量路径依赖,不管是汽车企业,还是科技互联网巨头,它们在不同领域都有各自的优势,它们把自身的平台入口切换到新的领域,引导用户的消费,用户流量就具有商业价值。
2017年,滴滴就为全国400多个城市4.5亿用户,提供超过74.3亿次移动出行服务,海量的数据由千万车主及数亿用户的出行轨迹组成。这些数据都可以为以后无人驾驶领域,汽车制造等提供解决方案,从这些角度来看,都不想失去网约车平台就非常容易理解。
优步(Uber)的解决方案
每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都想做独角兽。优步也不例外,它网约车服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人群超过41亿,但是依然阻止不了它一直亏损。优步依然在跨界领域不断探索,整合各种资源,它从单一的网约车平台变成了个人出行、送餐服务、货运服务的企业。网约车依然占据全部收入的八成以上,而送餐服务发展成为亮点。优步在进入的领域同样遭遇竞争对手的狙击,这也是它投入过大,不断亏钱的主要原因。
优步外卖服务 图片来自getty
优步同样经历了烧钱扩张、增速放缓、丑闻缠身的阶段,它推出的无人驾驶车辆撞死过人,美国民众多地发生集体“抵制优步”行动。5月9日,优步开启低价上市操作,上市之后股价跌破发行价。这些都没有阻拦投资者的热情。
优步走过的路,犯过的错都为中国网约车平台提供了参考价值,只不过国内市场在垂直领域,例如外卖送餐、快递行业等企业护城河已经初具规模,网约车平台跨界进入这些领域,占不到便宜,唯有开放流量入口,共享用户最为实际。
网约车的未来,一定是一场行业深度整合的交锋。未来无人驾驶,汽车制造,金融服务等领域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就连几年不出新款的力帆汽车,也做过盼达共享汽车,这些相互关联的企业都把自身擅长领域推向公众平台。
如果预测未来,你可能等不到顺风车上线,但是会看到它送货、送餐。货不会说话,也不会惹事,风险相对小很多,专车可以进一步将人、货、车结合,这里面商业链条更长,价值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