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法起草专家杨东谈假货洼地:要加大对社交电商平台点对点监管-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网商君
作为电子商务法起草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副院长杨东教授注意到,在今年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针对“假货洼地”现象建言献策。
疫情期间,售假者在监管不易进入的社交电商平台售卖假冒伪劣物资、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情况愈演愈烈。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三农代言人”杨莉提交建议时提到,农民很容易在社交电商平台买到假货,要加大监管;一直关注打假的全国人大代表、派出所民警郝世玲建议,持续加大打假力度,降低制假立案标准,共治假货治理洼地。
“像防控疫情一样防控假货洼地”成为共识,但如何推进社交电商平台在实际上纳入监管,成为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杨东,电子商务法起草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这一次疫情当中,部分不法商家的确乱来,主要是平台管控要加大,因为平台是面向消费者的最后一道岗”,杨东表示。
“要加大对社交平台的监管”,杨东表示,在去年实施的电子商务法中,在起草的时候,他就认为就是要加大对社交平台点对点的监管,“在你的平台上卖,消费者来了,你得要负责。”
杨东强调,从市场监管部门来说,源头要管好,生产环节要严格把控,一旦发现严厉处罚,一旦危害人民健康就入刑入罪。
此外,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需要创新消费者维权机制,走监管的群众路线,政府要建立消费投诉公示制度,把分散的投诉信息集中起来,动员全社会监督。
对此,杨东表示赞同,“应该公开透明,消费者怎么投诉,投诉什么问题,要全网公开透明,让其他消费者知道。”
而对于一些社交电商平台不公布商家的经营地或发货地等信息,造成商家所在地监管部门无法有效监管,消费者也无法及时有效维权现象,杨东认为,这些都是必须公示的基本信息。
代表委员呼吁的“像防控疫情一样防控假货洼地”,杨东表示认同。他建议,需要通过互联网点对点、众筹式的监督,公众点评式的的监督加强管控,加强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监管部门也要提高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