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十年】阿坚:天猫是这样诞生的 – i天下网商
淘宝的流量导入和强大的品牌背书,让这片中国最大的c2c土壤,孵化出支付宝、天猫、一淘、聚划算、淘宝无线等新业务,成为中国电商名副其实的“黄埔军校”。
文/天下网商记者 曹文君
2012年1月11日,淘宝商城在北京举行战略发布会,淘宝商城ceo逍遥子宣布,“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这是继2011年淘宝“一拆为三”,即延续原c2c业务淘宝网、平台型b2c业务和一站式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后,天猫走向独立的更进一步。
淘宝商城从成立、采用独立域名、从大淘宝体系中拆分、确定b2c开放体系到最终更名为天猫,中间经历几次拆与合,回归与出走,供养和反哺。从淘宝这片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天猫,只是淘宝十年中孵化出来的众多产品中的一个,但足以代表淘宝作为创新孵化器的成功。
&
湖畔往事
2007年5月,阿坚来到淘宝,这是他的第二份工作。选择淘宝的原因很简单,看到了电商是一种趋势。
然而,刚刚加入淘宝的阿坚,就被拉到了一个新的项目,跟着当时淘宝副总裁参与淘宝商城项目,地点就在阿里的革命圣地——湖畔花园。
参与淘宝商城项目,让刚刚加入淘宝的阿坚兴奋不已。湖畔花园被誉为阿里巴巴的发源地,马云曾在这里集结了18罗汉,将阿里巴巴b2b业务推向巅峰,也曾在非典肆虐的2003年,与十几人的团队开发淘宝,成就了中国电商历史上最为传奇的神话。
当阿坚被拉到湖畔花园参与淘宝商城项目时,和另几位同事一样,他甚至还不知道b2c为何物。而在淘宝高层中,这个项目却是酝酿已久。
在外人看来,2006年,应该是淘宝最春风得意的时刻,因为它已经战胜了ebay这个强劲且有着国际背景的对手,占据中国电商大半壁江山。但阿里高层却没有沉浸在大战后的喜悦中,而是萌生另一种不安全感:尽管淘宝在国内已经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但b2c的市场份额在逐渐扩大,会不会出现新的对手?
“大家当时的考虑是,c2c淘宝做得再大,如果我们不介入b2c市场的话,未来有可能别人会从b2c切入进来。整个电子商务市场如果b2c和c2c各占50%,那相当于切掉了我们的一半。”天猫副总裁乔峰回忆道。
事实上,正是不安全感催生了淘宝。
2003年,正在走向b2b业务巅峰的阿里巴巴,因为担心专注c2c 业务的ebay进入b2b 业务而选择“防御性进攻”创办淘宝。2006年,因为担心对手从b2c业务入手,蚕食淘宝的c2c业务,马云和淘宝高层再一次使用“防御性进攻”战略,尝试b2c业务。
在2006年,淘宝网曾尝试性地推出了一个新的项目“品牌商城”,由于招商、技术以及公司的支援比较弱,这个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淘宝并没有放弃b2c业务的努力,2007年5月,淘宝开始重新组建淘宝商城项目。
阿坚回忆,在2007年10月到2008年3月,淘宝商城团队一直在湖畔花园研发即将上线的独立b2c网站,由于赶着上线,项目工作人员几乎是不分昼夜在赶工。
“其实当时我们谁也不知道b2c是什么,都是靠我们自己摸索。但是有一点是很清楚的:淘宝做了4年,遇到很多问题,也有很多的需求。这些问题在整个淘宝网上面,但是改变很难,因为淘宝已经很大了,有很多的用户了,很多事情没有勇气轻易推翻去做。但这种改变在淘宝商城上是可以实现的。”阿坚告诉《天下网商》记者。
&
反推淘宝2.0升级
2008年4月,淘宝成立了独立运营的商城事业部,除了与淘宝会员共享,淘宝商城的整个系统和班子都是独立的,这也就意味着淘宝商城将拥有独立的商品体系、独立的交易系统以及独立的店铺系统。
“淘宝商城在淘宝的基础上,做了很多的创新和尝试。我们第一次引入了商品sku的概念,就是商品管理体系;第二,交易的变化,产生了订单,引入了购物车。以前是没有交易的改变的,拍下就是要立刻购买的;第三,引入了动态评价,取消了之前的好中差评价。”阿坚说。
尽管淘宝商城在用户体验和系统升级方面做了很多的创新,但是,同年10月份,淘宝商城还是宣布重新并入淘宝。
阿坚认为,撤掉淘宝商城最主要的原因是销量太差,因为淘宝商城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就没有办法享受到淘宝的流量优势。
天猫副总裁乔峰也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2008年淘宝商城独立运行碰到的最大问题是“流量引导”,淘宝商城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站,在跟淘宝的流量做整合时,每次都会牵扯到二次开发的问题,工程量特别大,引流的效果也并不好。
最终,淘宝第二任ceo陆兆禧说,“商城还是跟着淘宝走一段再说”。
回归淘宝母体的淘宝商城,因为使用两套独立的系统,流量问题始终不能解决。摆在淘宝高层面前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将淘宝商城牵引到当时的淘宝上,数据牵引过来,将商品放到老的平台上,这种方法需要四个月;第二种方法,也是淘宝商城初创团队极力建议的,保留淘宝商城的系统,这样整个淘宝需要技术升级,需要六个月。
淘宝高层在这两种方案面前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时间和机会窗口有限,而倾向于第一种方案,另一派则因为用户体验更佳而选择后者。
当问题抛给陆兆禧时,老陆的一句“淘宝商城用了这么爽,一定要保留”,再次为选择哪个方案一锤定音。
既然选择第二种方案,也就意味着淘宝系统的升级,牵扯到整个淘宝的底层系统,当年差不多淘宝一半多的项目都涵盖其中,这个淘宝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技术和系统升级,被称为“五彩石”项目。
“五彩石”项目整合完以后,淘宝就完成了2.0的升级。到目前为止,其实淘宝的商品交易体系还是围绕着当时的系统做出变化。
就在五彩石项目完成后不久,逍遥子找到淘宝商城初创团队的阿坚和一笑等几位员工,提出重建淘宝商城。
“2007年在外面做淘宝商城,也许也能做起来,但是最明智的方式还是回来,只有回来,才能充分享受大淘宝的流量。不然就是孤儿。一个平台要单独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很多的机遇。现在回到淘宝,我们有充分的流量倾斜,自然而然就能做起来。”阿坚说。
有了淘宝的流量支持和品牌背书, 2009年正式上线的淘宝商城逐渐提升其在独立b2c领域的影响力。而真正让淘宝商城引发行业轰动的,还是“双十一”。
购物车等工具推出后,淘宝商城也可以像线下商场一样搞大型的促销活动,于是2009年的第一次“双十一”,杰克琼斯单店的销量超过500万,引起轰动。也正是在这之后,淘宝商城知名度大增。
在随后几年的“双十一”中,淘宝商城名声大振,2012年“双十一”,当已更名为天猫的淘宝商城完成132亿元的成交量时,震动了整个零售业态,也意味着其完成“断奶”,终成独立体系。
&
自下而上的创新力
早期的淘宝,给人深刻印象的是倒立文化,从ceo到普通员工,几乎人人都会倒立。因为他们坚信,倒立有两个妙处,一是挑战自己,二是换位思考,不断创新。而淘宝两任ceo的管理风格也提供了创新的土壤。
“淘宝在2008年的时候,老陆来了。老陆的管理风格是很大局的,不太管一些细的东西。而淘宝本身就是一家自下而上的能力很强的公司,上面的领导不管,下面的团队就会做很多很多不同的业务。这样会有坏处,比如同样一个社区,会有很多的人在做;好处是,这一百个人里面有一个人成功了,就不算失败。”阿坚回忆道。
在内部创新盛行的氛围下,阿坚也曾做过一个团购的项目,最终这个项目在做五彩石项目时被砍掉。“我当时看数据,整个团购的数据非常低,只有两万块钱,如果保留团购,开发量很大,时间进度又很赶,就需要取舍。因此决定砍掉了。”阿坚说。
之后,慧空带领着一群外包团队重新启动团购业务,2010年聚划算的横空出世,已经是后话。
在淘宝“一拆为三”的发布会上,马云曾强调:持续的创新能力、有效的资源协同能力以及精准的服务到达能力是阿里巴巴的立身基础。
在淘宝的十年中,从“大淘宝战略”、 “一拆为三”、“七剑下天山”到最近的拆分为25个bu,淘宝已经从最初的“战略性防御”、曾经的“拳头产品”,演化为整个阿里集团底层系统和数据的基础。
在淘宝这个创新业务的孵化器中,曾经走出支付宝、天猫、一淘、聚划算、淘宝无线等业务。淘宝的流量导入和品牌背书曾是这些分支发芽、成长、成功的基础,这些业务的成长与独立,也在反哺“大淘宝”的生态圈。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淘宝的孵化平台走向成功。
(原载于《天下网商》2013年五月刊)
&
【欢迎在微信上搜索“txws_txws”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每天6篇精彩文章不错过。】